1樓:甜甜噠戰戰
中國常見俗語、諺語是民間集體創造、廣為口傳、言簡意賅並較為定型的藝術語句,是民眾豐富智慧和普遍經驗的規律性總結。根據內容,可以分為三類:
一、認識自然和總結生產經驗的諺語:如「長蟲過道,大雨要到」、「東北有三寶:人蔘、貂皮、烏拉草」。
二、認識社會和總結社會活動經驗的諺語:如「人敬富的,狗咬破的」、「放虎歸山,必有後患」。
三、總結一般生活經驗的諺語:如「寒從腳起,病從口入」、「早晨起得早,八十不覺老」。
舉例:1、哀莫大於心死——心死:指心像死灰的灰燼。指最可悲哀的事,莫過於思想頑鈍,麻木不仁。
2、愛博而情不專——對人或事物的喜愛很廣泛,而感情不能專一。
3、愛則加諸膝,惡則墜諸淵——加諸膝:放在膝蓋上;墜諸淵:推進深淵裡。意指不講原則,感情用事,對別人的愛憎態度,全憑自己的好惡來決定。
4、愛之慾其生,惡之慾其死——喜愛他時,總想叫他活著;討厭他時,總想叫他死掉。指極度地憑個人愛憎對待人。
5、安於故俗,溺於舊聞——俗:習俗。溺:沉溺,陷入。拘守於老習慣,侷限於舊見聞。形容因循守舊,安於現狀。
2樓:王林
1.八竿子打不著。
比喻關係疏遠或沒有關係。 2.拔出蘿蔔帶出泥。
比喻一個犯罪分子的落網,帶動了另一個犯罪分子的暴露。 3.飽漢不知餓漢飢。
比喻不能設身處地為有困難的人著想 4.不管白貓黑貓,捉住老鼠就是好貓。
一切從實際出發的形象化表述。 5.不管三七二十一。
不顧一切;不問是非情由。
諺語有哪些它們的意思是什麼意思
3樓:易安
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幸福共同分享,苦難共同分擔。指患難與共,和衷共濟。)
讓人一寸,得理一尺。( 比喻以禮相讓,事雖微而獲益必大)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為如果道行的修養到了百尺竿頭那樣的境地不再前進,那麼,雖然了得,卻還不是純真,即使修到百足竿頭的頂端,仍然不能鬆勁,絕對不能自滿,也絕對不能中輟,繼續用心去做,仔細去做,才會取得更大的進步
)遠親不如近鄰,近鄰不抵對門。(遠方的親戚還不如近地的鄰居好,指的是鄰居之間那種互相關心、互相幫助,一方有難,百方支援的人際關係。而親戚呢,也因為在遠方,多好也應不了急,也難於迅速幫助自己解決困難問題,不如鄰居好。)
四眼齊什麼意思? 我指的是俗語。
4樓:匿名使用者
【四眼齊】是河北方言,是說生活中的任何事情都追求完美的意思。
5樓:求求大家來幫忙
東北也這麼說,意思就是幹什麼事得要求外界條件完美,才能開始幹。有點強迫症的意思。
6樓:古龍唱月
一般用於在條件不充分的情況下做事情,嗔怪別人追求完美。如:將就一下吧,哪來那麼多四眼齊!
