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下婆婆當自己面大聲訓斥孩子時是什麼樣的感受

2021-10-28 17:57:54 字數 6469 閱讀 6477

1樓:匿名使用者

當然會不開心,感覺很壓抑的感覺,又不能發火,而且現代的科學育兒理念告訴我們,不可以大聲訓斥孩子。當婆婆訓斥孩子的時候,我都在旁邊稍微提醒一下小點兒聲兒跟孩子講道理之類的話。

2樓:以心

心裡肯定不舒服,但是咱不能和她見過,需要坐下來一起去溝通,去說服父母,這個其實就是教育方式不同。

3樓:7721滅韓賬婦

婆婆經常當自己面大聲訓斥孩子,誰會開心?誰也不會開心的!整的家裡又是一場烏煙瘴氣,明明是孩子做錯了那麼一點小事,甚至會演變成家庭戰爭,會造家庭矛盾的,也會影響到婆媳關係的。

4樓:名

肯定會不開心的,我婆婆一般比較疼孩子,但是遇到她心情不好的時候,孩子吵鬧,她就會很大聲說:很吵,很煩。然後就進房間鎖門。

說實話我很無語的,也很不喜歡她這樣,有孩子的家庭肯定是很熱鬧的。

5樓:沉夜孤星

說實話,遇到這樣的情況,沒有誰會開心,每年春節婆婆來的時候,會義無反顧的承擔起一些照顧孩子的責任。可是,也許孩子帶得太少,加之婆婆缺少耐心,有時候覺得有含沙射影之嫌。只是,我不會和婆婆吵,我會去找老公來幫忙。

6樓:匿名使用者

肯定不好了,感覺自己心裡會很憋屈,好像這樣會給寶寶心理帶來很不好的影響啊。

7樓:焦妍嘉

在婆婆第一次大聲訓斥孩子的時候,我真的連自己都嚇到了,我那麼細心呵護的女兒怎麼被她數落成了這樣,但也沒再說,之後更是嚴重,後來,我更是跟婆婆著急上火過一次,再後來就沒事了。

8樓:王倩

我覺得我們當父母有時說說孩子還不怎麼,但要是婆婆說了的話我肯定是不幹的,孩子小,給他好好講講道理是可以的,要是經常當著我的面罵孩子,說白了就是在變向的說我,想想說我,我會高興嗎?

9樓:尓康

說實話,會特別特別的難受,自己的孩子自己說說還行,就算是自己老公說都感覺心裡不舒服,更何況是婆婆呢?

當父母大聲訓斥孩子的時候,有考慮過孩子的感受嗎?

10樓:優勝教育

我可以舉自己的例子。

在高考的時候,我第一年沒考上,第二年沒考上,第三年才考上了。我用了三年的時間和我的同學拼了一年,我在北大畢業的時候,我們全班50個同學,我是全班倒數第五名,但成績並沒有阻礙我做成自己的事業。

人的成長是一輩子的事情,絕對不是你在小學、大學所得的分數決定的。分數對於孩子來說很重要,但是不能因為孩子分數低就認為孩子沒出息。

請家長一定要改一改判斷成功的標準。

孩子分數高是成功的標準之一,但是千萬不要把它當作是必然的標準,更不能當做是惟一的標準。

否則你的孩子就會受到無數的傷害,因為任何一次考試只有一個第一名。

如果一個班裡有40名學生,難道除了第一名,其餘的39個孩子都是笨蛋嗎?都是失敗者嗎?絕對不是!

所以我有一種自我解嘲說法:其實當第一名也確實不容易,因為他走得很辛苦,往前面一看,一個追趕的人都沒有,往後面一看,全班都在追自己,追的自己半死不活,所以第一名沒有什麼好當的。

當最後一名多幸福呀,往前一看,都是被自己追的半死不活的人,往後一看,一個追自己的人都沒有,你想這種生活多瀟灑呀!

