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白揚先生
范雎(?—前255),也叫範且(這是漢代石刻中的錯誤)《史記》中是「雎ju」字,有書為「睢 sui」字,評書家多讀此音,字叔。戰國時魏人,著名政治家、軍事謀略家。
他同商鞅、張儀、李斯先後任秦國丞相,對秦的強大和統一天下起了重大作用。
2樓:廖廖寂寞一生
秦國七個最傑出的君王 是 那幾個
3樓:森海和你
第一位:秦國開國的君主——秦非子
秦非子,嬴姓,名非子,號秦嬴。其先祖伯益輔佐舜帝馴服眾多鳥獸,舜帝賜其為嬴姓,後伯益後裔造父因平定徐偃王之亂有功,周穆王將趙城賜封給造父,造父的族人以此為氏,稱趙氏。這就是嬴姓、趙氏的由來。
非子因善於養馬,得到周孝王的賞識,獲封秦地,成為秦國始封君,雖然當時的封地不足五十里,只是一個「附庸」小國,當對於秦國後面的發展,可謂是第一個開啟門的人。
第二位:秦國第一次列為諸侯的君主——秦襄公
秦襄公,嬴姓,名開。其父秦莊公去世後,秦襄公將其妹穆嬴嫁與西戎豐王為妻,接著又將都城遷到汧邑,使秦進入一個快速發展的階段。剛好西周王朝在荒淫無道的周幽王時期被滅,此時秦襄公找好時機,擁戴周平王。
最後周平王封秦襄公為諸侯,賜給他岐山以西的土地。秦襄公在位時日雖不算很長,但他開創的基業及其雄才大略,為秦國社會發展和強盛奠定基礎。
第三位:春秋五霸之一——秦穆公
秦穆公,嬴姓,名任好。秦穆公曾協助晉文公回到晉國奪取君位,使晉國在晉文公時期稱霸,在晉文公死後秦穆公本欲東進,到中原完成霸業,卻在崤之戰和彭衙之戰被晉國打敗,最後只得轉向西發展。
將從晉國投奔到戎人的由余招來作謀士,最終滅掉大部分西方戎人,在周襄王時出兵攻打函谷關以西的國家,開闢國土千餘里,因而周襄王任命他為西方諸侯之伯,遂稱霸西戎,為日後秦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石。
第四位:重用商鞅實行變法的君主——秦孝公
秦孝公,秦孝公求賢納才,釋出求賢令。衛國人商鞅攜帶李悝的《法經》投奔秦國,先後通過兩次變法,使秦國國力強大,百姓家家富裕充足。秦國人路不拾遺,山中沒有盜賊。
人民勇於為國家打仗,怯於私鬥,鄉村、城鎮秩序安定。周顯王派使臣賜予秦孝公霸主的稱號,諸侯各國都派使者前來祝賀。還收復河西之地等,為秦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礎。
第五位:秦國第一王——秦惠文王
秦惠文王,嬴姓,名駟,又稱秦惠王,有一個可惜的事情是上位之後車裂商鞅,並滅其族。慧眼識珠、任賢用能、甄拔人才,重用諸如公孫衍、張儀、魏章、司馬錯等魏人。
秦惠王十三年,嬴駟仿山東六國做法,亦自稱為王,成為秦國第一王,針對犀首並相六國,發動東方諸國合縱攻秦的形勢,採用了張儀的連橫之策,實行分化瓦解,各個擊破的策略,打退了六國的進攻,取得了政治外交上的勝利。為秦統一中國打下堅實基礎。
第六位: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秦昭襄王
秦昭襄王,嬴姓,名則,又名稷。他的上位之路可謂是坎坷的,還要感謝趙武靈王的支援和魏冉等人等人的幫助。秦昭襄王任命魏冉為丞相,任命大將白起為元帥,先有伊闕之戰打敗了魏國和韓國二國聯軍,大獲全勝,斬了24萬人,再有長平之戰斬殺趙軍多達45萬。
奠定了秦統一戰爭的勝利基礎。
第七位:中華第一位皇帝——秦始皇
