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中地數媒
一、部署重點
1.煤炭資源戰略調查評價
煤炭地質調查。重點部署在西部和東部資源枯竭礦區外圍深部,南方缺煤省份。以吐哈盆地、準噶爾盆地東部和南部地區、伊犁盆地、庫車—拜城地區為重點,開展新疆煤炭資源專項調查;以青海柴達木盆地北緣及祁連山地區、青藏鐵路沿線(青南地區、烏麗開心嶺地區)為重點,開展青藏高原煤炭資源遠景調查;以豫東、兩淮、徐州、魯西南、冀東大城地區為重點,開展蘇魯豫皖深部煤炭資源調查;以滇東、黔西北、黔西南地區為重點,開展雲貴地區低硫煤調查;以廣西十萬大山、福建龍永、江西萍樂、湖南湘中等地區為重點,開展南方缺煤地區煤炭資源調查;以黑龍江三江—穆稜河盆地及西北地區為重點,開展東北煤炭資源調查;以山西河東及晉東南、河南西部、安徽淮北、黑龍江七臺河、寧夏中部等地區為重點,開展優質稀缺煤種資源調查;以河北邯邢、河南焦作與安陽、山西晉城與潞安及霍西等礦區為重點,開展華北晚古生代煤田煤炭資源地質勘查。
煤炭整裝勘查。部署在大型煤炭基地及新發現的大中型煤炭礦產地。重點開展新疆、青海煤炭資源的普查和必要的詳查工作。
新疆煤炭勘查以準東南聚煤區、吐哈盆地聚煤區、伊犁盆地聚煤區為重點,其中吐哈盆地聚煤區包括三塘湖、淖毛湖、伊拉湖—艾丁湖、庫木塔格—沙爾湖、大南湖—野馬泉5個勘查區;伊犁盆地聚煤區包括新源—鞏留、尼勒克、清水河、昭蘇等5個勘查區。
基礎地質研究。開展新疆吐哈、準噶爾、伊犁、塔里木盆地綜合研究和東部構造控煤規律與找煤研究,總結成煤模式和聚煤規律,指出找煤方向和綜合利用方向,為煤炭資源勘查和開發規劃提供依據。
開展優質與稀缺煤種成因機制與分佈規律研究,分析優質和特殊稀缺煤種形成的控制因素及分佈規律,為尋找優質煉焦用煤、優質無煙煤和其他特殊稀缺煤種提供理論依據。
2.鈾資源戰略調查評價
以天山、準噶爾、祁連—秦嶺、華北陸塊、華東南、大興安嶺等鈾成礦省為重點,選出130多個鈾礦**工作區,分階段、按層次部署鈾礦資源調查評價和地質勘查工作。
地浸砂岩型鈾資源調查評價工作重點部署在北方地區沉積盆地;火山岩型鈾礦調查評價重點部署在大興安嶺、燕遼、雪米斯坦、贛杭、武夷山等火山岩帶;花崗岩型鈾礦調查評價工作重點部署在桂北—湘南、岡底斯、三江、阿爾金、龍首山等地區;以湘西地區黑色巖係為重點,兼顧南秦嶺、贛西北等地區的黑色巖系,進行鈾資源總體潛力調查評價;開展黔中地區含鈾磷塊巖分佈區鈾資源潛力調查;開展釷資源總體潛力初步調查。
鈾礦整裝勘查工作重點部署在北方伊犁、鄂爾多斯、二連、吐哈和鬆遼盆地等大型砂岩型鈾資源潛力區,以及南方有較大硬巖型鈾資源潛力區。
二、部署建議
(一)缺煤省份煤炭調查評價
1.工作現狀
我國煤炭資源相當豐富,垂深2000米以淺的煤炭總資源量有5.57萬億噸。截至2023年底,全國累計查明煤炭資源儲量1.
