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鑑與史記並稱為什麼,《資治通鑑》和《史記》有什麼區別?

2021-07-24 06:11:33 字數 5304 閱讀 3259

1樓:三年二班周同學

資治通鑑和史記的區別,在歷史時期的區別

2樓:匿名使用者

資治通鑑是從周寫到趙匡胤開國.史記是從三皇五帝寫到東漢.

3樓:竺詩霜車空

加粗字型是他們的區別

《資治通鑑》中國歷史上第一部長篇

編年體史書。

《史記》中國歷史上第一部

紀傳體通史。

編年體:

以年代為線索編排有關歷史事件。編年體史書以時間為中心,按年、月、日順序記述史事。因為它以時間為經,以史事為緯,比較容易反映出同一時期各個歷史事件的聯絡

紀傳體:

是以本紀、列傳人物為綱、時間為緯、反映歷史事件的一種史書編纂體例。紀傳體史書的突出特點是以大量人物傳記為中心內容,是記言、記事的進一步結合。

4樓:五寒雁

史記為紀傳體,後者為編年體,而且兩本書所計歷史跨度也不一樣

5樓:莫容玉辰

資治通鑑,作者北宋司馬光,是一部編年體史書;

史記,作者西漢司馬遷,是紀傳體史書;

6樓:匿名使用者

史記為紀傳體,資治通鑑為編年體

7樓:匿名使用者

一部編年體的,一部紀傳體的。

資治通鑑和史記分別是什麼體

8樓:向日葵

(1)《資治通鑑》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

(2)《史記》是西漢著名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一部紀傳體史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

《資治通鑑》記載的歷史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紀元前403年)寫起,一直到五代的後周世宗顯德六年(紀元959年)徵淮南,計跨16個朝代,共2023年的逐年記載詳細歷史。《史記》記載了上自中國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共3000多年的歷史。

《史記》是紀傳體 《資治通鑑》是編年體 。記錄角度不同,對人物評價不盡相同; 《史記》是私人記載,《資治通鑑》得到皇帝認同,並手書「資治通鑑」。

司馬光(1019-1086),北宋時期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北宋陝州夏縣涑水鄉(今山西夏縣)人,出生於河南省光山縣,原字公實,後改君實,原號迂夫,後改迂叟,世稱涑水先生。司馬光自幼嗜學,尤喜《春秋左氏傳》。

9樓:

《資治通鑑》,簡稱「通鑑」,是北宋司馬光所主編的一本長篇編年體史書。

《史記》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最初稱為《太史公書》,或《太史公記》、《太史記》。作者是西漢時期的司馬遷。

擴充套件知識:

《史記》分本紀、表、書、世家、列傳五部分。其中本紀和列傳是主體。它以歷史上的帝王等政治中心人物為史書編撰的主線,各種體例分工明確,其中,「本紀」、「世家」、「列傳」三部分,佔全書的大部分篇幅,都是以寫人物為中心來記載歷史的,由此,司馬遷創立了史書新體例「紀傳體」。

一、本紀

「本紀」是全書提綱,以王朝的更替為體,按年月時間記述帝王的言行政績;其中記載先秦歷史的五篇,依次是五帝,夏,殷,周,秦;記載秦漢歷史的七篇,依次是秦始皇,楚霸王項羽,漢高祖劉邦,高後呂雉,漢文帝劉恆,漢景帝劉啟和漢武帝劉徹。

二、表「表」用**來簡列世系、人物和史事。

三、書「書」則記述制度發展,涉及禮樂制度、天文兵律、社會經濟、河渠地理等諸方面內容。

四、世家

「世家」記述子孫世襲的王侯封國史蹟和特別重要人物事蹟。

五、列傳

「列傳」是帝王諸侯外其他各方面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蹟和少數民族的傳記。 [8]

《史記》從傳說中的黃帝開始,一直記述到漢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敘述了三千年左右的中國歷史。據司馬遷說,全書有本紀十二篇,表十篇,書八篇,世家三十篇,列傳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約五十二萬六千五百字。

10樓:

稱為《太史公書》,或《太史公記》、《太史記》。作者是西漢時期的司馬遷。

擴充套件知識:

《史記》分本紀、表、書、世家、列傳五部分。其中本紀和列傳是主體。它以歷史上的帝王等政治中心人物為史書編撰的主線,各種體例分工明確,其中,「本紀」、「世家」、「列傳」三部分,佔全書的大部分篇幅,都是以寫人物為中心來記載歷史的,由此,司馬遷創立了史書新體例「紀傳體」。

