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妮檸青帳
人民的智慧為我們創造幸福的條件,從前人們都是住的毛坯房,到現在的一棟棟高樓大廈,從前人們最好的出行代步工具是馬到了後來是自行車,到了現在是舒適安逸的小轎車,出遠行還有飛機、火車等,這都是人民的智慧發展而來的,還創造了讓人直接過河的橋例如瀘定橋,有的人不禁會好奇,瀘定橋上的鐵環重達40噸,300年前是如何建造的?那就是採用了溜索的辦法讓瀘定橋建立起來的。
2樓:七嘴扒皮
隔山跨海修建橋樑,促進城市交通的發展,放在今天的中國是一點也奇怪。但是時光倒退300多年,在沒有吊車、起重機等一系列現代化裝置,要想隔江修建橋樑又是談何容易呢?
3樓:鬱蔥蔥
據說全靠著工匠雕刻,然後整個料都是普通人一點點的運送上去的。我一直很驚訝於以前的人是怎麼完成這種不可能的任務的,全靠的可是人力啊。
4樓:浮生
300年前的古人先是在河的兩邊固定好大竹索,然後在竹索上放上竹筒子,再把鐵鏈放入竹筒之中,通過拉動竹索把鐵鏈運送至對面,瀘定橋就是這樣修建而來的。
瀘定橋由13條鐵鏈和10000多個鐵環組成,總重達40噸,300年前它是如何建造的?
5樓:夢曉霜天
瀘定橋主要是通過人工來造成的,也離不開工匠們的智慧。
6樓:小毛歷史解說
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通過把鐵鏈放進竹筒的方法建造的。
7樓:我的傷你不懂
肯定是耗費了很多的人力物力財力慢慢建造的。
8樓:匿名使用者
我覺得古代人是非常聰明的,而且這些東西都是人工來建成的
重達40噸的瀘定橋,300年前古人是怎麼修建起來的?
9樓:一隻傻親親
中國古橋眾多,有的達千年,有的至今儲存完好無破損,堪稱奇蹟。在中國四川省西部的大渡河上,也有座橋,橋下是湍急的河水,整座橋由13根鐵鏈支撐,橋長103米寬3米,313年前古人所建,這就是著名的瀘定橋。
瀘定橋由13根鐵鏈組成,全長103.67米,寬3米,每根鐵鏈由862至997個鐵環相扣而成,一共有12164個鐵環,一共重達40多噸,在當時古人並沒有先進的技術,而且要橫渡大渡河還是一個難題,可是古人的智慧是無限的。
古人想要了一個索渡的方法,他們首先將竹索系在大渡河兩岸,再將帶有長繩的多個短竹筒套在竹索上,然後把鐵環固定在竹筒內,最後靠人的力量在對面拉動長繩鐵環,使竹筒慢慢滑到對岸。他們還在河的對岸設計個大轉盤,將鐵鏈的一端固定在轉盤上,人來轉動轉盤,最終使鐵鏈慢慢繃緊。
在橋的稱重問題上,他們也是煞費心思,在橋臺建了一個地龍樁,使橋面鐵索不會因為承重過大而斷裂。就這樣,一萬多個鐵環就搭建了一座橋,在當時沒有起重機,沒有吊車的時代,這是令人難以置信的。
10樓:
重達四十噸的瀘定橋在三百年前是用很多人力和物力修建起來的。
11樓:浪子一個寶寶
沒有被這個問題打垮,而是冒著敵人的猛攻奪下瀘定橋,他們的英勇事蹟我們永遠不能忘懷,那麼瀘定橋上13根鐵鏈重達40多噸
12樓:不羨仙
這個每個日都是有每個工程師的名字,然後他們通過這些一節一節連線起來的。
13樓:
這樣偉大的建築都是花了古人很多條生命貢獻出來的。
14樓:四十隻獅
可能是那個時候的人們動手能力非常強,所以會造出來。
15樓:淘淘淘奇
古人很是聰明,運用了其他的東西把這座橋建立起來的。
16樓:白改雨
這個是古人的智慧,古代是有大理石的存在的。
17樓:他咯兔卡
古人的智慧是很高的,能想到用滑輪的方式省力。
18樓:轉身回眸之間
是有很多的人一塊努力,用人工一點一點地修建起來的。
19樓:
完全是因為人手夠多,強行用人力修改出來的吧。
瀘定橋13根鐵鏈一萬多個鐵環40噸,在三百年前的條件下,如何建造呢?
