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科學普及交流
一、沙塵暴的表現:
強風把地面大量沙塵物質吹起並捲入空中,使空氣特別混濁,水平能見度小於一千米的嚴重風沙天氣現象。
二、危害:
1.生態環境惡化
出現沙塵暴天氣時狂風裹的沙石、浮塵到處瀰漫,凡是經過地區空氣渾濁,嗆鼻迷眼,呼吸道等疾病人數增加。如2023年5月5日發生在金昌市的強沙塵暴天氣,監測到的室外空氣含塵量為1016毫米/立方厘米,室內為80毫米/立方厘米,超過國家規定的生活區內空氣含塵量標準的40倍。
2.生產生活受影響
沙塵暴天氣攜帶的大量沙塵蔽日遮光,天氣陰沉,造成太陽輻射減少,幾小時到十幾個小時惡劣的能見度,容易使人心情沉悶,工作學習效率降低。輕者可使大量牲畜患染呼吸道及腸胃疾病,嚴重時將導致大量「春乏」牲畜死亡、颳走農田沃土、種子和幼苗。沙塵暴還會使地表層土壤風蝕、沙漠化加劇,覆蓋在植物葉面上厚厚的沙塵,影響正常的光合作用,造成作物減產。
沙塵暴還使氣溫急劇下降,天空如同撐起了一把遮陽傘,地面處於陰影之下變得昏暗、陰冷。
3.生命財產損失
2023年5月5日,發生在甘肅省金昌市、武威市、武威市民勤縣、**市等地市的強沙塵暴天氣,受災農田253.55萬畝,損失樹木4.28萬株,造成直接經濟損失達2.
36億元,死亡85人,重傷153人。2023年4月12日,永昌、金昌、武威、民勤等地市強沙塵暴天氣,據不完全統計僅金昌、武威兩地市直接經濟損失達1534萬元。
4.影響交通安全
影響交通安全(飛機、火車、汽車等交通事故)沙塵暴天氣經常影響交通安全,造成飛機不能正常起飛或降落,使汽車、火車車廂玻璃破損、停運或脫軌。
5.危害人體健康
當人暴露於沙塵天氣中時,含有各種有毒化學物質、病菌等的塵土可透過層層防護進入到口、鼻、眼、耳中。這些含有大量有害物質的塵土若得不到及時清理將對這些器官造成損害或病菌以這些器官為侵入點,引發各種疾病。
三、控制措施:
1.加強環境的保護,把環境的保護提到法制的高度來。
2.恢復植被,加強防止風沙塵暴的生物防護體系。實行依法保護和恢復林草植被,防止土地沙化進一步擴大,儘可能減少沙塵源地。
3.根據不同地區因地制宜制定防災、抗災、救災規劃,積極推廣各種減災技術,並建設一批示範工程,以點帶面逐步推廣,進一步完善區域綜合防禦體系。
4.控制人口增長,減輕人為因素對土地的壓力,保護好環境。
5.加強沙塵暴的發生、危害與人類活動的關係的科普宣傳,使人們認識到所生活的環境一旦破壞,就很難恢復,不僅加劇沙塵暴等自然災害,還會形成惡性迴圈,所以人們要自覺地保護自己的生存環境。
2樓:匿名使用者
首先,沙塵暴天氣的形成要具備三個基本條件:一是要有沙源,二是要有強冷空氣即大風,三是要有冷暖空氣相互作用。沙源來自於沙漠,退化的林草地或沒有植被覆蓋的幹鬆土地以及城鄉建築工地的泥沙。
氣旋和低壓產生一種垂直的上升運動,把沙塵吹揚了起來,形成沙塵暴天氣。揚沙、浮塵和沙塵暴天氣的差別在氣象上是以能見度加以區分的:水平能見度在1—10公里之間的為揚沙或浮塵天氣。
出現浮塵天氣時,空中瀰漫的是一些細小顆粒物,沙塵多由外地而來;揚沙天氣捲起的塵土是一些較大的顆粒物,它們基本是本地產生的。而水平能見度小於1公里的就是沙塵暴天氣,它屬於災害性天氣現象,所帶來的危害最為嚴重。氣象專家介紹,由於沙塵暴起因包括了風力、高空大氣強對流和地表狀態三方面因素,而前兩者屬氣候因素,人力不可抗拒,因此,**沙塵暴目前尚無可能。
沙塵暴引起的風災、沙積、風蝕,使森林和植被遭到破壞,沙漠化程度加劇。氣象專家提醒,人類對風沙天氣最積極、最有效的行為是:
首先要加強對大風天氣的監測和預報工作,特別是在前期乾旱的情況更要重視。其次,對於西安這樣一個旅遊大都市來講,在突發性災害來臨之前,要有相當有效的應急對策,加強管理和強化預防措施。對全省而言,最根本的還是要進行綜合治理工作。
