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微笑誒
叫大興大興城隋於漢長安城東南筑新城,名大興城,在今西安城及城東、城南、城西一帶。即唐長安城。 隋朝開國之初,都城仍在長安舊城,因久經戰亂,殘破不堪。
而且宮室形制狹小,不能適應新建的統一國家都城的需要。加之幾百年來城市汙水沉澱,壅底難洩,飲水**也成問題。因此,隋文帝放棄龍首原以北的故長安城,於龍首原以南漢長安城東南選擇新址。
開皇二年(582)正月,命宇文愷負責設計建造新城--大興城,翌年三月竣工。宇文愷參照北魏洛陽城和東魏、北齊鄴都南城,把龍首原以南的6條高坡視為乾之六爻,並以此為核心,作為長安城總體規劃的地理基礎。"六坡"是大興城的骨架,皇宮、政權機關和寺廟都高高在上,與一般居民區形成鮮明對照。
岡原之間的低地,除居民區外,則開渠引水,挖掘湖泊,增大了城市的水域。大興城充分利用地形的優勢,增大了立體空間,顯得更加雄偉壯觀。大興城的平面佈局整齊劃一,形制為長方形。
全城由宮城、皇城、外郭城三部分組成,完全採用東西對稱佈局。外郭城面積約佔全城總面積的88.8%,居民住宅區的大幅度擴大是大興城建築總體設計的一大特點。
大興城在當時的世界上是最為巨大的城市,是漢長安城的2.4倍,明清北京城的1.4倍。
比同時期的拜占庭王國都城大7倍,較公元800年所建的巴格達城大6.2倍。 在此之前,從秦漢一直到南北朝,都城之中的城市格局,沒有章法,沒有佈局,皇宮、官署、民居,交錯相處,十分雜亂。
至大興城之後,都城的均衡對稱格局開始形成,街道整齊劃一,南北交錯,東西對稱,大街小巷,井井有條。皇宮、皇城、民居三個部分相對分開,界線分明,既安全,又實用。
2樓:玉
隋大興城
隋於西漢長安城東南筑都城,名大興城,在今西安城及城東、城南、城西一帶。後來唐在此城基礎上建都,既長安城
隋朝都城到底是在大興還是長安?怎麼說法不同呢?
3樓:聖武絕倫天可汗
由於楊堅原來被封為大興公,他想讓他的帝國與他一樣發達,就把首都長安改名大興
4樓:愛是一種催眠
你說那個皇帝。隋文帝楊堅都城長安隋煬帝楊廣遷都洛陽。
隋朝的都城在哪
5樓:匿名使用者
長安與洛陽都是隋朝的都城。
681年2月,北周覆亡,楊堅登基為帝(即隋文帝),楊堅定國號為「隋」,定都大興城(即長安)。
605年,隋煬帝(楊廣)即位後,令宇文愷營建東都洛陽,並於606年頒佈詔書遷都洛陽。
大興城,始建於隋朝開皇元年,唐朝建立後,易名為長安城,屬京兆府長安縣、萬年縣,是隋唐兩朝的首都,亦是當時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城市,外國文獻上稱為胡姆丹。
洛陽有著5000多年的文明史、4000多年的建城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是東漢、曹魏、西晉、北魏及隋唐時期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隋唐大運河的中心樞紐。
6樓:匿名使用者
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後,最初定都在漢長安城。但當時的長安破敗狹小,水汙染嚴重,於是便決定在東南方向的龍首塬南坡另建一座新城。開皇二年(582年)起,在宇文愷的主持下,僅用一年左右的時間就建成了宮城和皇城,即隋大興城。
隋煬帝時營建並遷都洛陽 (606年—618年為隋都)。就整個隋朝而言,是以西安洛陽為雙都,二者地位相似,缺一不可,兩都並存。唐朝與之相似,亦是實行兩都制。
7樓:匿名使用者
隋朝(581年-618年,一說619年或630年)是中國歷史上承南北朝下啟唐朝的大一統王朝,因唐朝與隋朝的文化、制度、社會特點一脈相承,故史學家常將兩朝合稱為隋唐。[1-2]
大定元年(581年)二月,北周靜帝禪讓帝位於楊堅,北周覆亡。楊堅定國號為「隋」,初都長安(今西安漢長安城遺址)開皇三年遷大興城。
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後,最初定都在漢長安城。但當時的長安破敗狹小,水汙染嚴重,於是便決定在東南方向的龍首塬南坡另建一座新城。開皇二年(582年)起,在宇文愷的主持下,僅用一年左右的時間就建成了宮城和皇城,即隋大興城。
隋煬帝時營建並遷都洛陽 (606年—618年為隋都)。就整個隋朝而言,是以西安洛陽為雙都,二者地位相似,缺一不可,兩都並存。
唐朝與之相似,亦是實行兩都制。
8樓:匿名使用者
隋朝(581年-618年)是中國歷史中,上承南北朝、下啟唐朝的大一統王朝。 581年(大定元年),楊堅定國號為「隋」,定都大興城
9樓:有夢想的夢中人
隋朝的都城在西安,楊廣比較喜歡玩,就在洛陽建立了東都,這樣方便他一會在這兒,一會在那兒。
10樓:bd雕龍字俠
您好!北方民族融合,江南經濟發展。北周外戚楊堅,五八一年奪權。結束**局面,
建隋定都長安。五**年滅陳,統一全國河山。後遷東都洛陽。呈現繁榮局面。
以上所述,僅供參考!祝好!
