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支有幾個 都有什麼意思,天干地支分別是什麼,每一個各是什麼意思?

2022-03-06 19:40:32 字數 5403 閱讀 4166

1樓:神祕火車頭

一共有12個地支,十二地支分別為: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子:茲的意思,指萬物茲萌於既動之陽氣下。

醜:紐的意思,陽氣在上未降。

寅:移、引的意思,指萬物始生寅然也。

卯:茂,言萬物茂也。

辰:震的意思,物經震動而長。

巳:起,指陽氣之盛。

午:仵的意思,指萬物盛大枝柯密佈。

未:味,萬物皆成有滋味也。

申:身的意思,指萬物的身體都已成就。

酉:老的意思,萬物之老也。

戌:滅的意思,萬物盡滅。

亥:核的意思,萬物收藏。

擴充套件資料:【子時】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時辰的第一個時辰。(北京時間23時至01時)。

【丑時】雞鳴,又名荒雞:十二時辰的第二個時辰。(北京時間01時至03時)。

【寅時】平旦,又名黎明、早晨、日旦等:時是夜與日的交替之際。(北京時間03時至05時)。

【卯時】日出,又名日始、破曉、旭日等:指太陽剛剛露臉,冉冉初升的那段時間。(北京時間05時至07時)。

【辰時】食時,又名早食等:古代中國人民「朝食」之時也就是吃早飯時間,(北京時間07時至09時)。

【巳時】隅中,又名日禺等:臨近中午的時候稱為隅中。(北京時間09 時至11時)。

【午時】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時間11時至13時)。

【未時】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陽偏西為日跌。(北京時間13時至15時)。

【申時】哺時,又名日鋪、夕食等:(北京時間15時至17時)。

【酉時】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為太陽落山的時候。(北京時間17時至19時)。

【戌時】黃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時太陽已經落山,天將黑未黑。天地昏黃,萬物朦朧,故稱黃昏。(北京時間19時至21時)。

【亥時】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時夜色已深,人們也已經停止活動,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靜。(北京時間21時至23時)。

2樓:暮夏淺眠

地支為十二地支。

12地支如下:

子,代表的是五行水,方位為正北方,冬季第二個月,子年,生肖鼠。

醜,代表的是五行土,方位為東北方,冬季最後一個月,丑年,生肖牛。

寅,代表的是五行木,方位為東北方,春季第一個月,寅年,生肖虎。

卯,代表的是五行木,方位為正東方,春季第二個月,卯年,生肖兔。

辰,代表的是五行土,方位為東南方,春季最後一個月,辰年,生肖龍。

巳,代表的是五行火,方位為東南方,夏季第一個月,巳年,生肖蛇。

午,代表的是五行火,方位為正南方,夏季第二個月,午年,生肖馬。

未,代表的是五行土,方位為西南方,夏季最後一個月,未年,生肖羊。

申,代表的是五行金,方位為西南方,秋季第一個月,申年,生肖猴。

酉,代表的是五行金,方位為正西方,秋季第二個月,酉年,生肖雞。

戌,代表的是五行土,方位為西北方,秋季最後一個月,戌年,生肖狗。

亥,代表的是五行水,方位為西北方,冬季第一個月,亥年,生肖豬。

擴充套件資料:地支與五行

子(鼠)屬陽水,北方;亥(豬)屬陰水,北方。

寅(虎)屬陽木,東方;卯(兔)屬陰木,東方。

巳(蛇)屬陰火,南方;午(馬)屬陽火,南方。

申(猴)屬陽金,西方;酉(雞)屬陰金,西方。

辰(龍)、戌(犬)屬陽土,**;

醜(牛)、未(羊)屬陰土,**。

乾地支在中國古代主要用於紀日,此外還曾用來紀月、紀年、紀時等。春秋戰國時期又採用十二辰(地支)紀月,而十二辰紀時制度至遲西漢時已被採用。

西漢末始又用干支來紀年。唐以後,五代曆書月名開始注以干支,北宋時又將十干十二辰配合以紀時,至此年月日時分別全以干支註記,這就是干支歷(甲子歷),它是一種陽曆。

在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的五行性質特色中,顯示出寅卯攜帶著風氣,巳午攜帶火氣,申酉攜帶燥氣,亥子攜帶寒氣,辰戌醜未攜帶溼氣,以一種獨特的程式執行,表明出地上五行之氣有著另外的一種既遵循五行相生規律。

天干表明是說天上的五氣規律,地支表明是說地上的五氣規律。

天干地支分別是什麼,每一個各是什麼意思?