全社會共同行動起來,治理沙漠,改善生態環境。我們在搞好經濟建設的同時,要注重生態建設。每個公民要有強烈的憂患意識,環境保護意識,而且應多加強這方面的教育,從而真正做好植樹造林,擴大植被覆蓋率,開源節流,合理利用水資源。
特別是我們陝西,是西部大開發的橋頭堡,應當把實行「退耕還林(草),封山綠化,個體承包,以糧代賑」為主要措施,爭取早日實現米糧下川,林果上山,草場滿坡,使三秦大地山綠、水清、人富。逐漸恢復自然豐富多樣的生態系統。這樣,也許再過幾十年,沙塵暴將淡化為我們的記憶,我們的子孫後代看到的將是一個山川秀美的大西北。
沙塵暴的防治措施
3樓:飄飄陽王子
1、加強環境的保護。
2、恢復植被,加強防止風沙塵暴的生物防護體系。
3、根據不同地區因地制宜制定防災、抗災、救災規劃,積極推廣各種減災技術,並建設一批示範工程。
4、控制人口增長,減輕人為因素對土地的壓力。
5、加強科普宣傳。
6、在沙漠地區種植適宜沙漠乾旱地區生長的植物。
7、在沙漠邊緣種植鄉土品種的低矮灌木和小喬木。
4樓:白水紅富士
1.巨集觀措施
①廣泛深入地開展環保意識的宣傳教育,提高全民族的思想認識水平。關心、愛護環境,自覺地參與改造和建設環境,形成全社會的風尚。
②完善法律法規,強化執法監督,依法保護環境,促進荒漠化防治。
③嚴格執行計劃生育政策,控制人口的過速增長,不斷提高人口素質。
④發展荒漠化地區的各類科教事業。培養基層的科技技術力量,儘快完善農村科技市場,搞好科技服務,提高荒漠化地區群眾的文化技術素質。
⑤建立有效的防治荒漠化的投資機制和符合現階段國情的經營機制。
⑥建立先進的荒漠化動態監測與預報系統,搞好決策,搞好資訊管理與服務。
⑦在荒漠化地區開展持久的綠色革命,以加速荒漠化過程逆轉,逐步改善農業生態系統的基礎功能。
⑧加強防治荒漠化的國際交流與合作,爭取資金與外援。
⑨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按照市場要求合理配置農、林、牧、副各業比例,積極發展養殖業、加工業,分流農村剩餘勞動力,減輕人口對土地的壓力。
⑩優化農牧區能源結構,大力倡導和鼓勵人民群眾利用非常規能源,如風能、光能,以減輕對林、草地等資源的破壞。
2.技術措施
(1)生物措施
①封沙育林育草,恢復天然植被
實行一定的保護措施(設定圍欄),建立必要的保護組織(護林站),嚴禁人畜破壞,給植物以繁衍生息的時間,逐步恢復天然植被。封育同時可以加以人工補植補種和管理,加速生態逆轉。
②飛機播種造林種草固沙
飛播具有速度快、用工少、成本低、效果好的特點,尤其對地廣人稀、交通不便、偏遠荒沙、荒山地區恢復植被意義更大。飛播要解決的關鍵技術問題有:**氣候,選擇立地條件,確定適宜的播區,確定適宜的播量,種子處理技術,防治鳥獸病蟲害,封禁保護等。
③通過植物播種、扦插、植苗造林種草固定流沙
直播造林固沙:在草原流沙上播種,保證幼苗達到一定密度(15~20株/m2),一定高度(15~20cm),一定面積(>1000m2),就可以把風蝕變為沙埋的植物群體,使沙丘固定。直播成功的植物種主要是花棒、楊柴兩個沙生先鋒植物。
可撒播,也可條播或穴播。
植苗造林固沙:在乾旱草原流動沙地採用適當深植和合理密植的方法使沙地固定。如定邊長茂灘林場秋天在沙丘上用溝植法密栽油蒿成活形成沙障。
插扦造林固沙:陝西、寧夏流沙區用沙柳插扦直接固定沙丘。榆林群眾用簇式栽植法,形成疏中有密的格局,既抗風蝕又解決水分不足問題。
簇行距0.5m×1.5m,每簇4~5個插條。
④建立風沙區防護林體系
乾旱區綠洲防護體系:一是綠洲外圍的封育灌草固沙帶,二是骨幹防沙林帶,三是綠洲內部農田林網及其他有關林種。現實情況要比典型介紹複雜得多,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運用。
沙地農田防護林:半溼潤地區降雨較多,條件較好,可以喬木為主,主帶距350m左右。半乾旱地區東部條件稍好,西部為旱作邊緣,條件很差,沙化最嚴重。