35萬億噸,資源查明率為24%,其中1000米以淺的煤炭資源查明程度僅46%,未查明的遠景資源量尚有1.53萬億噸。我國煤炭資源具有西多東少、北多南少的分佈格局,與主要消費市場呈逆向分佈。
這種分佈特點也決定了我國煤炭資源勘探開發程度的不均勻性,即東部、南方地區勘探開發程度較高,許多礦山出現資源枯竭,煤炭供需矛盾突出,迫切需要在已有礦區深部和外圍尋找接替資源;西部地區煤炭資源調查工作滯後,勘探開發程度低,待查明煤炭資源十分豐富,亟待加強煤炭資源潛力調查,新發現大中型煤炭礦產地。
2.工作目標
總體目標:累計新發現可供進一步開展普查工作的大中型煤產地14~24處,預期提交一批煤炭資源量。其中:
「十二五」期間:累計新發現大中型煤產地7~12處,預期提交一批煤炭資源量。
「十三五」期間:累計新發現大中型煤產地14~24處,預期提交一批煤炭資源量。
3.工作任務
主要分佈在我國中東部煤炭資源枯竭區、青藏沿線及南方缺煤地區。即以南方缺煤省份、東部資源枯竭礦區外圍深部為重點,開展煤炭資源調查評價、遠景調查和潛力評價,為煤炭資源勘查和開發提供資源遠景基地;開展大型煤炭後備基地煤炭資源勘查示範,為國家煤炭資源利用規劃提供資源保障。
(二)新疆東疆含煤盆地煤炭礦產勘查
1.工作現狀
礦產勘查區位於新疆東部,行政區劃隸屬於吐魯番和哈密兩個行政區。東西長約725千米,南北寬約325千米,總面積約18萬平方千米,區內包括三塘湖和吐哈兩個含煤盆地。煤炭資源調查評價工作分為南北兩個重點區,總面積約2.
5萬平方千米。北部三塘湖煤田東西長300餘千米,南北寬10—50千米,面積約9345平方千米。南部吐哈煤田南部東西長約600千米,南北寬10—30千米,面積約15560平方千米。
工作區已往開展的地質工作有石油普查、區域地質礦產調查、放射性工作檢查和煤炭資源遠景調查等,其中南區的吐哈煤田南部部分地帶工作程度較高,開展過「三湖」煤炭資源遠景調查,對全區的資源賦存和基本構造輪廓有一個大致的瞭解;近年開展過普查以上工作的煤礦區只零星分佈於盆地的邊緣或隆起地段。工作區未進行過預查及以上煤田地質勘查工作。
2.工作目標
總體目標任務:在以往煤田**的基礎上,開展新疆東部的三塘湖煤田和吐哈煤田煤炭資源勘查工作,採用地質簡測、二維**、鑽探以及煤田測井、樣品測試等主要手段,完成預查和普查工作,開展兩個含煤盆地的成煤條件和聚煤規律研究。探求推斷的和**的煤炭資源量,提交可供詳查的大型煤炭資源礦產地,並提出勘查部署建議。
預期成果:提交一批1000米以淺(333+334)資源量。提交大型煤炭資源礦產地10處。
通過本次煤炭資源調查評價工作,可進一步提高新疆東部地區煤田地質工作程度,為「西煤東運」生產基地建設提供資源保障。
3.工作任務
全面收集研究以往煤炭資源調查和石油地質調查勘查成果資料,開展三塘湖煤田的三塘湖區、淖毛湖區,吐哈煤田的伊拉湖—艾丁湖區、庫木塔格—沙爾湖區、大南湖—野馬泉區的煤炭資源勘查工作。採用地質簡測、二維**、鑽探以及煤田測井、樣品測試等主要手段,先期開展煤田預查工作,總結聚煤規律,圈定賦煤區;進而對圈定的賦煤區進行普查工作。初步確定工作區的地層層序,確定含煤地層時代;初步瞭解工作區的構造形態。
初步瞭解含煤地層的分佈範圍、煤層層數、煤層的一般厚度和埋藏深度;大致瞭解煤類和煤質的一般特徵;大致瞭解其他有益礦產情況。具體工作安排:
開展三塘湖區、淖毛湖區,伊拉湖—艾丁湖區、庫木塔格—沙爾湖區、大南湖—野馬泉區的煤炭資源預查工作,圈定賦煤區,提出普查工作區及部署建議。
開展賦煤區的普查工作,探求推斷的和**的資源量,提供可供進一步詳查的大型煤炭資源礦產地。
(三)黑龍江省寶清縣七星河南區煤炭勘查
1.工作現狀
工作區範圍由黑龍江省寶清縣七星河南區煤炭普查(1區)和(2區)組成,面積936.10平方千米,其中1區面積為454.90平方千米,2區面積為481.