7樓:
是說生活中的任何事情都追求完美的意思。
俗語是什麼意思
8樓:七雲學姐
意思是:通俗並廣泛流行的定型的語句,簡練而形象化,大多數是勞動人民創造出來的,反映人民的生活經驗和願望。如「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也叫俗話。
引證:1、丁玲 《一九三一年春上海》之一:「那是因為『主賢客來勤』。 蕭雲 幾乎說出這句俗語來。」
2、朱光潛 《藝文雜談·<但丁的「論俗語」>》:「他( 但丁 )所謂俗語,就是與教會所用的官方語言( 拉丁 )相對立的各國人民大眾所用的地方語言。」
俗語的反義詞:雅語 [ yǎ yǔ ]
指文學語言。與「俗語」相對。
擴充套件資料
俗語的近義詞:
一、俗話 [ sú huà ]
解釋:俗語。
引證: 魏巍 《東方》第五部第七章:「俗話說,『小心沒大岔』,他就去扒地雷周圍的土。」
二、鄙諺 [ bǐ yàn ]
解釋:俗語。
三、俗諺 [ sú yàn ]
解釋:民間流傳的,有較固定句型的,通俗淺顯的格言式短語。
引證:沈從文《新湘行記》:「我很滿意這次過渡的遇合,提起一句俗諺『同船過渡,五百年所修』,聊以解嘲。」
9樓:鯨娛文化
「囧」,本義為「光明」。從2023年開始在中文地區的網路社群間成為一種流行的表情符號,成為網路聊天、論壇、部落格中使用最最頻繁的字之一,它被賦予「鬱悶、悲傷、無奈」之意。
10樓:牛煦關興業
俗語是漢語語彙裡為群眾所創造,並在群眾口語中流傳,具有口語性和通俗性的語言單位,是通俗並廣泛流行的定型的語句,簡練而形象化,大多數是勞動人民創造出來的。反映人民生活經驗和願望。俗語,也稱常言,俗話,這三者應該是同義詞。
俗語一詞,已經普遍用作語言學的術語;常言一詞,帶有文言的色彩;俗話一詞,則有口語的氣息。
民間流傳的通俗語句。包括俚語、諺語及口頭常用的成語
1.民間流傳的說法。
《史記·滑稽列傳》:「民人俗語曰『即不為
河伯娶婦,水來漂沒,溺其人民』雲。」
2.通俗流行並已定型的語句。
《漢書·路溫舒傳》:「故俗語曰:『畫地為獄議不入,刻木為吏期不對。』」《老殘遊記》第十三回:「既是沒才的這們少,俗語說的好,『物以稀為貴』,豈不是沒才的到成了寶貝了嗎?」
丁玲《一九三一年春上海》之一:「那是因為『主賢客來勤』。
蕭雲幾乎說出這句俗語來。」
3.方言土語。
北魏酈道元
《水經注·濡水》:「
濡水……西北入
難河。『濡』、『難』聲相近,
狄俗語訛耳。」
唐劉知幾
《史通·雜說中》:「所以晉楚
方言、齊
魯俗語,六經諸子載之多矣。」
朱光潛《藝文雜談·<但丁的「論俗語」>》:「他(
但丁)所謂俗語,就是與教會所用的官方語言(
拉丁)相對立的各國人民大眾所用的地方語言。」
4.指當地的習慣稱呼。
《紅樓夢》第五五回:「這廳上也有一處匾,題著『補仁諭德』四字;家下俗語皆只叫『議事廳兒』。」
[1]編輯本段
俗語的形成
俗語是熟語之一,指約定俗成,廣泛流行,且形象精練的語句。從廣義來看,俗語包括諺語、歇後語(引注語)、慣用語和口頭上常用的成語,但不包括方言詞、俗語詞、書面語中的成語,或名著中的名言警句;從狹義來看,俗語是具有自己特點的語類之一,不同於諺語、歇後語,但一些俗語介乎幾者之間。俗語**很廣,既來自人民群眾的口頭創作,也和詩文名句、格言警語、歷史典故等有關連。
編輯本段
**與典故
「俗語」一詞,始見於中國西漢司馬遷《史記•滑稽列傳》附褚少孫補寫的《西門豹治鄴》一文:「民人俗語日:『即不為河伯娶婦,水來漂沒,溺其人民』雲。
」這裡的「俗語」一詞,是指民間流傳的說法。
後來,劉向《說苑•貴德》和班固《漢書•路溫舒傳》引述路溫舒寫給漢宣帝信中的話語,正式用「俗語」來指通俗、形象、廣泛流行在人群眾中的定型語句:「故俗語云:『畫地作獄,議不可入;刻木為吏,期不可對。
』此皆疾吏之風,悲痛之辭也。」(《說苑•貴德》)「故俗語云:『畫地作獄,議不入;刻木為吏,期不對。
』此皆疾吏之風,悲痛之辭也。」(《漢書•路溫舒傳》)
編輯本段
名稱與範圍
俗語歷史久,使用廣,名目繁多,說法不一,有:「裡言」、「俚言」、「鄉言」、「俗言」、「傳言」、「常言」、「邇言」、「恆言」;「里諺」、「野諺」、「古諺」、「鄉諺」、「俗諺」;「里語」、「俚語」、「民語」、「常語」、「古語」、「直語」、「鄙語」、「諺語」;「俗話」、「古話」、「煉話」、「常談」、「俗談」、「方言土語」、「街談巷語」等。可見,歷來人們對於俗語的理解並不一致。
有什麼諺語?
"愛則加諸膝,惡則墜諸淵"是什麼意思?
