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今啊何處,為什麼要選定此處為陵址

2022-02-18 18:35:58 字數 5756 閱讀 2326

1樓:匿名使用者

春秋戰國時代秦朝的古都是陝西咸陽,那時候的西安稱為長安是咸陽的附屬城市,現在的城市劃分把秦始皇陵墓分在西安市管轄範圍。

我們所瞭解的秦始皇陵墓不一定就是真正的秦始皇陵墓。

秦始皇陵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嬴政(前259~前210年)的陵寢,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城東5公里處的驪山北麓。

秦始皇陵建於公元前246年至前208年,歷時39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規模龐大,設計完善的帝王陵寢。有內外兩重夯土城垣,象徵著都城的皇城和宮城。陵冢位於內城南部,呈覆鬥形,現高51米,底邊周長1700餘米。

據史料記載,秦陵中還建有各式宮殿,陳列著許多奇異珍寶。秦陵四周分佈著大量形制不同、內涵各異的陪葬坑和墓葬,現已探明的有400多個,其中包括舉世聞名的「世界第八大奇蹟」兵馬俑坑。

秦始皇陵為什麼不敢開啟?

2樓:戀圈圈兒

據史抄記記載,秦陵內部,有夜明珠做的日月星辰,用水銀作成的江河湖海分佈圖,還有就是傾全國能工巧匠作成的機關保護陵墓。工匠完工時全被斬殺,所以秦陵機關無人知曉,如果冒然開啟,後果不堪想象。

有些人可能知道,我們中國古代有很多能人,他們創造瞭如今都不可思議的奇蹟。溼屍兩千年不朽。兵器三千年不鏽,鋒利如新。所以對秦陵機關的顧慮,不是多餘的。

還有文物保護工作還不到位,就算陵墓能順利開啟,文物保護卻還沒有百分百的把握。秦陵裡是天下的寶物大集會。一有損傷可謂是損失不小啊。

秦陵地宮可是幾千年的結晶,任何一丁點地方都是無價的。

發掘工作可能得幾年,這麼長的時間是應該計算好才行的。

秦陵現在代表的可是中華民族啊。當然的慎之又慎了。不管怎樣發掘還是會進行的,只是時間問題罷了。

秦始皇死後,葬在何處?

3樓:天堂

秦始皇死後,葬在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城東5公里處的驪山北麓的秦始皇陵裡。

秦始皇陵建於公元前246年至前208年,歷時39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規模龐大,設計完善的帝王陵寢。有內外兩重夯土城垣,象徵著都城的皇城和宮城。陵冢位於內城南部,呈覆鬥形,現高51米,底邊周長1700餘米。

據史料記載,秦陵中還建有各式宮殿,陳列著許多奇異珍寶。秦陵四周分佈著大量形制不同、內涵各異的陪葬坑和墓葬,現已探明的有400多個,其中包括舉世聞名的「世界第八大奇蹟」兵馬俑坑。

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結構最奇特、內涵最豐富的帝王陵墓之一。充分表現了2000多年前中國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藝術才能,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和寶貴財富。

4樓:吳青山弓道煞星

秦始皇陵,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嬴政的陵墓,是世界第八大奇蹟,世界文化遺產,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秦始皇陵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驪山腳下。據史書記載,秦始皇嬴政從13歲即位時就開始營建陵園,由丞相李斯主持規劃設計,大將章邯監工,修築時間長達38年,工程之浩大、氣魄之巨集偉,創歷代封建統治者奢侈厚葬之先例。

現存陵冢高76米,陵園佈置仿秦都咸陽,分內外兩城,內城周長2.5公里,外城周長6.3公里。

陵冢位於內城西南,坐西面東,放置棺槨和陪葬器物的地方,為秦始皇陵建築群的核心,目前尚未發掘。

5樓:匿名使用者

應該是在秦始皇陵下面,但是下面據說有劇毒的水銀,所以還不能發掘

修秦始皇陵的人都被殺死了,為何司馬遷能夠詳細描述出來?

6樓:丞哥說娛樂

說起中國最偉大,最龐大的皇陵,相信很多人就會想到秦始皇陵了。秦皇陵的規模可以說是史無前例的,因為整個工程耗時長達30多年,動用了73萬的勞動力進行修建,很多人都跟著一起陪葬了。據說當年修建秦始皇陵的人全部都被處死了,那麼為何司馬遷可以詳細的描述?

