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博士,是在大學當老師好還是去壟斷國企好

2021-08-07 10:06:51 字數 4809 閱讀 5372

1樓:

大學老師自由時間很多,而且一年兩個大假。有的學校因為商業化嚴重,更多的是接商業專案,而不是搞科研。國企其實任務一般也不重,就是時間規定得死一點。

相夫教子的話也可以去國企啊,放假的時候經常帶孩子去大學逛逛,氛圍也就熟悉了。工資更高,能提供更好的家庭條件,更好地滿足孩子的興趣愛好和受教育的需求,這也不失為一種教子吧?

2樓:小石榴木

要看國企的情景,情景好的話,可以在企業,如果不是很理想的話,就到大學,大學很好的!

3樓:匿名使用者

去大學吧,以後不想做科研轉行政也行,畢竟學歷在那裡擺著,以後待遇和升值什麼的相對容易

4樓:柯易巧

建議還是去當老師吧 女的 沒必要那麼掙錢的 再說大學的工資也不低現在的國企進去之後要是沒有關係的很難往上的機關裡面的人更是勾心鬥角的 都不好好工作的還是學校裡面好 而且時間自由 也可以有時間陪孩子和家人

5樓:

這兩份工作都不簡單,你現在還沒有工作對很多事情還不瞭解,(以上個人意見),對於做老師,可能你現在感覺工作輕鬆,感覺自己是個博士,而且又進了個好專業,其實不然,這種思維方式是學生的思維,工作以後你會發現,博士在大學也就算個人,競爭比工作前還要強,你會面臨你想不到的問題,有時是需要褲腰帶一下說話,當然有關係除外,你說的搞科研之類的,那些都是童話,現在中國的國情就是這樣,沒辦法;去企業不太清楚,估計也差不多

6樓:穩贏金融

我看你還是去壟斷國企吧,教師行業其實也不容易,其實教師群體有心理亞健康情況,並進而導致身體亞健康狀態,繼續延伸到學生身心的嚴重透支和亞健康狀態,學生缺乏創新能力,造就大量近視眼學生,學習的知識畢業後與社會很難對接,大量的新問題會使你感到心裡不安靜。你屬於對學生時代的戀校情結,建議你大膽跨入社會吧。

大學有什麼大學

7樓:匿名使用者

大學畢業證只是敲門磚而已,能拿到高薪工作的敲門磚而已。

8樓:巫馬翰

青島市海洋大學,坐落在勞山區,環境優美,空氣清新!

9樓:呼平

清華大學、北大大學、牛津大學、阿佛大學

10樓:錯卉

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大大學。

大學的作用?

11樓:南塍居士

現代大學將越來越難以提供人們曾經期待的那種「社會地位配置」作用,而「迴歸」教育機構的本質。大學幫助學生獲得知識與能力,而學生運用知識和能力尋求就業,並逐步獲得自己的社會地位。大學不可能直接給學生工作和社會地位。

一個人選擇讀大學,根本意義在於形成幫助自己發展的人力資本,或者說勞動能力,用這樣的資本和能力謀取就業和持續進步

公元12世紀,大學在歐洲誕生,那時僅僅是作為講學者行會而成立的。歷經近800年「遺傳與進化」,大學在今天已經是對社會具有深刻、廣泛影響的機構。然而,面對就學成本不斷高漲、畢業生就業比較困難,以及高考報名人數減少與「棄考現象」出現等等新情況新問題,公眾之中疑惑的聲音隱約再現:

今天我們為什麼要讀大學?大學還值得讀嗎?大學能為我們提供什麼?

大學文憑在「能力訊號」之上的「社會溢價」正在消失

在世界上,很少有別的國家的高考像我國這樣成為一種重大的社會公共事務,牽動每個人的神經,興起一波又一波的應試高潮和擇校大戰。究其根源,是因為在我國,大學在「配置」個人的「社會地位」中發揮著獨特作用。在中國的歷史文化中,通過教育和考試「配置」人的「社會地位」,向來被認為是最公平的形式,最能為全社會所接受。

這極大地推動了公眾對高考和大學的追求,但同時也成為中國大學發展的最大羈絆。

人們因此經常忘記大學的本質,把拿到文憑當成了讀大學的目的。就業市場需要一種「能力訊號」來降低交易成本,沒有這個訊號,招聘者和應聘者達成交易就會很麻煩,交易成本會大大增加。高等教育文憑正是這樣的「能力訊號」。