20樓:炸胡的小仙女
在四川的大渡河上,存在著這麼一座聞名全國的橋,這座橋非常特殊,主體是由13根鐵索構建而成,鐵索中的鐵環重達40多噸、全橋長達100多米。
在那時而湍急時而平緩的大渡河上,這座橋堅守了200多年的時間,在這200多年的時間中,它一直橫亙在大渡河的河流兩岸,默默地為河流兩岸的川區、
這座橋就是改變了我們現如今歷史的瀘定橋。
建造瀘定橋的原因
在瀘定橋出現之前,人們只能依靠小小的木船往來於大渡河兩岸之間。
如果是平時河流平緩的時候還好,人們出行沒有什麼問題 ,但是如果河水暴漲的話,那麼是沒有什麼人敢乘坐那些小木船往來於湍急的大渡河兩岸的。
在這個時候,要是河流兩岸有人想要運送什麼保質期不長的貨物,那麼他們絕對會蒙受巨大的損失,畢竟等到水流平緩的時候,他們的貨物早就已經變質得不成樣子了。
在清朝康熙年間的時候,為了解決這大渡河兩岸的交通問題,瀘定橋就出現在了歷史之中。
當時在經過康熙皇帝的同意之後,四川當地的官府著手籌備起了造橋事宜。
造橋的方法
按照那個時候的造橋技術,人們是根本不可能在如此寬廣的大渡河間造一座磚石橋的,於是為了順利完成造橋任務,充滿著智慧的古人們就想出了用鐵索造橋的方法。
想法產生出來後,下一步就是造橋工程的開啟。
為了造這座橋,官府調集了40多噸的鐵料以及眾多匠人來到河流一側,就地鑄造起了製作鐵鎖的鐵環。
那時候,因為造橋事關重大、容不得出半點錯誤,所以在匠人們鑄造每一枚鐵環的時候,他們都必須在鐵環上留下自己的標記,這樣如果將來哪一天出了什麼差錯,也能找得到人負責。
在300多年前,13根鐵鏈重達40噸的瀘定橋是如何被修建完成?
瀘定橋13根鐵鏈1萬多個鐵環40噸,在300年前是如何建造的?
21樓:我愛小柯和基德
這就要讚歎古人們的勤勞與智慧了,在當時可沒有我們如今現代化的科技,和運輸條件,卻建造出這樣雄偉,令人讚歎的瀘定橋。讓我們看看是如何做到的吧。
瀘定橋在距離現在300多年的康熙年間建立,經過測量,長103米,寬3米,由13根鐵鏈橫貫兩岸,一共有12164個鐵環環環相扣,橋的重量達到了40餘噸。古代清朝中國基本沒有什麼機械,全靠人力。首先橋所在的位置是在清朝漢藏接壤的地方,經濟落後,所在的瀘定縣連鐵匠和冶鐵的都沒有,200裡滎經縣才有比較量大的礦藏,所以建橋的人們只好先到滎經縣去對鐵鎖進行鑄造。
然而,千辛萬苦把鑄造好的鐵鏈運到岸邊後,1.6噸一根的鐵鏈怎麼樣才能運到對岸並架起來成了問題。開始也考慮過用船,但是後來這個構想被推翻了,因為當時的船都是小船,鐵鏈這麼重,翻船是分分鐘的事。
直到後來有一個人向大家提出了個辦法,就是先在橋的兩邊修建兩個橋墩,然後兩個橋墩裡面設定一些轉盤,然後通過繩子來讓鐵環連線在一起,當時的人們就在繩子上套了許多的竹筒。緊接著他們把鐵環一個一個地穿過這些竹筒,等到穿好之後就開始轉動橋墩裡的轉盤,這樣就能夠慢慢地將繩子拉到對面去,那麼竹簡和鐵環也會跟著繩子過去,這樣就能夠將鐵環放在橋上了。
這就是瀘定橋的建造方式。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用。
22樓:匿名使用者
古人智慧無窮,用索渡的方法建造而成的呢。
23樓:看社會時事
在古代什麼重型機器都沒有,他們卻創造了很多奇蹟。
24樓:四川袁載譽
2023年5月,紅軍抵達了易守難攻的天險大渡河,此時部隊僅有幾艘小船,而後有國民黨大軍的追擊,必須在極短時間內完成渡河,瀘定橋恰好是眼前大渡河上唯一的橋樑。
紅二師第四團被選作了渡河的先頭部隊,二連連長廖大珠和戰士王海雲、李友林等22位勇士毅然決然地站了出來,組成了一隻敢死隊,準備趁國民黨軍不備突襲奪橋。
下午四點,敢死隊隊長廖大珠一聲令下,勇士們冒著淅淅瀝瀝的小雨衝上懸在空中搖搖晃晃的瀘定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奪下了橋,為後面的大軍打通了渡河之路。
這座易守難攻的交通要塞瀘定橋是怎麼樣一座橋呢?一座由13根鐵鏈、1萬多鐵環組成,重達40噸的鐵索橋。
據史料記載,瀘定橋修建於清朝康熙年間,康熙皇帝曾御筆親書「瀘定橋」三個大字立碑於橋頭,橫批寫到「一統山河」,距今已經有三百多年曆史。
在這座橋修築之前,商人過大渡河全靠船隻或溜索,效率低下,常常因為不能及時渡河而導致一些貨物壞掉,而軍隊在此行軍也十分不便。
在有了這座橋後,兩岸交流也方便了許多,大渡河兩岸交流全靠此橋,成為連線藏漢兩地的交通紐帶,這也是為何國民黨軍不直接拆掉這座橋以阻礙紅軍渡河的原因。
古老的瀘定橋全長103米,寬3米,是一座用鐵索製成的索橋,由13根鐵鏈組成,其中橋欄左右各2根,橋底9根,耗鐵共40多噸,在那個生產力有限的年代能在這種崎嶇之地建出這種工程實屬不易。