每一位皇帝即位之後,首先就會修建自己的皇陵。歷史上大部分皇帝都是如此,即使是短命王朝也是這樣。作為歷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的皇陵修建的自然是非常龐大的,甚至是史無前例的。

不過秦始皇陵可以說是一個」爛尾工程「。

秦始皇陵的修建共分為三個階段,一共修建了37年的時間,不過這還沒有修建完成。當初秦始皇陵是由呂不韋來進行選址的,到了秦始皇一統六國之後,就是由李斯負責。主體工程是由李斯完成,不過即使是到了秦始皇駕崩時,秦始皇陵仍然沒有完成。

到了秦始皇下葬之後,剩餘的工程由依然由李斯負責。最終秦始皇陵大部分修建完成。李斯主持的這部分工程,是秦陵最為重要的主體工程。

後期的工程,也就是工程的收尾階段,這段時間,是從秦始皇下葬後開始算起。

秦始皇陵修建完成之後,所有參與修建秦始皇陵的人,全部被殺死。安葬完秦始皇之後,又進行了兩年的時間對皇陵進行完善,因此秦始皇陵修建一共用了39年的時間。最終的秦始皇陵得以完成。

對於秦始皇陵,後人恐怕難以知曉其中的構造。

秦始皇陵分三期進行建造,號稱動用了73萬工匠。這幫工匠大多是被強抓來的役夫或是罪犯。整個工程建造,肯定不是同一批人,應該是倒下一批後再補充一批進去。

畢竟在建造時間上長達三十多年之久,就算是一個二十歲的人,等到完工也該有六十歲了。

不得不說,司馬遷對秦始皇陵的描寫是非常準確的。秦始皇陵選定驪山之後,有七十萬人前往驪山進行修建。秦始皇陵中還有各種機關,以防盜墓賊。

不僅如此,還用水銀製作成山川河流和江湖大海,再用機械將這些水銀互相流通。

現如今看來,司馬遷對秦始皇陵的描寫是非常準確的,秦始皇陵墓的修建需要提前查勘、規劃、設計等很多步驟,估計是因為設計師換了一批又一批,不斷更改方案才拖延了完工時間。修建陵墓39年,這些人全都被殺死了麼?這可是七十多萬人啊,根本不會被殺的乾乾淨淨。

由於參與的人數過多,總會洩露出來一些關於陵墓的資料,然後通過司馬遷的收集,才被寫進史記。

7樓:剛改七九年羊羊

古代帝王似乎非常關心他們死後埋葬的地方。他們死前過著奢侈的生活和衣著。他們死後,試圖在死前把自己的生命帶到陰間。

皇帝死後,他們甚至會拉宮裡那些沒死的太監去死。他們希望能在陰間服侍自己,於是就有了殉道制度,因此,古代帝王應該努力建造自己無比奢華的陵墓,把一生享受的一切待遇都帶到另一邊去。

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位皇帝。他統一了六國,結束了春秋戰國時期封建領主的分離。他生前是幾千年來的第一位皇帝。

他死後,不得不把生命的榮耀帶到陰間。秦始皇陵從登基之初就開始建設,直到秦始皇去世,這項偉大工程才結束。

作為古代第一位皇帝的陵墓,埋在裡面的東西一定非常珍貴。但兩千年後,秦始皇的陵墓並沒有被盜墓賊偷走。兩千年來,政權更迭,戰爭頻發。

盜墓者也不少,如文濤、孫殿英盜墓的唐陵等,但秦始皇陵歷經兩千年風雨,至今仍儲存完好。即使到了現在,許多權威專家,加上考古技術不夠成熟的可能性,仍然沒有辦法開封一帝陵。秦始皇陵的建築結構,以及秦始皇陵的一切,只能通過史書來了解。

最權威的是司馬遷的史籍。

但是,秦始皇陵還是沒有辦法開封。司馬遷生活在西漢時期,目前的技術還達不到開封秦始皇陵的水平。再者,兩千年前,秦始皇陵建成後,工匠們都被埋在裡面。

為什麼司馬遷能清晰地記錄秦始皇陵。而《史記》也不能是假的。此前,司馬遷在《寶人庵書》中明確地寫下了自己的《史記》,因為「當他研究天人時,由古代變為現代,成為家喻戶曉的話語」,即使他在史記的寫作中可能有一點主觀的話語,但史料都是真實的。

司馬遷之所以知道它如此完整,也是從史官和史料中獲得的。從秦始皇去世到漢武帝時期,時間相對較短,文學作品也相對充足,所以他對這一時期有詳細的認識。

8樓:

司馬遷寫史記的時候,走南闖北,不知道問過多少人,經歷過多少事,他所記載的,大多都是從一些老人那裡聽來的,這些人雖說不一定參與過秦始皇陵的修建,但很可能就有曾經修建秦始皇陵工匠的後人。

9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每一個為皇帝修皇陵的人都會給自己留一條生路,但是是皇帝不知道的,而且如果逃出來的人也不會在當代說自己是修皇陵的,這樣會惹來殺生之禍,如果自己參與了修築皇陵又是一件很光宗耀祖的事情,所以他們也有一些人會出一些書籍,給自己的後代,而且後代的人再傳播出去。

10樓:yu妍

秦始皇陵的修建過程歷經一個很長的時間,雖然最後修建的人被殺死了,還有很多管理的人員。

11樓:否羑澤丶亦良

說是修建陵墓的人都被殺死了,但也可能有一些漏網之魚,畢竟當時修建的民工肯定要為自己的未來考慮。

12樓:大蝦米影視

與陳勝、吳廣起義軍交戰的那批烏合之眾,就是秦陵建造的工匠。在與陳勝、吳廣起義軍戰鬥時,有少部分人當了逃兵,偷偷地跑掉了。而這部分人極有可能,將秦陵的內部構造及細節等情節洩露出去。

