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
具體情況不知道
但是在谷歌**裡是有春分、夏至什麼的,還每年做一款gif**
而且在地理上是明確這幾個節氣的,夏至跟冬至有是地球公轉週期分界點
2樓:匿名使用者
春分:二十四節氣之第四節氣,在3月20日或21日;表示春季中間,晝夜等長。
夏至:二十四節氣之第十節氣,在6月21日或22日;表示炎熱將至,該日晝最長,夜最短。
秋分:二十四節氣之第十六節氣,在9月23日或24日;表示秋季中間,晝夜等長。
冬至:二十四節氣之第二十二節氣,在12月21日或22日;表示寒冬到來,該日晝最短、夜最長。
相對於其他,這4個含義,每個季節裡面,還是不俗的哦
3樓:一群紅領巾飄來
你好,不太清楚這問題。你可以瞭解其他的。太陽直射和太陽高度的變化--兩分兩至:
春分秋分夏至和冬至。直射赤道是兩分日。夏至日直射北迴歸線,但是跟季節無關。
緯度分別為:立春,0度緯線。立秋,0度緯線。
夏至,北緯23.5度。冬至,南緯23.
5度。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這八個節氣的劃分,戰國後期的《呂氏春秋》中已經有提到了,通過八個節氣對季節轉換的標示,便有了四季的區分。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你,望採納。
二十四節氣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表示四季的開始嗎
4樓:匿名使用者
是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在「二十四節氣」之中,反映著一年四季的更替。
中國幅員遼闊,各地的氣候相差懸殊,「立」的具體氣候意義並不適用於全國各地,所對應的地域只是我國華南地區,分界線在廣西桂林到江西贛州一線。
立春(日平均氣溫連續5天達10攝氏度以上算入春),那一線以南地區,已有春的氣息了;但我國93%的陸地面積上都還是冬,到黑龍江,往往是在穀雨立夏時才入春。「立」對於很多地區來講只是一種參考意義。
立夏是指夏季開始。但是,各地冷暖不同,入夏時間實際上並不一致。按氣候學上以五天平均氣溫高於22℃為夏季的標準。
立夏以後,正是盆地中稻大面積栽插的需水關鍵期,大雨來臨的早遲和雨量的多少,與農業生產關係密切。
「立秋之日涼風至」明確地把立秋與天涼聯絡起來。可見,立秋就是涼爽的秋季開始了。不過由於各地緯度、海拔高度等的不同,實際上是不可能都在立秋這一天同時進入秋季的。
立冬,「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開始。「立冬之日,水始冰,地始凍」。人們常以凜冽北風,寒冷的霜雪,作為冬天的象徵。
5樓:倩兒
二十四節氣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表示四季的開始。
這四個節氣合稱四立。按照中國古代天文學上劃分季節的方法,是把四立作為四季之開始,自立春到立夏為春,立夏到立秋為夏,立秋到立冬為秋,立冬到立春為冬。立,是開始的意思。
故此四個節氣是指春、夏、秋、冬四季的開始。
立春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當太陽到達黃經315度時交立春節氣。立春是漢族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立」是「開始」的意思,自秦代以來,中國就一直以立春作為孟春時節的開始。立春是從天文上來劃分的,春是溫暖,鳥語花香;春是生長,耕耘播種。
立夏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7個節氣,夏季的第一個節氣,表示孟夏時節的正式開始,太陽到達黃經45度時交立夏節氣。鬥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在天文學上,立夏表示即將告別春天,是夏天的開始。
人們習慣上都把立夏當作是溫度明顯升高,炎暑將臨,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重要節氣
立秋,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更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標誌著孟秋時節的正式開始。「秋」就是指暑去涼來。到了立秋,梧桐樹開始落葉,因此有「落葉知秋」的成語。
從文字角度來看,「秋」字由「禾」字與「火」字組成,是禾穀成熟的意思。秋季是天氣由熱轉涼,再由涼轉寒的過渡性季節。