當然這種觀點不能和孩子說,你一定要學會怎麼鼓勵孩子。這次考倒數第一,下次我會鼓勵他考倒數第二,這次他考20分,下次我會鼓勵他考30分。千萬不要說你的孩子,這次考了60分,你告訴他下次不考90分就別進家門。

你這麼說,有的孩子當然會拼命學,但有的孩子拼了命也到不了90分,那他怎麼辦呢?難道真的不讓他進家門麼?你肯定讓他進家門,你讓他進家門就意味著你說話不算數,孩子以後就知道了,我爸爸媽媽是說話不算數的,那我以後就無所謂了,他反正不會不讓我進家門,父母就這麼被孩子刺中了。

所以做父母的一定要記清楚,絕對不能讓孩子吃住你,絕對不能要什麼給什麼。

比如說這個孩子愛吃麥當勞,你就可以把它當成一種**,答應孩子考到10分,就帶他去吃麥當勞,然後再把孩子的分數一點一點加上去。比如說你的孩子考了60分,你千萬不要說下回你要考到90分,或者把孩子臭罵一頓。

你要對孩子說,60分已經不錯了,下回你能不能考到70分,我不把你跟班裡的同學比,我只看你今天要比昨天進步,你明天要比今天進步,這個孩子的分數在潛移默化中就上去了。

他每上去一點,你都要鼓勵他。

當分數考得更低的時候,你要告訴孩子,這次可能是偶然的失誤,爸爸媽媽支援你,千萬不要傷害孩子學習的積極性。

11樓:初衣勝雪

如果父母能夠考慮孩子的感受,可能他也就不會大聲訓斥了。對於孩子來講,最害怕的就是父母發脾氣,尤其是聲音大,怒氣衝衝,對於小孩子來講,那就是一種滅頂之災。

語言的暴力同樣是暴力的一種,它會挫傷孩子的自信和自尊,壓抑孩子的情緒,尤其言語暴力所帶來的心靈傷害和精神傷害,常常會讓孩子陷入長期的沮喪驚恐當中。

有些家長為了圖一時的口舌之快,訓斥孩子的時候,使用了大量侮辱性的言語,當然發洩過後,做家長的心情好受了,是這些惡劣的情緒會轉移到孩子身上,作為幼小的孩子是沒有排遣和宣洩壞情緒的能力的,而這些負面的情緒積壓在孩子的心靈當中,重要的不是影響他們的學業,而且影響他們對這個世界的信心。

其實有許多做父母的本身的涵養不好,性格有問題,他們在訓斥孩子大發雷霆的時候,根本沒有想過會對孩子造成哪些影響。

我母親脾氣非常暴躁,我小的時候一直生活在她的陰影裡,後來得了嚴重的抑鬱症。但是我的母親居然不記得曾經對我使用過暴力,而三天一大打,兩天一小打,對於我來講是終身難忘的噩夢。我的母親她真的是不記得。

這也就是很多父母和子女的悲哀。

就像我一直期待她對我說一聲對不起,因為那些暴力傷害遠遠大過了那些給予的物質的彌補。而她卻一直指望我說謝謝,謝謝她的養育之恩。

我該怎麼說呢?請年輕的父母剋制好自己的脾氣。不要把孩子當出氣筒。

當你播下愛心和慈愛的時候,會收穫滿滿的孝順,反之你展現的是暴力和脾氣,可能收穫的是距離和冷漠。

12樓:一嘆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訓斥呢?肯定是你犯的錯嚴重了,小的錯誤他們是不會管你的,讓你自己反省,那你要是幹啥事都自己能反省出來也是個人才,雖然大聲訓斥不好但是自己也該想想自己犯的事

13樓:匿名使用者

經常大聲訓斥孩子的確不好,但熊孩子大概更沒考慮過父母的感受!

14樓:匿名使用者

話又說回來,當父母耐心管教孩子,孩子不聽話,仍然我行我素,甚至對父母不尊敬不禮貌的時候,你有考慮過父母的感受嗎?!

將心比心,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隔閡才能夠消除,才能夠做到相互理解,相互尊重。

我們希望家庭和睦,我們希望父子之間通過溝通解決問題。

15樓:漆琨瑤

我小時候被父母大聲訓斥的時候,覺得很難受,所以我長大了,有了孩子,我幾乎沒有大聲訓斥過孩子。想發火的時候,耐心耐心再耐心,多數時候都是用講道理的方式,或是其它的方式解決的,讓孩子知道錯了,要將對孩子的傷害降到最低。

16樓:度書琴

父母也忍不住啊 氣頭上 孩子肯定也會受影響,分事情吧,孩子太過分了應該說,小事的話還是應該和緩一點

17樓:匿名使用者

不是沒考慮孩子的感受,可能是來自各方面的壓力,比如工作中的不順,生活中的瑣事,把所有不好的情緒都發洩在了孩子的身上,事後想想又覺得很後悔,成年人的世界裡總有很多的不如意!誰都是第一次當父母,只能不斷的改變,一步一步的變好吧!相互理解相互包容!

