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淺酌低歌輕和
三國中水鏡先生說:孔明雖得其主,不得其時。這句話的意思是:
諸葛亮遇到了劉備這樣的明主,但是他出生在一個亂世之中,一生操勞是在所難免的,最後諸葛亮無功而返,病死五丈原也說明了這一點。
諸葛亮一心為大漢盡忠,但是他盡忠的時候,大漢其實已經是一個空殼子了,而且當時曹魏、孫吳的政權都是非常強大的,如果諸葛亮要實現自己興復漢室的目標,可以說是非常困難的,這就是所謂的未得其時。
這句話中的,孔明未得其時,並不僅僅是指諸葛亮投奔劉備的時間。未得其時中的這個「時」字指的是天時中的時,是諸葛亮出山沒有天時這一優勢。正是因為他沒有天時這一優勢,所以他六出祁山都沒有成功,最後還病死在了五丈原上,最後落得個出身未接身先死的悲壯結局。
2樓:張某某
其一為天時 ,其二為大勢 。
其一 : 天時 , 顧名思義孔明出山時 , 曹操已獨據天下其七八 。 而劉備兵不過幾千 。
另 , 劉備經常自詡匡扶漢室 , 而眾人皆知漢室氣運已盡 ,可劉備還不自知仍自詡為漢室宗親 。 其實匡扶漢室只為起兵之名但萬萬不可以此自詡而打天下 。 此為天時 ,天時地利人和 , 曹操挾天子獨佔天時 , 孫權佔地利 , 劉備則獨佔人和 。
其二 : 大勢 , 自曹操得天子以挾天子令諸侯為名 , 獨順大勢而為 。 荀彧曾言 :
主公最善順勢而為 。 此時曹操天下獨佔七八 , 擁兵百萬 。 兵將謀士雖不如劉備 , 但良將眾多 ,且荀彧郭嘉程昱雖不如孔明 ,但差之不遠矣 。
此為大勢所趨 。
個人見解 , 如劉備其仁義迂腐減其三 ,則可與曹操平分天下 , 而去其五 ,則獨佔天下 。 其實孔明出山時機無謂 , 但個人認為其意思大致是劉備生不逢時 。此人如若在太平盛世絕為明君 , 但生於亂世則必敗矣 。
縱觀古往今來 , 秦皇嗜殺如命得天下 , 唐皇世明殺其兄得皇位 ,宋朝黃袍加身起兵得天下 , 明朝朱元璋性嗜殺 。 其他無疑為此 , 哪位開朝皇帝為仁義之君 ? 故劉備生不逢時 。
徐州再三退讓終得其州 , 荊州則再次退讓 。 以此得知劉備雖明主 ,但卻不該生於亂世 。
其上只為個人愚見 , 各位客觀勿怪 。
3樓:匿名使用者
孔明得到了一個會識才,用才的君主劉備,事後也證明了劉備確實重用了諸葛.但是征伐打仗,擴張版圖並不是其最大的優點.無奈這又是一個亂世,大家都想創業當皇帝,包括劉備在內,諸葛也不得不跟著到處打仗.
最後結果你也知道了,偏安一隅的時候,把巴蜀之地治理的井井有條,具體的可以看三國志陳壽對諸葛治下的巴蜀的評價,基本上是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情景.但是打仗的時候,六出祁山,外人評價貶大於褒,事實也差不多,當然這裡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不過確實再沒有給蜀國爭取更多土地,更大版圖了.
所以這句話的意思是,孔明得到了會用他的劉備,但這個亂世不適合諸葛發揮長項,有點生不逢時的意思.
4樓:雪兒趣事
為什麼水鏡先生說諸葛亮「雖得其主,不得其時」?
5樓:多情浪子
水鏡先生說的不對,其實應該是孔明得其時,未得其主。劉備雖為梟雄,實則既無戰略眼光也無戰術能力,關鍵時候還剛愎自用。國家**需要能人一統,這叫逢其時。國家一片大好還需你做甚?
6樓:匿名使用者
諸葛令雖然遇到了能夠讓自己施展才的地明主,可是此時漢室已式微,儘管孔明身負雄才大略,懷抱天下,然想輔助劉備復興漢室已經無望了,可謂生不逢時,難道不可惜嗎?「臥龍雖得其主,未得其時」這句話中的「時」指的不是諸葛亮投奔劉備的時機,而是人們常說的「天時、地利、人和」中的「天時」。「臥龍雖得其主」是說諸葛亮投奔劉備是找對了人,但「未得其時」,意思是說諸葛亮不得「天時」,所以他六出祁山不勝,最後秋風五丈原,只落得一個「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的結局。
實際上,這句話是**中寫的司馬徽的一句讖語,而不是說當時諸葛亮的某個情況,所以司馬徽才會為諸葛亮感到可惜。轉
7樓:劍信
欲得天下需佔盡天時、地利、人和。其中最重要的天時被曹操所佔,挾天子以令諸侯,徐圖霸業,天下九州,曹操已獨佔一大半。孔明出山時,天時已失。
而江東有長江天險,佔盡地利。所以留給劉備的只有人和。就是這個人和。
也被一分為三,劉備只佔其一而已。劉備雖是明主,但此時的天下格局已經非常明朗了,孔明不可能不明白僅憑一己之力,根本無法力挽狂瀾。最好的結局就是三分天下。
所以水鏡先生才會說孔明雖得其主,不得其時,惜哉!惜哉!如果孔明能早早的遇到劉皇叔,或許蜀漢的歷史將會改寫。
三國中的水鏡先生的才華如何,與諸葛亮相比孰高孰低呢
三國當中的水鏡先生才華橫溢,可以說真正的隱士世外高人。我覺得因為水鏡先生並沒有出山,所以和諸葛亮的比較是沒有任何依據的,不過我覺得他們的才華也是在伯仲之間的。水鏡先生和諸葛亮相比,才華是相當的,但是水鏡先生會站得更高,看得更遠,他看到的是一個大局勢,看清的是時代的潮流。他深切地看到國家統一是需要很多...
三國中桃園三結義他們說的話是什麼
於桃園中,備下烏牛白馬祭禮等項,三人焚香再拜而說誓曰 念劉備 關羽 張飛,雖然異姓,既結為兄弟,則同心協力,救困扶危 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實鑑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誓畢,拜玄德為兄,關羽次之,張飛為弟。出自明初羅貫中 三國演義 第一回 宴桃園豪傑...
三國中對蜀漢貢獻最大的人是誰,三國中蜀國的人物,要有7個以上
題主這個題目略有籠統呀。從政治外圍上看貢獻最大的應屬曹操,沒有他南征,孫劉不會組成聯軍,劉備也就無緣順勢取得荊襄而後西征劉璋建立蜀國。從戰略制定上講諸葛亮必然居功至偉呀,蜀國的發展軌跡基本就是按諸葛亮貢獻的隆中對路線完成的。從苦勞方面講,謀士龐統法正等都做出過不同程度貢獻,關張趙馬黃等虎將也是不容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