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社會態度
社會態度(social attitude)
主體對外界事物一貫的、穩定的心理準備狀態或一定的行為傾向。2023年美國心理學家k.w.
斯彭斯最早注意到態度現象,認為是一種先有之見;2023年,丹麥社會心理學家c.g.朗格在關於情緒的實驗中發現,被試者有思想準備和無思想準備,對刺激物的反應不一樣。
美國社會學家w.i.托馬斯與f.
w.茲納尼茨基在《波蘭農民在歐洲和美國》(1909)一書中首次使用態度概念。
在社會心理學中對社會態度有不同的理解,美國社會心理學家l.l.瑟斯頓和c.
e.奧斯古德將態度視為評價或情感性反應;f.奧爾波特把態度看作為心理的神經的準備狀態;認知論者將態度看作是由認知的、情感的、行為的三種成分構成的一個整體,是對態度物件的理解、情感和行為的相互關聯的比較持續的、某一個人內部的系統。
認知成分是主體對態度物件的認識和評價,是人對於物件的思想、信念及其知識的總和。情感性成分是主體對態度物件的情緒的或情感性體驗。行為傾向成分是主體對態度物件向外顯示的準備狀態和持續狀態。
這三種成分各有自己的特點,認知成分是態度的基礎,其他兩種成分是對態度物件的瞭解、判斷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情感性成分對態度起著調節和支援作用;行為傾向成分則制約著行為的方向性。
特點社會態度有以下特點:①內隱性。態度本身是無法直接測定的,必須從個人的行為或與行為有關的語言行為表現中間接推斷出來,測定態度需要一定的中間變數。
②方向性。態度總是具有贊成或反對的方向特點,並具有程度的差異,有時反映出態度的極端性,有時則反映出態度的中性性。③態度的統一性。
構成態度的認識、情感和行為傾向三種成分彼此協調,是一個統一的整體。④態度的複雜性。在一定條件下,個體並不是經常表現出與內心態度相一致的外部行為。
⑤穩定性。在一定時期內態度保持著相對穩定的傾向。
功能德國心理學家d.卡茨從需要滿足的角度,認為態度具有以下 4種功能:①適應功能。
個體具有從外部環境獲得獎勵,避免懲罰的需要,而態度使人具有滿足這種需要的功能。②價值表現功能。態度可以明確地顯示自我的價值,具有積極的表現功能。
③自我防禦功能。態度既可以拒絕引起焦慮的外部事件,又可調節內部衝動。④知識功能。
態度可以作為理解環境的一種手段,將它作為判斷的標準或理解的參考系。
社會態度與行為
一般的情況下,態度決定行為,行為是態度的外部表現。但是,也經常發現態度和行為之間並不完全處於對應的關係,其相關程度並不高。產生態度和行為不一致的原因,除了可以歸之於態度測定及調查等方法問題外,還由於從態度到具體的行為之間存在著各種中介因素,主要包括:
①個體心理、人格因素。②社會的環境因素。這兩類因素往往共同起作用。
態度與行為的相關性,大體表現為以下幾種情形:①如果態度本身是強烈的、明確的,那麼態度與行為的一致性就高。②如果在態度體系中,沒有彼此矛盾的或衝突的態度存在,態度又很具體,態度與行為的一致性就高。
③優勢動機越強烈又沒有衝突,兩者的一致性就高;個體能力越強,自我實現抱負越高,行為與態度的一致性就越高。④強有力的群體**壓力與個體已有的態度不一致時,將會較大程度地破壞態度和行為之間的一致性。⑤如果個體為表現某種態度所付出的代價高於行為目標的價值,那麼態度和行為的一致性就比較低。
⑥幾種態度與一種特定的行為相聯絡,或者幾種行為與一種特定的態度相聯絡,而在若干種態度之間或行為之間又有衝突的情況下,往往會發生態度與行為之間的不一致。
中性態度
在態度的方向上,那種既不表示反對,又不表示贊成的心理傾向,稱中性態度。中性態度有以下特點:①較強的內隱性。
即往往以中性態度掩蓋贊同或反對的真實態度。②現實的迴避性。即採用「不表態」或「中立」來回避現實中存在的矛盾。
③穩妥性。由於對態度物件認識不清楚而以中性態度表現出來,待認識清楚之後,再表示明確態度。④可變性。
中性態度總是要向兩極轉化的,它是處於變化中的過渡期。
態度的測量
使用間接的方法,如行為觀察法、問卷法,對態度進行測定,並使之量表化,是態度測定中的一般程式。態度測量是從20世紀20年代中期,首先由瑟斯頓開始的。態度測定是一項非常複雜和困難的工作,除了要考慮態度的特徵、態度的方向和態度的強度以外,還要考慮與態度相聯結的情感的強度,態度的雙向性和重要性,認知的複雜度,表現於行為的程度,以及與其他態度的關聯度、靈活性和意識化的程度等等。
影響態度測定的因素大致有:①測定方法本身的科學性;②研究者本人的特點;③被測定者的特徵;④測定情境的特徵等。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往往也會影響態度測定的效果。
態度量表
大致可分為單維度量表和多維度量表兩類。前者有瑟斯頓的等距測量法,美國社會心理學家r.利克特的累加評定法,美國社會心理學家l.