11樓:使用者名稱各式不對
隋朝的都城是在長安大興城,而當時的洛陽是大隋朝的陪都,因為隋朝推行東西兩都制,可以這樣說洛陽與長安都能夠算作隋朝都城
12樓:匿名使用者
東都(洛陽)、長安 他們是共存的都城
13樓:從未止步
位於陝西西安大興宮遺址,
14樓:浪跡天涯
是581而不是681
中國隋朝時候的首都是那裡
15樓:
中國隋朝首
來都有大興源城(今西安)、洛陽bai兩個。
大定元年
du(公元581年)zhi二月,北dao周靜帝禪讓帝位於楊堅,即隋文帝,建國隋朝,定都大興城,隋文帝營建東都洛陽。隋朝是五胡亂華後漢族在北方重新建立的大一統王朝,結束了自西晉末年以來長達近300年的**局面。隋煬帝過度消耗國力,最後引發了隋末民變和貴族叛變,最終亡國。
隋朝(581年-618年,一說619年或630年)是中國上承南北朝下啟唐朝的重要朝代,因唐朝與隋朝的文化、制度、社會特點一脈相承,故史學家常將兩朝合稱為隋唐。581年北周靜帝禪讓給楊堅,定國號為「隋」,北周覆亡。618年隋恭帝楊侑禪讓李淵,619年王世充廢隋哀帝,隋朝滅亡,國祚38年。
16樓:y神級第六人
581年,北周外
bai戚楊堅(即隋文帝
du)奪取了政權,建立隋朝,定
zhi都長安,dao設洛陽為陪都。589年,隋滅陳回,結束了長期分答裂的局面,重新統一了全國。
隋文帝於開皇二年(582年)在漢長安城邊另建新城- 大興城,這便是隋唐長安城。
隋唐長安城築在龍首山的南坡,在漢長安城的東南面。據考古實測,外郭城東西寬9721米,南北長8651.7米。街道寬闊,宮城與皇城間的橫街寬220米,朱雀門大街寬150—155米,其他街道從25米到134米。
17樓:匿名使用者
隋朝由於野心太大,太急迫,短短38年,壯志未酬。隋朝在首都選擇上,顯示出複雜的回多重考量。隋朝從一開始答就面臨各個方向的敵人,其中主要的是北方突厥。
因此,隋朝剛建立的時候,定都長安也是出於對抗突厥的需要。隋文帝統一了中國之後,雄心萬丈的隋煬帝繼位,為了進一步對付北方的危險,再加上他本人對南方的偏愛,隋煬帝設立了靠近南方的東都洛陽,並從洛陽開始修建大運河,目的是更有效地獲得南方的財富,支撐北方的戰爭。隋煬帝還三次到達揚州,第三次之後還常駐揚州,因為他年輕時就在揚州封王,使人懷疑他對江南的迷戀,如果不是北方未定,會不會再次遷都南方。
大運河後來一直修到北京,目的是為征服高句麗提供物資支援。隋煬帝過於急迫地建功立業,欲速則不達,終於短命而亡。
隋朝首都大興城是**?
18樓:臨懷
隋大興城,即唐長安城。
歷史 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後,最初定都在漢長安城。但當時的長安破敗狹小,水汙染嚴重,於是便決定在東南方向的龍首塬南坡另建一座新城。開皇二年(582年)起,在宇文愷的主持下,僅用一年左右的時間就建成了宮城和皇城。
開皇三年(583年),隋王朝遷至新都,因為隋文帝早年曾被封為大興公,因此便以「大興」命名此城。隋煬帝繼位後,開鑿運河連線大興和揚州。大業九年(613年),動用10餘萬人在宮城和皇城以外建造了外郭城,城市的總體格局至此基本形成。
隋朝滅亡後,唐朝繼續在此定都,並更名為長安。此後進一步修建和完善,在唐太宗和唐玄宗年間先後增建了大明宮和興慶宮等宮殿。
19樓:大業風雲
是長安城,始建於隋文帝開皇年間。
20樓:匿名使用者
「大興城」基本位於今西安城及城東、城南、城西一帶,即西安市龍首村未央區、新城區和蓮湖區三區交界處的龍首原。自公元582年開建,至隋煬帝大業九年(公元613年)建成,由於楊堅在北周時被封為「大興郡公」,所以新都命名為「大興城」。又據《雍錄》卷三記載,大興殿所在地為大興村,以此名城,取永遠興隆昌盛之意。
唐朝建立後把大興改為長安。
當人說天天向上時說明了什麼,當一個人說天天向上時說明了什麼?!
說明他永遠保持積極向 上的心態,每天都進步 一點點。當一個人說天天向上時說明了什麼。說明他已經看明白了,人只有不斷地學習進步,才能適應當今的社會,為將來的人生規劃提前努力。當一個人說天天向上時,說明他還沒有想好怎麼樣天天向上。這只不過是他心裡的一個想法,還沒有開始行動。俗話說,有志者立志長,無志者常...
當人對我好時,我喜歡他,當他說他愛我時,我開始煩他,這是為什麼呀
呵呵,話說白了就是你自己找的,就是現在你再怎麼承受相思之苦也是自己找的,人家對你好的時候你不在乎,現在人家離開你了,你知道想了,那你能找誰,不還都是自己找的嗎?不過現在還不晚,以前失去的你就當做是沒有緣份吧,在人生中有很多都是自己得不到的,或者是沒有珍惜而失去的,但是希望你在今後的人生路上,一定要注...
當人說你就是他的弱點時是什麼意思
從道理bai上講,這些情況是du 瞞不住的,還不zhi 如趁交往不深,直 dao接說出來,對專方能接受就接受,屬不能接受就拉倒。當然也不排除暗示分手等等其他的原因。每個人的具體情況不一樣,同樣的行為,可能代表不同的意義,要結合實際來分析。從道理上講,這復些情況是瞞不住的制,還不如趁交往不深,直接說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