立冬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漢族傳統節日之一;時間點在公曆每年11月7—8日之間,即太陽位於黃經225度。此時,太陽位於赤緯—16度19分,北京地區正午太陽高度僅有33度47分。立冬過後,日照時間將繼續縮短,正午太陽高度繼續降低。
6樓:水果菇涼
按照中國古代天文學上劃分季節的方法,是把四立作為四季之開始。自立春到立夏為春,立夏到立秋為夏,立秋到立冬為秋,立冬到立春為冬。立,是開始的意思。
故此四個節氣是指春、夏、秋、冬四季的開始。
立春是從天文上來劃分的,春是溫暖,鳥語花香;春是生長,耕耘播種。
在天文學上,立夏表示即將告別春天,是夏天的開始。人們習慣上都把立夏當作是溫度明顯升高,炎暑將臨,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重要節氣。
從文字角度來看,「秋」字由「禾」字與「火」字組成,是禾穀成熟的意思。秋季是天氣由熱轉涼,再由涼轉寒的過渡性季節。
立冬期間,漢族民間以冬至為冬季之始,需進補以度嚴冬的食俗。冬是終了的意思,有農作物收割後要收藏起來的含意,中國又把立冬作為冬季的開始。
7樓:奮鬥的少年
是的,也稱四立,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個節氣的合稱。
《周髀算經》卷下:「四立者,生長收藏之始。」二十四節氣的命名反映了季節、物候現象、氣候變化三種。
反映四季變化的節氣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8個節氣。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齊稱「四立」,表示四季開始的意思。
反映溫度變化的有:小暑、大暑、處暑、小寒、大寒5個節氣。反映天氣現象的有:
雨水、穀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7個節氣。反映物候現象的有驚蟄、清明、小滿、芒種四個節氣。
節氣都是指的時刻,即太陽黃經等於15度時,便是清明節。
8樓:我去有意思好吧
二十四節氣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表示四季的開始。
1、立春
立春象徵著春天的到來,北方有吃春餅的說法。立春吃春餅俗稱咬春,春餅又薄又軟,再捲上時令蔬菜,比如韭菜、菠菜、酸菜,還可以捲上肉絲、土豆絲,將所有的菜都卷在一起,從頭吃到尾,叫做有頭有尾。
2、立夏
立夏後天氣會變得越來越熱,過不了多久就到了小麥收穫的季節,很多人到了夏天食慾會大減,所以在立夏這一天會做一頓過水麵來吃,一是為了增強體魄,二是為了紀念不久後到來的麥收。
3、立秋:
立秋以後天氣會越來越涼快,人們會食慾大增,吃一頓餃子可以彌補整個夏天出的汗,也可以為不久後到來的寒冬積累過多的脂肪。除了吃餃子以外,有的地區還喜歡燉一鍋滋陰補腎的羊肉來吃。
4、立冬
立冬示著寒冷冬天的到來,立冬有北吃餃子南吃鴨的風俗習慣。天氣慢慢變冷,人們要多補充熱量和能量,因為肉類中含有的蛋白質最高,所以冬天吃肉是最好的選擇。在北方溫度低,常常會凍傷耳朵,餃子和耳朵的形狀很相似,所以有立冬吃餃子,冬天不會凍耳朵的說法。
9樓:匿名使用者
二十四節氣的命名反映了季節、物候現象、氣候變化三種。《周髀算經》卷下:「四立者,生長收藏之始。
」二十四節氣的命名反映了季節、物候現象、氣候變化三種。 反映四季變化的節氣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8個節氣。
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齊稱「四立」,表示四季開始的意思。反映溫度變化的有:小暑、大暑、處暑、小寒、大寒5個節氣。
反映天氣現象的有:雨水、穀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7個節氣。
反映物候現象的有驚蟄、清明、小滿、芒種四個節氣。節氣是指的時刻,即太陽黃經等於15度時,便是清明節。古人根據太陽一年內的位置變化以及所引起的地面氣候的演變次序,把一年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的天數分成二十四段。
分列在十二個月中,以反映四季、氣溫、物候等情況,這就是二十四節氣。每月分為兩段,月首叫「節」,月中叫「氣」。古人將一個太陽年,劃分為季、節、氣、候,1年=4季=12節=12氣=72候,這就是季節、氣候的定義。
十二個月,每月設一個「節」,中間設「氣」,如同劃分十二竹節,竹節中間充氣,此乃節氣的由來,也是氣節,節度的本意。二十四節氣又分為十二節與十二氣(中氣),每月有一「節」與一「氣」區分,「節」為月之始,「氣」的最後一日為月之終。
中國農曆將只有節,沒有氣的月份,置為上個月的閏月。有節無氣,即農曆的閏月。由於節氣反映了地球圍繞太陽運動的過程,是每年季節變更的重要標誌,因此對農業生產非常重要。
二十四節氣和日曆中節氣的時間對不上,這是為什麼?
