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理解飲酒(其五)中的「而無車馬喧」與「心遠地自偏」

2022-05-20 12:01:24 字數 5511 閱讀 9628

1樓:匿名使用者

我家建在眾人聚居繁華道,然而沒有煩神應酬車馬喧鬧。

要問我怎能如此超凡灑脫,心靈避離塵俗自然幽靜遠邈。

東牆下采擷清菊心情徜徉,無意中見到南山勝景絕妙。

暮色中縷縷彩霧縈繞升騰,結隊的鳥兒迴歸遠山的懷抱。

南山仰止啊,這裡有人生的真義,已經無需多言!

註釋1.結廬:構築房舍。結,建造、構築。廬,簡陋的房屋。人境:人聚居的地方。

2.「問君」二句:設為問答之辭,意謂思想遠離塵世,雖處喧囂之境也如同住在偏僻之地。君:陶淵明自謂。

3.爾:如此、這樣。

4.「山氣」二句:意謂傍晚山色秀麗,飛鳥結伴而還。日夕,傍晚。相與,相交、結伴。

5.「此中」二句:意謂此中含有人生的真義,想辨別出來,卻忘了如何用語言表達。

6.見:通常讀作xiàn,但有時也被人讀作jiàn。(學術界仍無確切定論,但大部分學者認為xiàn更好,彷彿南山出現在眼前。如:風吹草低見牛羊)

7.悠然:自得的樣子。南山:指廬山。因採菊而見山,境與意會,此句最有妙處。

8.日夕:傍晚

9.相與:相互結伴

10.欲辨已忘言:想要辨識卻不知怎樣表達。辨,通「辯」,辯解。

11.無車馬喧:沒有車馬的喧鬧聲。指沒有世俗的交往。

12.心遠:心遠遠地超脫世俗。

13.佳:美好。

14.山氣:指山景。

15.真意:指人生的真正意義。

16.言:名詞作動詞,用言語表達。

評析本詩是陶淵明組詩《飲酒》二十首中的第五首。詩的意象構成中景與意會,全在一偶然無心上。『採菊』二句所表達的都是偶然之興味,東籬有菊,偶然採之;而南山之見,亦是偶爾湊趣;山且無意而見,菊豈有意而採?

山中飛鳥,為日夕而歸;但其歸也,適值吾見南山之時,此亦偶湊之趣也。這其中的「真意」,乃千聖不傳之祕,即使道書千卷,佛經萬頁,也不能道盡其中奧妙,所以只好「欲辨已忘言」不了了之。這種偶然的情趣,偶然無心的情與景會,正是詩人生命自我敞亮之時其空明無礙的本真之境的無意識投射。

大隱隱於市,真正寧靜的心境,不是自然造就的,而是你自己的心境的外化。

千古名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表達了詩人悠然自得、寄情山水的情懷。

2樓:匿名使用者

陶淵明不象一般隱士那樣標榜超塵出世,而是「結廬在人境」;他置身「人境」,卻能做到「無車馬喧」,不染世俗之事。原因 何在?詩人意味深長地說:

「心遠地自偏」。心靜,境自靜。無求名求利之心, 即使身居鬧市,也宛如在山。

這深刻的道理被詩人平淡地說出,親切感人。 詩歌巧妙地運用了象徵手法。

閱讀古詩《飲酒》。(4分)飲 酒(其五)陶淵明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

3樓:大頭5xfa唅

小題1:描寫(寫景)、抒情

小題2:示例:①「見」字好——更能顯示出詩人採菊時,未留心、不經意間與南山美景猝然相遇的「悠然」情態,從而表現詩人悠然、淡泊,超脫於塵雜之外的情愫,自然真切。所以用「見」字好。

示例②「望」字好——「望」字表示有意識地凝目眺望,更能寄託詩人對南山一往情深的喜愛,是詩人隱逸思想的真實表現。所以用「望」字好。

小題1:

試題分析:「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是寫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是抒情。

點評:本題不難,問題簡單,學生好理解。閱讀文章,不僅要從思想、情感上去理解文章的內容,更要在寫作方法上進行學習,瞭解和掌握寫作的技巧,提高自己寫作水平。

小題2:

試題分析:理解詩的意境,運用聯想與想像,分析「見」與「望」兩字意義的區別,說明理解即可。

點評:本題不難,詩句短小,易於分析,且沒有固定答案。分析某些詞語的含義和表達作用,是品析詩歌的方法之一,學習古詩要注意詩歌中一些詞語在表達詩意詩情方面的作用。

怎樣理解而無車馬喧與心遠地自偏

4樓:麇麴

而無車馬喧:沒有車馬的喧譁,遠離官場是非。

心遠地自偏:心思遠離各種外緣的干擾,迴歸清靜安逸的精神家園的隱。士生活

5樓:琴音淼淼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而無車馬喧與結廬在人境形成反差,提出了問題:在人多的地方為什麼沒有車馬的喧鬧呢?

