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笑東看電視
圍繞已有產品構築良好的生態環境,提供能夠滿足使用者需求的增值服務,提高產品粘性!
2樓:小武同學
一、增長不完全等於「裂變」「新增」,是系統能力
可能你一開始就會想到了裂變、拉新,想找問題,想到某個策略等等,但增長並不是某種策略,是一種系統化的科學流程,是一種確定目標,選擇關鍵問題,找到增長路徑的系統能力。
i 第一步:確定北極星指標
1.為什麼不直接拿dau當目標?
當然每個業務的目標都是dau等等指標,但是增長不應該直接拿大目標當成北極星指標。
dau、留存很大,與多種因素相關,盯著大目標策略會散;
dau增長不一定意味著好的方向:買量、節日、活動;
dau幾乎和留存率相反;
2.沒有找到正確增長的目標「北極星指標」,成立的條件:
與留存率正相關,並體現使用者真實活躍度;
體現產品的價值;
符合行為週期,可拆解公式;
所以對於美顏相機來說,北極星指標應該是周儲存使用者數, 原因:
相機產品只有完成拍照/儲存,使用者才能體會產品價值 - 啟用時刻,當沒有完成拍照儲存,那麼產品的價值就是打折的;
與留存率成正相關:儲存人數越多,留存率越高;
ii 第二步:確定增長
確定模型公式之後,又有兩個問題:
1.影響因子那麼多,先做哪個?
數量級:周新增使用者數、周留存使用者數、周召回使用者數;
轉化率:預覽率、拍照率、儲存率;
2.為什麼一開始沒有選擇去做新增&數量級?
當時,美顏相機的流失速度遠大於拉活和新增速度(流失速度是新增速度2倍以上);
並且新增和數量級的事情,成本高、難度大、週期長;
把流量比喻成桶裡的水,整個桶是有大窟窿,是漏的,而這時候選擇去做新增&數量級,價效比是很低的。
iii 第三步:決策方法
兩個決策方法,去梳理自己要做的事情。
1.以定量的資料增長模型為主線,梳理產品流量地圖,漏斗、模型等,從資料的角度挖掘機會點。
2.以使用者決策心理因素為輔線,梳理使用者層級遷移的心理決策因素,思考每次躍遷決策的是什麼問題,影響的因素是什麼,從而挖掘機會點
二、找「低垂果實」
低垂果實,就是低成本、成功概率高、效果明顯的決策。找到低垂果實是增長起步階段的重要事件。怎麼找?定量看資料找到薄弱點,或者定性使用者調研發現問題點。
i 第一步:問題
在這個案例中,北極星指標是儲存使用者數。已知現有使用者的預覽率、拍攝率和儲存率(不同功能的滲透率指標),發現預覽率比預想低很多。
預覽率指的是點選相機後拍照之前看到自己的面孔的比例,現在流程是使用者一開啟相機,是首頁,並不是直接看到自己的臉。
而由於億級使用者習慣和千萬營收,首頁幾乎是跨不去的坎。怎麼解決這個看似矛盾的問題呢?
ii 第二步:想法(提出假設)
1.讓使用者進入美顏相機最短時間內看到自己,拍出好看、滿意的**,能提高啟用率和留存率;
2.新使用者、迴流使用者(超過30天沒回來而今天回來了的使用者)路徑因素最大,為搖擺使用者,必須x秒內完成關鍵行為
3.提高留存延長生命週期,能彌補首頁廣告價值
iii 第三步:實驗
在ab階段時,將使用者分為了三類使用者,進行去掉首頁實驗,分別觀察拍攝率、多日留存率的變化。
可以看到對於迴流使用者,無論是拍攝率還是多日留存率有顯著提升,假設基本成立,但廣告收益如何度量?
