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聞其聲反默,欲張反斂,欲高反下,欲取反與是什麼意思

2021-07-06 05:50:50 字數 5303 閱讀 5642

1樓:佳爺說歷史

意思是想要講話,反而先沉默;想要敞開,反而先收斂;想要升高,反而先下降;想要獲取,反而先給與。

出處:春秋戰國時期鬼谷子王詡《鬼谷子反應第二》:“故善反聽者,乃變鬼神以得其情。

其變當也,而牧之審也。牧之不審,得情不明。得情不明,定基不審。

變象比必有反辭以遠聽之。欲聞其聲反默,欲張反斂,欲高反下,欲取反與。”

白話譯文:

因此善於從反面聽別人言論的人,可以改變鬼神,從而刺探到實情。他們隨機應變很得當,對對手的控制也很周到。

如果控制不周到,得到的情況就不明瞭,得到的情況不明瞭,心裡底數就不全面。要把模仿和類比靈活運用,就要說反話,以便觀察對方的反映。想要講話,反而先沉默;想要敞開,反而先收斂;想要升高,反而先下降;想要獲取,反而先給與。

擴充套件資料

文獻價值

《鬼谷子》成書於戰國時期,書中以黃老為主滲透出儒家、陰陽家、兵家等諸家學說的思想內涵,集諸子百家學說之大成。對《鬼谷子》的研究,可以清晰地瞭解先秦時期的百家思想,從而對各家學派能有一個全面而系統的掌握,清晰地瞭解春秋戰國文化史。

《鬼谷子》是研究先秦諸子文學有重要的史料價值,通篇行文風格簡要精煉,講究論說技巧,觀點鮮明,講理步步遞進,讓人由簡入繁,體味到書中的哲理精華;條條分明,清晰瞭然,使人能多角度去直觀地理解書中所蘊含的道理。

2樓:檾茗蔏菏荼

翻譯:欲讓對方發言,自己反而保持緘默,欲讓對方張開,自己反而收斂,想要升高反而下降,想要獲取反而給予。

出自《鬼谷子》。

作品原文

古之大化者,乃與無形俱生。反以觀往,復以驗來;反以知古,復以知今;反以知彼,復以知己。動靜虛實之理,不合於今,反古而求之。事有反而得復者,聖人之意也,不可不察。

人言者,動也;己默者,靜也。因其言,聽其辭。言有不合者,反而求之,其應必出。

言有象,事有比;其有象比,以觀其次。象者象其事,比者比其辭也。以無形求有聲,其釣語合事,得人實也,其猶張罝網而取獸也,多張其會而司之。

道合其事,彼自出之,此釣人之網也。常持其網驅之,其不言無比,乃為之變。以象動之,以報其心,見其情,隨而牧之。

己反往,彼復來,言有象比,因而定基。重之襲之,反之復之,萬事不失其辭。聖人所誘愚智,事皆不疑。

故善反聽者,乃變鬼神以得其情。其變當也,而牧之審也。牧之不審,得情不明。

得情不明,定基不審。變象比,必有反辭,以遠聽之。欲聞其聲反默,欲張反斂,欲高反下,欲取反與。

欲開情者,象而比之,以牧其辭,同聲相呼,實理同歸。或因此,或因彼,或以事上,或以牧下。此聽真偽,知同異,得其情也。

動作言默,與此出入,喜怒由此以見其式,皆以先定為之法則。以反求復,觀其所託,故用此者。己欲平靜,以聽其辭,察其事,論萬物,別雄雌。

雖非其事,見微知類。若探人而居其內,量其能射其意也。符應不失,如螣蛇之所指,若羿之引矢。

故知之始己,自知而後知人也。其相知也,若比目之魚;其見形也,若光之與影也。其察言也不失,若磁石之取針,如舌之取燔骨。

其與人也微,其見情也疾。如陰與陽,如圓與方。未見形圓以道之,既見形方以事之。

進退左,以是司之。己不先定,牧人不正。事用不,是謂“忘情失道”。

己審先定以牧人,策而無形容,莫見其門,是謂“天神”。

本篇主要講了刺探情況的謀略,鬼谷子提出:想要聽到對方的話,反而應沉默;想要敞開,反而應收斂;想要升高,反而應下降;想要獲取,反而應給予;想要知道對方的心裡話,就要用模仿、比較的方法,以便把握對方講話的實質。正如同老子所說:

“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取之,必固與之。”這就是利用事物相反相成的規律,從反面達到正面的方法。

鬼谷子曾經說的那段最著名的話是什麼?