20平方千米。勘查區東西長約44千米,南北寬約31千米,為一上寬下窄的倒梯形,面積約712平方千米。依據地質及煤層分佈特徵,以第ⅱ走向勘查線為界分為東西兩個區,西區(1區)面積約270平方千米,東區面積約442平方千米。
黑龍江省寶清縣七星河南區自2023年完成普查地質工作,至今沒再開展地質勘查工作。
2.工作目標
基本查明本區內的構造形態,控制勘查區可能影響井田劃分的構造,評價勘查區構造複雜程度。
基本查明各主要煤層的層位、厚度和可採範圍,確定它們的連續性,控制煤層露頭位置,瞭解對破壞煤層連續性和影響煤層厚度的古河流沖刷、古隆起等,並大致查明其範圍,評價可採煤層的穩定程度和可採性。
基本查明煤層的煤質特徵和工藝效能,評價煤的工業利用方向,初步查明可採煤層風氧化帶界線。
基本查明本區內水文地質條件,基本查明各主要煤層頂底板工程地質特徵、煤層瓦斯、地溫等開採技術條件,對可能影響礦區開發建設的水文地質條件和其他開採技術條件做出評價,初步評價勘查區環境地質條件。
初步查明其他有益礦產賦存情況,對其有無工業價值做出初步評價。
估算各主要煤層的控制的、推斷的、**的資源/儲量。全區5個可採(≥1.5米)煤層參與資源量估算,預獲得能利用資源量為302383萬噸。
3.工作任務
在充分研究普查成果的基礎上,首先施工**工程,然後進行鑽探施工和地球物理測井,並對所施工鑽孔的可採煤層進行取樣化驗,以進一步確定本區煤層的具體特徵和可採範圍。鑽探施工結束後轉入室內資料分析整理,提交詳查地質報告。
(四)鈾資源戰略調查評價
1.工作現狀
我國陸域範圍已完成航空放射性測量390萬平方千米,完成中比例尺以上放射性地質、物化探調查評價的面積僅約120萬平方千米,共探明×個鈾礦床。但全國鈾礦地質工作程度整體較低,除礦田範圍內,大部分地區鈾礦勘查工作程度較低,青藏等地區多為空白區;大多數硬巖型鈾礦床只控制在500米以淺,地浸砂岩型鈾礦床勘查深度多在400米以淺。開展工作程度較低地區和已知礦區深部及外圍鈾資源調查和勘查,是實現鈾資源新發現和增加資源儲量的必然途徑。
2.工作目標
開展我國主要鈾成礦區帶和主要鈾礦型別的鈾礦資源調查評價,查清資源潛力,圈定成礦有利區,力爭落實一批新的大型勘查基地;對鈾資源潛力大的礦化集中區,開展鈾資源勘查示範,探明大型鈾資源基地。
預期提交礦產地5~10處,新增一批鈾資源量。
3.工作任務
開展鄂爾多斯盆地東北部地區砂岩型鈾礦勘查示範。繼續開展內蒙古二連盆地中東部地區、巴丹吉林盆地、廣西北部、新疆雪米斯坦火山岩帶、大興安嶺成礦帶和**岡底斯成礦帶鈾資源調查評價。開展新疆伊犁盆地、鬆遼盆地白興土地區地浸砂岩型鈾資源調查評價;開展武夷山成礦帶北中段地區鈾遠景調查。
開展重要成礦帶鈾礦找礦靶區優選與評價。
(五)鄂爾多斯盆地東北部砂岩型鈾礦勘查
1.工作現狀
工作區位於內蒙古鄂爾多斯市,總面積約2750平方千米。
鄂爾多斯盆地位於華北地臺西部,盆地具有「雙重基底」結構,結晶基底為太古界、下元古界古老變質岩系;直接基底為中元古界、古生界變質岩系與中、下中生界海相地層。蓋層為中新生界,其中中侏羅統直羅組為找礦目的層。
2.工作目標
大致查明礦體的數量、規模、形態和礦化特徵等,大致查明水文地質條件和開採技術條件,提交可供礦山建設的特大型、大型鈾礦床各1處;同時,進一步開展已圈定有利成礦地段的資源潛力評價。提交一批(332+333)鈾資源量。
3.工作任務
開展內蒙古鄂爾多斯重點地區鈾資源勘查、鄂爾多斯盆地北部鈾礦地質調查。