一、本紀

「本紀」是全書提綱,以王朝的更替為體,按年月時間記述帝王的言行政績;其中記載先秦歷史的五篇,依次是五帝,夏,殷,周,秦;記載秦漢歷史的七篇,依次是秦始皇,楚霸王項羽,漢高祖劉邦,高後呂雉,漢文帝劉恆,漢景帝劉啟和漢武帝劉徹。

二、表「表」用**來簡列世系、人物和史事。

三、書「書」則記述制度發展,涉及禮樂制度、天文兵律、社會經濟、河渠地理等諸方面內容。

四、世家

「世家」記述子孫世襲的王侯封國史蹟和特別重要人物事蹟。

五、列傳

「列傳」是帝王諸侯外其他各方面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蹟和少數民族的傳記。 [8]

《史記》從傳說中的黃帝開始,一直記述到漢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敘述了三千年左右的中國歷史。據司馬遷說,全書有本紀十二篇,表十篇,書八篇,世家三十篇,列傳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約五十二萬六千五百字。

參考資料:史記

11樓:沐染

資治通鑑是編年體。

史記是紀傳體。

《史記》是紀傳體 《資治通鑑》是編年體 。記錄角度不同,對人物評價不盡相同; 《史記》是私人記載,《資治通鑑》得到皇帝認同,並手書「資治通鑑」。

12樓:匿名使用者

史記是紀傳體通史資治通鑑是編年體

13樓:茹駿錕

資治通鑑是編年體通史

14樓:馬鞍山精銳

資治通鑑:編年體 ;史記:紀傳體。

《史記》與《資治通鑑》的區別 15

15樓:飛feiyang默

1、體例不同:《史記》是司馬遷編撰的中國第一部紀傳體的通史。司馬遷首創紀傳體,本書以人物傳記為主,又吸收了編年、記事等體裁的長處,以本紀、世家、列傳為主,又有表、書相配伍。

此後,紀傳體成為中國古代正史編撰的規範。本書全面記述了歷代政治、經濟、軍事、思想、民族、外交等方面的情況,取材廣泛,儲存了大量珍貴史料,深刻反映了社會各方面的發展、變化。

《資治通鑑》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鉅著,目的在於「專取關國家盛衰,系生民休慼,善可為法,惡可為戒者」,以「窮探治亂之跡,上助聖明之鑑」,取材豐富而脈絡清晰,語言簡潔而敘事生動,宋神宗就稱讚它「博而得其要,簡而周於事」。《資治通鑑》在我國史學史上享有很高的聲譽,對後世史學影響很大

2、作者不同。《史記》是個人著作,作者是西漢司馬遷。《資治通鑑》是國家編寫的書籍,總編是北宋丞相司馬光。

3、《史記》為正史,是二十四史之一,由皇帝宸斷的,而《資治通鑑》不屬於。

4、寫作手法不同,《史記》是一句今文尚書而寫,《資治通鑑》則是以古文尚書而寫。

5、著作內容不同:《史記》是一部貫穿古今的通史,從傳說中的黃帝開始,一直寫到漢武帝元狩元年。

《資治通鑑》從戰國到五代。

相同點:

1、都是後人修撰描述前代歷史的史書。

2、文學價值:這兩部書都文筆生動,語言簡練,有很高的文學價值。

3內容:都是通史,內容卻都涉及到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為後世研究古代政治經濟文化提供了書面材料。

4、都是通史。

5、對後世修史的影響都非常大,是珍貴的史料。

16樓:匿名使用者

《史記》是我國歷史學上一個劃時代的標誌,是一部「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偉大著作,是司馬遷對我國民族文化特別是歷史學方面的極其寶貴的貢獻。全書包括本紀、表、書、世家和列傳,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字。「本紀」除《秦本紀》外,敘述歷代最高統治者帝王的政跡;「表」是各個歷史時期的簡單大事記,是全書敘事的聯絡和補充;「書」是個別事件的始末文獻,它們分別敘述天文、曆法、水利、經濟、文化、藝術等方面的發展和現狀,與後世的專門科學史相近;「世家」主要敘述貴族侯王的歷史;「列傳」主要是各種不同型別、不同階層人物的傳記,少數列傳則是敘述國外和國內少數民族君長統治的歷史。