iv 度量和放大
時間拉長來看,必定存在拐點,k1*b>k2*a+k2*b,廣告收益成正向上(可以點開大圖詳細看看)
最終,無論是商業部還是老闆都認可收益價值,並將實驗對迴流使用者生效,而最終實驗效果也是巨大的提升,這就是一個典型的低垂果實案例,難度和成本並不高,關鍵在於發現、實驗和估算方法。
三、找影響面最大的點
在提出想法的時候,需要跳出原來的思維框架,站在全域性去思考所有的策略,儘可能找到影響面最大的點。
美顏相機對比競品,最大的優勢是上x億的存量使用者,幾倍於競品,而當時美顏相機已優化和擺脫了過假的效果,甚至在「美」有更進一步的理解,急需讓使用者重新認識年輕、時尚的美顏相機;
而push是使用者召回和重新認識產品重要的手段。
i 第一步:分析、尋找問題點
1.可觸達使用者一般是月活2倍左右,而我們卻只有月活1/2,這裡空間至少x千萬
2.推送開啟引導沒有做(預估是比同類產品低20%),這裡空間至少x千萬
3.推送總量過少,擔心使用者反饋多
4.點選率、啟用率過低
ii 第二步:提出想法
iii 第三步:實驗和度量
push可優化項非常多,開始前先需要建立反向指標:解除安裝率,投訴率。
為了可控,將使用者根據rmf模型(recency:近x天才有儲存行為、monetary:30天內儲存累積次數y、frequency:
30天內有z天有儲存行為)高低值,交叉出8個人群,針對不同人群有不同的優化手段,保證數量級和轉化率情況下,解除安裝率和投訴率不增加。
四、增長是「放大鏡」產品經理
這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增長產品不是在玩數字遊戲,本質上依然是產品經理,離不開使用者、需求、場景,只是增長產品經理從更有邏輯和理性的方面,將使用者的產品價值和使用者價值放大,即為之「放大鏡」。
i 寶藏功能
而當時我們team的作用其實概況起來就是:最快讓使用者覺得自己美!作為迭代很久的老產品,在架構上有許多遺留的問題,導致很多高留存率、高儲存率、口碑很好但很少使用者知道的功能 (稱之為寶藏功能),其中之一叫「質感大片」
這個功能是訪談中意外發現的,有令人驚喜的⼝碑,特別在年輕流失使用者群,安利成功率很高。相比於沒使用過質感大片的使用者,使用過質大片的使用者儲存率提升了14%,次日留存率提升了5%。
ii場景和拍照理由
為了更好理解使用者的場景,根據rmf模型,將使用者分層後,會抽象出核心問題:r值比較高,代表經常回來,而f和m又比較低,說明使用者沒有理由和場景去拍照。
iii 情感化賬戶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直到離開美圖也沒能徹底思考明白:如何將**中產生的情感量化下來,讓產品與使用者產生情感聯絡。
五、增長沒有萬能藥,learn and win!
大家總以為團隊有了專門的增長產品之後就是萬能的,一定能給產品帶來增長,但增長的成功率20%都不到,在不斷迭代和試錯中才能找到希望。
但我很喜歡的一句話不是learn or win ,而是learn and win,增長team一般是團隊中壓力最大的,施壓、焦慮和痛苦,但這句話提醒著增長產品們,必須抱著必勝的信心才能找到突破口。
產品經理的主要職責是什麼?