然而,隨著高等教育普及程度的迅速提高,與之伴生的社會現象和心理現象出現了:大學文憑在謀取好職業乃至較高社會地位中的作用不斷降低,就讀大學帶來的價值感、榮耀感逐漸減退,個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成本」相應增加。換言之,大學文憑在「能力訊號」之上的「社會溢價」正在消失。

對此,每個選擇上大學的人,的確該思考一下自己為什麼要讀大學,又期待從大學得到什麼。

其實,給文憑擁有者一個好工作和一定的社會地位,從來不是設立大學的本意。中世紀以來,大學從來就沒有把給予學生某種功利回報作為追求。現代大學更是這樣。

大學幫助學生獲得知識與能力,而學生運用知識和能力尋求就業,並逐步獲得自己的社會地位。大學不可能直接給學生工作和社會地位。一個人選擇讀大學,根本意義在於形成幫助自己發展的人力資本,或者說勞動能力,用這樣的資本和能力謀取就業和持續進步。

由此而言,大學值得讀,對年輕人來說是實現個人理想的「機會之路」。

大學幫助學生「讀書明理」,更幫助提升修養、品質、智慧

那麼,我們應當怎樣讀大學?

最要注重的,是個人的自我發展與完善。大學不僅能幫助學生「讀書明理」,更幫助學生提升修養、品質、智慧。大學教育對於年輕人形**生觀、社會價值觀,對於發現和理解生命的意義和人的社會價值有極大的作用,是人們的精神家園。

大學在現代已經逐漸發展成高等教育系統,由各種型別的高校組成,不同型別的高校的社會職能與社會定位、人才培養目標、對學生的要求、教育教學模式各不相同。就讀不同的高校通常與不同的職業生涯發展有較為密切的聯絡,選擇大學,應當是個人對大學意義與價值和自身發展設想充分認識基礎上的理性判斷。從一般意義上講,今天的大學至少能為學習者提供以下服務:

——大學是**未知世界的場所。具有好奇心的年輕人與致力於**未知世界的教師結成共同體,大家志同道合,在滿足好奇中推動人的發展和社會發展,這樣的職能是其他社會機構無法替代的。

——大學是年輕人交往的地方。大學把四面八方、有著各種文化背景、生活體驗與經歷的學生彙集起來,讓年輕人相互交往並且相互學習,為每一個學習者提供發現不同的交往夥伴的機會,這是一個人成長中極可寶貴的財富。

——大學是實現學生身份到工作身份轉化的必要預備。大學在幫助學生形成工作所需要的專業能力的同時,幫助他們完成「工作準備」、形成個人就業的「配置能力」(個人在就業市場上發現機會、自我判斷、抓住機會實現就業的能力)。大學對學生在心理、文化、人際交往、專業等方面的訓練,正是為了這樣的「配置能力」。

這是推動學生轉型為「職業人」的社會化過程。

——大學幫助年輕人獲得安身立命的專業能力。高等教育往往決定多數人終身的專業方向和職業領域,它幫助學生形成專業化的勞動能力,在今天這樣分工高度專業化的社會,專業教育具有關鍵作用。

現代大學將越來越難以提供人們曾經期待的那種「社會地位配置」作用,而「迴歸」教育機構的本質。所以,大學生要認真把握大學能提供什麼和自己需要什麼,在大學裡努力提升綜合素質和專業能力,給自己的未來加註儘可能多的「能源」。(作者為華東師範大學教育領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導)

大學是什麼?

