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洛陽牡丹花會的由來 每年清明和穀雨前後,古都洛陽舉城歡樂。來自中原各地、外省外市以及世界各國的觀光旅遊者,懷著極大的興趣,向洛陽的各大公園湧去。人們以能一睹甲天下的洛陽牡丹為莫大的榮幸。
牡丹以其雍容華貴、妖豔嫵媚的秀姿,贏得「萬花之王」和「國色天香」的美譽,洛陽也因種植牡丹的歷史悠久被世人稱為「牡丹城」。自隋唐以來,200多種牡丹雲集洛陽,經過花工的妙手栽培,紅、黃、粉、白、紫、綠、藍、黑等各色牡丹爭奇鬥豔,為古都洛陽增色添彩。司馬光的《看花》詩,把洛陽花事繁榮之時,人賞花、花悅人的場面描寫得淋漓盡致:
洛陽春日最繁華, 紅綠陰中十萬家。 誰道群花如錦繡, 人將錦繡學群花。 春日洛陽人觀賞牡丹是一種風俗,從古至今沿襲不變,並且越來越盛。
賞花的時間自花開至花落,大約有20多天。花開之時,也是全城沸騰之日,只有等到牡丹凋謝之後,古城才慢慢趨於平靜。 洛陽牡丹之所以成為牡丹之魁,是由這裡特殊的地理條件決定的。
洛陽土地肥沃,氣候溫和,為種植牡丹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環境。歐陽修在他的《洛陽牡丹圖》中寫道:「洛陽地脈花最宜,牡丹尤為天下奇。
」而民間傳說,百色牡丹彙集洛陽的原因,是由於武則天一道聖旨怒貶的結果。據說,武則天做了皇帝之後,一年冬天,她在長安皇宮中飲酒賞雪,突發奇想,命令萬花在一夜之間全部開放。醉意朦朧中,她揮筆寫下了這樣一首詩:
明朝游上苑, 火速報春知。 花須連夜發, 莫待曉風吹。 百花得到皇帝聖旨,不敢違命,第二天一早便破雪綻開。
一唯有牡丹桀騖不馴,拒不從命。武則天看後勃然大怒,將牡丹逐出長安,貶至洛陽。 洛陽人把牡丹小心翼翼地植入家中。
他們精心施肥澆水,百般憐愛。牡丹不負眾望,爭展嬌容。後來,牡丹就在洛陽紮下了根,家家養,戶戶傳,品種和數量越來越多。
洛陽牡丹千姿百態,品種各異。人們根據顏色、花形、產地、種植世家等特點,冠以許多美好的名字。像「姚黃」、「魏紫」、「潛溪畔」、「鶴翔紅」等,都是花中之王。
而花紅葉綠株大味香的「洛陽紅」,被尊為洛陽牡丹王中王,倍受洛陽人的推崇。形姿奇異的「蘇家紅」,以繁多的千葉花瓣,贏得眾人的青睞。它初開時呈赤紅色,隨著花瓣的舒展,顏色由深到淺,轉而變為嬌嫩的粉紅牡丹。
特別令人喜愛的是,「蘇家紅」盛開的時候,花瓣邊緣色淡,瓣根色濃,由淺及深,似畫家均勻塗抹一般,人們都稱它為花王二世。像平頭的「左花」、大如盤的「魏紫」、桔紅的「牛花」,依次被稱為花王三世、四世和五世。近年來,又有許多牡丹優秀品種不斷問世,真是繁花似錦,美不勝收。
自2023年洛陽舉辦首屆牡丹花會以來,一年一度的牡丹盛會,使四月的洛陽更是熱鬧非凡。置身在花的海洋中,遊客們心曠神恰,如痴如醉。藝術家們靈感信出,文采飛溢。
有這樣美麗的牡丹城,有這樣富麗堂皇花團錦簇的牡丹國,誰不願千里迢迢來此體驗花俗的樂趣,品味一下洛陽牡丹的芳香呢?
2樓:狼狼誒誒
牡丹作為觀賞植物栽培,則始於南北朝,據唐代韋絢劉賓客嘉話錄記載:"北齊楊子華有畫牡丹極分明.子華北齊人,則知牡丹亦矣.
"又據太平御覽謝康樂說:"南朝宋時,永嘉(今溫州一帶)水際竹間多牡丹.""牡丹這一名稱的發現,標誌著牡丹栽培歷史的開始.
