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前者隸屬於國家,終年為戰,不解甲
後者為戰爭時期臨時招募,戰後解甲歸田
發於隋朝
府兵制和募兵制的區別
2樓:tk賢者
中國古代兩大兵制,募兵制與府兵制,哪個更好?
3樓:中小學數學
唐玄宗天寶年間,即公元755年的冬天,那個史書稱作「性巧黠,善揣人意」雜胡,滿身肥肉,步履緩慢,甚至走起路來有些滑稽的安祿山突然起兵造反。在與楊國忠的交鋒中,滿滿耗盡了安祿山與皇帝李隆基之間的信任,他也再也不滿足於身兼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由此便揭開了歷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亂。
實際上,但凡能夠做一番大事業的人,野心和權力慾望都極大,安祿山也不例外。他曾經多次來到長安,常常參加宮廷和官場的活動,一則為了向皇帝表示衷心,二則也好了解唐王朝的腐敗以及弱處。史書說他又見唐朝「武備墮弛,有輕中國之心」。
唐玄宗天寶十四年的11月,安祿山找了一個藉口,說是要誅楊國忠,實際上是想覬覦那至高無上的皇權。也是這時候,至少在安祿山看來,是時候幹一番大事了。於是安祿山率雄兵15萬,南下范陽,一路上唐朝的軍隊是望風而逃,摧枯拉朽,兵鋒直指洛陽,直達潼關。
仗剛打了幾個月,公元756年正月時候,安祿山就宣佈自己當了皇帝,還定了國號叫做大燕。這就像是剛剛創業,不到幾個月就宣佈上市了,這可了不起。安祿山是一片心喜,可是玄宗皇帝李隆基可就急了。
因為頃刻間,起義軍席捲而來,隨時都有大廈將傾的感覺。
那麼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難道唐王朝的軍隊真的戰鬥力一塌糊塗?實際上,針對這種情況,有專家認為,這其實是由於李隆基時期的一個制度,募兵制。
實際上,唐朝初年的時候,還是實行府兵制,這樣做的結果是地方兵力較為分散,想興風作浪都不太可能。相反,王朝握有重兵,便於控制整個大軍和一些叛亂。而改為募兵制後,王朝**掌握的軍隊就少,戰力也不太強,地方兵裝備差、數量少,也很虛弱。
史書記載「猛將精兵,皆聚於西北,中國無武備」,這實際上造成邊鎮的節度使等過於強大。後果就是內重外輕局面徹底被打破了。舉個例子來說天寶元年之時,唐朝有軍隊57萬餘人,但是49萬駐於邊地,被驕兵悍將把持著。
如此一來,像安祿山這樣的壞有非分之心的人,可能就鋌而走險了。
4樓:甜在心堅果
府兵制是半職業軍人,戰時打仗,平時務農訓練,對將領依賴性不大,各軍府有專業的訓練方法,十二衛大將軍只是掛名,例如左衛大將軍只是頭銜,開啟仗皇帝可以讓他指揮其他衛的士兵,避免軍官割據一方。有地方的土地養兵,對國家來說軍備負擔較輕,但對土地依賴較大,有土地就有府兵,到後期土地兼併嚴重,府兵大量流失,很多軍府府兵嚴重不足,國家打仗後備兵源不足,只好用募兵制,即國家出錢招募職業軍人,不用幹農活,戰時打仗,平時訓練,開始有效的提高了軍隊戰鬥力,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戰爭減少,大規模的軍隊便成為了國家負擔,例如宋朝,招募大量軍隊,但戰爭機會較少,真正有戰鬥力的只有邊軍,內地士兵疏於訓練,甚至有人為了避免農活而參軍混日子,導致宋朝的軍隊數量最龐大,巔峰時期一百多萬大軍,但對外戰爭屢屢失利。
募兵制和府兵制的區別是什麼
5樓:隨朵六飛雙
府兵制建立在均田制上,兵農合一的,你沒事就種田,有事就去打仗,安史之亂后土地兼併非常嚴重,均田制被破壞,所以府兵制的基礎就沒了,取而代之的就是募兵制,這就是職業軍人了
募兵制和府兵制的區別是什麼?中國歷朝歷代都用什麼制?求答案
簡析唐府兵制的影響是什麼,唐朝募兵制和府兵制的區別是什麼?
府兵制實際是由北周宇文泰創制,隋沿用,到唐初,也實行府兵制,其基本單位為折衝府,衛士21歲入軍到60歲免役,主要任務是輪番到京城宿衛,叫 番上 平時則在家鄉進行農業生產.有戰事則應徵作戰.不服徭役,不納租調,但由於要番上,出征,而且自備兵甲衣糧,故負擔也較重.府兵制是與均田制聯絡在一起的.高宗之後戰...
府兵制與均田制是什麼關係,府兵制崩壞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唐太宗時府兵制以均田制為基礎,達到了比較完善的地步。將農民按貧富分為九等,六等以上的農民,每三丁選一丁為府兵,免其租庸調,但兵器 糧食衣裝等均須自備。當兵者二十歲開始服役,六十歲免役。唐太宗時,全國分置634個折衝府,均由十二衛和東宮六率分領。府分三等 上府兵1200 中府兵1000 下府兵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