11樓:匿名使用者
愛則加諸膝,惡則墜諸淵 ( ài zé jiā zhū xī,wù zé zhuì zhū yuān )
解 釋 加諸膝:放在膝蓋上;墜諸淵:推進深淵。指不講原則,感情用事,對別人的愛憎態度,全憑自己的好惡來決定
出 處 西漢·戴聖《禮記·檀弓下》:「今之君子,進人若將加諸膝,退人若將墜諸淵。」
用 法 複句式;作賓語、分句;指人憑自己喜好待人示 例 我們待人接物不能用~的態度
近義詞 愛之慾其生,惡之慾其死
什麼是諺語,含義是什麼?
12樓:
諺語的定義:諺語是俗語的一種。是流傳於民間的比較簡練而且言簡意賅的話語。
多數反映了勞動人民的生活實踐經驗,而且一般都是經過口頭傳下來的。它多是口語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韻語。和諺語相似但又不同的有成語、歇後語、俗語、警語等。
諺語可分為農業諺語、生活諺語、氣象諺語等。諺語是我們中華民族民間智慧的結晶,反映的內容涉及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恰當地運用諺語可以使語言活潑風趣,也可增強文章的表現力。
俗語是什麼意思
13樓:匿名使用者
俗語是漢語語彙裡為群眾所創造,並在群眾口語中流傳,具有口語性和通俗性的語言單位,是通俗並廣泛流行的定型的語句,簡練而形象化,大多數是勞動人民創造出來的。反映人民生活經驗和願望。俗語,也稱常言,俗話,這三者應該是同義詞。
俗語一詞,已經普遍用作語言學的術語;常言一詞,帶有文言的色彩;俗話一詞,則有口語的氣息。
有的文章中偶爾也把俗語稱作成語。俗語和成語都是漢語中的約定俗成的語言形式,二者關係密切。「約定俗成」這一成語,就包含著俗、成二字。
但從學習的角度來看,它們還是各有特點的。試比較下列例句:
甲: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
乙:弱肉強食
甲:多年的老歪樹,直不起來了
乙:積重難返
什麼是諺語?什麼是歇後語?
14樓:永不言棄
諺語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yàn yǔ,是指廣泛流傳於民間的言簡意賅的短語。多數諺語反映了勞動人民的生活實踐經驗,而且一般是經過口頭傳下來的。它多是口語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韻語。
人們生活中常用的現成的話。諺語類似成語,但口語性強,通俗易懂,而且一般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形式上差不多都是一兩個短句。諺語內容包括極廣,有的是農用諺語,如「清明前後,栽瓜種豆」;有的是事理諺語,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有的屬於生活上各方面的常識諺語,如「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
」「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等,類別繁多,數不勝數。
歇後語是中國勞動人民自古以來在生活實踐中創造的一種特殊語言形式,是一種短小、風趣、形象的語句。
歇後語由前後兩部分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謎面,後一部分起「後襯」的作用,像謎底,十分自然貼切。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通常說出前半截,「歇」去後半截,就可以領會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稱為歇後語。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五千年曆史滄桑的沉澱、淬鍊、凝聚成絕妙的語言藝術。其中歇後語以其獨特的表現力。
給人以深思和啟迪,千古流傳。反映了華夏民族特有的風俗傳統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曉哲理,提升智慧。歇後語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
有哪些民間諺語,民間諺語有那些
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穿上棉 民間諺語老話,建議收藏!民間諺語有那些 寧苦幹,不苦熬。鄰舍好,無價寶。買賣不成仁義在。千補萬補,不如飯補。千方易得,一效難求。牛要腳圓,豬要腳粗。寧可做過,不可錯過。寧吃半餐,不吃斷餐。鳥貴有翼,人貴有志。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南甜北鹹,東辣西酸。苗多欺草,草多欺苗。...
勵志俗語有哪些,關於勵志的諺語有哪些?
把握一個今天,勝似兩個明天。2 有志者,事竟成。3 一日練,一日功,一日不練十日空。4 沒錢時捱餓,有錢時耀闊。5 智者一切求自己,愚者一切求他人。6 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7 牛無力拖橫耙,人無理說橫話。8 不要等待機會,而要創造機會。9 勸汝立身須苦志,月中丹桂自扶疏。10 慾望以提升...
請問描寫秋天的俗語有那些,描寫秋天的諺語有哪些
立了秋,掛鋤鉤。立了秋,把扇丟 立秋三天,寸草結籽。立秋三天,遍地紅。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要穿棉。立秋蕎麥白露花,寒露蕎麥收到家。立秋一場雨,夏衣高捆起。立秋栽蔥,白露栽蒜。立秋胡桃白露梨,寒露柿子紅了皮。秋後加一伏。秋耕深,春耕淺。秋後的蚊子,飛不了幾天。秋後的螞蚱,還能蹦幾蹦。立秋後三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