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孔子思想維護封建統治。主張等級制、上智下愚、克己復禮,使中國封建社會維持了兩千多年.
孔子思想形成的原因概括為:(1)春秋時代的需要。(2)歷史文化的積累。
(3)生活實踐的昇華。孔子思想體系的特點總結為:一是體仁,二是中庸,三是修禮,四是行道。
孔子學說是仁學,源於民本主義,其主要內容是繼承西周以來的敬德保民思想;「禮」是孔子禮的思想的直接**。孔子的禮,大則治理國家之**,小則為人處事之禮貌;無所不及的中庸思想,是孔子學說的哲學方法,也是孔子的唯物主義思想部分中最核心的內容,是辯證法在孔子思想中的典型運用;大同思想是孔子思想的重要組織部分,寄託了孔子的遠大政治理想,是孔子入仕行道,終生為之奮鬥的最終目的。孔子軍事思想盡管未成體系,但仍是很有價值的。
孔子為了使魯國立於不敗之地,提出了「文事」「武事」兼備的著名國策。孔子十分重視軍隊的教育和訓練,提出了「以不教民戰,是謂棄之」的命題,不僅在理論上是正確的,而且在實踐上也是有效的。孔子又提出「足食、足兵」,這是其軍事政治思想的中心。
他又提倡「義勇」,所謂「義」實際也就是一定的政治觀點問題,由此可認為他在治軍上已開始重視政治思想教育。他還提出「征伐自天子出」的命題和主張,在古代軍事思想史上也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孔子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相傳有**三千,賢**七十二人,孔子曾帶領**周遊列國14年。孔子還是一位古文獻整理家,曾修《詩》、《書》,定《禮》、《樂》,序《周易》,作《春秋》。
孔子的思想及學說對後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孔子支援旨在提高人民生活、減輕人民負擔的經濟改革,他所提出的一系列經濟觀點如:使民足食,富而後教,薄斂厚施,節用愛人等等,都超出了他的前輩,在客觀上反映了民眾的某些要求,其經濟思想的主要方面對歷代經濟改革家和思想家的經濟政策的制定,以及世人經濟觀念的形成具有深遠的影響。
孔子因材施教的原文
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
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
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
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
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子路和冉有向孔子請教的是同一個問題:聽到一個很好的主張,是不是應該馬上去做呢?孔子卻對不同的人作出不同的回答。
他對子路說:家裡父兄在,你應該先向他們請教再說,哪能馬上去做呢?而對冉有卻是加以肯定:
應當馬上就去做。站在一旁的公西華想不通,便問孔子這是為什麼呢?孔子開導說:
冉有遇事畏縮,所以要鼓勵他;子路遇事輕率,所以加以抑制。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針對不同事物的不同特點,用不同的方法去解決矛盾。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學思想,在中國教育史上有較大的影響。
有一次,空子講完課回到自己的書房,學生公西華給他端上一杯水.這時候,子路匆匆的走進來,大聲的向老師討教:"先生,如果我聽到一種正確的主張,可以立刻去做麼?"
孔子看了子路一眼,慢條斯理的說:"總要問一下父親和兄長吧?怎麼能聽到就去做呢!"
子路剛出去,另一個學生冉有有悄悄的走到孔子面前,恭敬的問:"先生,我要是聽到正確的主張,就應該立刻去實行麼?"
孔子馬上回答:"對,應該立刻實行."
冉有走後公西華奇怪的問:"先生,一樣的問題你的回答怎麼相反呢."
孔子笑了笑說:"冉有性格謙恭,辦事憂鬱不決,所以我鼓勵他臨事果斷,但是子路逞強好勝,辦事不周全,所以我就勸他遇事多聽取別人的意見,三思而行
2 溫故而知新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為政》)
2樓:綰溪沙
儒學的影響
對中國的影響
1. 儒家思想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儒家思想對中國文化的影響很深,幾千年來的封建社會,所傳授的不外《四書》《五經》.傳統的責任感思想,節制思想,和忠孝思想,都是它和封建統治結合的結果,因此,儒家思想是連同我們當代在內的主流思想.
2. 儒家思想對中國政治、經濟的影響
儒學在中國存在幾千年,對於中國的政治、經濟等各個方面依然存在巨大的潛在影響.