《史記》就是通過這樣五種不同的體例和它們之間的相互配合和補充而構成了完整的體系。它的記事,上自黃帝,下至武帝太初(前104—101)年間,全面地敘述了我國上古至漢初三千年來的政治、經濟、文化多方面的歷史發展,是我國古代歷史的偉大總結。

《資治通鑑》-我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

《資治通鑑》是我國古代著名歷史學家司馬光和他的助手劉 、劉恕、範祖禹、司馬康等人編纂的一部規模空前的編年體通史鉅著。《資治通鑑》全書294卷,約300多萬字。《資治通鑑》所記歷史斷限,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後周顯德六年(959年)。

《資治通鑑》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歷史上對《資治通鑑》的稱譽,除《史記》之外,幾乎沒有任何一部史著可與《資治通鑑》比美。

《資治通鑑》作者司馬光(1019-1086),字君實,陝州夏縣(今屬山西)人。

17樓:

兩部書的編排體例不同的。《史記》是紀傳體通史,就是說通過各個朝代帝王將相的傳記來敘述重大的歷史事件。所以一件事情你會在不同人物的傳記裡找到記載,而且有可能不盡相同。

《資治通鑑》是編年體,就是按照時間先後,記述重大的歷史事件。我覺得這兩本書最重要的區別就是這一點了。中國曆代的史書大多采取的是《史記》的編撰體例,包括本紀(帝王的傳記)、世家(諸侯的傳記)、列傳(士大夫的傳記)、書(記述歷朝歷代各方面的典章制度)、表(大事年表)

《史記》是司馬遷窮盡一生的心血創作的鉅著,除了歷史價值之外,文學價值也很高,採用的是散文化的筆法。

《資治通鑑》是官修的史書,由司馬光領銜,編撰的目的主要是為皇帝提供借鑑和參考,所以敘述的主要是重大的歷史事件,總結經驗教訓。

18樓:佳樂郵箱

一 成書時間不同 《史記》為西漢,作者司馬遷,《資治通鑑》為北宋,作者司馬光。

二體例不同《史記》是紀傳體史書,而《資治通鑑》則是編年體史書。《編年體與紀傳體最大的區別是紀傳體根據人物記載歷史,而編年體則是根據時間來記載歷史。

三他們所記載的時間也各有所不同,《史記》包含了三皇五帝一直到漢武帝,而《資治通鑑》則是從戰國到五代,他們所擷取的時間都很大不同。

一般而言《史記》當中富有更多的文學色彩,較之於《資治通鑑》藝術價值更豐富。

19樓:三年二班周同學

資治通鑑和史記的區別,在歷史時期的區別

20樓:斬離別

史記講的是漢朝和漢朝以前的歷史,是司馬遷寫的,成書比較隨意,是一家之言,帶有很大的主觀性,就好像是課外的一種輔導書,資治通鑑是司馬遷寫的,講的是從戰國開始到北宋成立前的這段大歷史,作者成書嚴謹,筆鋒客觀,就好像是教科書一般...我想區別就在這兒了吧...個人而言我比較喜歡史記.

寫的太好了

歷史初學者先看資治通鑑還是史記,讀完史記和資治通鑑再讀什麼歷史典籍?

資治通鑑屬於編年體史書,他的歷史事物都是按照時間來排布的,除了先秦的還容易些,秦漢以後的都是很繁雜的歷史,一件事他按照事情的發展順序和時間來寫,比如,安史之亂長達八年,資治通鑑寫這件事時從755年開始寫,只是把發生在755年的安史之亂事情寫一下,然後寫755年唐朝發生的其它人或者事情,756年及之後...

《資治通鑑 》有什麼價值,《資治通鑑 》有什麼價值?

第一本編年體通史,注重時間順序 資治通鑑 對現代人的價值和意義在哪?資治通鑑 是政治經驗 管理經驗 人生經驗的集大成,我們可以體會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可以提供很多處理複雜矛盾的借鑑。其價值的大小取決於你自己的領悟力。但如果自己去悟書中的人生智慧,還不如先由名師導引。近段時間在武漢大學歷史學院要開一個...

《資治通鑑》的影響是什麼,資治通鑑有什麼作用

司馬光在編修 資治通鑑 時,不僅妥善地將紀傳體揉入編年體中,使紀傳之詳細與編年之簡明結合起來,我國古代編年體史書因按年紀事,故沒有篇目,不作目錄,只是以年檢索。司馬光突破這種舊例,分三部分將年表 帝紀 曆法 天象 目錄 舉要及索引集於一塊,開創了編年體史書多功能目錄的新體例,使 資治通鑑 更臻於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