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殤》本詩二節分別寫了什麼內容 請簡要概括

2022-08-30 01:50:30 字數 5892 閱讀 1607

1樓:匿名使用者

是屈原的《國殤》?

第一節描繪車戰的激烈場面。先寫楚國士兵的**和鎧甲,後寫兩軍相接,再寫敵人的蜂擁和瘋狂,最後寫楚方士兵的英勇頑強。這一節寫得層次分明,具體形象,突出了戰鬥的殘酷、士兵的無畏和豪壯的感情。

第二節寫楚方寡不敵眾,全部戰死的悲壯場面。敵人瘋狂而且殘酷,楚方受創慘重,然而士兵們卻英勇無畏,寧死不屈。「援玉袍兮擊鳴鼓」十分重要。

古代作戰,鳴鼓表示進攻。這說明,楚方**即使如此慘重,仍然一心進擊。楚方將士英勇頑強、視死如歸的形象栩栩如生,躍然紙上。

簡析《國殤》一詩描寫戰爭場面的層次?

2樓:e拍

本詩前十句描寫戰鬥程序和場面,共分五層。

首兩句寫楚軍將士披堅執銳, 與敵人短兵相接;

三、四兩句寫敵軍人多勢眾,楚軍不畏強敵,奮勇爭先;五 、六兩句寫敵軍攻勢凶猛,衝進楚軍軍營,楚軍**慘重;

七、八兩句寫頑強 戰鬥,勇武不屈;

九、十兩句寫戰鬥結局,楚軍全軍覆滅,捐軀沙場,天昏地暗,景象悲壯。

作者按戰鬥開始、進展、結束的時間順序和自然程序描述, 展示了這次戰鬥的全過程和各種悲壯的場景,層次井然,有條不紊。

《九歌·國殤》是戰國時期楚國詩人屈原的作品。

擴充套件資料

創作背景

屈原生活在楚懷王和楚頃襄王時代。當時秦國經過商鞅變法,在戰國七雄中後來居上,擴張勢頭咄咄逼人,楚國成為其攻城略地的主要物件之一。但楚懷王卻放棄了合縱聯齊的正確方針,一再輕信秦國的空頭許諾,與秦交好,當秦國的諾言終成畫餅時,秦楚交惡便不可避免。

自楚懷王十六年(公元前313年)起,楚國曾經和秦國發生多次戰爭,都是秦勝而楚敗。僅據《史記·楚世家》記載:楚懷王十七年(公元前312年),楚秦戰于丹陽(在今河南西峽以西一帶),楚軍大敗,大將屈殤被俘,甲士被斬殺達8萬,漢中郡為秦所有。

楚以舉國之兵力攻秦,再次大敗於藍田。

楚懷王二十八年(公元前301年),秦與齊、韓、魏聯合攻楚,殺楚將唐昧,取重丘(今河南泌陽北)。次年,楚軍再次被秦大敗,將軍景缺陣亡,死者達2萬。再次年,秦攻取楚國8城,楚懷王被騙入秦結盟,遭到囚禁,其子頃襄王即位。

頃襄王元年(公元前298年),秦再攻楚,大敗楚軍,斬首5萬,攻取析(今河南西峽)等15座城池。

在屈原生前,據以上統計,楚國就有15萬以上的將士在與秦軍的血戰中橫死疆場。古代將尚未成年(不足20歲)而夭折的人稱為殤,也用以指未成喪禮的無主之鬼。按古代葬禮,在戰場上「無勇而死」者,照例不能斂以棺柩,葬入墓域,也都是被稱為「殤」的無主之鬼。

在秦楚戰爭中,戰死疆場的楚國將士因是戰敗者,故而也只能暴屍荒野,無人替這些為國戰死者操辦喪禮,進行祭祀。正是在一背景下,放逐之中的屈原創作了這一不朽名篇。

樂歌分為兩節,先是描寫在一場短兵相接的戰鬥中,楚國將士奮死抗敵的壯烈場面,繼而頌悼他們為國捐軀的高尚志節。

3樓:橘子不如橙子

全詩分三節。

第一節描繪車戰的激烈場面。先寫楚方士兵的**和鎧甲,後寫兩軍相接,再寫敵人的蜂擁和瘋狂,最後寫楚方士兵的英勇頑強。這一節寫得層次分明,具體形象,突出了戰鬥的殘酷、士兵的無畏和豪壯的感情。