18樓:懷涵忍

父母也是有情緒的,也有控制不住自己的時候,但既然把孩子生出來就要負責任,孩子也有無理取鬧的時候,只能多擔待吧,訓斥孩子,孩子或許有什麼錯,或者有什麼誤會,多溝通會好點吧

19樓:

訓斥孩子時肯定是有原因的,父母也沒有必要糾結或考慮小孩的啥感受。

20樓:消逝的暗香

從沒考慮過孩子的感受,大人認為孩子犯了錯就得訓斥

21樓:我就是我

也知道這樣不好,可就是壓不住火,訓過後也心疼。

父母在孩子面前指責訓斥對方對孩子有什麼影響

22樓:焦淘**貝

一、讓孩子產生「我是不好的」的自我認識

當家長指責訓斥孩子的時候,他就像一個法官,代表了權威和正義,不容頂撞和冒犯,訓斥的話句句刺耳錐心,比威脅的威力還大。訓斥而不是支援和幫助,本身就是拒絕,不僅僅是關上門,是從門內拖到門外,再關上門。

孩子難免會「犯錯」,我們這裡先排除掉孩子本沒錯,而是家長小題大做或者雞蛋裡挑骨頭,或者把只要沒聽我的,只要與我想的、要求的不一樣就算錯等情況排除。假設孩子言行確實不當,違反了紀律或社會規範,給他人造成不便或冒犯、侵犯了他人。如果我們帶著預防孩子變壞的目的去看孩子,我們會滿眼看見的都是孩子的錯。

很多人都知道,批評孩子的時候要批評孩子的具體行為而不是孩子本人,不要給孩子貼標籤。且不說我們能否做到,就算做到了,總是批評指責,孩子動輒得咎,那麼也同樣會令孩子感到自己本人的被評判,是自己本人不對、不好,一旦形成了「我是不好的,我總是犯錯,我給父母帶來了很大的麻煩……」等自我概念,就是永遠地給自己判了刑,不能翻身。

二、孩子會變得畏縮、猶豫,不敢嘗試

指責和訓斥並不能給孩子以真正的幫助。假設孩子確實言行不當,訓斥只是用非常激烈的形式對孩子的不當行為予以批判,至於什麼才是恰當、正確的言行呢?怎樣做才是對的呢?

對這兩個問題的回答才是真正地幫助孩子,讓孩子明白下次再遇到類似的事如何處理。訓斥和指責是破壞性的,而建設性的、正向的是:教導、傳授正確的方法,幫助孩子分析問題,瞭解自己言行的前因後果,從而從過失中總結教訓並習得新的方法。

總是被指責和訓斥的孩子會變得畏縮、猶豫,不敢冒險嘗試新的領域,因為怕會犯錯。這樣的人生不舒展、不開心,如果別人的生命如蓬勃生長、茂盛生長的花草樹木,那麼總被指責的孩子的生命就像是被鹽水漬過的蔬菜,萎縮、定型失去了生命的活力。

行為上的猶豫、畏縮源於犯錯的恐懼,更源於內心的不自信,總被訓斥的孩子沒有自尊可言,因為他們沒有得到父母的尊重;沒有自信,因為沒有得到父母的信任;惶惶不安,因為沒有得到父母的接納。

訓斥和指責,意味著拒絕、不接受、不許可。長期下來,孩子都不知道自己還有什麼可以被接受、值得父母愛的。沒有自尊和自信的人會不自覺地討好別人,不斷地為自己的言行解釋或道歉。

也有的人會變得「強勢」起來,總是挑別人毛病,看別人的缺點,指責和訓斥別人特別拿手,因為在他的人生經驗中,在他的人生字典中沒有讚許、認同、認可、表揚、誇獎,而且他會認為把別人的缺點和毛病告訴他是為了他好,為他負責。這樣的態度和行為怎麼能搞好與他人的關係?

經常被指責和訓斥,孩子被逼得只有一條路可走,倒也有可能在某一方面做出成績,例如,讀書可能會比較好,能順利地升學、畢業找工作,雖然孩子並不快樂,而且性格上會有上述缺陷。

三、孩子會養成自責的習慣

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他會時時事事進行自我反省:

我剛才是不是說錯話了?剛才那事是不是做得不對?一個人如果總是把精力放在向後看上,他怎麼可能把向前做得好呢?