秦始皇,嬴姓,名政。即位後除掉呂不韋、嫪毐等小人,重用李斯等先後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39歲時完成了統一中國大業,建立起一個以漢族為主體統一的**集權的強大國家——秦朝,並奠定中國本土的疆域。
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叱吒風雲富有傳奇色彩的劃時代人物,對中國和世界歷史產生深遠影響,把中國推向大一統時代,奠定中國兩千餘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被明代思想家李贄譽為「千古一帝」
秦國是周朝時華夏族在中國西北建立的一個諸侯國,始祖秦非子是商紂王手下名將飛廉(蜚廉)之子惡來之後。秦人先祖嬴姓部族早在殷商時期就是鎮守西戎的得力助手,頗受商朝重視,為商朝貴族並遂為諸侯。
周孝王時,秦先祖秦非子因養馬有功被周王封為附庸。公元前821年,秦莊公擊敗西戎,被周宣王封為西陲大夫,再次賜以秦(天水),即大駱之族所居的犬丘(天水)之地。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西戎所攻殺,秦襄公因率兵救周有功,而得到周平王的賞識。
公元前770年,秦襄公派兵護送周平王東遷,被封為諸侯,又被賜封歧山以西之地。 自此,秦國正式成為周朝的諸侯國。
秦穆公時先後滅掉西方戎族所建立的12個國家,開闢國土千餘里並穩定大後方以後,才奠定了其作為春秋四大國的基礎。戰國初魏國連年進攻秦國,奪取了河西之地,秦國被迫退守洛水以西。秦孝公時,任用商鞅進行變法,秦國因此與日俱強,逐漸成為戰國中後期最強大的國家。
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稱王。公元前316年秦並巴國和蜀國。
公元前246年,秦王嬴政即位,於前230年至前221年十年間滅掉六國,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統一王朝——秦朝。
秦國的國號來自於地名。西周時的秦人首領秦非子因給周王室養馬有功,被周孝王封在秦地,秦成了他們的正式族稱。周幽王時期犬戎攻入鎬京,秦襄公保衛周王室有功,正式被封為諸侯國,秦成為國號。
秦始皇統一後,仍然以秦為國號。
4樓:匿名使用者
秦國只有8位君王,前7位都很傑出。
第一位,秦孝公。秦孝公時期,所面臨的歷史使命是變法圖強。當時秦國並不是七國中間的強國,秦要統一,必須要自身強大。
無論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或者一個人,最重要的就是使自身足夠的強大,這是打破困境的唯一出路。孝公抓住了歷史機遇,通過商鞅變法,使秦國迅速崛起,完成了他的歷史使命。
第二位,秦惠文王,這個時期,條件變了,歷史使命也變了。商鞅變法以後秦國變強了,秦國一強,其它六國得了紅眼病,因為六國不能看著秦國強大。這樣六國的有識之士就要想辦法,對付強大的秦國。
合縱,就是聯合六國削弱秦國,秦國就完了。所以秦惠文王的歷史使命就是打破六國的合縱。秦惠文王也完成了這個使命,辦法就是連橫。
第三位,秦武王,秦武王在位時間非常短,只有三年,因為舉重砸死了,而且沒有兒子。他是明君嗎?秦武王這三年還真了不得,秦武王有一句名言:
「寡人慾容車通三川,窺周室,死不恨矣」。我想坐著車到達三川,就是現在洛陽一帶,看一看周天子的王城,死了也不遺憾了。這是秦武王,這個時期,秦國已經很強大了,那麼武王的歷史使命是什麼呢?