心遠地自偏給出了答案,就是身雖在紅塵,心卻不在。

綜上:心遠地自偏是對而無車馬喧的解釋。

6樓:匿名使用者

自己的住所雖然建造在人來人往的環境中,卻聽不到車馬的喧鬧。所謂「車馬喧」是指有地位的人家門庭若市的情景。陶淵明說來也是貴族後代,但他跟那些沉浮於俗世中的人們卻沒有什麼來往,門前冷寂得很。

你怎麼能做到這樣?而後就歸結到這四句的核心——「心遠地自偏」。精神上已經對這爭名奪利的世界採取疏遠、超脫、漠然的態度,所住的地方自然會變得僻靜。

「心遠」是對社會生活軌道的脫離,必然導致與奔逐於這一軌道上的人群的脫離。

飲酒 (其五)陶淵明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

7樓:含情脈脈

1.示例一:「悠然」形象地寫出了詩人遠離世俗後心靈的自得、閒適、恬淡。

示例二:「見」寫出了詩人看到南山美景時的隨意與自然,體現了作者心靈的自由和愜意。(任選一詞,言之成理即可)

2.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諦。 (意思對即可)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是誰的詩?要表達什麼意思?

8樓:梨落景年

這是陶淵明的詩,表現了作者悠閒自得的心境和對寧靜自由的田園生活的熱愛,對黑暗官場的鄙棄和厭惡,抒發作者寧靜安詳的心態和閒適自得的情趣。

飲酒(晉)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譯文居住在人世間,卻沒有車馬的喧囂。

問我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遠,自然就會覺得所處地方僻靜了。

在東籬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間,那遠處的南山映入眼簾。

山中的氣息與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飛鳥,結著伴兒歸來。

這裡面蘊含著人生的真正意義,想要辨識,卻不知怎樣表達。

9樓:匿名使用者

這是東晉的陶淵明寫的的《飲酒·其五》。表達了詩人安貧樂賤、勵志守節的高尚品德和對寧靜自由的田園生活的熱愛,對黑暗官場的鄙棄和厭惡,抒發作者寧靜安詳的心態和閒適自得的情趣。

全詩:飲酒·其五

魏晉: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釋義:將房屋建造在人來人往的地方,卻不會受到世俗交往的喧擾。

問我為什麼能這樣,只要心志高遠,自然就會覺得所處地方僻靜了。

在東籬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間,那遠處的南山映入眼簾。

傍晚時分南山景緻甚佳,霧氣峰間繚繞,飛鳥結伴而還。

這裡面蘊含著人生的真正意義,想要辨識,卻不知怎樣表達。

擴充套件資料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詩起首作者言自己雖然居住在人世間,但並無世俗的交往來打擾。為何處人境而無車馬喧的煩惱?因為「心遠地自偏」,只要內心能遠遠地擺脫世俗的束縛,那麼即使處於喧鬧的環境裡,也如同居於僻靜之地。

「心遠」,即心不念名利之場,情不繫權貴之門,絕進棄世,超塵脫俗。由於此四句託意高妙,寄情深遠,因此前人激賞其「詞彩精拔」。在陶淵明看來,人不僅是在社會、在人與人的關係中存在的,而且,甚至更重要的,每一個個體生命作為獨立的精神主體,都直接面對整個自然和宇宙而存在。

詩人在自己的庭園中隨意地採摘菊花,偶然間抬起頭來,目光恰與南山相會。「悠然見南山」,按古漢語法則,既可解為「悠然地見到南山」,亦可解為「見到悠然的南山」。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詩末兩句,詩人言自己的從大自然的美景中領悟到了人生的意趣,表露了純潔自然的恬淡心情。「忘言」,實是說恬美安閒的田園生活才是自己真正的人生,而這種人生的樂趣,只能意會,不可言傳,也無需敘說。

