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的價值,《春秋》的作者

2022-11-15 00:45:06 字數 4973 閱讀 5767

1樓:

《春秋》是我國周代魯國的史書,也是我國最早用編年體寫的史書,它不僅與《尚書》有同等的史學價值,而且也有很高的文學研究價值。(一)《春秋》一書,記載了從魯隱公元年到魯哀公14年(公元前722—481年),共242年的歷史。周武王滅商後,大封諸侯(分為公、候、伯、子、男五等),包括附庸(不滿五十里的小國)約1800國。

迨至周室衰落,諸侯列國互相吞滅,數百年間,到周平王49年,正是魯隱公元年。春秋之世,見於《經》、《傳》者,共有124國,其中主要封國24國。魯國是周公的長子伯禽的封國。

2樓:

《春秋》:即《春秋經》,又稱《麟經》或《麟史》,是魯國的史書,記載了從魯隱公元年(前722年)到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歷史。中國古代儒家典籍「六經」之一。

第一部華夏民族編年史兼歷史散文集。作為魯國的編年史,相傳由孔子修訂而成。

它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編年體史書。《春秋》一書的史料價值很高,記載的內容基本是可信的,但是卻不完備。王安石說《春秋》只是「斷爛朝報」。

《春秋》的作者

3樓:

《春秋》現存版本由孔子修訂而成。

即《春秋經》,又稱《麟經》或《麟史》,中國古代儒家典籍「六經」之一。也是周朝時期魯國的國史,

《春秋》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經典之一且為十三經中篇幅最長的,在四庫全書中列為經部。

《春秋》用於記事的語言極為簡練,然而幾乎每個句子都暗含褒貶之意,被後人稱為「春秋筆法」、「微言大義」。代表作品是稱為「春秋三傳」的《左傳》、《公羊傳》、《穀梁傳》。

4樓:匿名使用者

《春秋》為魯國曆代無名史官世襲相承集體編錄,經過孔子修訂而成.為中國較早的編年史,以魯國十二公為次序,起於魯隱公元年(公元前722),迄於魯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文雖簡約如大事記,而242年間諸侯攻伐、盟會、篡弒及祭祀、災異禮俗等,都有記載。

5樓:薔薇性趣課堂

談點祕史:《春秋》是孔子所著嗎,還是一個美麗的誤會?

《春秋》裡面是講的什麼?

6樓:小豬豬說八卦

《春秋》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記述了從公元前722(魯隱公元年)至公元前468(魯哀公二十七年),魯國的國史。

《春秋》是由魯國史官記錄大量當時本國諸侯,大夫,國人等失禮非禮之事;魯國史官也會收集其他諸侯國公侯大夫等失禮非禮之事,會記錄諸侯國公侯間大夫等間書信內容,比如晉叔向與鄭國子產關於鑄刑書的書信,其中記錄了齊國史官因為保持真實記錄而被殺掉的事件等等;

在每一季的開始,一般要寫「春」到「冬」四季的季節。古時曆法先有春秋,後分冬夏二時。因此把國史記載叫做《春秋》,這可能是「春秋」作為史書名的來由罷。

現存《春秋》,從魯隱公記述到魯哀公,歷十二代君主,計二百四十四年(依《公羊傳》和《穀梁傳》載至哀公十四年止,為二百四十二年,《左傳》多二年),它基本上是魯國史書的原文。

擴充套件資料

胡適認為:「《春秋》那部書,只可當作孔門正名主義的參考書看,卻不可當作一部模範的史書看。後來的史家把《春秋》當作作史的模範,便大錯了。

為什麼呢?因為歷史的宗旨在於『說真話,記實事』。《春秋》的宗旨,不在記實事,只在寫個人心中對實事的評判。

」徐復觀先生也說:「可以斷定孔子修《春秋》的動機、目的,不在今日所謂『史學』,而是發揮古代良史,以史的審判代替神的審判的莊嚴使命。可以說,這是史學以上的使命,所以它是經而不是史。

」然而史料記載中並沒有對《春秋》的歷史記載產生懷疑。杜預在《春秋左傳集解·序》中說:「仲尼因魯史策書成文,考其真偽,而志其典禮,上以遵周公之遺制,下以明將來之法。