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說:"牡丹雖結籽而根上生苗,故謂'牡'(意謂可無性繁殖),其花紅故謂'丹'.近代生物學先驅達爾文在十九世紀七十年**的《動植物在家養情況下的變異》一書中說,牡丹在中國已經栽培了一千四百年從十九世紀七十年代推到一千四百年前,那是公元五世紀,即南北朝初年,和中國牡丹的栽植歷史大體相屬。
隋代,隋煬帝(公元605-618 )時「闢地週二百里為西苑……,昭天下境內所有鳥獸草木驛至京師(今河南洛陽)……。易州(今河北易縣)進二十箱牡丹」。《隋志素問篇》中說道:
「清明次五時牡丹華。」這又足以說明牡丹作為觀賞植物則規模更大。
唐代(公元618-907)牡丹栽培開始繁盛起來。開元中盛於長安。傳說當時洛陽有個叫宋單父的善於種花,應唐玄宗李隆基之召,到驪山種了一萬多本,顏色不相同(《龍城錄》)。
李白「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等三首「清平調」就是歌詠幾種不同顏色牡丹的。
「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蓉靜少情。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劉禹錫:
「賞牡丹」)「帝城春欲暮,喧喧車馬度;共道牡丹時,相隨買花去。貴賤無價,酬值看花數:灼灼百朵紅,戔戔步束素。
……家家習為俗,人人迷不悟。……」(白居易:「買花」)從以上這些詩篇可以看出當時帝都長安裁培牡丹的盛況。
這時,牡丹不但顏色種類多了,而且還出現了一些新奇變異和重瓣現象。「興唐寺有牡丹一窠,元和中著花一千二百朵,其色有正暈、倒暈、淺紅、淺紫、紫白、白檀等,獨無深紅,又有花葉中無抹心者,重臺花者,其花面
七、八寸。」(《酉陽雜俎》)「穆宗皇帝殿前種千葉牡丹,花始開香氣襲人,一朵千葉,大而且紅。」(《杜陽雜俎》)。這也說明了,我國早在公元九世紀,便已經有了重瓣牡丹。
唐代洛陽人宋單父,精於園藝,他種的牡丹,紅白鬥色,變異千種,被時人尊稱為花師,驚服他有「幻世之絕藝」。惜此高超絕藝,無著錄傳世。宋歐陽修《洛陽牡丹記風俗記第三》載,宋時有一複姓東門、人稱「門園子」的人,是一位牡丹接花高手,富豪人家都請他嫁接牡丹,秋天接花,到來年春天見花再付錢,接活一株,價值五千。
張邦基《墨莊漫錄》亦載,宋徽宗宣和年間,洛陽有一位歐姓花師,用藥壅培白牡丹根下,次年花開淺碧色,人稱「歐家碧」,極為珍貴,每年作為貢品,供奉朝廷。
宋代洛陽牡丹的栽培管理,在擇地、栽植、澆灌、施肥、修剪、防蟲害、防霜凍以及嫁接、育種等栽培技術方面,總結出一套較為完整的成熟經驗。明清時期,牡丹的栽培技術更加趨於完善。花工們從牡丹的種、栽、分、接、澆、養、醫、忌等8個方面進行了科學總結,並付諸實現。
古代洛陽牡丹的栽培技術,至今對牡丹的生產仍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當代洛陽人在恢復和繼承矛盾傳統栽培技術的基礎上,各種技藝均得到迅速發展,尤其是對牡丹的促成栽培技術,已能使其從9月上旬到翌年自然花期之前近200 天。牡丹花期控制技術已基本達到花隨人意,週年開花。
宋代(公元960-2023年),中國牡丹栽培中心,由唐之長安而轉移到了洛陽,牡丹的品種更多,栽培技術更加系統、完善。並出現了一批理論專著,對牡丹的研究有了很大的提高。這一時期的著作有歐陽修的《洛陽牡丹記》;周師厚的《鄞江周氏洛陽牡丹記》、《洛陽花木記》;張峋的《洛陽花譜》等等。
記述了牡丹的栽培管理,總結出一整套較為完整的成熟經驗。歐陽修說:大抵洛人家家有花,而少大樹,蓋其不接則不佳。
洛陽牡丹的人工栽培始於隋,盛於唐,甲天下於北宋。之後,隨著政治中心的轉移和洛陽名園的毀夷,至南宋時,四川天彭牡丹繼起,有小洛陽之盛。從陸游的《天彭牡丹譜》中所列60多個品種看,大都是從洛陽引進的。
明代,盛極一時的安徽亳州牡丹也有許多是從洛陽引進的老品種。清代,曹州牡丹取代亳州牡丹而代之,洛陽牡丹又直接或間接地和曹州牡丹存在一定的淵源關係,足見洛陽牡丹的傳播和影響。當今洛陽牡丹更傳到義大利、德國、法國、日本、美國、荷蘭、南非、澳大利亞和中國臺灣、香港等地區。
在洛陽牡丹中,姚黃和魏紫卻是最好最奇的兩種名花。如果說牡丹是花中之王,那麼,姚黃和魏紫便可稱"牡丹之冠"。說起來,關於這兩種名貴牡丹的來歷,在洛陽民間還流傳著一個十分美妙動人的傳奇故事。
據說,在宋朝的時候,邙山腳下有個名叫黃喜的窮孩子,他父親很早就去世了,家裡只有他與母親兩人相依為命。黃喜為人忠厚又有良心,由於家裡窮,他很小就挑起了生活的重擔,靠辛辛苦苦地上山砍柴賣過日子。每天才拂曉,黃喜便拿起母親為他張羅好的乾糧袋往扁擔上一掛,然後手提柴刀告別母親上山砍柴去了。
在上山必經的山坡路上有個石人。這石人究竟是怎麼來的,當地人沒有一個說得清楚。自從黃喜第一次上山看見它後,便每次上山都要與它打照面。
離石人不遠,有一眼山泉,常年不竭,清洌甘醇,黃喜上下山時,經常在這裡解渴、洗滌。山泉旁邊長著一棵綻放紫花的牡丹。這株牡丹長在這裡究竟有多少年了,當地人也沒有一個講得明白。
反正黃喜第一次上山時,它就長在那裡了。與每天一樣,黃喜總是早晨第一個來到這裡,然後他不失童趣地從扁擔上取下乾糧袋,往石人頸脖上一掛,說:"石人哥,吃饃吧!