那麼,古人是怎樣在沒有現代器械的幫助下於地處偏遠山區、河面寬、河道深、水流急的大渡河修建瀘定橋的呢?這裡要解決的有鐵索**、鐵索過河以及鐵索固定三個難題。
當時,瀘定縣沒有鐵礦,稀缺生鐵,鐵匠這種技術人員更是尤為稀少,需要前往別處採鐵製作鐵索和徵調鐵匠,加上此地又偏遠交通不便,因此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最終才製成了這40噸鐵索,並將其運送到了施工地點——大渡河。
銜接兩岸這個問題也困擾了施工者相當一段時間,施工者們試過用船隻和羊皮小筏甚至竹筏運輸,但均以失敗告終。
最後聰明的勞動人民研究出了一種新方法:先將粗而結實的竹繩系在兩岸,將鐵鏈繫於穿在竹繩上的短竹筒上,然後拉動繩索進行輸送,成功將鐵索送到了對岸。
為了固定鐵索,人們用當地的巨石做了橋頭,又在橋頭挖了深井,並且在井底鑄成橫縱地樁,最後連線所有鐵鏈,將橋栓得紮紮實實,使瀘定橋能夠安全的運輸茶葉、牛羊肉、布匹等貨物。
現在,瀘定橋已成為了一處旅遊景點,蘊含了古代中國人民無窮的智慧。
25樓:一口養樂多
我覺得在當時的社會還是會有一些能工巧匠來對瀘定橋進行修建,再加上當時的人們很有智慧,這就體現在瀘定橋上的那13根巨大的鐵鏈,這些鐵鏈重達40噸這40噸放在現在都一個非常重的東西,更不要說在當時那個時代是有多重了,但是當時的人們卻可以將這些非常重的鐵環放在了江上並且將瀘定橋修建的非常完美,這種種的做法都讓現在的人們很是懷疑三百年前的人們是如何做到這樣的壯舉的。
按照當時人們的建造速度以及當時的冶煉技術就可以推測出這個瀘定橋在當時是一件非常浩大的工程,而且耗費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這才將這座瀘定橋修建好的,但是這就有很多的問題存在了,我們都知道瀘定橋在當時可以說是底下是湍流不息的江河,他們是如何在這樣的環境下修建的這座橋,這就很讓人費解畢竟在現在這種事情都是很輕鬆就能夠完成的,再加上現在的技術手段比當時還要強,那麼當時的人是用什麼方法將橋修建好的都是個未解之謎。
這在當時建造手藝人來說這就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就連一些能工巧匠也為這個問題煩惱的不行,直到後來有一個人向大家提出了個辦法,就是先在橋的兩邊修建兩個橋墩,然後兩個橋墩裡面設定一些轉盤,然後通過繩子來讓鐵環連線在一起,當時的人們就在繩子上套了許多的竹筒。緊接著他們把鐵環一個一個地穿過這些竹筒,等到穿好之後就開始轉動橋墩裡的轉盤,這樣就能夠慢慢地將繩子拉到對面去,那麼竹簡和鐵環也會跟著繩子過去,這樣就能夠將鐵環放在橋上了。
由此可見當時的人們還是非常有頭腦的,運用這種原理來對橋樑進行建造,要不然他們一堆人也不會將這個瀘定橋建好。
飛奪瀘定橋
瀘定橋瀘定橋坐落在四川瀘定縣城大渡河上,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橋始建於清康熙44年,建成於45年 1706年 康熙御筆題定 瀘定橋 並立御碑於橋頭。瀘定橋橋長103米,寬3米,13根鐵鏈固定在兩岸橋臺落井裡,9根作底鏈,4根分兩側作扶手,共有12164個鐵環相扣,全橋鐵件重40餘噸。兩岸橋頭堡為...
瀘定橋 功能
瀘定橋坐落在瀘定縣城大渡河上,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橋始建於清康熙44年,建成於康熙45年 1706年 康熙御筆題寫 瀘定橋 並立御碑於橋頭,橋長103米,寬3米,13根鐵鏈固定在兩岸橋臺落井裡,9根作底鏈,4根分兩側作扶手,共有12164個鐵環相扣,全橋鐵件重40餘噸。兩岸橋頭堡為木結構古建築...
飛奪瀘定橋體現了紅軍的什麼精神,飛奪瀘定橋 表現了紅軍的什麼精神
體現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後代為了實現建立一個自由,民主,富強的國家的夢想,不畏犧牲,甘願用自己的生命為我們的子孫後代換取美好的將來。說明我們的民族在思想上堅定不移,認為共產黨一定能引導我們中華民族去實現這個夢想。他們認為蔣介石是反動派,會繼續是中國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所以要堅決打到蔣介石,堅定不移的相信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