沙質草原一般不風蝕,但大面積開墾旱作,風蝕發展,極需林帶保護。東部樹木尚能生長,高可達10m,主帶距200~300m;西部廣大旱作區除條件較好地段可造喬木林,其他地區以耐旱灌木為主,主帶距僅50m左右。乾旱地區風沙危害多,採用小網格窄林帶。
北疆主帶距170~250m,副帶距1000m;南疆風沙大,用250m×500m網格;風沙前沿用(120m~150m)×500m的網格,可選樹種也多,以喬木為主。
⑤沙區牧場防護林
護牧林營造技術:樹種選擇要注意其飼用價值,東部以喬為主,西部以灌為主。主帶距取決於風沙危害程度。
不嚴重者可以25h為最大防護距離,嚴重者主帶距可為15h,病幼母畜放牧地可為10h。副帶距根據實際情況而定,一般400~800m,割草地不設副帶。灌木帶主帶距50m左右,林頻寬主帶10~20m,副帶7~10m。
考慮草原地廣林少,乾旱多風,為形成森林環境,林帶可寬些,東部林帶6~8行,喬木4~6行,每邊一行疏透。呈疏透結構,或無灌木的透風結構,生物圍欄要呈緊密結構。造林密度取決於水分條件,條件好可密些,否則稀些。
(2)工程措施
沙障固沙:用枝條、柴草、秸稈、礫石、黏土、板條、塑料板及類似材料在沙面設定各種形式的障礙物,以控制風沙流方向、速度、結構,達到固沙、阻沙、攔沙、防風、改造地形等目的。沙障作用重大,是生物措施無法替代的。
根據防沙原理和設定方法不同,沙障可分為平鋪沙障和直立式沙障兩類。平鋪式沙障是固沙型沙障,利用柴草秸稈、卵石、黏土等全面或帶狀平鋪沙表層,隔絕風與沙表層的接觸,造成風雖過而沙不起的效果。原地固定流沙,保護植物生長,但對風沙流中的沙粒阻截作用不大。
這種措施在東部地區作用較大,在西部地區影響水地水分,但有利於沙土改良。立式沙障為積沙型沙障,風沙流遇上任何立式沙障,風速都會下降,風挾帶的沙粒就會沉積一部分在沙障前後,從而減少輸沙量。多行配置立式沙障可起到固定障間沙表層和攔截執行中沙粒的作用。
由於絕大部分運動沙粒在近地表30cm內,多數又在10cm高度內,因此不需要設定過高沙障就可以固沙和控制風沙流,防止沙害。
化學固沙措施:將稀釋了的有一定膠結構的化學物質,噴灑於流沙表面,水分迅速下滲,化學物則滯留在一定厚度(1~5mm)沙層間隙中,形成一層堅硬的保護殼,以增強沙表層抗風蝕能力,達到固沙目的。目前已研究出幾十種化學固沙材料,但由於成本高,未普及推廣。
風力治沙:是以輸出為主的治沙措施,減小粗糙度,使風力加強,風沙流呈不飽和狀態,造成拉沙和地表風蝕的效果。
農業措施:一是發展水利,擴大灌溉面積,增施肥料,改良土壤;二是防風蝕旱農作業措施,帶狀耕作、伏耕壓青、種高稈作物等。
治理沙塵暴的措施,沙塵暴的防治措施
1 加強環境的保護,把環境的保護提到法制的高度來。2 恢復植被,加強防止風沙塵暴的生物防護體系。實行依法保護和恢復林草植被,防止土地沙化進一步擴大,儘可能減少沙塵源地。3 根據不同地區因地制宜制定防災 抗災 救災規劃,積極推廣各種減災技術,並建設一批示範工程,以點帶面逐步推廣,進一步完善區域綜合防禦...
我國北方春季常出現沙塵暴,沙塵暴的形成與哪個天氣系統有關(冷
天氣 氣候是截然不同的兩個概念。天氣系統一般包括鋒面系統 冷鋒 暖鋒 準靜止鋒等 氣壓系統 高壓 低壓 鞍部以及高壓脊 低壓槽等 形成沙塵暴的天氣系統是冷鋒。冷鋒是冷氣團主動向暖氣團移動的鋒。冬春季節,大陸腹地較高緯度地區溫度更低,形成冷高壓,如亞歐大陸的蒙古西伯利亞高壓。有冷高壓中心向低緯地區運動...
沙塵暴的兩個條件,沙塵暴的形成需要幾個條件
土壤沙化的程度。如果沙化不嚴重,再大的風也刮不起來。沙塵暴的形成需要幾個條件?強風 強熱力不穩定和沙源分別作為動力因子和物質基礎,是沙塵暴形成的三個重要條件望採納。沙塵暴的形成需要哪幾個條件?沙塵暴的形成條件是 1 地面上的沙塵物質。它是形成沙塵暴的物質基礎。2 大風,大風是沙塵暴形成的動力基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