第二節寫楚方寡不敵眾,全部戰死的悲壯場面。敵人瘋狂而且殘酷,楚方受創慘重,然而士兵們卻英勇無畏,寧死不屈。「援玉袍兮擊鳴鼓」十分重要。

古代作戰,鳴鼓表示進攻。這說明,楚方**即使如此慘重,仍然一心進擊。楚方將士英勇頑強、視死如歸的形象栩栩如生,躍然紙上。

第三節是對為國戰死者的讚頌。先謳歌戰士們遠離家鄉、誓死報國、義無反顧的決心,然後讚美戰士們剛強勇武、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精神。感情是凝重、真誠而沉痛的。

《國殤》課文及翻譯

《國殤》的內容

4樓:匿名使用者

葬我於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陸;大陸不可見兮,只有痛哭。葬我於高山之上兮,望我故鄉;故鄉不可見兮,永不能忘。天蒼蒼,野茫茫;山之上,國有殤!

《國殤》描寫戰鬥過程有何特點

屈原《國殤》的主題是什麼?

5樓:一隻孤獨手套

于右任臨終詩《國殤》

葬我於高山之上兮,

望我大陸;

大陸不見兮,

只有痛哭.

葬我於高山之上兮,

望我故鄉;

故鄉不見兮,

永不能忘。

天蒼蒼,

海茫茫,

山之上,

有國殤。

于右任的著名愛國詩作《望大陸》(又名《國殤》)發表於2023年11月10日先生在臺北謝世後。晚年在臺灣的于右任先生非常渴望葉落歸根,但終未能如願。2023年1月12日,他在日記中寫道:

「我百年之後,願葬玉山或阿里山樹木多的高處,山要高者,樹要大者,可以時時望大陸。我之故鄉是中國大陸」。之後不久,2023年1月24日于右任先生就寫下了感情真摯沉鬱的詩作《望大陸》。

這是他眷戀大陸家鄉所寫的哀歌,其中懷鄉思國之情溢於言表,是一首觸動炎黃子孫靈魂深處隱痛的絕唱。

2023年,于右任被裹挾到臺灣,而結髮妻子和兒子卻留在大陸,從此天各一方。所以,他的《望大陸》並非泛泛的家國之情,而是深藏了刻骨銘心的身世之痛。祖國統一,是詩人一生所志追求的。

閱讀此詩,給人一種悲愴深沉、愛國情摯的感覺。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於先生久居臺灣,不能迴歸桑梓,但是海峽波濤卻隔不斷、阻不了他望大陸、念故鄉、思親人的深情。

詩的前兩節採用重章復踏的手法,反覆詠唱,抒發對大陸、對故鄉深切向往、眷戀的情懷,是詩人真情實感的強烈表露,唐代大詩人白居易說:「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正是這真摯強烈的情感和刻骨銘心的思念,給讀者以強烈的震撼,引起讀者感情與思想上的共鳴。

詩的最後一節開頭兩句借用了北朝民歌《敕樂歌》裡的兩句話,採用疊字,狀物形象而生動!最後兩句「山之上,有國殤!」語意雙關而寓意豐富。

《國殤》出自屈原楚辭《九歌》。《九歌》是屈原流放途中模仿楚國南方的祭歌而創作的一組詩篇,《國殤》是其中一首,是追悼將士的輓歌,所謂「殤」,《小爾雅》說:「無主之鬼之為殤。

」詩人巧借「國殤」,抒寫自己死後不能葬在大陸,不能魂歸故里的遺憾。古人云:「鳥飛返故鄉兮,狐死必首丘。

」獸猶如此,人何以堪?人為的阻撓,使親人分聚、骨肉離散,死後尚不能魂歸故里,不得安寧,讀來怎能不令人愴然而淚下?詩人藉助這兩句詩,表達出許許多多和詩人有著相同經歷的人們的心:

他們魂牽夢縈、心中無法忘卻的正是祖國的統一!先生生前見不到祖國的統一,死後還要葬於高崗,向大陸遙望,真是死不瞑目啊!