3樓:匿名使用者

天干地支tiān'gāndìzhī

天干地支簡稱「干支」。「辭源」裡說,「干支」取義於樹木的「乾枝」。

十天干: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十二地支:子(zǐ)、醜(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注:

十二地支對應十二生肖——子:鼠;醜:牛;寅:

虎;卯:兔;辰:龍;巳:

蛇; 午:馬;未:羊;申:

猴;酉:雞;戌:狗;亥:

豬。)。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組成六十個基本單位,古人以此作為年、月、日、時的序號,叫「干支紀法」。

兩者按固定的順序互相配合,組成了干支紀法。天干地支在我國古代主要用於紀日,此外還曾用來紀月、紀年、紀時等

早在公元前2023年,於中華始祖黃帝建國時,命大撓氏探察天地之氣機,**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干,及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為紀曆之符號。根據《五行大義》中記載,干支是大撓創制的。大撓「採五行之情,佔鬥機所建,始作甲乙以名日,謂之幹,作子醜以名月,謂之枝。

有事於天則用日,有事於地則用月。陰陽之別,故有枝幹名也。」

我國曆法以月球繞地球一週的時間(29.5306天)為一月,以地球繞太陽一週的時間( 365.2419 天)為一年,為使一年的平均天數與迴歸年的天數相符,設定閏月。

據記載,公元前六世紀中國開始採用十九年七閏月法協調陰曆和陽曆。

天干地支,是古人建曆法時,為了方便做60進位而設出的符號。對古代的中國人而言,天干地支的存在,就像阿拉伯數字般的單純,而且後來更開始把這些符號運用在地圖、方位及時間(時間軸與空間軸)上,所以這些數字被賦予的意思就越來越多了。

古人(一說黃帝)觀測朔望月,發現兩個朔望月約是59天的概念。12個朔望月大體上是354天多(與一個迴歸年的長度相近似),古人因此就得到了一年有12個月的概念。在搭配日記法(十天干),產生陰陽合曆,發展出現在的天干地支;較為成熟時應該是在夏商周三代。

▲幹者猶樹之幹也。

甲:像草木破土而萌,陽在內而被陰包裹。

乙:草木初生,枝葉柔軟屈曲。

丙:炳也,如赫赫太陽,炎炎火光,萬物皆炳燃著,見而光明。

丁:草木成長壯實,好比人的成丁。

戊:茂盛也,象徵大地草木茂盛繁榮。

己:起也,紀也,萬物抑屈而起,有形可紀。

庚:更也,秋收而待來春。

辛:金味辛,物成而後有味,辛者,新也,萬物肅然更改,秀實新成。

壬:妊也,陽氣潛伏地中,萬物懷妊。

癸:揆也,萬物閉藏,懷妊地下,揆然萌芽。

▲支者猶樹之枝也。

子:孳也,陽氣始萌,孳生於下也。

醜:紐也,寒氣自屈曲也。

寅:髕也,陽氣欲出,陽尚強而髕演於下。

卯:冒也,萬物冒地而出。

辰:伸也,萬物舒伸而出。

巳:巳也,陽氣畢布已矣。

午:仵也,陰陽交相愕而仵。

未:眛也,日中則昃,陽向幽也。

申:伸束以成,萬物之體皆成也。

酉:就也,萬物成熟。

戌:滅也,萬物滅盡。

亥:核也,萬物收藏,皆堅核也。

八字中天干和地支有什麼含義,各自代表什麼?