在春秋戰國時的諸子百家中湧現出來的儒家學說,因為與中國古代封閉的封建社會制度相適應而得到封建統治者的青睞,自從西漢「廢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儒學作為封建文化重要組成部分佔據了歷史主導地位,與封建**思想並行綿延流長。不可否認,儒學對中華民族的文化認同起了一定的正面作用,同時,它對中國社會各方面的負面影響也是有目共睹的事實。儒學思想在後世的文化發展中一直是中國文化思想的主流,受它影響下的中國社會在追求統一的形式化過程中逐步僵化,經濟上的自洽滿足淪為了貧窮愚昧,文化上的皓首窮經變成了思想桎梏。
雖然對儒學思想的反思自「五四運動」以來從未中斷,然而,由於極力維護舊傳統的保守勢力阻擾,儒學從來沒有受到全面解構,以至於它仍有頑強的生命力,甚至現今還有人設想用儒學的保守意識形態對民主和科學的價值進行評判。
孔子自有其不可磨滅的貢獻,對他的思想進行研究,吸取其中合理的成分,當在情理之中。只是「影響了中國2000多年的歷史程序」,似乎不能籠統而論。「影響」有正面負面之分,此處認定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起到了重大作用」,卻隻字不提負面影響。
比如,孔子以及儒家的思想作為中國兩千餘年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對於那些要維護正統的人(例如皇帝)來說,確實就像命根子。至於平民百姓,卻如李贄所言,只是「儒先億度而言之,父師沿襲而育之,小子朦聾而聽之」,「萬口一詞」,「千年一律」,方才「從眾而聖之,亦從眾而事之」。「五四」運動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號,大概就有一掃這種**與愚昧的考慮。
如今把孔子思想當作「中華文化和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去繼承弘揚,卻是意欲何為?
3樓:藍色天線
用忠君思想來愚昧人民,使之不會反抗.總的來說,他的學說是為統治階級服務的,所以皇帝們當然樂於推廣,久而久之,便在人民心目中根深蒂固了.
唉,醬缸啊
4樓:一結婚男人
中國幾千年的正統思想是經過董仲舒發揮的儒家思想,是融合了道家、法家、儒家思想即「霸王道」,與孔子最初的儒家思想相差很多。
還不能混為一談。
5樓:我是小小大不留
太多,懶得打,去看百家講壇吧,週六,日都有。
孔子的思想為什麼能成為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6樓:
儒家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思想的核心,是中華文明的優秀文化遺產.這一思想對鞏固封建統治,維護國家統一曾經發揮過重要作用;封建統治者為了控制人們的思想而推行愚昧政策,阻礙了社會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的進步,對歷史發展產生過消極影響.但是,儒家思想中的勤政愛民、任人唯賢、和睦相處、以仁為核心的道德規範、合理的教育方法,具有積極意義.
春秋晚期,孔子創立儒家思想,核心是「仁」,主張以愛人之心調解與和諧社會人際關係;主張「禮」,即貴賤有「序」;主張以德治民,反對苛政和任意刑殺,要求統治者愛惜民力,取信於民,正身律已;主張改良,與時俱進.以仁為核心的道德規範,有利於調解人際關係,緩和社會矛盾.②戰國時期的孟子發展了孔子的民本思想,提出「民為貴」、「君為輕」,主張「仁政」,即不誤農時、放寬刑罰、輕徭薄賦,讓農民有一定土地.
③董仲舒吸收了法、道等學派的長處,結合**主義**集權制的需要,對儒家學說加以改造.他宣揚「天人感應」、「君權神授」和「大一統」的思想主張,提出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並被漢武帝採納,光大了儒學,使儒家思想成為封建統治的正統思想.④唐安史之亂後,儒學的正統地位受到削弱.
兩宋時期,朱熹等對儒家思想加以改造,吸收佛教和道教的某些思想,形成新儒學,即理學.理學提出「存天理,滅人慾」,實際上是為封建等級制度辯護.⑤明朝時期,為了嚴厲控制士人的思想,創立了八股取士制度,規定科舉試卷僅從儒家經典中命題,不許發揮個人見解,這使儒學的地位空前強化.