」朱熹說:「聖人作《春秋》,不過直書其事,善惡自見。」

《春秋》記史的筆法與《史記》不同。司馬遷明確指出:」餘所謂述故事,整齊其世傳,非所謂作也,而君比之於春秋,謬矣。

」但《春秋》的「微言大義」並不意味著其「言」是失實的。張京華有這樣的評價:「如果說『良史』、『實錄』代表了古代史學的基本原則,『微言大義』則是代表了古代史學的最高境界。

」也許正因如此,《左傳》才會說:」《春秋》之稱,微而顯,志而晦,婉而成章,盡而不汙,懲惡而勸善,非聖人,誰能修之?「

7樓:匿名使用者

講歷史啊,正確來說是講中國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裡面有李哩的《法經》,還有商鞅變法~~~~還有我也忘了

《春秋》作者 15

8樓:匿名使用者

是由孔子修訂而成。

《春秋》,即《春秋經》,又稱《麟經》或《麟史》,中國古代儒家典籍「六經」之一。也是周朝時期魯國的國史,現存版本由孔子修訂而成。

《春秋》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經典之一且為十三經中篇幅最長的,在四庫全書中列為經部。記述範圍從公元前722(魯隱公元年)至公元前468(魯哀公二十七年)。

此書系孔子據魯國史官記錄,按照魯國國君的世系,加以整理刪訂而成。它按年、時、月、日編排史事,以春秋代表四時,開創編年體的先例。對於孔子作《春秋》一事,《孟子》《史記》《漢書》均有記載。

由於《春秋》為孔子所作,併為六經之一,因此以闡釋經義的「傳」也就應運而生了,並由此形成了《春秋》學。至漢代時,闡釋《春秋》的《傳》有5家。分別是《公羊傳》《榖樑傳》《左氏傳》《鄒氏傳》和《夾氏傳》。

擴充套件資料

孔子所作的《春秋》是一部蘊涵著作者深刻政治思想的政治學著作,這是從先秦孟、荀到兩漢馬、班諸家一致的看法。兩漢以後,今文經學衰微,學者多受古文經學門戶之見的影響,開始視《春秋》為歷史學著作,並由此引發了長期以來聚訟紛紜的《春秋》性質之爭。

圍繞《春秋》是歷史學著作還是政治學著作這一問題,千餘年來先後形成了以下三種觀點:

1、傳統今文經學家的觀點,即以《春秋》為政治學著作,持此說者如清人皮錫瑞,近人徐復觀、呂思勉、胡適等;

2、古文經學家及近代「古史辨」派學者的觀點,即認為《春秋》是歷史學著作,古文經學家如晉人杜預,近人錢玄同、顧頡剛、劉節等人堅持這種看法;

3、調和說,即認為《春秋》「亦經亦史」,持此說者如錢穆、雷戈。就「亦經亦史」的說法,錢穆認為《春秋》是一部「亦經亦史的一家言」,理由是古無經、史的區別,經、史之分是後代才有的觀念。

9樓:喜歡檸檬顏色

《春秋》,即《春秋經》,又稱《麟經》或《麟史》,中國古代儒家典籍「六經」之一。也是周朝時期魯國的國史,現存版本由孔子修訂而成。

《春秋》用於記事的語言極為簡練,然而幾乎每個句子都暗含褒貶之意,被後人稱為「春秋筆法」、「微言大義」。後來出現了很多對《春秋》所記載的歷史進行補充、解釋、闡發的書,被稱為「傳」。代表作品是稱為「春秋三傳」的《左傳》、《公羊傳》、《穀梁傳》。

《春秋》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10

10樓:匿名使用者

記述了在春秋幾百年中的諸侯之間發生的事與期間發生的大事

《春秋》與《呂氏春秋》有什麼差別?

11樓:天上飛

《春秋》與《呂氏春秋》的差別如下:

1、作者及成書朝代不同

《春秋》是魯國的編年史,是春秋時期孔子修訂的一本記傳史書。記載了從魯隱公元年(前722年)到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歷史,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編年體史書。