1回答者: shuyangzjg

6樓:匿名使用者

這首詩歌是祭祀保衛國土戰死的將士的祭歌,歌頌了將士的英雄氣概和壯烈的精神,對雪洗國恥寄予熱望,抒發了作者熱愛祖國的高尚感情。

7樓:仲子鎖麟

楚辭九歌國殤是追悼陣亡將士的輓詩。

《國殤》描寫戰鬥過程有何特點?

《國殤》的主題是什麼??

8樓:匿名使用者

于右任臨終詩《國殤》

葬我於高山之上兮,

望我大陸;

大陸不見兮,

只有痛哭.

葬我於高山之上兮,

望我故鄉;

故鄉不見兮,

永不能忘。

天蒼蒼,

海茫茫,

山之上,

有國殤。

于右任的著名愛國詩作《望大陸》(又名《國殤》)發表於2023年11月10日先生在臺北謝世後。晚年在臺灣的于右任先生非常渴望葉落歸根,但終未能如願。2023年1月12日,他在日記中寫道:

「我百年之後,願葬玉山或阿里山樹木多的高處,山要高者,樹要大者,可以時時望大陸。我之故鄉是中國大陸」。之後不久,2023年1月24日于右任先生就寫下了感情真摯沉鬱的詩作《望大陸》。

這是他眷戀大陸家鄉所寫的哀歌,其中懷鄉思國之情溢於言表,是一首觸動炎黃子孫靈魂深處隱痛的絕唱。

2023年,于右任被裹挾到臺灣,而結髮妻子和兒子卻留在大陸,從此天各一方。所以,他的《望大陸》並非泛泛的家國之情,而是深藏了刻骨銘心的身世之痛。祖國統一,是詩人一生所志追求的。

閱讀此詩,給人一種悲愴深沉、愛國情摯的感覺。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於先生久居臺灣,不能迴歸桑梓,但是海峽波濤卻隔不斷、阻不了他望大陸、念故鄉、思親人的深情。

詩的前兩節採用重章復踏的手法,反覆詠唱,抒發對大陸、對故鄉深切向往、眷戀的情懷,是詩人真情實感的強烈表露,唐代大詩人白居易說:「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正是這真摯強烈的情感和刻骨銘心的思念,給讀者以強烈的震撼,引起讀者感情與思想上的共鳴。

詩的最後一節開頭兩句借用了北朝民歌《敕樂歌》裡的兩句話,採用疊字,狀物形象而生動!最後兩句「山之上,有國殤!」語意雙關而寓意豐富。

《國殤》出自屈原楚辭《九歌》。《九歌》是屈原流放途中模仿楚國南方的祭歌而創作的一組詩篇,《國殤》是其中一首,是追悼將士的輓歌,所謂「殤」,《小爾雅》說:「無主之鬼之為殤。

」詩人巧借「國殤」,抒寫自己死後不能葬在大陸,不能魂歸故里的遺憾。古人云:「鳥飛返故鄉兮,狐死必首丘。

」獸猶如此,人何以堪?人為的阻撓,使親人分聚、骨肉離散,死後尚不能魂歸故里,不得安寧,讀來怎能不令人愴然而淚下?詩人藉助這兩句詩,表達出許許多多和詩人有著相同經歷的人們的心:

他們魂牽夢縈、心中無法忘卻的正是祖國的統一!先生生前見不到祖國的統一,死後還要葬於高崗,向大陸遙望,真是死不瞑目啊!

9樓:匿名使用者

賞析】《國殤》是屈原為祭祀神鬼所作的一組樂歌——《九歌》中的一首,內容是追悼和禮讚為國捐軀的楚國將士的亡靈。

樂歌分為兩節,先是描寫在一場短兵相接的戰鬥中,楚國將士奮死抗敵的壯烈場面,繼而頌悼他們為國捐軀的高尚志節。由第一節「旌蔽日兮敵若雲」一句可知,這是一場敵眾我寡的殊死戰鬥。當敵人來勢洶洶,衝亂楚軍的戰陣,欲長驅直入時,楚軍將士仍個個奮勇爭先。