3樓:匿名使用者

1.故外親而內疏者說內,

內親而外疏者說外。 (《鬼谷子》謀篇第十)· 對那些外表親善而內心疏遠的要從內心入手進行遊說;

對那些內心親善而外表疏遠的要從表面入手進行遊說。

2.因其疑以變之,

因其見以然,

因其說以要之,

因其勢以成之,

因其惡以權之,

因其患以斥之。 (《鬼谷子》謀篇第十)· 要根據對方的疑問所在來改變自己遊說的內容;

要根據對方的表現來判斷遊說是否得法;

要根據對方的言辭來歸納出遊說的要點;

要根據情勢的變化適時說服對方;

要根據對方可能造成的危害來權衡利弊;

要根據對方可能造成的禍患來設法防範。

3.· 揣摩之後加以威脅; 摩而恐之;

抬高之後加以策動; 高而動之;

削弱之後加以扶正; 微而證之;

符驗之後加以響應; 符而應之;

擁堵之後加以阻塞; 擁而塞之;

攪亂之後加以迷惑。 亂而惑之。

——這就叫做“計謀”。 ——是謂計謀。

(《鬼谷子》謀篇第十)

4樓:匿名使用者

鬼谷子經典語錄

鬼谷子,姓王名詡,春秋時人。常入雲夢山採藥修道。因隱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稱鬼谷先生。

鬼谷子為縱橫家之鼻祖,蘇秦與張儀為其最傑出的兩個**。另有孫臏與龐涓亦為其**之說。縱橫家所崇尚的是權謀策略及言談辯論之技巧,其指導思想與儒家所推崇之仁義道德大相徑庭。

因此,歷來學者對《鬼谷子》一書推崇者甚少,而譏詆者極多。其實外交戰術之得益與否,關係國家之安危興衰;而生意談判與競爭之策略是否。

1、與智者言依於博,與博者言依於辯,與辯者言依於事,與貴者言依於勢,與富者言依於豪,與貧者言依與利,與戰者言依于謙,與勇者言依於敢,與愚者言依於銳。

2、智者達於數,明於理,不可欺以不誠,可示以道理,可使立功。

3、為強者,積於弱也;為直者,積於曲也;有餘者,積於不足也;此其道術也。

4、因其疑以變之,因其見以然之,因其說以要之,因其勢以成之,因其惡以權之,因其患以斥之;摩而恐之,高而動之,微而證之,符而應之,擁而塞之,亂而惑之,是謂計謀。

5、計謀之用,公不如私,私不如結;結比而無隙者也。

6、說人主者,必與之言奇;說人臣者,必與之言私。

7、聖人所以能成其事者有五:有以陽德之者,有以陰賊之者,有以信誠之者,有以蔽匿之者,有以平素之者。陽勵於一言,陰勵於二言,平素、樞機以用;四者微而施之。於事度之往事。

8、象者,象其事。比者,比其辭也。以無形求有聲。

9、夫仁人輕貨,不可誘以利,可使出費。

10、勇士輕難,不可懼以患,可使據危。

11、物有自然,事有合離。有近而不可見,遠而可知。近而不可見者,不察其辭也,遠而可知者,反往以驗來也。

12、凡度權量能,所以徵遠來近。立勢而制事,必先察同異,別是非之語;見內外之辭,知有無之數;決安危之計,定親疏之事,然後乃權量之。其有隱括,乃可徵,乃可求,乃可用。

13、外親而內疏者,說內;內親而外疏者,說外。

14、古善反聽者,乃變鬼神以得其情,其變當也,而牧之審也。牧之不審,得情不明。得情不明,定基不審。變象比,必有反辭,以還聽之。欲聞其聲反默,欲張反瞼,欲高反下,欲取反

15、、古之善用天下者,必量天下之權,而揣諸侯之情。量權不審,不知強弱輕重之稱。揣情不審,不知隱匿變化之動靜。何謂量權,曰:“度於大小,謀於眾寡,稱貨財之有無;料人民多。

