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因緣法
很正常啊。不要灰心,要慢慢來。可通過觀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來調節對治嗔恨心理。方法:
為什麼心煩呢,因為覺得「我」受委曲了,受氣了,受小看了。那麼「我」是誰?有個實我存在嗎?
如果有,是這個身體嗎?但這個身體,是五臟六腑毛髮血肉骨等組成的,並不是一個實我啊!那麼,是這顆生煩惱的心嗎?
心也是依身而存、由肉血細胞所組成,哪有自存的實心呢?是這個亂想胡思的大腦嗎?也是一堆腦漿和腦膜之類組成,也非實有,以此類推,五臟六腑,皆非實我,眼雖能觀、耳雖能聽、口雖能言,鼻雖能呼吸,皆是如此,全身骨架,一節節骨節組成,也非實我。
那麼,為什麼沒有實我,這個身體會思考、會呼吸、會動作呢?譬如鐵皮所做哨子,有風自會有聲,有水流則水車自會轉動,一樣的道理,因為條件具備了。人也是這樣,因緣具足,這個假我自然會思、會看、會動。
並非有個實我、真我。為此幻身,惱害本性,不需要啊,此幻身不是我自己啊!
那麼,平常所說的第八識是我嗎?那,前天還沒有這些煩惱種子的第八識是我呢,還有今天多了一堆煩惱種子的第八識是我呢,真我只可能有一個,不能有兩個三個或無數個的呀?
以此觀他人,不也是這樣嗎?他人也不是實他啊,以此類推,眾生皆如是,皆無實相。
再從時間上思維,如果這個身體是實我的話,那麼,是小時候玩泥巴的那個我是我呢,還是現在滿臉皺紋的這個身體是我呢?從小到大,每一年、每一天、每小時、每時每刻身體都在變化,那個是我?每時每刻的身體都是因緣和合的產物,都不是實我,說明這個身體的變化過程,也都是不真實的無實在性的東西啊!
猶如瀑布,看似一個固定的瀑布,但前一時間和後一時間所流的水,並非同樣的水滴啊,只是相似的水滴相續不斷形成的假相而已。
又分析傷害自己的事情,當事人我是個假我、他是個假他,事情開頭、中間、結尾,變化不斷,也沒有一個實體的存在啊,整個事件,都是一個假相的存在啊!
如此思惟,即金剛經所言的「四相」: 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的一種思維方法。
2樓:匿名使用者
我也來試試給些建議,希望能幫助到你
你其實已經起了佛心,這真是難能可貴啊,像網友因緣法說的,不要灰心。
佛理博大精深,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有相同的領悟,各人學佛的目的也不一定一樣。意識上的出發點能對成果有重要的影響。學佛的出發點可以有很多種,可以是消災解難、可以是求財求健康、可以是為了個人修行、可以是為了能往生極樂、可以是為了芸芸眾生、可以是尋求真理、可以是尋求智慧......
太多了,有多少種可能,就能有多少種目的。無論是什麼目的,其實最終只有兩種,一就是為了別人,另一個就是為了自己。雖然外界一切是虛相,但是我們常人的心卻常因這虛相起伏,一切痛苦與問題也是因此而來。
當我們行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自己的問題而來的時候,其實問題便已經不可避免地存在。而當我們一心為芸芸眾生而作事的時候,你才能感覺到自己的心是那麼的無限寬敞,才能有機會觀照到自己的實相與真我。
從另外的角度去理解,一切的虛相並不是不存在,而是虛相是了無期地不可**地變化著,它變化的依據就是實相-----你的心,是先由你的心起了念,然後虛相就像鏡子一樣忠實地呈現,一切虛相存在的最先位置是自己的內心。我們可以用心有意識、有選擇地起念然後收穫呈現,也可以根據虛相起波瀾而再收穫波瀾。
所以當因外界的事不開心的時候,其實是對自己最不利的選擇,這個選擇原則完全可以被生命意識自由支配的,完全可以選擇真正對自己有利的開心、積極、自信等情緒。我們永遠無法追得到開心的事,除非我們先開心。我們無法能以私心解決自己的問題,除非你為的是他人。
所以對自己最好、最有利的事情,就是那對別人的寬容心、愛心,一切從容而隨緣,寬大而不溺私。
學佛也一樣,我們無法達到佛境,除非內心先相信自己可以。帶著這樣的信念去領悟佛理,才能結一個與你心對應的果。要明白萬物也源自那寂靜涅槃。
要明白我們本來就來自極樂之地。要明白你與萬物是歸一無別的。要明白每個人都有一個極具智慧與創造力的真我,它就是每個人的心。
要明白一切無分對錯好壞善惡,一切的意義只是存在。本來是無一物,但是我們也能以無量的自信達成任何虛相導致存在。
加油吧,佛理上的法門與細節,我相信很多人都能為你詳細地提供的,但是你此刻需要的是自信、相信,需要的是瞭解自己的本質,需要的是瞭解你與萬物的關係,需要的是瞭解你的心與虛相的關係。除了佛理,除了觀念,你還應該去研究研究打坐、冥想,真真正正的去觀察自己的心,真真正正地去了解真正的存在、及其意義。任何道理都只是引導,並不是必需,關鍵是用心。
