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月餅的一些知識你瞭解嗎,誰知道有關月餅的小知識?

2022-01-04 15:23:16 字數 5710 閱讀 3581

1樓:

月餅歷史中國最早的月餅,大致是出現在殷、周時期,只是當時的月餅被人們稱之為太師餅。漢朝時期,張騫出使西域,引進了不少新型材料,例如胡桃和芝麻,慢慢的人們將這些材料加入太師餅中,又取新名為胡餅。

唐宋時期,人們普遍都覺得胡餅這個名字不好聽,於是就又取了一些新的名字,例如上文中提到的月團、小餅等,蘇軾有詩云:「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怡。」大概是在南宋時期,民間才有了月餅的叫法。

南宋吳自牧的《夢粱錄》一書中,也是最早出記錄月餅一詞的書籍。

到了明朝時期,對月餅的記載就逐漸多了起來,《西湖遊覽志會》記載:「八月十五日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也是從明朝開始,月餅被人們賦予了團圓的寓意。

到了清朝時期,月餅就已經發展的多種多樣了,各種樣式、各種口味的月餅應有盡有,市面上的月餅也發展出了京式、蘇式、廣式等不同的流派。近現代時期,就更不用多說了,市面上的月餅千奇百態,啥餡的都有,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月餅作坊做不出來的。2023年的中秋節,中國還製作了一個重達5000多斤的超大月餅,成功的載入了世界吉尼斯之最。

月餅文化月餅是祭月的貢品,每逢八月十五月圓之夜,人們就會把家裡最大最好的那個月餅,放在盤子裡,然後擺出院裡祭拜月亮。祭月的貢品,除了月餅還有各式各樣的水果,其中西瓜還要專門切成月牙形狀。祭月的貢品擺在院子裡,朝著月亮的方向,一家人集體出院依次祭拜月亮。

祭拜完月亮之後,貢品會被一家人拿回家中吃掉,其中祭月的月餅要由當家人,切成多份並分給一家人吃,這也象徵著一家人團圓和睦。

2樓:不著急上課

月餅一般是中秋的節日食品。月餅又被叫做團圓餅。圓形的月餅,意在團團圓圓。又叫豐收餅。因為中秋節一般在人民秋收之後。古代流傳月餅是對月亮的祭月貢品。

3樓:小自信

我所知道的關於月餅有一個美麗的傳說那就是嫦娥奔月,而現在的人們吃月餅也是為了讓家人團團圓圓,在這一天全家人團聚在一起等等。

4樓:愛貓咪的葉子

月餅最早出現在殷周時期,後來因為絲綢之路的開闊,出現了越來越多種類的月餅,樣子和月亮相似,意味著全家團圓。

誰知道有關月餅的小知識?

5樓:

看看這個網頁吧

月餅的相關知識

6樓:你看看這個啊明

中秋知識:月餅的由來和歷史

月餅是久負盛名的漢族傳統小吃之一,中秋節時令美食。其中京式、廣式、蘇式、潮式,滇式等月餅被中國南北各地的人們所喜愛。月餅圓又圓,又是閤家分吃,象徵著團圓和睦,在中秋節這一天是必食之品。

古代月餅被作為祭品於中秋節所食。據說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於唐朝開始。北宋之時,在宮廷內流行,但也流傳到民間,當時俗稱「小餅」和「月團」。

發展至明朝則成為全民共同買過的飲食習俗。時至今日,品種更加繁多,風味因地各異。

月餅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據史料記載,早在殷、周時期,江、浙一帶就有一種紀念太師聞仲的邊薄心厚的 「太師餅」,此乃中國月餅的「始祖」。

有一種說法,說月餅原叫胡餅,是從西域傳進中原的,是漢朝張騫出塞時帶回來的,當地人們用胡桃仁做餡,做出一種圓形餅,就叫胡餅。另外一種說法是,唐高祖年間,李靖率軍征討突厥,凱旋歸來,於是唐高祖在八月十五這天設宴慶功。有一個吐魯番商人向皇帝獻上了他們家鄉的特產—:

一種圓形的,中間有餡兒的餅。唐高祖覺得跟天上的明月有點相似,就說:「應將胡餅邀蟾蜍。

」又把餅賞賜給群臣分食,都說這餅好吃。從此以後,胡餅就流傳開了,每到八月十五,就邊吃胡餅邊賞月。

後來,唐玄宗和楊貴妃一起賞月的時候,一邊看月亮一邊吃胡餅。唐玄宗說:「胡餅這個名字不好聽。

」楊貴妃望著又大又圓的月亮,順口說:「這餅很像天上的月亮啊,就叫月餅怎麼樣?」唐玄宗說:

「好。」從此,胡餅就改叫月餅了。不過這些都是傳說。

北宋之時,月餅在宮廷內流行,也流傳到民間,當時俗稱「小餅」和「月團」。後來演變成圓形,寓意團圓美好,反映了人們對家人團聚的美好願望,也是對親朋好友深深的思念。北宋皇家中秋節喜歡吃一種「宮餅」,民間俗稱為「小餅」、「月團」。