但見戰陣中有一輛主戰車衝出,這輛原有四匹馬拉的大車,雖左外側的驂馬已中箭倒斃,右外側的驂馬也被砍傷,但他的主人,楚軍統帥仍毫無懼色,他將戰車的兩個輪子埋進土裡,籠住馬韁,反而舉槌擂響了進軍的戰鼓。一時戰氣蕭殺,引得蒼天也跟著威怒起來。待殺氣散盡,戰場上只留下一具具屍體,靜臥荒野。

作者描寫場面、渲染氣氛的本領是十分高強的。不過十句,已將一場殊死惡戰,狀寫得栩栩如生,極富感染力。底下,則以飽含情感的筆觸,謳歌死難將士。

有感於他們自披上戰甲一日起,便不再想全身而返,此一刻他們緊握兵器,安詳地,心無怨悔地躺在那裡,他簡直不能抑止自己的情緒奔進。他對這些將士滿懷敬愛,正如他常用美人香草指代美好的人事一樣,在本篇中,他也同樣用一切美好的事物,來修飾筆下的人物。這批神勇的將士,操的是吳地出產的以鋒利聞名的戈、秦地出產的以強勁聞名的弓,披的是犀牛皮製的盔甲,拿的是有玉嵌飾的鼓槌,他們生是人傑,死為鬼雄,氣貫長虹。

英名永存。

依現存史料,我們尚不能指實這次戰爭發生的具體時地,敵對一方為誰。但當日楚國始終面臨七國中實力最強的秦國的威脅,自懷王當政以來,楚國與強秦有過數次較大規模的戰爭,並且大多數是楚國抵禦秦軍入侵的衛國戰爭。從這一基本史實出發,說本篇是寫楚軍抗擊強秦入侵,大概沒有問題。

而在這種抒寫中,作者那熱愛家國的熾烈情感,表現得淋漓盡致。

楚國滅亡後,楚地流傳過這樣一句話:「楚雖三戶,亡秦必楚。」屈原此作在頌悼陣亡將士的同時,也隱隱表達了對洗雪國恥的渴望,對正義事業必勝的信念,從此意義上說,他的思想是與楚國廣大人民息息相通的。

作為中華民族貢獻給人類的第一位偉大詩人,他所寫的決不僅僅是個人的些許悲歡,那受誣陷被排擠,乃至流亡沅湘的坎壈遭際;他奉獻給人的是那顆熱烈得近乎偏執的愛國之心。他是楚國人民的喉管,他所寫的《國殤》,包括其他一系列作品,道出了楚國人民熱愛家國的心聲。

本篇在藝術表現上與作者其他作品有些區別,乃至與《九歌》中其他樂歌也不盡一致。它不是一篇想像奇特、辭采瑰麗的華章,然其「通篇直賦其事」(戴震《屈原賦注》),挾深摯熾烈的情感,以促迫的節奏、開張揚厲的抒寫,傳達出了與所反映的人事相一致的凜然亢直之美,一種陽剛之美,在楚辭體作品中獨樹一幟,讀罷實在讓人有氣壯神旺之感。

雜詩王維寫了什麼內容王維的《雜詩》這首詩寫了什麼內容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雜詩王維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賞析 這首詩通過設問的方式,把自己對故鄉的懷念,以及自己堅持操守的高潔品行,含蓄而蘊藉地表達出來,令人有悠然不盡的情致。詩開頭的兩句,在設問中兩次出現 故鄉 的字面,並不嫌其重複,倒反而覺得親切有味。接著進一步問道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你動...

杜甫詩三首分別寫了什麼內容?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望嶽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詩篇通過描繪泰山雄偉磅礴的氣象,熱情地讚美了泰山高大雄偉的氣勢和神奇秀麗的景色,抒發了詩人嚮往登上絕頂的壯志表達了詩人早年的遠大抱負,表現了一種敢於進取 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 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

鹿柴的主要內容是什麼,鹿柴這首詩主要寫了什麼內容

一 抄這首詩描繪的是鹿柴附近的空bai 山深林在傍晚時分du的幽靜zhi景色。二 結合原文為你分析,請dao你參考 1 原文是 鹿柴 zhai 唐 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2 翻譯 一 山中空空蕩蕩不見人影,只聽得喧譁的人語聲響。夕陽的金光射入深林中,青苔上映著昏黃的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