這充分體現了詩人安貧樂賤、勵志守節的高尚品德。

10樓:曲起雲霜乙

此句出自東晉田園詩人陶淵明之作《飲酒》,原詩如下:

《飲酒》

(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

這首詩的意境表現了作者自得其樂的隱居生活和那種悠然、恬靜、消雅的心情。「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一語把這種心境的原因道破。

陶潛對禪機悟透頗深,乃至使這首詩的藝術境界產生空靈之感,使人身臨其境,若在仙界上,不在五行中。所以說這首詩難就難在體會出作者當時的心境。陶潛是東晉的一偉大隱士。

從客觀上看,為不願同流合汙;從主觀上看,則是因其自身所形成的性情,因為人總是不斷地向自己的本性邁進,當本性與後天之性情產生衝突,便會產生大悲哀。然後棄之,而後得魚或熊掌也。而陶潛便是取熊掌而歸山林,因其性本愛丘山。

所以,此詩意境雖在悠閒,然心境卻大相徑庭。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暄」,乍聞只覺得清淨,悠閒,細思方感作者之愁情,一個人久居僻靜之所,則嚮往喧鬧的聲音,人之常情。一個「無」字盡顯作者之遺憾。「問君何能爾?

心遠地自偏」。看則沒問,實則扣心自問,敲打警鐘,終於驀然回首,否極泰來,再看眼前之青山綠水,自然風光,心曠神怡,想起日常之生活往事。: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多麼灑脫,飄逸的情景,一個「見」字,令人忘俗,浮想聯翩。酒是很妙的東西,忘卻暫時的煩惱,使一切朦朧、模糊,達到美的極致,景中生情,這是體驗高峰。「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佳」完善高度的統一。

「相與還」,何也?周而復始,返樸歸真,如果謝靈運還是寄情于山水,那麼,陶潛則是與自然山水合二為一,這便是他此時的心境。而後,作者便把自己的領悟昇華為哲理的高度,「此中有真意,欲辯而忘言」,最美的大自然的語言便是默默無言。

作者的心情由愁生悲,有悲見喜,有喜達歡,又由歡歸於平淡。

11樓:匿名使用者

陶淵明的,表達詩人的隱逸的愜意,對田園生活的嚮往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12樓:雲與雲微

出自南北朝·南朝·宋代詩人 陶淵明 《飲酒十三首》

意思是:

結廬:築室。爾:

如此。這幾句大意是:身處紛紜人世,卻感受不到車馬的喧鬧。

若問怎麼能夠如此,因為我獨得情趣,心既遠遠地擺脫了世俗的束縛,所處的地方自然就顯得超塵絕俗。

結廬人境而無人境俗氣,身處塵世而無車馬喧鬧,前兩句寫出詩人高蹈塵俗之上的曠選心懷,後兩句追述脫俗去塵的精妙機制。「心遠」一詞如參禪悟道,將其中情趣、意趣、理趣淡淡傳出,禪味是那樣地濃馥,又是那樣地淡泊,表現出一種靜穆的美。

陶淵明的《飲酒》,全文如下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淵明《飲酒》其五中畫龍點睛之筆

陶淵明的 其五 是千古傳頌的名篇,其中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一句,更是膾炙人口,被人們所推崇。見 字畫龍點睛之筆,傳神地刻畫了詩人悠然自得的心境。飲酒 其五 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此詩表現了...

《飲酒》其五有什麼特點,陶淵明《飲酒》(其五)的主旨?

飲酒 其五 採菊答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這首詩展示了詩人運用魏晉玄學 得意忘象 之說領悟 真意 的思維過程,富於理趣。然而,它不是枯燥乏 味的哲理演繹。詩中寫了悠然自得的情,也寫了幽美淡遠的景,在情景交融的境界中含蓄著萬物各得其所 委運任化的哲理 這哲理...

陶淵明《飲酒》解釋,陶淵明的飲酒(其五)的解釋。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我家建在眾人聚居繁華道,可從沒有煩神應酬車馬喧鬧。要問我怎能如此超凡灑脫,心靈避離塵俗自然幽靜遠邈。東牆下采擷清菊心情徜徉,猛然抬頭喜見南山勝景絕妙。暮色中縷縷彩霧縈繞升騰,結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