蘇東坡有詩云:「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怡」。

南宋吳自牧的《夢粱錄》一書,已有「月餅」一詞,那時的月餅是菱花形的,和菊花餅、梅花餅、五仁餅等同時存在,並且是「四時皆有,任便索喚,不誤主顧」。可見那時候的月餅,不只是在中秋節吃。到了元代,相傳人們曾利用饋贈月餅的機會,在月餅中夾帶字條,約定八月十五夜,同時行動,趕走蒙古「韃子」。

對中秋賞月,吃月餅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遊覽志會》才有記載:「八月十五日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中秋吃月餅的習俗在民間逐漸流傳。

當時心靈手巧的餅師,把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作為食品藝術圖案印在月餅上,使月餅成為更受人民青睞的中秋佳節的必備食品。月餅寓意團圓,也應該是明朝開始的。如果綜合明朝有關月餅與中秋節民俗的資料來看,應該能夠看出月餅取意團圓的歷史軌跡:

中秋節祭月後,全家人都圍坐一起分吃月餅和供月果。因為月圓餅也圓,又是閤家分吃,所以逐漸形成了月餅代表家人團圓的寓意。

到了清代,關於月餅的記載就多起來了,而且製作越來越精細。清代,中秋吃月餅已成為一種普遍的風俗,且製作技巧越來越高。清人袁枚《隨園食單》介紹道:

「酥皮月餅,以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冰糖、豬油作餡,食之不覺甜而香鬆柔膩,迥異尋常」。民間傳說慈禧非常喜歡吃月餅的。不過,因為「月餅」和「月病」音近,慈禧又是女人,認為**,於是改名為「月菜糕」。

中秋節,在慈禧垂簾聽政時期,可是大日子,共有三天。八月十四是「迎月」,八月十五「拜月」,八月十六是「送月」,這三天都是中秋節。那時北京的月餅則以前門致美齋所製為第一。

遍觀全國,已形成京、津、蘇、廣、潮五種風味系列,且圍繞中秋還產生了拜月、賞月等等地方民俗。

到現代,月餅在質量、品種上都有新發展。原料、調製方法、形狀等的不同,使月餅更為豐富多彩,形成了京式、蘇式、廣式等各具特色的品種。月餅不僅是別具風味的節日食品,而且成為四季常備的精美糕點,頗受人們歡迎

7樓:匿名使用者

月餅,又稱月團、小餅、豐收餅、團圓餅等,是中秋節的時節食品。月餅最初是用來拜祭月神的供品。祭月,在我國是一種十分古老的習俗,實際上是古人對「月神」的一種崇拜活動。

發展至今,中秋節吃月餅和賞月是各地過中秋節的必備習俗。月餅象徵著大團圓,人們把它當作節日食品,用它祭月、贈送親友。

月餅作為拜祭月神的供品,其由來歷史悠久。月餅一詞,在現存文獻,最早收錄於南宋吳自牧的《夢樑錄》中。月餅與各地飲食習俗相融合,發展出了廣式、晉式、京式、蘇式、潮式、滇式等月餅。

月餅寓意團圓,也應該是明朝開始有文字記載的。如果綜合明朝有關月餅與中秋節民俗的資料來看,應該能夠看出月餅取意團圓的歷史軌跡:中秋節祭月後,全家人都圍坐一起分吃月餅月果(祭月供品)。

因為月圓餅也圓,又是閤家分吃,所以逐漸形成了月餅代表家人團圓的寓意。

月餅內餡多采用植物性原料種子,如核桃仁、杏仁、芝麻仁、瓜子、山楂、蓮蓉、紅小豆、棗泥等,對人體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中華月餅文化知識

8樓:小羊羊

月亮文化

中國人在對月亮的崇拜、想象、賞玩過程中形成了獨特的心理、獨特的情感,這心理和情感是細膩的、柔美的、感傷的、內斂的。中秋節是關於月亮的節日,別的節日都喧囂熱鬧,惟有中秋,寧靜深遠。

中秋節始於唐,唐明皇八月十五遊月宮只是個傳說,可唐代的大小詩人沒有不寄情於月亮的卻是事實。一本全唐詩,幾乎處處見月,竟沒有一首是寫太陽的。不論是「長安一片月」,「月出驚山鳥」,還是「明月出天山」,「月上柳梢頭」,似乎只有月亮才吸引眼球,才給人靈感,才與人生相伴相隨。

唐以後,宋元的明月愈加華美悽清,什麼「月波疑滴」、「月洗高梧」,什麼「離宮吊月」、「流煙淡月」,還有「雞聲茅店月」、「和月宿蘆花」,這一脈相承的月亮情結,已經揭示出中國文化中的柔性傾向。