⑥十九世紀末,康有為著《孔子改制考》和《新學偽經考》,把西方資本主義政治學說與儒家思想結合起來,強調託古改制,為維新變法尋找理論依據,將儒家思想賦予了新的內容.⑦新文化運動的代表人物將矛頭直接指向儒家思想,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號,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將儒家思想維護的封建禮教喻為「吃人」的魔鬼.新文化運動嚴重動搖了以儒學為代表的封建正統思想的統治地位,但儒學的統治地位沒有從根本上改變
7樓:幹樂戎
仁義禮智信 這幾個字就行了
孔子的儒家思想憑什麼影響中國幾千年
8樓:僕悠雅
儒家思想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儒家思想對中國文化的影響很深,幾千年來的封建社會,所傳授的不外《四書》《五經》.傳統的責任感思想,節制思想,和忠孝思想,都是它和封建統治結合的結果,因此,儒家思想是連同我們當代在內的主流思想.
積極方面:(1)重視教育,並且創造"因材施教"等教學方法,在教學上注意個性差異,善於啟發教學.可以說教學經驗很豐富.
(2)注重道德,禮教,仁義,要求自覺遵從真和善,這一方面比上歐洲西方國家的宗教和神論思想不知道進步多少倍,是典型的人文主義,以人為本,而不是追求虛無縹緲的偶像和神.
(3)思想上善於辨證思維,重視自然的農業,重視經驗,認為自然秩序是人類理性的根源,而 人類的理性又是人的自然權利的依據.提倡"以農為本",是符合中國古代的實際資源情況的重農思想.
(4)提倡以"禮"治國,"倫理政治"思想.如果說西方文化是"智"型文化,那麼我們中國文化就是"德"型文化,這一德型表現在政治上,也有積極的一面:忠於國家,抵禦外來侵略,刺殺暴君,直諫犯上.
很了不起的民族精神!
(5)儒家思想早熟,統治有力,貫穿了中華民族的大部分時期,給社會歷史的起了安定,平衡,和參考約束.
儒家思想的消極方面: (!)不重視農業生產知識的傳授,不重視科學知識的學習,強烈的政治目的,孔子就是傾向於參政的.
(2)不重視邏輯,一味重視經驗,叫做"經驗理性",使邏輯推理和深刻解釋事物的規律的理論沒萌芽,不如西方人那麼追根問底,以至產生理論和學說.
(3)強調個人服從群體,壓抑了人的個性.漠視性格,思想大統一.造成國民愚忠愚孝,道德和責任標準壓制了人的創造性,這也和歷代帝王的意志合拍,被其利用,成為統治階級的思想**.
(4)倫理關係凝固化,絕對化,三綱五常,家長**,成為人身壓迫,精神虐殺,制約著全民族的思想方式和生活方式,成為歷史前進的阻力.
(5)倫理觀念,等級制度置高無上,達到排他性的程度,從而限制了自然科學和科技的發展.歷代帝王也不重視科學技術,把一些科學成就說成"淫計小巧".
總之,儒家思想的兩部分-----聖人的主觀思想和客觀政治論,即"內聖"和"外王",(王的意思是治理,統治的意思),都對我們民族的思想文化產生巨大的影響.即使是當下,我們也無法走出它的圈子多遠.它有其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
我們應如實客觀的正視這個問題.
比如,在我們現代的教育中,儒家的教育方法還是很有用的."因材施教""誨人不倦""溫故知新"等等.
再有在**的**腐敗問題上,道德,仁義,儒家的思想會是對**們的譴責依據吧?再者,我們所講的責任感,正義感和勤奮精神,那個不是我們的民族精神,不是儒家文化傳統的精華呢?
希望你能滿意
孔子的思想為什麼能成為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儒家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思想的核心,是中華文明的優秀文化遺產.這一思想對鞏固封建統治,維護國家統一曾經發揮過重要作用 封建統治者為了控制人們的思想而推行愚昧政策,阻礙了社會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的進步,對歷史發展產生過消極影響.但是,儒家思想中的勤政愛民 任人唯賢 和睦相處 以仁為核心的道德規範 合理的教育...
中國重男輕女的思想為什麼還這麼嚴重
中國人重男輕女思想的根源歸根到底都是封建思想吧,古語云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好多人都希望有仔送終,無論所生的兒子怎麼不好,還是他的心肝.大多數人都認為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到時候是顧得了婆家忘了年家,對家沒什麼貢獻,還有很多老人家就是捧著古話當聖旨,生不到兒子就給我繼續,可悲阿 過客 218.19...
孔子正名思想是什麼為什麼要正名,孔子的思想正名是什麼意思
為何需要正名 論語 子路篇 雲 子路曰 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636f7079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262373334 子曰 必也正名乎 子路曰 有是哉,子之迂也 奚其正?子曰 野哉,由也 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