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唐易老,李廣難封 請解釋,馮唐易老,李廣難封是什麼意思

2022-02-01 10:38:40 字數 5957 閱讀 3688

1樓:匿名使用者

「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出自唐·王勃《滕王閣序》。

馮唐,西漢人,以孝聞名,文帝、景帝時得不到重用,武帝

求賢良,受人舉薦,但馮唐時已九十多歲,終因年老不得

為官。李廣,漢武帝時明將,屢立戰功,卻未能得到封爵。

馮唐以孝行著稱於時,被舉薦做了中郎署長,侍奉漢文帝。郎官是漢代的初級官吏,指責是擔任皇宮侍衛,幹這活的一般都是年輕人,馮唐作郎官時年紀已經不小了。一次文帝乘車經過馮唐任職的官署,問馮唐說:

老人家怎麼還在做郎官?家在**?馮唐說是代郡人。

漢文帝曾經做過代王,就說:「我在代郡時,我的尚食監高祛多次和我談到趙將李齊的才能,講述了他在鉅鹿城下作戰的情形。現在我每次吃飯時,心裡總會想起鉅鹿之戰時的李齊。

老人家知道這個人嗎?」馮唐回答說:「他尚且比不上廉頗、李牧的指揮才能。

」漢文帝說:「憑什麼這樣說呢?」馮唐說:

「我的祖父在趙國時,擔任過統率士兵的職務,和李牧有很好的交情。我父親從前做過代相,和趙將李齊也過從甚密,所以能知道他們的為人。」漢文帝聽完馮唐的述說,很高興,拍著大腿說:

「我偏偏得不到廉頗、李牧這樣的人做將領,如果有這樣的將領,我難道還憂慮匈奴嗎?」馮唐說:「我想陛下即使得到廉頗、李牧,也不會任用他們。

」漢文帝很不高興,回到宮裡,越想越窩火,又召見馮唐,責備他說:「你為什麼當眾侮辱我?難道就不能私下告訴我嗎?

」馮唐謝罪說:「鄙陋之人不懂得忌諱迴避。」

漢文帝還真是個有道明君,又一次詢問馮唐:「您怎麼知道我不能任用廉頗、李牧呢?」馮唐回答說:

「我聽說古時候君王派遣將軍時,跪下來推著車轂說,國門以內的事我決斷,國門以外的事,由將軍裁定。所有軍隊中因功封爵獎賞的事,都由將軍在外決定,歸來再奏報朝廷。這不是虛誇之言呀。

我的祖父說,李牧在趙國邊境統率軍隊時,把徵收的稅金自行用來犒賞部下。所以李牧才能夠充分發揮才智。北面驅逐單于,大破東胡,消滅澹林,在西面抑制強秦,在南面支援韓魏。

在這時,趙國幾乎成為霸主。後來恰逢趙王遷即位,他的母親是賣唱的女子。他一即位,就聽信郭開的讒言,最終殺了李牧,讓顏聚取代他。

因此軍潰兵敗,被秦人俘虜消滅。如今我聽說魏尚做雲中郡郡守,他把邊地的稅金用來犒賞士兵,還拿出個人的錢財,五天殺一次牛,宴請軍吏、親近左右,因此匈奴人遠遠躲開,不敢靠近雲中郡的邊關要塞。匈奴曾經入侵一次,魏尚率領軍隊出擊,殺死很多敵軍。

那些士兵都是一般人家的子弟,從村野來參軍,**弄的懂朝廷的令律例呢?他們只知道整天拼力作戰,殺敵捕俘,到幕府報功,現在,他們只是因為錯報多殺敵六人的罪,陛下就把他交給法官,削奪他的爵位,判處一年的刑期。由此說來,陛下即使得到廉頗、李牧,也是不能重用的。

」文帝聽了很高興,當天就讓馮唐拿著皇帝的節符,出使前去赦免魏尚,重新讓他擔任雲中郡郡守,而任命馮唐作車騎都尉,掌管中尉和各郡國的車戰之士。

漢景帝即位,讓馮唐去做楚國的丞相,不久被免職。

漢武帝即位時,徵求賢良之士,大家舉薦馮唐。馮唐這年已九十多歲,不能再做官了,於是任用他的兒子馮遂做了郎官。

以上是司馬遷記述的馮唐事蹟,由此可以看出這個人的性格,是個耿直的人,這樣的人壞事往往是壞在嘴上。中國人好面子,尤其是在官場混的人,失了面子就等於失了官威。馮某人不懂這點,即使是皇上也敢衝撞,一般的上下級就更不消說了。

漢文帝有容人之量,這樣的人在地球上是鳳毛麟角,所以馮唐也就只能是被人逐出官場,虛耗時光,抑鬱變老。

司馬遷的《史記》從橫幾千年,有多少人物風雲際會,能為馮唐這麼個小人物立傳,自有其立場,司馬遷自己說他和馮唐的兒子馮遂關係不錯,大概是從馮遂那裡知道了馮唐的事蹟,否則的話,歷史肯定會淹沒這個人的事蹟。一千多年後,蘇東坡被貶密州,想起了馮唐的故事,在《江城子,密州》的詞裡詠歎: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

自比魏尚,期待著大宋皇帝能派遣馮唐一樣的人物來為其平冤昭雪,可惜大宋的皇帝不是漢文帝,亦出不了馮唐那樣不通世事的老郎官。

2樓:

「馮唐易老,李廣難封」是什麼意思?