3樓:撫風撩雪獨愛
產品經理能力要求:
不同等級的產品經理,對能力要求不一樣,同一產品在不同階段,對產品經理的能力要求也不一樣。
產品概念階段,需要了解使用者痛處,瞭解行業情況,做需求調研,需要學習市場營銷知識。
產品策劃階段,需要根據使用者需求做產品定位,梳理產品框架,產品特性,業務流程,需要需求分析能力。
產品經理的職責描述:
目前仍然分歧很多,因人、因公司而異。即使是在相對較為一致的高科技行業,不同公司中的職位描述也是很不同的。但通常認為產品經理的職責主要包括:
產品經理負責調查並根據使用者的需求,確定開發何種產品, 選擇何種技術、商業模式等。
並推動相應產品的開發組織, 她或他還要根據產品的生命週期,協調研發、營銷、運營等,確定和組織實施相應的產品策略,以及其他⼀系列相關的產品管理活動。
在金融服務業,產品經理通常負責管理產品(如信用卡組合)及其盈虧,也決定其業務發展策略。產品經理工作內容包含需求收集,需求分析,需求落地,專案跟蹤,專案上線,資料跟蹤以及對業務人員進行培訓,協助運營、銷售、客服等開展工作。
4樓:臧恩
產品經理是負責並保證高質量的產品按時完成和釋出的專職管理人員。在產品管理中,產品經理是領頭人,是協調員,是鼓動者。其主要的職責有:
1 .制定產品管理制度與方案
2 .規劃產品發展方向,指定產品的長期競爭策略
3 .參與企業年度營銷計劃及預算編制
4 .開展市場調研,對相關行業的發展進行調研、分析,對產品提出整改計劃
5 .管理產品開發、定價、上市的全過程,監管產品發展情況,處理產品問題
6. 管理產品品牌和產品成本
7 .負責組織產品管理部完成企業產品的功能設計和實施
8. 對產品的長期發展戰略提出建設性意見,為與企業決策層討論戰略決策提供相應
產品經理(product manager)是企業中專門負責產品管理的職位,產品經理負責市場調查並根據使用者的需求,確定開發何種產品,選擇何種技術、商業模式等。
並推動相應產品的開發組織,他還要根據產品的生命週期,協調研發、營銷、運營等,確定和組織實施相應的產品策略,以及其他一系列相關的產品管理活動。
5樓:重慶設計師小栩
什麼是好的產品經理?把握使用者需求外,產品經理還需要哪些能力?
6樓:跟我學一起學
產品經理是幹什麼的,產品經理的朋友圈都有誰?
7樓:匿名使用者
產品經理(product manager)是企業中專門負責產品管理的職位,產品經理負責市場調查並根據使用者的需求,確定開發何種產品,選擇何種技術、商業模式等。
並推動相應產品的開發組織,他還要根據產品的生命週期,協調研發、營銷、運營等,確定和組織實施相應的產品策略,以及其他一系列相關的產品管理活動。
在團隊中的溝通扮演重要的角色,一般通過藍湖這種產研效率工具進行團隊管理。
8樓:樑葉璩小萍
保證產品符合使用者需求,保證產品活下去,保證產品能盈利。
9樓: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產品經理分為初級產品助理/專員、中級產品經理、高階產品總監,每個階段輸出的工作各不相同,具體如下
初級產品經理也叫產品專員、產品策劃,這一階段的人,其實關注推動產品目標實現的多一些。在大公司,往往會有一個高階的產品經理帶上幾個新手,這些新手就類似於助理,主要幫助導師寫寫文件,與開發設計溝通,收集材料觀察資料,收集反饋和效果什麼的,通過這樣的形式來培養產品感覺。
中級階段的產品經理,最大的特定就是,對需求擁有一定的決策權,關注的是需求的挖掘和分析方面。
高階產品經理就是產品總監或ceo,在小公司可能老大就是老闆,老闆就是最大的產品經理。
產品經理需要學什麼,什麼是產品經理
籠統來說 政策 使用者 市場 運營 技術和設計。什麼是產品經理 產品經理 product manager 又稱品牌經理 brand manager 是企業守門員 品牌塑造者 更是營銷骨幹。它既是一套完善的營銷運作制度,更是博大精深的營銷操作。舉凡產品從創意到上市,所有相關的研發 調研 生產 編預算 ...
產品經理平時是怎麼學習的,產品經理平時怎麼學習
產品經理平時都是1 資訊掌握。瞭解行業內每天發生的事,產品經理也都是會了解金融方面的資訊。資訊的掌握很重要,對做產品的方向以及各方面問題的應對有重要意義。2 競品分析。身為一個產品經理,你也應該多瞭解一些競品,親身體驗,若是覺得不方便,可以在相關途徑獲取相關使用者評價,與自己的產品相較,思考。競品分...
為什麼產品經理的工資會這麼高,產品經理這個職位工資到底多高。有的1w,是真的嗎?
1一個ui設計師的最頂端就是產品經理,首先說明,這是屬於頂端崗位 2另產品經理一般是對這項產品負責,所以有績效 產品經理這個職位工資到底多高。有的1w 是真的嗎?10 看個人能力,這個行業薪資標準很混亂,對於新人來說有拿到10k 的也有隻拿2k實習工資的。做的事清看似雜亂,但是基本的流程圖和需求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