"接著,他又走到山泉旁邊,捧起幾捧泉水澆在紫牡丹根部,說:"牡丹姐,喝水吧!"之後,黃喜才上山去砍柴。
就這樣一年一年過去了,黃喜已長成了一個健壯、英俊的大小夥子。但他仍然是每天砍柴、賣柴,勤勞樸實,心地善良。這一天,他又像往常一樣,砍完柴後,來到石人面前,取下掛在石人脖子上的乾糧袋,笑嘻嘻地說:
"石人哥,你不吃饃,那我可吃啦!"吃過後,他又走到山泉邊喝了幾口泉水,接著又給紫牡丹澆了幾捧泉水,然後再挑起柴擔下山去。
這天黃喜砍的柴特別多,遠看就像挑了兩座小山,連扁擔都壓彎了。走了沒多久,他感到有點累,便傍著山用根木叉支起柴擔歇息一會。就在這時一名姑娘從山上走下來,當走到黃喜跟前時,竟主動地提出要幫他挑柴。
這下搞得黃喜很不好意思,一個大男子怎好讓一個年輕嬌美的姑娘家挑重擔呢?便連連擺手不同意,急得連話也說不出來。姑娘見他窘成這樣。
不禁笑了起來,接著不由分說,便上前把柴擔搶了過來,挑起來就往山下走去。不知怎麼的,黃喜在後面徒步追也追不上。
就這樣,姑娘一口氣將柴挑到了黃喜家。這時,黃喜母親正在灶前做飯,見到兒子領回一個美貌的姑娘,心裡高興得不得了出一理,理又同出一原,但由於事物所居位置不同,理的體,她連忙把姑娘讓進屋裡,又是讓座,又是倒茶。但這姑娘不坐也不喝,就像來到自己家一樣,袖子一卷,就下廚房,相幫老人一道生火、擀麵,什麼活都幹,一刻也不閒,把黃喜娘弄得歡喜極了。
飯後,黃喜去集市賣柴。黃喜母親就拉著姑娘的手說起家常來。姑娘說她名叫紫姑,就住在邙山上,父母俱亡,家中只有她一人。
聽了這些,老人就更想要她做媳婦了。她將這心願對姑娘一說,姑娘也就羞答答地同意了。從此,紫姑就在黃喜家住了下來。
紫姑心靈手巧,做得一手好針線,她繡的牡丹活靈活現,就像真的一樣。黃喜上街賣柴也順便帶點牡丹花刺繡去賣,總是一下子就被人買去。這樣過了一陣子,家境就逐漸好了起來。
於是,黃喜母親就催他倆早日把婚事辦掉。但紫姑卻勸她不要著急,說再等一會,等到自己到黃喜家滿了一百天,就正式結婚。
這是什麼原因呢?原來,紫姑有一顆寶珠,整天都含在嘴裡,不如此她就不能正式成為凡人,她的原身即是山泉邊那株紫牡丹。自從她踏進黃喜家願作他家媳婦後全,她就不僅自己含,還叫黃喜與她輪流含。
她還一再叮囑黃喜只可含著,不能嚥下,否則,兩人就不能結為夫婦。黃喜便間紫姑這珠子究竟有何妙用,她說它能提神強身,砍柴、挑擔就會不感到飢餓和勞累。為了試驗一下這顆寶珠的妙用,有一天黃喜砍的柴特別多,但他挑在肩上竟不覺得重,很輕鬆地便挑下了山。
因此,他認定這果然是顆寶珠,每天都記得要含一含,而且,他還在心裡默記著天數,一待含夠一百天,便好與紫姑成親了。
牡丹與武則天的傳說
武則天,山西文水人,是唐高宗的皇后,高宗死後,自己稱帝當政,改國號為周,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封建女皇帝。
傳說公元690年武則天當了皇帝后,在隆冬時節大雪紛飛,長安城裡披上了潔白的銀裝,大臣們討好武則天說:「萬歲治國有方,威震四海,如今天下太平,瑞雪照豐年,明年一定五穀豐登,國泰民安。」