16、凡趨合倍反,計有適合,化轉環屬,各有形勢。反覆相求,因事為制。是以聖人居天地之間,立身御世,施教揚宣告名也,必因事物之會,觀天時之宜,因之所多所少,以此先知之。

17、分威者,神之覆也。故靜固志意,神歸其舍,則威覆盛矣。威覆盛,則內實堅。

內實堅,則莫當。莫當,則能以分人之威而動其勢,如其天。以實取虛,以有取無,若以鎰稱銖。

故動。18、捭闔者,天地之道。捭闔者,以變動陰陽,四時開閉,以化萬物;縱橫反出,反覆反忤,必由此矣。

19、轉圓者,無窮之計。無窮者,必有聖人之心,以原不測之智,以不測之智而通心術。而神道混沌為一,以變論萬義類,說義無窮。智略計謀,各有形容。或圓或方,或陰或陽,或吉或。

20、說之者,說之也;說之者,資之也。飾言者,假之也;假之者,益損也。應對者,利辭者;利辭者,輕論也。成義者,明之也;明之者,符驗也。難言者,卻論也;卻論者,釣幾也。

21、君臣上下之事,有遠而親,近而疏,就之不用,去之反求。

22、持樞,謂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天之正也。不可幹而逆之。逆之者雖成必敗。故人君亦有天樞,生養成藏。亦復不別幹而逆之,逆之雖盛必衰。此天道,人君之大網也。

23、損兌者,幾危之決也。事有適然,物有成敗,幾危之動,不可不察。故聖人以無為待有德,言察辭,合於事。兌者,知之也;損者,行之也。損之說之,物有不可者,聖人不為辭也。

24、古之大化者,乃與無形俱生。

25、故言長生、安樂、富貴、尊榮、顯名、愛好、財利、得意、喜欲為陽,曰“始”。故言死亡、憂患、貧賤、苦辱、棄損、亡利、失意、有害、刑戮、誅罰為陰,曰“終”。

26、人言者動也,己默者靜也。

27、觀陰陽之開闔以命物,知存亡之門戶,籌策萬類之終始,達人心之理,見變化之朕焉,而守司其門戶。

28、聖人之在天下也,自古及今,其道一也。

29、變化無窮,各有所歸,或陰或陽,或柔或剛,或開或閉,或馳或張。是故聖人一守司其門戶,審察其所先後,度權量能,校其伎巧短長。

30、審定有無,與其虛實,隨其嗜慾以見其志意。

31、微排其言而捭反之,以求其實,貴得其指。闔而捭之,以求其利。或開而示之,或闔而閉之。開而示之者,同其情也。闔而閉之者,異其誠也。

32、夫賢、不肖;智、愚;勇、怯;仁、義;有差。乃可捭,乃可闔,乃可進,乃可退,乃可賤,乃可貴;無為以牧之。

33、捭之者,料其情也。闔之者,結其誠也,皆見其權衡輕重,乃為之度數,聖人因而為之慮。其不中權衡度數,聖人因而自為之慮。

34、捭闔者,道之大化,說之變也。

35、動靜虛實之理不合於今,反古而求之。事有反而得復者,聖人之意也,不可不察。

36、人言者,動也。己默者,靜也。因其言,聽其辭。言有不合者,反而求之,其應必出。

37、言有象,事有比;其有象比,以觀其次。

38、若探人而居其內,量其能,射其意;符應不失,如□蛇之所指,若弈之引矢;故知之始己,自知而後知人也。

39、君臣上下之事,有遠而親,近而疏;就之不用,去之反求;日進前而不御,遙聞聲而相思。

40、事有不合者,聖人不為謀也。

41、近而疏者,志不合也。

42、遙聞聲而相思者,合於謀待決事也。

43、去而反求者,事中來也。

44、由夫道德仁義,禮樂忠信計謀,先取詩書,混說損益,議論去就。

45、事之危也,聖人知之,獨保其身;因化說事,通達計謀,以識細微。經起秋毫之末,揮之於太山之本。

46、自天地之合離終始,必有戲隙,不可不察也。

47、世無常貴,事無常師;聖人無常與,無不與;無所聽,無不聽;成於事而合於計謀,與之為主。

48、人之情,出言則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