格特曼的量表解析法等。在多維度量表中有sd法,即語義分化法,多維度量表法、e.s.
博加達斯的社會距離量表等。在制定態度量表前,首先須確定自變數、因變數,以控制和排除無關變數;其次應注意測量指標,使之能測出態度傾向的程度,即對態度作定量分析。使用量表測量態度應及時,若有可能,應採取追蹤測量,以獲得態度變化的資料。
態度的形成
個體的社會態度的獲得過程,就是態度的形成。美國社會心理學家g.w.
奧爾波特認為,態度形成有 4個條件:①經驗的積累和整合。從各個零散的經驗中形成相同型別的特殊反應的整合。
②經驗的分化。開始是籠統的、缺乏特殊的,以後逐漸分化和個別化。③劇烈的、外傷性經驗,甚至是僅僅一次的經驗,就可以形成永久性的態度。
④對社會已有態度的模仿及語言的學習。從發展的角度看,d.克雷奇認為影響態度形成有以下因素:
①個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滿足;②對某一物件的資訊獲得的質量以及資訊源的性質;③所屬群體或參照群體對個體的影響;④個體的人格特點。
凱爾曼於2023年提出態度形成的3階段說:①服從。或是出於主體的意願,不知不覺地模仿;或是受到群體規範的壓力,從而產生的服從行為。
②同化。態度不再是表面的改變,也不是被迫,而是自願地接受他人的觀點、信念、行為或新的資訊,這一階段已經與所要形成的態度相接近,但沒有同自己全部態度體系相融合。③內化。
內心發生了質的變化,新的觀點、新的情感和新的意願已經納入了自己的價值體系之內,成為自己態度體系中的一部分,比較穩固,也不太容易改變。到了這一階段,態度才真正地形成。後來,此假說被認為是無法得到證實的,凱爾曼也對此做過補充。
態度的變化
廣義指由於內部因素或外部因素使某一定時期內持續的、穩定的態度發生變化;狹義指的是由於社會的影響,特別是由於說服性溝通使以前的態度向相反的方向發生變化。態度變化的方向按照施加影響的社會或他人所期待的方向發生變化的,稱肯定性態度變化;按所作用的他人的期待及想法作相反方向變化的,稱否定性態度變化。
社會心理學對社會態度形成和變化的研究有以下幾種主要理論:①認知均衡理論。出發點是人們在心理上有維持態度系統平衡一致的需要,當人們態度系統失去平衡後,總有從不平衡向平衡轉化的趨勢。
態度系統中諸成分的不一致性是促進態度改變的主要因素。按對一致性理解的不同,可分為幾種解釋態度改變的理論模式:f.
海德的p-o-x模型,t.m.紐科姆的a-b-x模型,奧斯古德與p.