《呂氏春秋》是戰國後期呂不韋及其門客編寫的相當於百科全書一類的文集,幾乎先秦諸子的思想都有涉及,內容五花八門,而且編排的組織體系非常的嚴密。

2、宗旨不同

《春秋》的宗旨,不在記實事,只在寫個人心中對實事的評判。」徐復觀先生也說:「可以斷定孔子修《春秋》的動機、目的,不在今日所謂『史學』,而是發揮古代良史。

以史的審判代替神的審判的莊嚴使命。

而《呂氏春秋》乃是呂不韋依託秦國之勢從文化思想上來和諸侯爭強的產物,是呂不韋為秦的統一天下而進行理論而進行理論準備。

3、歷史意義不同

《春秋》雖然不是歷史學著作,卻是可貴的史料著作,因而對於研究先秦歷史、尤其對於研究儒家學說以及孔子思想意義重大。

從史料學的角度利用《春秋》不僅符合《春秋》性質的本來,而且比將它視為「斷爛朝報」的歷史學著作更具價值。

《呂氏春秋》是秦國丞相呂不韋主編的一部古代類百科全書似的傳世鉅著,有八覽、六論、十二紀,共二十多萬言,其中包括了天地萬物古往今來的事理。

《呂氏春秋》匯合了先秦各派學說,「兼儒墨,合名法」,故史稱「雜家」,雖主要靠借他人之光提高其形象,但在文化事業上確實是作了件大好事,功不可沒。

12樓:學院派魚多多

《春秋》與《呂氏春秋》的區別如下:

1、寫作性質不同:

《春秋》,屬於官方性質。是魯國史官把當時各國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記錄下來,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記錄,是國家機構對歷史的記錄。

《呂氏春秋》,屬於私人性質。是在秦國丞相呂不韋主持下,集合門客們編撰的。

2、內容性質不同:

《春秋》,是編年史的史書。記錄了中國歷史東周前半期歷史階段,自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這段歷史時期,史稱「春秋時期」。

《呂氏春秋》,是文集。以儒家學說為主幹,以道家理論為基礎,以名、法、墨、農、兵、陰陽家思想學說為素材,熔諸子百家學說於一爐。主要的宗旨屬於道家,《漢書·藝文志》等將其列入雜家。

3、留存狀態不同:

《春秋》,現存版本由孔子修訂而成。孔子所作的《春秋》是一部蘊涵著作者深刻政治思想的政治學著作,這是從先秦孟、荀到兩漢馬、班諸家一致的看法。

13樓:花開

春秋時期的得名,是因孔子修訂《春秋》而得名。這部書記載了從魯隱公元年(前722年)到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歷史。現代的學者為了方便起見,一般從周平王元年(前770年)東周立國起,到周敬王四十三年(前477年)為止,稱為「春秋時期 《呂氏春秋》是秦國丞相呂不韋主編的一部古代類百科全書似的傳世鉅著,有八覽、六論、十二紀,共二十多萬言。

《呂氏春秋》是戰國末年(公元前「239」年前後)秦國丞相呂不韋組織屬下門客們集體編撰的雜家(儒、法、道等等)著作,又名《呂覽》。此書共分為十二紀、八覽、六論,共十二卷,一百六十篇,二十餘萬字。呂不韋自己認為其中包括了天地萬物古往今來的事理,所以號稱《呂氏春秋》。

春秋戰國時期的鐵鏟有收藏價值嗎,請問春秋戰國的陶罐值錢嗎?

當然有因為,可以反映當時的冶鐵技術 更加成熟的滲碳制鋼技術 冶制白口鑄鐵技術 韌性鑄鐵技術 柔化技術 進一步發展,出現更先進的固體滲碳制鋼技術 如果真的是春秋戰國時期的,當然有收藏價值,首先歷史價值就不菲。其它就另當別論了。春秋時期 一 冶鐵技術 一部分出土的春秋鐵器,經過有關專家用金相學鑑定,它們...

春秋動物是什麼,春秋的動物是什麼生肖

能反射出一定的區域性嗎冶寥 靜蓄勢待發,動暢快淋漓,秸備 春秋動物是什麼?十二生肖是在春秋時期系統形成的,春秋動物即是特指十二生肖對應的十二種動物。春秋的動物是什麼生肖 十二生肖是在春秋時期系統形成的,春秋動物即是特指十二生肖對應的十二種動物。春秋之間。是什麼生肖 鼠啊,二一與春秋指先後的意思,古語...

春秋是誰寫的? 春秋 到底是誰寫的

春秋 又稱 麟經 麟史 是魯國的編年史,經過了孔子的修訂。記載了從魯隱公元年 前722年 到魯哀公十四年 前481年 的歷史,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編年體史書。春秋 一書的史料價值很高,但不完備,王安石甚至說 春秋 是 斷爛朝報 亦是儒家經典之一。望。春秋 到底是誰寫的?春是春分,秋是秋分,這兩天白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