對已發現的礦體的連續性以及延伸方向進行大致瞭解,擴大礦帶規模,大致瞭解該地段灰色殘留體的賦礦規律。
(六)伊犁盆地砂岩型鈾礦勘查
1.工作現狀
勘查區位於伊犁盆地,總面積420平方千米。設定兩個工作區段。
工作區從2023年開始鈾礦地質勘查工作,發現了煤巖型鈾礦床,2023年開始地浸砂岩型鈾礦勘查與評價工作,提交了3個可地浸砂岩型鈾礦床。該區鈾礦地質工作基礎紮實,資料豐富,具備了開展可地浸砂岩型鈾礦勘查的條件。
伊犁盆地是一個造山帶山間盆地,可分為三個基本構造單元,分別為北部斷隆帶、**拗陷帶和南緣斜坡帶。南緣斜坡帶為相對穩定區,中新生代地層總體呈向北緩傾的單斜構造,具有層間氧化帶發育的構造條件;主要含礦層中下侏羅統為一套陸相灰色含煤碎屑岩建造,發育九層適宜層間氧化帶發育的砂體,其中八層已發現了規模較大的層間氧化帶砂岩型鈾礦帶。在中上三疊統小泉溝群也發現了層間氧化帶及鈾礦化。
2.工作目標
擬開展工作區範圍內現已落實的××大型鈾礦床普查及××中型鈾礦床普查工作,大致查明礦體的數量、規模、形態和礦化特徵等,大致查明水文地質條件和開採技術條件,提交可供礦山建設的大型鈾礦床2個,同時進一步開展伊犁盆地南緣東段有利成礦地段為重點的資源潛力評價。落實一批(332+333)鈾資源量。
3.工作任務
伊犁盆地砂岩型鈾礦勘查以鑽探工程揭露為主要工作手段,重點對礦體進行鑽探工程控制。
同時,在可地浸砂岩型鈾礦床開展普查工作;在××地區,對西山窯組上段、西山窯組下段、頭屯河組中的鈾礦體的延伸情況進行控制。
(七)二連盆地中東部地區鈾礦勘查
1.工作現狀
勘查區位於內蒙古錫林郭勒市,面積10000平方千米。勘查區位於二連盆地的中東部,夾持於北西部的隆起和南東部的隆起之間,分佈於兩大次級構造單元中。
2.工作目標
對鈾礦產地開展勘查工作,基本查明礦體的數量、規模、形態和礦化特徵等,基本查明重點地段水文地質條件和開採技術條件。提交大型鈾礦床2個,落實一批(332+333)鈾資源量。
3.工作任務
開展二連盆地中東部地區重點地段鈾礦預查。
按普查網度對礦體進行控制,並對鈾成礦環境進行查證。同時兼顧外圍環境查證。
礦產資源調查評價需求,三礦產資源調查與潛力評價
按照建設小康社會的規劃,到2020年我國將基本實現工業化,工業由做大到做強,平均的年增長率為7.5 這個目標,將使處於市場機制起主導作用的工業再度強化重化工業的發展,進而將對能源 原材料提出更多的需求。而我國現有的資源條件,面對這樣需求是難以適應的。根據國土資源部對45種礦產可供儲量保證程度的 其中...
礦產資源屬於能源資源嗎,能源資源與礦產資源有什麼區別
礦產資源是由地質成礦作用形成的有用礦物或有用元素的含量達到具有工業利用價值的,呈固態 液態或氣態賦存於地殼內的自然資源。所以屬於能源資源。包括石油 煤 天然氣 有色金屬和 及黑金屬等。概念混淆,你的提問有毛病。礦產資源包括 金屬礦產 非金屬礦產 能源礦產和水資源。能源礦產包括 石油 煤炭 天然氣 油...
油氣基礎地質調查與研究
一 部署重點 系統掌握華北區自元古宙以來 揚子區自震旦紀以來 塔里木區自震旦紀以來 東北 興蒙區古生代以來 準噶爾區古生代以來 柴達木 祁連區古生代以來 青藏地區古生代以來和華夏區等區域各時期 各型別盆地分佈 盆地地層 構造 沉積特徵和演化過程,盆地烴源巖主要發育層位 分佈特徵,以及地質 地球化學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