h.坦南鮑姆的和諧理論,l.費斯廷格的認知不協調理論等。
②資訊傳播理論。美國社會心理學家c.霍夫蘭德等人認為,態度是後天習得的產物,是由學習而來的反應。
強化、模仿是態度形成的機制。經過肯定性強化的態度被接受,而經過否定性強化的態度被放棄。態度改變應強調在資訊傳遞過程中研究個體對資訊的注意、理解與接受等因素。
③20世紀60年代末出現心理抗拒理論,把心理抗拒現象及其抗拒效果作為一種態度進行研究。發現在心理抗拒的情況下,事先的說服教育不僅不利於態度轉變工作,反而會促使態度向預期相反的方向變化。後來,在心理抗拒理論的基礎上發展出心理免疫理論,認為要想促使態度向有利方向轉化,事先讓被試者參與有關的活動是必要的,被試者積極參與實驗者進行的一系列活動,有助於被試者的態度
社會心態有哪些
2樓:無線電師
1、積極的社會心態構成主流
第一,自尊自信:對待自我的積極心態。
第二,開放包容:面對他人的積極心態。
第三,理性平和:行為選擇的積極心態。
第四,積極向上:方向選擇的積極心態。
2、消極的社會心態表現突出
第一,弱勢、焦慮的心態。
第二,炫耀、霸道的心態。
第三,浮躁、盲動的心態。
第四,消極、冷漠的心態。
3樓:匿名使用者
首先,社會心態,是反映特定環境中人們的某種利益或要求並對社會生活有廣泛影響的思想趨勢或傾向,它揭示的是特定社會中人們的心理狀態。例如對一個時期的國際國內的政治動向、經濟動向、某一重大事件等所表現出的社會心理狀態,反映了人們某種非同尋常的情緒、態度和社會風氣等。通常社會**就是社會心態的重要表現形式。
其次,社會心態問題反映的是社會心態方面一些消極、負面或不良傾向。當前,幾種主要的社會心態問題在經濟、政治、文化及社會生活領域各有體現。
1、經濟生活中的心理失衡.
2、政治生活中的心理無助.
3、文化生活中的心理空虛。
4、社會生活中的心理焦慮。
職業的社會功能有那些
4樓:無語倫比
從社會角度來看,職業的存在和職業活動構成了人類社會的存在和社會活動,職業勞動創造出社會財富,從而為社會的存在和發展奠定物質基礎;
職業的分工是構成社會經濟制度執行的主體;職業也是維持社會穩定,實現社會控制的手段;職業的運動如職業結構的變化、職業層次間的矛盾的解決也是推動社會進步的一種動力。
職業是人類在勞動過程中的分工現象,它體現的是勞動力與勞動資料之間的結合關係,其實也體現出勞動者之間的關係,勞動產品的交換體現的是不同職業之間的勞動交換關係。
5樓:匿名使用者
職業具有以下功能:職業是個人獲得經濟收入的**,是個人維持家庭生活的手段;職業是促進個性發展的手段,當個人從事的職業能使個人的特長、興趣得到充分發揮時,也就促進了個性的充分發展;職業還是個人在社會勞動中從事具體勞動的體現,是個人貢獻社會的途徑;職業也是個人獲得名譽、權力、地位和金錢的**; 從社會角度來看,職業的存在和職業活動構成了人類社會的存在和社會活動;職業勞動創造出社會財富,從而為社會的存在和發展奠定物質基礎;職業的分工是構成社會經濟制度執行的主體;職業也是維持社會穩定,實現社會控制的手段;職業的運動如職業結構的變化、職業層次間的矛盾的解決也是推動社會進步的一種動力。
大學生心態 10,大學生社會心態有哪些
你有強烈的學習願望嗎?雖然學校不是很好,但是如果你在校期間注重能力的培養,多動手,多實踐,也會成為一個出色的人才。可能開始找工作文憑很重要,但是有了工作經驗後,就不那麼重要了。如果你是沒有毅力沒有熱情的人,可以說大專文憑沒有太大的用處,因為本科生找工作也不容易。四年的學費生活費可能要好幾萬,如果你家...
中國哪所大學有社會心理學這個專業
北大復旦清華師範都是啊,海南的話應該都是招的 心理學的一個發展方向吧!師範類大學或者綜合類大學很多都有這專業 南開的社心不錯,再就是應用心理學好的學校,像北大北師都有的 中國研究生教育分專業排行榜 自己看看吧。目前中國哪所大學的心理學系最權威 第一等級 這幾個學校是國內心理學專業的塔尖,有中科院 北...
社會調查方法有哪些,社會調查的調查方式有哪些?
1 實地觀察法。調查者在實地通過觀察獲得直接的 生動的感性認識和真實可靠的第一手資料。但因該法所觀察到的往往是事物的表面現象或外部聯絡,帶有一定的偶然性,且受調查者主觀因素影響較大,因此,不能進行大樣本觀察,需結合其他調查方法共同使用。通常適用於對那些不能夠 不需要或不願意進行語言交流的情況進行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