3樓:匿名使用者

馮唐容易衰老 李廣難以封侯。作者藉著這兩個人的遭遇,來抒發自己懷才不遇的憤懣之情

4樓:紅樓檻外客

本想回答一下自己的"知道"...看看上面的:"知道",知道了自己知道的不多?

5樓:匿名使用者

樓上回答得那麼好,樓主身為七級,卻不賞分,未免小氣了點吧?

馮唐易老,李廣難封是什麼意思

6樓:陽光點的燦爛點

馮唐容易老,李廣封侯難。

出處:《滕王閣序》,作者唐代文學家王勃。原文節選如下:

嗟乎!時運不齊,命途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

屈賈誼於長沙,非無聖主;竄梁鴻於海曲,豈乏明時?所賴君子見機,達人知命。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

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酌貪泉而覺爽,處涸轍以猶歡。北海雖賒,扶搖可接;東隅已逝,桑榆非晚。

孟嘗高潔,空餘報國之情;阮籍猖狂,豈效窮途之哭!

譯文:唉!命運不順,路途艱險。

馮唐容易老,李廣封侯難。把賈誼貶到長沙,並不是沒有賢明的君主:梁鴻到海邊隱居,難道不是在政治昌明的時代嗎?

不過是君子能夠察覺事物的先兆,通達的人知道自己的命數罷了。年紀大了應當更有壯志,哪能在白髮蒼蒼時改變自己的心志?處境艱難反該更加堅強,不能放棄凌雲之志。

這樣即使喝了貪泉的水。仍然覺得心清無塵;處在乾涸的車轍中,還能樂觀開朗、北海雖然遙遠,乘著旋風還是可以到達;過去的時光雖然已經消逝,珍惜將來的日子還不算晚。孟嘗品行高潔,卻空有報國之心;阮籍狂放不羈,怎能效仿他在無路可走時便慟哭而返?

7樓:匿名使用者

這時間公安,沒辦法,正在用人之際,卻沒有人可用,只好將就,還能爺們樣十七看看,如果有一個人可以闌尾大勇,就不錯也比

8樓:匿名使用者

形容老來難以得志,慨嘆功高不爵,命運乖舛。

9樓:

「馮唐易老,李廣難封」是什麼意思?

馮唐易老,李廣難封什麼意思

10樓:畫堂晨起

比喻不得志,不受到重用。

馮唐易老,李廣難封」,這句詩出自初唐詩人王勃的《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 嗟乎!時運不齊,命途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

寫的人都是漢代的著名將軍。

馮唐非常有才幹,但是他的機遇不好。因為年輕的時候,遇到的帝王是喜歡老成持國的漢文帝,因此年輕的馮唐備受偏見。雖然馮唐為人正直、無私,但是多次受到排擠。

到了漢武帝的時候,漢武帝喜歡熱血沸騰,敢闖敢殺的年輕人,馮唐又因為敢於直言,多次被罷官。

經常被放在冷板凳上。直到頭髮花白,也得不到升遷。後來,匈奴人屢屢犯邊,漢武帝廣徵人才,有人推薦馮唐。

可惜啊!此時的馮唐,已經近九十多歲了,有心無力,報國難酬!可見,馮唐的機遇的確不好。

基本資訊

《滕王閣序》是唐代文學家王勃創作的一篇駢文。

文章由洪州的地勢、人才寫到宴會,寫滕王閣的壯麗,眺望的廣遠,扣緊秋日,景色鮮明;再從宴會娛遊寫到人生遇合,抒發身世之感;接著寫作者的遭遇並表白要自勵志節,最後以應命賦詩和自謙之辭作結。

全文表露了作者的抱負和懷才不遇的憤懣心情。文章除少數虛詞以外,通篇對偶。句法以四字句、六字句為多,對得整齊;又幾乎是通篇用典,用得比較自然而恰當,顯得典雅而工巧。

11樓:

「馮唐易老,李廣難封」是什麼意思?

12樓:

馮唐年紀很大了才做官,李廣最後也沒封王

13樓:匿名使用者

這要看當時作者寫這篇文章時的處境 和心情 自己感覺是有才能的但又不能得以施展的憂鬱 所以作者就用"馮唐易老,李廣難封"抒發自己的感慨 也許作者感覺到他和這兩個人的遭遇差不多吧

14樓:

表現出說人才總是不能盡其用吧~

馮唐當想用他的時候已經垂暮了。

李廣因同時代還有衛青霍去病,最終還是沒有得到分封。

應該是種政治感嘆吧~~

自己的意思```

望能有所幫助~

15樓:藍色敗家狗

xnm 28898016

這兩個人讓人噁心

16樓:匿名使用者

鬱悶怎麼這麼多人都沒有說清楚啊?