12樓:匿名使用者

大學(university、college)是指普通高等學校,是一種功能獨特的組織,是與社會的經濟和政治機構既相互關聯又鼎足而立的傳承、研究、融合和創新高深學術的高等學府。它不僅是人類文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還在長期辦學實踐的基礎上,經過歷史的積澱、自身的努力和外部環境的影響,逐步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文化。 [1]

大學從產生到至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起初,主要是從德國、英國等國家最早發展起來的。中國現代大學源起於西方,現代西方大學又是從歐洲中世紀大學、英國大學、德國大學再到美國大學這樣逐漸演化過來的。

無論哪一個時代的大學都是以前大學的創造性繼承而不是否定。

洪堡把大學界定為「以純知識為物件的學術研究機構。而純學術的研究活動正是大學孤寂和自由的存在形式的內在依據。據此,大學應有一種精神貴族的氣質和對純粹學術的強烈追求,而不考慮社會經濟、職業等種種實際需要。

」美國著名教育家弗萊克斯納說:「我一向主張大學與現實世界保持接觸,同時繼續保持不承擔責任⋯⋯,工業界已經發展了利用純科學研究的方式,因此它不需要大學的實用性,如果社會科學要作為科學來發展,它們就必須脫離商業行為、政治行為以及這樣那樣的改革。」

英國教育家紐曼認為:「大學教育應提供普遍性的知識(具有普通意義的真理)和完整的知識,而不是狹隘的專業知識。」他所說的知識既包括具體的科學真理,也包括經過抽象、被科學化了的哲學知識。

在大學理念支配下的大學使命要求大學培養的學生首先是有高尚品格的、有教養的人,這樣符合大學的本質。這個使命是指培養學生完整的人格、淨化學生的心靈、修養學生的品行、鍛鍊學生對事物進行批判的能力,而不是僅僅對學生進行專業教育。

正如英國著名教育理論家紐曼所認識到的:「從功利派的論點中看到了真正教育的死敵。新大學在功利派理論的指導下,更看重的是專業培訓而不是文化要求,是考試及結果而不是心理過程,是對事實的被動獲取而不是心智的一般活動。

」紐曼所指的「新大學」,是違背了大學的邏輯而將按市場經濟的邏輯和政治的邏輯當作它的使命來執行的大學。

13樓:司馬晟宇老師

大學是指普通高等學校,是一種功能獨特的組織,是與社會的經濟和政治機構既相互關聯又鼎足而立的傳承、研究、融合和創新高深學術的高等學府。它不僅是人類文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還在長期辦學實踐的基礎上,經過歷史的積澱、自身的努力和外部環境的影響,逐步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文化。

在大學理念支配下的大學使命要求大學培養的學生首先是有高尚品格的、有教養的人,這樣符合大學的本質。這個使命是指培養學生完整的人格、淨化學生的心靈、修養學生的品行、鍛鍊學生對事物進行批判的能力,而不是僅僅對學生進行專業教育。

大學文化的形成是人類文化的歷史積澱和外部環境的深刻影響的結果,但主要是以大學領導、教師、學生和管理人員為主體的大學人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經過頑強的努力積澱和創造的。其中,最主要的是由具有人格魅力、學術造詣深厚、善於治學育人的學術大師和具有遠見卓識、獨到辦學理念、善於科學管理的優秀校長創造的。無數實踐已經證明,學術大師和優秀校長是大學文化人格化的象徵。

當高中老師好還是當大學老師好?高校老師好當嗎?

從目前我國的教育狀況來說,我個人覺得大學老師相對好一些。原因有下 高中老師壓力要大於大學老師,有升學壓力。而且高中生正處於叛逆期管理相較於大學生有難度。代課情況也和大學老師有所不同,自由時間少於大學老師,這種情況對於想要提升自身能力有衝突。我瞭解的基本情況就是這樣以供參考!高中老師和大學老師相比的話...

在私立幼兒園當老師好還是私立小學當老師好

從待遇上講 當小學老師好 從壓力上講 當幼兒園老師好 在私立幼兒園當老師好還是私立小學當老師好,從待遇,壓力,發展前途上比較 適度的練習,加強對精典題型的分析 高考不僅是對考生知識與學習能力的考查,也是對考生心理素質和應試技能的考查,希望考生能將平時的每一次綜合訓練,均以高考的心態要求自己,而高考時...

去公立學校當外聘老師還是去補習班當老師好

我感覺,在補習班更好些。去公立學校的話應該是沒有編制的吧?如果是這樣的話,感覺收入應該會更多 我覺得這兩個可以同時做 是去公立學校當聘用老師好還是去輔導機構當老師好?公立享受國家各種福利,節假日帶薪休假等就不多說了,輔導機構雖然工資可能高一點,累是一方面,而且你自己的空餘時間就很少了。有孩子的話,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