是抓住歷史時機,東進中原。公元前311年,年輕的秦武王派左丞相甘茂率領軍隊攻打韓國重鎮宜陽,就是今天河南洛陽西邊40公里處,是陝西通往河南的唯一通道,兩邊是崇山峻嶺,中間是一線山路,非常狹窄,是軍事重鎮。甘茂說要打宜陽,必須聯合魏國,秦武王就派甘茂,帶了一個副使出使魏國,到魏國一談,成功了。
魏國同意和秦國聯手打宜陽,宜陽打通了,秦國才能兵出函谷關,所以這是一個關鍵之地。甘茂是一個很有才的人,他出使魏國回來的路上,和副使說,你回去告訴秦王,就說第一,魏國同意很我們聯手了,第二,你還說,雖然魏國同意了,但是這個仗不能打。你就這樣說,將來所有的功勞都記在你的功勞簿上。
他的副使不知道什麼原因,回去和秦武王說了,武王很奇怪,打宜陽要聯合魏國,現在魏國同意聯合,你說不能打,為什麼?召見甘茂,甘茂講了三件事,三件事一說,秦武王明白了。第一,曾參殺人,曾參是古代的一個賢人,在費地居住的時候,這個地方有一個人也叫曾參,結果這個曾參殺了人。
之後,就有人給未殺人的曾參的母親報信,說曾參殺人了。她母親知道自己的兒子不會殺人,在織布機上照樣織布。一會兒,第二個人來報告,他母親還在織布,有過一會兒第三個人來報告,他母親把織布機一扔,翻牆就逃了。
甘茂說曾參是個賢者,他的母親最瞭解自己的兒子,架不住三個人一說,嚇得就逃了。我不是秦國人,我來秦國幫你們打天下,一定會有人在背後說我的壞話,如果我去打宜陽,有人說我壞話,我既沒有曾參之閒,你也不會像曾參母親那樣信任我,我能打下來嗎?這是第一件事。
第二件事,張議無功,惠文王時期有一個張議,立了很大的功勞,但沒有人說張儀立的功,都說在秦惠文王的身上,說臣子立功不算功,這是第二件事。第三件事,文侯燒信,魏國開國之君魏文侯派了一大將,叫樂羊去攻打中山國,打了三年把中山滅了。樂羊很得意,覺得自己立了這麼大的功勞,應該受賞,結果一見魏文侯,魏文侯搬出一個籮筐,筐裡面是這三年中其他大臣告樂羊的告狀信。
樂羊一看這麼多告狀信,魏文侯都不告訴他,壓著不放,支援他打了三年,才明白這個功勞不僅僅是他自己的。所以樂羊就立即跪下,說了兩句話:「此非臣之功也,主君之力也」。
這不是我的功勞,是主公對我的信任。在那個制度下,如果得不到領導的信任,什麼也幹不成。講完這三點,甘茂說,你說我敢打宜陽嗎?
宜陽如果一年打不下來,會有多少人說我的壞話,我還能活嗎?魏國雖然同意聯合,但這個仗我死活不能打。秦武王明白了,他說咱們定個盟約吧,你替我打宜陽,我對你是絕對信任,誰告狀我也不聽,甘茂說可以。
然後甘茂就去打仗,打了五個月,秦武王收到一大堆告狀信,秦武王動搖了,要求甘茂撤兵。甘茂就回了封信,說咱們的合同還算數不?秦武王一聽這話,就繼續增兵,最後,甘茂把宜陽拿下來了,殺了六萬韓兵,開啟了韓國的西大門,秦國的軍隊可以兵出函谷關,直達洛陽。
這個舉重而死的秦武王只活了三年,也沒有結婚生子,但是也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第四位,秦昭襄王,昭襄王的功勞更大,在位56年,把大兒子熬死了。昭襄王時期,秦國已佔壓倒優勢了,他的歷史使命是繼續東進,摧垮六國的主力,為最後統一奠定基礎。昭襄王在位56年,先用魏冉為相,後用範睢為相,重用白起,白起不負重託,伊闕一戰大敗韓魏聯軍,斬首24萬。
長平之戰活埋45萬。秦國統一一共殺了100多萬,白起一個人殺了90多萬。昭襄王連續不斷用兵,基本上摧垮了六國的主力軍,為最後秦王嬴政統一天下奠定了基礎。