濟公活佛於香港通過扶拈之手而寫的《雨花集》(香港康濟堂內部資料,網際網路上沒有)裡講到一個很好的故事:
從前有一個小丫環,她平日見主人唸佛頌經,心生嚮往,於是一日問主人賜教。主人認為她盲字不識一個,心想**是學佛的料子呢?於是有心戲弄她,跟她說你只要常念 」青菜白蘿蔔「就可以了,自然會有正果之日。
小丫環獲此指引十分高興,以後便日日常念 」青菜白蘿蔔「。最後反而是這個小丫環悟得真理成了佛,而她的主人卻一生想不明白。其實箇中的道理就是,小丫環十分相信主人的說話,對自己可以成佛的日子毫不懷疑。
而主人則執著於佛經佛理,雖閱經無數,也始終未能當世得道成佛。
因此只要你有這個信念,你也一定有成佛之日,信則有,不信則無。這樣你才能真正地明白放下才是最有利的。
3樓:匿名使用者
《太上感應篇》第一句,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就是說禍福不是上天賜予的,是我們自招。 善惡之報,如影隨形。影子甩得掉麼?人死了金銀財富,名望地位全部可以甩得掉,唯有善惡之報是如影隨形的跟著一起去。
其實就是在教導我們多從自己身上看問題。
禍和福本來是沒有的,都是我們的善心和惡念所感召而來。對於我們所受到的一些傷害,一定是我們自己的噁心所感召,與人無關;我們的一些好運和福報也都是我們的善念所感召而來,也是與人無關。
所以說學佛的人明事理,懂因果。
以原諒自己的心去原諒別人,跟別人的冤結就能化解。
以責備別人的心來責備自己,才能改過自新。
4樓:我愛我家
放不下是因為把這件事和人當真了。以為真的有個我生氣了。其實,這個我不是真我,而是個假我,我們平時都用這個假我,假心來做事。
其實,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傷害到真正的你。真正的你是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垢不淨的。
這個確實需要功夫,需要時間,真正的看破,放下。傷害你的人,只是隨著因緣在流轉,沒有一個真正的他來做,也沒有一個真正的你來受,沒有能所。只是隨著妄識在進行因果的流轉而已。
5樓:默ス默
朋友,您可以試著去這樣想:他們是你的冤親債主,前世你無意傷過他們,這一世他們傷害了你,因果定律嘛,他們這樣做,了了過去的一段孽緣,幫你消除了一些業障,讓你看清這個世道,最重要的是,讓你也應該有了一顆修佛,想離苦得樂的心,其實也是在幫你修行呢。
6樓:小龍真人
要放下的確不容易 但人人都會放下的 不得不放下 終有離去的那一天 到你七老八十的那一天或是100歲 還有什莫放不下 所以學佛要趁早
7樓:戎文居士
禪定分為三個層次: 以念止念,萬念俱寂,如念隨想
如果你達到如念隨想的境界,雖然還記得,也不再執著它的得失
8樓:偽裝的純潔
放不下很正常 都放下了那就是神了
9樓:匿名使用者
把心拿出來安靜了再放回去
10樓:匿名使用者
如果你曾經傷害過別人,你希不希望他們原諒你呢?
11樓:來自雲岫谷才貌雙全的紅狼
看聖經,我和你情況應該差不多。 看看耶穌說的話。
看名人寫的小說有什麼好處吶 也看了一些書卻一直沒有體會到讀書
沒有,名人寫的書大多是為了讓自己的粉絲群更瞭解自己,加深彼此間的關係,從而使得粉絲更喜歡自己,還有就是現在出書熱,隨便出個名就得出書來證明自己有文學修養,所以個人感覺如果不是該明星的的粉絲那麼那書還是別看為妙。那些成功人士寫的書大部分都有幾分勵志的成分,而且他們教的東西大多是原本書本上就有的,他們再...
請大家一些修心養性 提高素養 素質的書,例如佛教之類的書籍。謝謝
樓主bai現在的處境與末學沒du學佛前大致相同,所以看到zhi你的帖子忍不住要 dao說幾句了。脾氣版不好的人都很有能力權,而且也自視很高。我們研究下發脾氣的原因,樓主針對原因,就能改掉壞脾氣了。我就是這樣從糊塗而發無名火到現在明白以後生出清淨心。第一種 發脾氣的人自視很高,覺得對方的地位和資格都不...
有沒有那位小夥伴可以自己近幾年看了一些書的讀後感呀?拍
寫讀後感要注意 首先要設定一個境界 把你讀的文章引出來 後面加一句 讀了之後深受感觸等話語 再把文章的主要內容概括出來 然後把你的想法另起一段寫出來 要是自己的真情實感然後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你對這個文章的觀點最後升化主題 簡單說就是四個步驟 引,議,聯,結.希望對你有幫助 有沒有那位小夥伴可以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