10樓:仉量
二十四節氣起源於黃河流域。遠在春秋時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個節氣。以後不斷地改進與完善,到秦漢年間,二十四節氣已完全確立。
公元前104年,由鄧平等制定的《太初曆》,正式把二十四節氣訂於曆法,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
太陽從黃經零度起,沿黃經每執行15度所經歷的時日稱為「一個節氣」。每年執行360度,共經歷24個節氣,每月2個。其中,每月第一個節氣為「節氣」,即:
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個節氣;每月的第二個節氣為「中氣」,即:雨水、春分、穀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個節氣。「節氣」 和「中氣」交替出現,各歷時15天,現在人們已經把「節氣」和「中氣」統稱為「節氣」。
二十四節氣反映了太陽的週年視運動,所以節氣在現行的公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後不差1~2天。
為了便於記憶,人們編出了二十四節氣歌訣:
二十四節氣歌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節氣七言詩
地球繞著太陽轉,繞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節緊相連。
按照公曆來推算,每月兩氣不改變。
上半年是
六、甘一,下半年逢
八、甘三。
這些就是交節日,有差不過一兩天。
二十四節有先後,下列口訣記心間: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連;
驚蟄春分在三月,清明穀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滿,六月芒種夏至連;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處暑八月間;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緊季節忙生產,種收及時保豐年。
隨著中國曆法的外傳,二十四節氣已流傳到世界許多地方。
立春:立是開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開始。
雨水:降雨開始,雨量漸增。
驚蟄:蟄是藏的意思。驚蟄是指春雷乍動,驚醒了蟄伏在土中冬眠的動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晝夜平分。
清明:天氣晴朗,草木繁茂。
穀雨:雨生百穀。雨量充足而及時,穀類作物能茁壯成長。
立夏:夏季的開始。
小滿:麥類等夏熟作物籽粒開始飽滿。
芒種:麥類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熱的夏天來臨。
小暑:暑是炎熱的意思。小暑就是氣候開始炎熱。
大署:一年中最熱的時候。
立秋:秋季的開始。
處暑:處是終止、躲藏的意思。處暑是表示炎熱的暑天結束。
白露:天氣轉涼,露凝而白。
秋分:晝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將要結冰。
霜降:天氣漸冷,開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開始。
小雪:開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積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來臨。
小寒:氣候開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時候。
中國的24節氣及意思,中國的24節氣是指?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寒又寒。其中包括二十四節氣,每個節氣約距半個月,代表氣候的逐漸變化對防災 耕種等起到提醒和警惕的作用。雨水 代表將進入雨季,注意防洪防澇等 驚蜇 代表春雷一響驚醒萬物,適宜耕種 節氣 太陽黃經度數 所在公曆日期 所在陰曆日期 所分三個氣候立春 ...
閏月對24節氣有影響嗎,今年閏月4月 節氣是不是也會往後推遲呢?
沒有。拓展 1 簡介 閏月leap month 是一種曆法置閏方式。在亞洲 尤其在中國 閏月特指漢歷 民間亦稱農曆 每逢閏年增加的一個月 為了協調迴歸年與漢歷年的矛盾,防止漢歷年月與迴歸年及四季脫節,每2至3年置1閏,古代曾採用19年置7閏的閏周,到唐代的 麟德歷 時廢除了固定閏周,採用無中氣月置閏...
風水羅盤24句話解釋,羅盤24節氣為什麼與天盤24山對應
風水羅盤說的屋苑是指的什麼 屋,就是房屋。苑,美麗的院落,也就是所有外有牆院規範的場所。羅盤24節氣為什麼與天盤24山對應 風水羅盤的三層二十四山的用法 什麼是羅盤三層二十四山的用法,羅盤三層二十四山的運用手法,羅盤之三層二十四山使用方法?在三合羅盤中,有三環二十四山,其名稱 位置和用途均有不同。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