意思就是人不得志嘛!!

17樓:匿名使用者

人盡其用,陸游的文章,好像是

馮唐易老,李廣難封是什麼意思

18樓:匿名使用者

單純問這個的意思的話,就是「形容老來難以得志,慨嘆功高不爵,命運乖舛」! 出自王勃的滕王閣序,以前課本上有的。

19樓:

「馮唐易老,李廣難封」是什麼意思?

「馮唐易老 李廣難封」啥意思?

20樓:隨風奇緣

馮唐易老,李廣難封」,這句詩出自初唐詩人王勃的《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 嗟乎!時運不齊,命途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

寫的人都是漢代的著名將軍。

馮唐非常有才幹,但是他的機遇不好。因為年輕的時候,遇到的帝王是喜歡老成持國的漢文帝,因此年輕的馮唐備受偏見。雖然馮唐為人正直、無私,但是多次受到排擠。

到了漢武帝的時候,漢武帝喜歡熱血沸騰,敢闖敢殺的年輕人,馮唐又因為敢於直言,多次被罷官。經常被放在冷板凳上。直到頭髮花白,也得不到升遷。

後來,匈奴人屢屢犯邊,漢武帝廣徵人才,有人推薦馮唐。可惜啊!此時的馮唐,已經近九十多歲了,有心無力,報國難酬!

可見,馮唐的機遇的確不好。

李廣,就更不用說了,打了無數的仗,但是關鍵的時候,總是沒有好的訊息。所以,一直到李廣自殺,都有沒有封侯拜相。詩人用「馮唐易老,李廣難封」來表達歲月的流失之快,同時表達了自己內心抑鬱不得志的心境。

王勃將馮唐、李廣放在一起描述,看似在寫別人,其實是表達自己內心的一種悲憤。王勃時候初唐四傑之一。自幼便顯示出聰慧的氣質,在《滕王閣序》中,一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更是傳承千古。

就是這樣一位才子,很快就得到了朝廷的認可。

但是,後來也犯了一些及其幼稚的錯誤,最後在去交趾探望父親途中,落水而亡,時年27歲。唐高宗聞之,連勝嘆息:可惜可惜可惜!

21樓:姜心

《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記載,馮唐是一位頗負盛名德才兼備的人才,在漢文帝時年齡已經較大了,但官職卑微,不受重用。到景帝時,略有升遷,但不久被免官閒居,後來漢武帝尋求賢才,聽到人們盛讚馮唐,就召見了他,但這時馮唐已九十餘,不能復為官,這就是「馮唐易老」的故事。「李廣難封」的典故出自《史記·李將軍列傳》:

李廣與從弟李蔡俱事漢,「蔡為人在中下,名聲出廣下甚遠,然廣不得爵邑,官不過九卿,而蔡為列侯,位至三公。」後遂用「李廣難封」「李廣未封」「李廣不侯」等慨嘆功高不爵,命運乖舛。

漢代名將李廣英勇善戰,才略過人,一生與匈奴打了大大小小70多仗,威名遠揚,匈奴望風而逃,稱之為「飛將軍」。「但使龍城飛將在,不叫胡馬度陰山」、「君不見沙場征戰苦,至今猶憶李將軍」都是讚揚他的名句。然而李廣沒有能夠裂土封侯,引來史家一片惋惜,民間無數惆悵。

武帝時代,本是開疆拓土、重獎軍功的年代,李廣從弟李蔡文帝時同為中郎,景帝時一同抗擊匈奴,被封樂安侯,官至丞相。二人同出身,同做官,同立戰功,並且李蔡人品、才能、名聲遠不及李廣,官名、爵位卻在李廣之上。李廣的兒子李敢以校尉身份跟著霍去病出徵匈奴,「因奪左賢王旗,斬首多」,賜爵關內侯。

甚至李廣的部屬軍吏也有不少以軍功取侯。偏偏李廣本人馳騁疆場,戎馬一生,歷文帝、景帝、武帝三朝,一直難以封侯,最後還自殺身亡,其原因何在?千百年來,人們提出種種看法。

有人說是他命不好,王維《老將行》:「衛青不敗由天幸,李廣無功緣數奇。」有人說他雖然作戰勇敢,但不善用兵,缺乏政治頭腦和治軍才能。

「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只是古代的讀書人從歷史中擷取的兩個例項,用來寬慰包括自己在內的失意之人。

漢朝飛將軍李廣為什麼難以封侯,李廣難封,漢朝飛將軍李廣為什麼難以封侯?

我覺得應該是李廣本身的軍功不夠封侯,李廣雖是將才,但他有勇無謀,而且還剛愎自用。他的軍事指揮水平有限,所以只能做將軍,不具備帥才。一生雖然經歷70多次戰鬥,但是立大功的戰績卻幾乎沒有 再者李廣盛年時候做將軍是在文帝與景帝時候,這期間很長時間漢朝的對匈奴一直都是防禦策略,真正有機會立大軍功的機會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