我們期望光而不耀致中和,我們喜歡月光似水而長存。我們的歷法即從月周而復始的缺而又圓中悟出,我們的哲學從月亮的空與有、虛與實、形與神中提煉。那顆高懸碧空、心跡朗朗的圓月,正是一顆中國心。

中國人的風韻、中國人的審美、中國人的情態、中國人的思維,全在那輪月亮的涵蓋裡,一句話,中國的古老文化就是月亮文化。

我們最大的非遺不是別的,而是我們對月亮的領悟和理解,是我們獨有的中秋節。中國人用幾千年的時間累積、演繹的月亮文化,內容之豐厚、內涵之深廣,才是奉獻給全人類的一份寶貴遺產。

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我們今天知道,外國的月亮並不比中國的圓,「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月餅的由來(傳說)

9樓:阿狸路路的城堡

中秋節起源於上古時代,普及於漢代,定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以後。中秋節是上古天象崇拜——敬月習俗的遺痕。在秋分時節,是古老的「祭月節」。中秋節則是由傳統的「祭月節」而來。

據考證,最初「祭月節」是定在干支歷二十四節氣「秋分」這天,不過由於這天在農曆八月裡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圓月,後來就將「祭月節」由「秋分」調至農曆八月十五日。祭月,在我國是一種十分古老的習俗,實際上是古時代我國一些地方古人對「月神」的一種崇拜活動。

10樓:匿名使用者

農曆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間,故謂之中秋節。我國古曆法把處在秋季中間的八月, 稱謂「仲秋」, 所以中秋節又叫「仲秋節」。

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徵,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 節」。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遊子,更 是以月來寄託深情。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 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 我還」等詩句,都是千古絕唱。

中秋節是個古老的節日,祭月賞月是節日的重要習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風,到了後 來賞月重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鬆的 歡娛。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極盛,許多詩 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宋代、明代、清代宮廷和民間的拜月賞月活動更具規模。

我國各地至今遺存著許多「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的古蹟。北京的「月壇」就是明嘉靖年 間為皇家祭月修造的。 每當中秋月亮升起,於露天設案,將月餅、石榴、棗子等瓜果供於桌案上,拜月後,全家人圍桌而坐,邊吃邊談,共賞明月。

現在,祭月拜月活動已被規模 盛大、多彩多姿的群眾賞月遊樂活動所替代。

吃月餅是節日的另一習俗,月餅象徵著團圓。月餅的製作從唐代以後越來越考 究。蘇東坡有詩寫道:

「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清朝楊光輔寫道:「月餅飽裝桃肉餡,雪糕甜砌蔗糖霜」。看來當時 的月餅和現在已頗為相近了。

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

《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西湖遊覽志餘》中說:「八月十五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說:

「八月十五祭月,其餅必圓,分瓜必牙錯,瓣刻如蓮花。……其有婦歸寧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團圓節。中秋晚上,我國大部分地區還有烙「團圓」的習俗,即烙一種象徵團圓、類似月餅的小餅子,餅內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壓月亮、桂樹、兔子等圖案。

祭月之後,由家中長者將餅按人數分切成塊,每人一塊,如有人不在家即為其留下一份,表示閤家團圓。

中秋節時,雲稀霧少,月光皎潔明亮,民間除了要舉行賞月、祭月、吃月餅祝福團圓等一系列活動,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除月餅外,各種時令鮮果乾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

中秋節起源的另一個說法是:農曆八月十五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時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報的遺俗。

有關於一些鳥類知識的嗎,有關於一些鳥類知識的資料嗎

我國鳥的種類大約有1185種,約佔世界鳥類總數的30 以上,其中40 是候鳥。1 凌波仙子 遊禽 遊禽善於飛翔 潛水和在水中撈取食物,卻拙於行走。我省有70多種遊禽,多在洪湖 沉湖 龍感湖 梁子湖等江漢湖群,為冬候鳥,著名的 洪湖野鴨和大雁 就屬於這一類群。2 溼地之神 涉禽 溼地是地球上最富饒的自...

如何系統的瞭解一些商業知識

看看金融 經濟 企業 管理等方面的書籍。商業保險包括哪些專案?商業保險就是為了彌補國家福利社保不能保險的部分,包括患病期間收入中斷的損失,包括人不幸走了留下的家庭責任,包括傷殘了要有人終身照顧的醫藥看護費用。這些都是社保不包的,所以患上一些重大疾病的時候,社保只能保障一小部分,因此要購買商業保險。關...

有關於籃球的一些知識

第一個你的力量還不夠,對於遠的跳投你是連框都沾不到的,你還沒長大,你最好在內線內外的地方後仰跳投,胯下運球是耍對方的好的運球手法,你先每天在家裡練習左手運球,每天都要練半個小時左右的時間,這樣對背後運球和胯下運球都有很好的幫助。你可以隨意耍對方,我已經把胯下運球和背後運球都連在一起使用,沒人斷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