武則天聽後非常的高興,和大臣們飲酒、賞雪作詩,武則天借酒作詩,
「明朝游上苑,火速報春之;
花須連夜發,莫待曉風吹。」
寫罷,她叫宮女拿到上苑焚燒,以報花神知曉。
上苑的百花都在這隆冬的時節休養生息,準備春天獻花,接到武則天一首詩的聖旨,命令她們連夜開放。百花誰也不敢抗旨,紛紛開放,而惟有花王牡丹不予理睬,牡丹仙子說花兒開放自有規律,武則天在厲害也是人間凡王,看她能把我這花中仙子怎麼樣?她仍然在雪中靜養,不作開花的準備。
第二天早上宮女們開啟功門,到上苑一看,百花連夜開放,奼紫嫣紅,滿園春色,宮女們興奮的稟報「啟稟皇上,上苑的百花連夜開放了!」,武則天也覺得奇怪,大冬天何來的百花盛開?她走到案前看到自己寫的詩歌,明白了,皇權就是至高無上,無人敢違,就連百花也是言聽計從。
她在宮女的陪同下到上苑賞花,她看到百花傲雪開放,只不過是"酒後戲言",沒想到百花真的奉旨開放了。來到上苑。舉目一望,滿園的桃花、李花、玉蘭、海棠、芙蓉、丁香等全部怒放了,一叢叢,一簇族,絢麗多彩,爭芳鬥豔。
燦爛的朝霞映著花朵,皎潔的白雪襯著綠葉,隨風搖曳,時俯時仰,婀娜多姿,嫵媚動人。
武則天心理非常的高興,仔細的觀賞,發現花木從中,惟有牡丹沒有開放,看到此,武則天勃然大怒,說:「大膽的牡丹,抗旨不遵,竟敢在我的領地不開花。隨之下令將牡丹從長安貶到洛陽的邙山,讓牡丹在邙山與無數的墳墓為鄰,永遠不得開花。
武則**燒牡丹
武則天把牡丹貶到洛陽後,可憐的花王牡丹在邙山上與無數的陵墓為鄰,但洛陽人愛花,看到邙山上又新增添了一種新花,都紛紛來移栽。牡丹不負洛陽人的厚愛,次年各色牡丹竟象開放,邙山上到處是花的世界,這正是牡丹知恩圖報,奼紫嫣紅報春來。
洛陽牡丹之行的藏頭詩,關於牡丹的對聯。
洛水向東流,陽光正明媚。牡蠣海鮮席,丹霞夕陽美。之前有經驗,行程美不累。關於牡丹的對聯。1 上聯 庭前芍藥妖無格 下聯 池上芙蓉淨少情 2 上聯 國色朝酣酒 下聯 天香夜染衣 3 上聯 剛心氣節高萬卉 下聯 華貴秀姿壓群芳 4 上聯 四月花凋春色褪 下聯 洛城處處溢清香 5 上聯 花魁獨佔娉婷立 下...
想去洛陽看牡丹神州牡丹園 王城公園 洛陽鬱金香花園哪個園比較
你要去就要趕緊去了,四月中旬時牡丹花開的旺季,以前在洛陽待過一段時間,我覺得王城公園裡面的牡丹品種挺多的,而且離市中心比較近,可以看看,另外想看比較名貴的,可以去牡丹王園看看。此外,有時間的話可以去龍門石窟 白馬寺 關林廟等看看,這些地方都不是很大,一天就可以搞定了 其實我覺得隋唐遺址不錯,面積比較...
洛陽的牡丹花茶,都有哪些牌子的,洛陽的牡丹花茶哪個牌子的最好
品牌挺多的,在但是聽說一朵牡丹牌的挺好的,一整朵花做茶,泡開很漂亮哦!洛陽的牡丹花茶哪個牌子的最好 我前天在洛陽市 噴泉對面,全國文明城市樓下 一朵牡丹全花茶 裡好一些,因為他們公司是牡丹全花茶的創shi品牌。聽說洛陽有牡丹全花茶,請問在哪能買到正宗的?在洛陽買牡丹花茶最划算的應該是一朵牡丹全花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