總是被訓斥的孩子長大後很少能有成就。自責的人在遇到問題時將首先想到是由誰來負責、認罪,而不是去解決問題。自責的人會被別人很平常的話惹惱,所謂惱羞成怒。

他會將周圍的人視為盯著他、評判他的人,而不是同事、鄰居、不相干的路人。越是自責的人越不容易大大方方地承認錯誤,反而找種種理由和藉口推卸責任,有時其狡辯會讓人覺得無理取鬧。自責的人也容易責備他人,就像渾身被毒液浸過一樣,刻薄成性、牙尖嘴厲、心懷惡意,總把人往壞處想,毒害著別人也毒害著自己。

四、**的責備更容易讓孩子感到被貶低

現在的家長,尤其是受過教育、愛看親子育兒書籍的家長,已經很少用憎恨的語氣訓斥孩子了吧?不過,各種隱性的指責和責備還是很多的。我常常聽見家長糾正孩子:

這樣不對,那樣不好,應該如何,不應該如何。大一點的孩子就會說媽媽嘮叨、煩人。對於媽媽來說,這可能是關心,是提醒,怕孩子出錯,沒有什麼問題呀?

但仔細想一下,這樣做的前提就是認定孩子會出錯,孩子是無能的、笨拙的、易犯錯誤的,因此不能信任,必須不斷提醒。孩子會非常敏感地體察到我們自己都沒有覺察的這個前提,孩子感到厭煩,除了太過嘮叨限制他之外,也有這個層面的反抗,「行了,你怎麼知道我不會?」「別說了,我早知道了。

」這些話背後是一種請求:請相信我能做好吧!

還有一種**的責備是在家長傳授、教導孩子的時候,我聽見不少家長在給孩子講道理或做一件什麼事的時候,語氣格調中有一種強烈的暗示,就差說出口了:「怎麼樣?你不會吧?

」「瞧,這樣才對,你想錯了吧?」「哎,你怎麼這麼笨,連這個都沒有想到?」孩子對這些沒說出口的話是感受得到的。

本來孩子對家長就是仰視的態度,在家長面前孩子是弱小的、幼稚的、沒見過世面、沒知識沒本領,所以孩子才會那麼謙虛,那麼熱誠,那麼信賴地向家長討教。家長是有責任、有義務去教導孩子的,而且是要以孩子能聽懂的方式讓孩子真正領會、學會。要做到這一點是不容易的。

雖然人類共同的弱點之一是好為人師,但當一個好老師可不簡單,光我們自己像領導作報告一樣或背書一樣照本宣科,結果孩子沒聽懂,那我們還是沒教好。

有的家長是很為自己的知識和技能而自豪的,這個自豪有的時候不恰當地流露出來,就會讓周圍的人感到對自己的抬高和對別人的貶低——孩子更容易感受到這種貶低、責備。

我當孩子的面自己打自己耳光,會給孩子帶來什麼影響

這種行為不能在孩子面前去做,這種是虐待行為,他看到了會讓他有樣學樣的行為,在他心也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孩子最害怕什麼?玩具丟失了?還是好吃的沒有了?都不是,孩子最擔心最害怕的都與父母有關,你們才是孩子心中最重要的。多看看孩子擔心的事,然後以後注意不要再犯,別再傷害了孩子的心。爸爸媽媽吵架了 曾有一家兒...

婆婆屢次把我當外人,懷孕月把我趕回了我自己家,我也不想窩窩囊囊的,跪求你們有什麼高明的手腕

你孃家人不管嗎?把你趕回家?這婆婆也是夠了,都這樣了,告訴你爸媽呀,況且你這會兒還在孕期,這個時期是女人無需要關愛的時候,她還趕你走,真是太過分了吧,你快告訴你爸媽,還有你老公為什麼也不攔著你,你老公在家不幫你說話嗎?如果繼續過,那趕緊買房子,或者再找一處房子,她這樣顯然是拿捏你慣了,能忍的忍,不能...

婆婆如果有什麼樣的表現說明把自己當外人,自己應該怎麼做

婆媳關係一直以來都是家庭中比較緊張的一個問題,兩個相差幾十歲的女人相處,有些摩擦也是在所難免。想要緩和婆媳矛盾需要兩個人的努力,相互包容和理解。結婚不再是兩個人的事,而是兩個家庭。能獲得丈夫的疼愛自然重要,但同時也要跟未來公公婆婆打好關係。在一段不幸的婚姻中,不管女人做什麼都是錯的,因為對方完全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