這類工匠對秦陵的所見所聞,就成了日後司馬遷《史記》裡描述秦始皇陵內部構造的部分素材。

13樓:最棒的名

因為歷史都是勝者寫的,歷史上並沒有這樣做,司馬遷是儒家,對秦始皇錯誤的誇大

14樓:

司馬遷是根據整理史料推測出來的,無論是正史還是野史,總是能儲存一些東西的。

15樓:夔穀子

因為當時還是有很多內幕的。司馬遷。通過小道訊息知道的。

16樓:邸衣

秦始皇陵共徵集了72萬人力,動用修陵人數最多時近於80萬,要想把一件這麼多人蔘與的事,隱瞞起來是非常非常難的。不光修陵的人得殺,接觸過秦皇陵的人都得殺,還得誅連,親戚朋友都得殺光才行。而且殺人的人也得殺,要不然還是會有人知道。

殺了這麼多,還是不能保證沒人知道。難不成把當時全秦國的人都殺光?所以總歸會有人知道一些內幕的,再加上司馬遷春秋筆法,妙筆生花,就有了我們覺得的詳細描述皇陵內的結構。

17樓:浪子一個寶寶

漢舊儀曾經記載「始皇陵,已深已極!」,史記中也記載了「穿三泉」。

史記還記載過「大事畢,已藏,閉中羨,下外羨門,盡閉工匠藏,無復出者。」

秦始皇的墓為什麼不能挖?

18樓:伊蓮夏荼

不主張發掘的主要原因是現在文物保護技術還沒過關,不如放在地下自然儲存。

挖掘就是破壞

據臺灣《旺報》**2023年9月5**道稱,大陸國家文物局和科技部等單位,最近共同探勘秦始皇陵,結論是「挖開就是毀滅」。國家文物局人員強調「此次勘探和發掘秦陵沒有任何關係」,且「近30到50年內,這個問題要放一放」,讓無數皇陵迷大失所望。

文物保護技術不成熟,有機物的儲存難度最高,最難保護的是絲綢、壁畫、漆器,至於青銅器可能會好一些,但即使如此也會生銹。秦陵史料記載中有「上具天文」,很可能就是壁畫,還可能有漆器、銅器等陪葬品。國家文物局目前一般不主動發掘,而是以「搶救性發掘」為主。

擴充套件資料

國家文物局早就有明確規定——不主動發掘帝王陵墓,這是必須堅定不移執行的既定政策。秦始皇帝陵的保護與發掘是一項循序漸進的考古科學大工程,在對區域性或外圍尚且認識不足,文物保護技術還不足以擔當的情況下,任何對地宮的「念頭」都是違背科學精神的。

就考古而言,任何一種對地下文物的挖掘,都不可避免地造成對文物某種程度的破壞或損害。所以,進行的大多是搶救性發掘,比如因施工、被盜等人為因素或自然災害使文物遭到破壞,必須進行搶救性發掘以保護文物。

因為文物在地下埋藏數百年、數千年,其內部已經形成了平衡狀態。一旦挖掘,這種平衡就被打破,就會造成對文物損害。不僅不能主動發掘帝王陵,即使別的地下遺存,只要條件允許,可以勘探、可以試掘,但除非必須,一般也不會主動發掘的。

特別是對陵墓最關鍵的部位,比如墓室,迄今的考古收穫,還不足以解釋墓室的情景,它的基本形式、結構、佈局,連基本的解釋都無法形成體系。在文物保護技術還不足以擔當的情況下,任何挖掘地宮的「念頭」都是違背科學精神的,都是一廂情願的「空想」。

秦始皇陵為何至今未開,為什麼秦始皇陵和乾陵至今未能開啟?

秦始皇陵到底有多大?大家可能都聽說過秦始皇陵兵馬俑,但是如果你認為這就是秦始皇陵的全部了,那你就too young too 了。據史書記載,秦始皇陵自秦始皇13歲登基之時,就在驪山腳下悄悄開始建造了。建造時間足足有39年之久,動用的勞動力是72萬,最多的時候80萬。通過這些數字你可能感覺不出什麼來,...

陝西秦始皇陵居然佈滿水銀,嬴政為什麼要這麼做?

秦始皇陵之所以佈滿水銀,是為了防止有盜竊者進入,然後偷盜秦始皇的陪葬品。因為他的陵墓裡面有很多奇珍異寶,害怕盜墓賊惦記他的寶貝,所以就在墓道里面佈滿了水銀。因為水銀含有劇毒,而且密度非常大,質量很大,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防止盜墓者前來盜墓。主要是防止後人偷墳掘墓,打擾到他的生活。秦始皇陵裡面為何有水銀...

秦始皇陵為什麼會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古工作者經過鑽探和試掘,在56。25平方公里的陵園保護區範圍內已詳細鑽探的部分僅佔陵園總面積的1 10。陵園核心部分的面積約為2。135萬平方米,對其地下埋藏情況比較清楚的部分,也只佔核心區的1 3。在陵域內已發現的600多座陪葬坑和各種墓葬,以及數百萬平方米的宮殿建築基址,這些遺址大部分還沒有正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