4樓:臥龍堂周易**

你好,天干代表天,地支代表地,地支中藏幹是人元,代表人,是天地人三式論命法則,八字以日干為太極論個人命運,日干代表自己,日支代表配偶,其它天干主外,代表外五行對應的人或事,如甲木代表頭,地支主內,代表腹髒,如已火代表心臟,請採納

天干和地支中的每一個都是什麼意思

5樓:

天干地支是早在公元前二千六百九十七年,於中華始祖黃帝建國時,命大撓氏探察天地之氣機,**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干,及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為紀曆之符號。

我國曆法以月球繞地球一週的時間(29.5306天)為一月,以地球繞太陽一週的時間( 365.2419 天)為一年,為使一年的平均天數與迴歸年的天數相符,設定閏月。

據記載,西元前六世紀中國開始採用十九年七閏月法協調陰曆和陽曆。

天干地支,是過去人建曆法時,為了方便做60進位而設出的符號。對古代的中國人而言,天干地支的存在,就像阿拉伯數字般的單純,而且後來更開始把這些符號運用在地圖、方位及時間(時間軸與空間軸)上,所以這些數字被賦於的意思就越來越多了。

古人(一說黃帝)觀測朔望月,發現兩個朔望月約是59天的概念。12個朔望月大體上是354天多(與一個迴歸年的長度相近似),古人因此就得到了一年有12個月的概念。在搭配日記法(十天干),產生陰陽合曆,發展出現在的天干地支;較為成熟時應該是在夏商周這幾個朝代。

天干地支簡稱干支,是夏曆中用來編排年號和日期用的。

曆法用天干、地支編排年號和日期,天干共十個字,因此又稱為「十干」,其排列順序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共十二個字,排列順序為: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其中甲、丙、戊、庚、壬為陽幹,乙、丁、己、辛、癸為陰乾。子、寅、辰、午、申、戌為陽支,醜、卯、巳、未、酉、亥為陰支。

以一個乾和一個地支相配,排列起來,天干在前,地支在後,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陽幹對陽支,陰乾對陰支(陽幹不配陰支,陰乾不配陽支)得到六十年一週期的甲子迴圈。稱為「六十甲子」或」花甲子」。我國人民過去就是以六十甲子迴圈來紀年、紀月、紀日、紀時的。

天干地支這共二十二個的符號錯綜有序,充滿圓融性與規律性。它顯示了大自然執行的規律,即時(時間)空(方位)互動,和「陰」與「陽」的作用結果。中國曆法包含了陰陽五行的思想和自然迴圈運化的規律。

年:每個干支為一年,六十個幹後,又從頭算起,周而復始,迴圈不息。由甲子開始,滿六十年稱做一甲子或一花甲子。稱為干支紀年法。

月:正月是由寅開始,每個月的地支固定不變,然後依次與天干組合;由第一年的正月丙寅月、二月是丁卯月、三月是戊辰。從甲子月到癸亥月,共六十甲子,剛好五年。

日:由甲子日開始,按順序先後排列,六十日剛好是一個干支的週期。

時:由甲子時開始,但記時的地支固定不變,每天十二個時辰。

補充典故:

相傳黃帝時代,因有蚩尤神擾亂,黃帝憂民之若,遂與蚩尤大戰於涿鹿之野,流血百里不能治之,黃帝於是齋戒沐浴、築壇祀天、方丘禮地。天乃降十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支(即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帝乃將十干圓布像天形,十二支方布像地形,始以幹為天,支為地,然後乃能治之。後有大撓氏將十天干、十二地支分配成六十甲子,並以黃來開國日定為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時。此為天干地支之由來。

十二生肖的排列順序是什麼對應的天干地支是什麼

十二生肖 鼠 牛 虎 兔 龍 蛇 馬 羊 猴 雞 狗 豬。十天干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十二地支 子 醜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戍 亥。在中國古代的歷法中,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被稱為 十天干 子 醜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叫作 十二地支 ...

地支是什麼意思,十二地支各表示什麼意思

地支是指木星軌道被分成的十二個部分。天干地支共同組成形成了中國古代傳統曆法紀年。木星的公轉週期大約為十二年,所以,中國古代用木星來紀年,故而稱為 歲星 後來又將這十二個部分命名,這就是 地支 地支是什麼 天干地支,簡稱 干支 在中國古代的歷法中,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被稱為 十天干 ...

為什麼天干地支是60年週期 為什麼不是120年

天干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地支 子 醜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十天干與十二地支按順序兩兩相配 以十天干為基點 第一回合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第二回合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第三回合 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