而且昭襄王時期,如果聽了白起的話,就有可能把趙國滅了,拖延了幾個月,邯鄲之戰沒有打贏,這個我們講過。所以昭襄王也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
第五位,秦孝文王,這個就不好說了,在位三天就死了,既無功,也無過,姑且也稱之為明君。
第六位,莊襄王,就是異人 ,在位也只有三年,時間很短,但是莊襄王幹了兩件大事,重用呂不韋,建立東郡。東郡非常重要,是連線齊國,切斷了六國南北合縱的通道,這是一大貢獻。再一個,利用趙國和燕國的矛盾,佔領趙國37座城池,進一步削弱趙國。
所以他在位雖然只有三年,也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
第七位,贏政,他的歷史使命是不失時機的發動對六國的統一戰爭,所以贏政即位以後,很快就定下來發動統一戰爭,並且用十年完成了這個歷史使命。在整個過程中,秦國的七代國君沒有一位犯過大的錯誤,七代國君,都有強烈的使命感,都完成了自己肩負的歷史重任,這是很不簡單的。這七位國君不是有意挑的,是根據秦國的制度,父死子繼,兄終弟及。
比如說昭襄王,他是秦武王的兄弟,是太后和魏冉兩個人聯手推上來的,他當時正在秦國作人質,對他來說,完全是偶然的當上國君。他特別能活,做了56年,大兒子在國外作人質熬死了,次子安國君繼位。安國君繼位純屬偶然,因為哥哥死了,繼位三天又死了,然後才是異人,也就是莊襄王。
莊襄王即位也是偶然,如果不是呂不韋包裝,他連安國君的嫡子都當不上。七代國君,很多是偶然的繼位,但是所有偶然當上國君的人,沒有一個是昏主。西漢初年有一個非常著名的文學家,政治家叫賈誼,寫過《過秦論》,上中下三篇,非常有名。
《過秦論》上篇,賈誼有一句名言,說秦王嬴政「奮六世之餘烈」,繼承了前面六代國君的功業,到他這裡,七代國君連續不斷的努力,最終統一天下,所以從這個角度講,代代明君,不是個簡單的事兒。
日本戰國時都有哪些有名的忍者,日本戰國時有哪些有名的金山?
第一個,這個很多啊,如著名的服部平次,伊賀的百地三太夫 甲賀的多羅尾光俊等等,而由於忍者等的特殊性,很多忍者並不出名。第二個,忍者也是要錢的。忍者眾的消耗亦是不小,有忍者眾的都是實力堅強,勢力龐大的,小大名是負擔不起。忍者是不能暴露自己姓名和身份的,所以很多忍者其實都是 裡的人物,而服部半藏他可以算...
戰國時的商鞅的夫人是誰,商鞅是戰國時期的人物嗎?
熒玉秦國公主,秦孝公妹,後與商鞅成婚。但據說是虛構人物 商鞅,原名衛鞅.生於戰國時代.魏國人,年少時因得意遇而拜於鬼谷子老人家門下.並以法學授之.圖中又送回魏國作任中庶子,在當今大魏丞相手底做事.後因官場不志,乃全力修學,讀百家書,又常去魏國首府安邑最著名的文人酒吧裡論戰.因僥倖獲勝幾場被白家豪門女...
三國時的魏炎的事蹟
你要的是魏延吧,建安十六年 211年 魏延以部曲投奔劉備,建興八年,魏延率偏師西入羌中,魏後將軍費瑤 雍州剌史郭淮與魏延在陽溪大戰,魏延大破郭淮 費瑤等,於是提拔為前軍師 徵西大將軍,假節,進封南鄭侯 魏延 字文長 生年 174 卒年 234 魏延 174 234 字文長,早年是劉表部下,因和蔡瑁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