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溫州位於中國東南部,甌江下游南岸,是浙江省下屬的地級市,為沿海港口城市,簡稱甌,別稱鹿城。擁有面積11784平方千米,轄海域11000平方千米。地理位置:
東經119°37′-121°18′、北緯27°03′-28°36′ 溫州市是浙江省的地級市 東南丘陵,為沿海港口城市,浙江的三大經濟中心之一,位於中國**海岸線中段,浙江東南部,東瀕東海,南接福建寧德福鼎市,西與麗水市相連,北與台州市毗鄰,是我國第一批對外開放的14個沿海城市之一,浙江省地級市,浙南經濟、文化中心。溫州2023年gdp突破2527億元,浙江省內排第三,2023年溫州gdp比上年增長8.5%,增幅與上年持平,2023年全年實現財政一般預算總收入360.
72億元。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021元,增長7.1%;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10100元,增長7.
1%。 全市總面積11784平方千米,其中市區1082平方千米。總人口799.
8萬人(2023年)。轄3個市轄區、6個縣,代管2個縣級市,共有30個街道、119個鎮(包括2個民族鎮)、143個鄉(包括5個民族鄉)。 溫州古為甌地,也稱東甌,簡稱「甌」。
甌是一種陶製器皿的名稱。約在新石器時代,溫州居住著原始甌人並製作陶器。留學海外的溫州學子在看到香港被稱作hongkong的時候根據溫州的甌語(溫州話)發明了yujeu這個稱呼。
溫州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沿海城市。溫州古城建於東晉明帝太寧元年(公元323年),因地在溫嶠嶺南,「雖隆冬而恆燠」,四季溫和溼潤,故名溫州。 溫州,是一座充滿活力與激情的城市,一座充滿魅力與夢幻的城市,一座充滿智慧與故事的城市。
溫州人以「智行天下」、「善行天下」、「商行天下」而遐邇聞名。 溫州文化燦爛,史稱「東南鄒魯」。溫州是中國數學家的搖籃、中國山水詩的發祥地、中國南戲的故鄉、中國民營經濟發展的先發地區與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
溫州的市花是茶花,市樹是榕樹,市鳥是海鷗,市歌是《會飛的家鄉》。 還有一本描寫溫州的**《溫州別戀》,作者是六百里。歷史文化 溫州五馬街 溫州歷史悠久,人傑地靈。
溫州古代稱甌越。還在五六千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就有先民在這裡勞動生息。戰國時屬越國,秦始皇統一六國後,設定閩中郡。
漢惠帝三年封越王勾踐後裔騶搖為東海王,建都東甌,俗稱東甌王。漢順帝永和三年置永寧縣,東晉明帝太寧元年設永嘉郡,唐高宗上元二年改置州,因氣候溫暖,"雖隆冬而恆燠",故名溫州。 據《溫州府志》載,當年建城時,太守郭璞登上西山,瞭望周圍諸山,錯立如鬥,便對當地百姓說:
城饒山外,當聚富盛,然不免兵戈水火城建於山,則寇不入鬥,可長保安逸。於是他仿照北斗星體位置,圍繞諸山築城,故稱斗城。傳說在築城時,有隻白鹿銜花疾奔而來把花吐在城牆上,然後化作一團樣雲冉冉飛入天際,白鹿跑過的地方,一片鳥語花香。
人們為取吉利,將這座城市稱為白鹿城或鹿城,也把郭璞登上的這座山稱為「郭公山」。 溫州歷史上以手工業發達著稱,是青瓷發源地之一,造紙、造船、絲綢、繡品、漆器、鞋革等在我國歷史上均有一定地位。南宋時被闢為對外通商口岸,有「一片繁榮海上頭,從來喚作小杭州」之稱。
溫州是南戲故鄉,14世紀中葉溫州著名劇作家高明的《琵琶記》被譯為多國文字,在世界上廣為流傳。 溫州歷代人才輩出,在學術、文學藝術和科技方面都取得卓著成就。在南宋時期,學術上形成了以葉適為代表的"永嘉學派",在我國學術史有著很高的地位和深遠的影響。
文學方面,詩壇上出現了"永嘉四靈"詩派;戲曲上首創了"南戲"這種民間戲劇形式。南宋熙祐年間,醫學家陳元擇以《三因方》為理論基礎創立了永嘉醫派;兩宋及元明清各代也都有不少傑出人才,如黃公望、劉基、孫詒讓等等。當代文化教育界更是群星燦璀璨:
夏鼐、夏承燾、蘇步青、谷超豪、劉旦宅、孟慶江、林曦明、林劍丹、陳忠康、張素、張如元、馬亦釗、汪廷漢、戴巨集海…… 溫州歷代鼎甲:溫州自唐宣宗大中十三年至清末廢科舉(公元859-2023年)的2023年間,共有文科狀元7人,進士1416人,其中唐代2人,兩宋1228人(北宋81人,南宋1147人)元代12人,明代139人,清代35。歷代共有武狀元19人,武進士近400人,其中兩宋310人(北宋1人,南宋309人),明代3人,清代約70-80人。
溫州歷代狀元、榜眼、探花 1、文科狀元(7人): 徐?、王十朋、木待問、趙建大、周坦、徐儼夫、周旋 2、文科榜眼(9人):
葉適、陳棟、陳求魯、林公
一、陳宜中、鄒臻、周仁勇(文武榜眼)、卓敬、王瓚 3、文科探花(3人): 陳桷、黃中、孫希旦 4、武科狀元(20人):潘文虎、陳鰲、陳鶚、蔡必勝、黃裦然、林管、薛贄、朱嗣宗、林夢新、朱熠、趙國華、項桂發、章夢飛、侯畐、張宗德、朱應舉、蔡起辛、翁[木鄂]、林時中、王名世 5、武科榜眼(4人):
林景衡、戴應發、林景新、周仁勇 6、武科探花(6人): 林武子、陳元普、孔元圭、葉宗澤、薛應龍、陳龍發 古文化遺址 首次於2023年在永嘉上塘正門山發現,後在許多地點又陸續發現。 80年代以來通過全市範圍內的文物普查和專題調查,查明境內二區九縣(市)均遺有古文化遺址,計達百餘處,主要分佈在甌江、飛雲江及其支流兩岸,大多依山傍水。
溫州古文化遺址大致可分前後兩個階段,前階段,除少數早期石器磨製欠精、器面留有錘擊痕跡外,大多數石器磨製精緻,已採用打、磨、琢兼施技術;陶器主要有夾炭陶。與河姆渡中晚期文化、良渚文化的一些石器、陶器特徵相似,以樂清白石遺址為代表。後階段,石器表面略粗糙,形制較簡單,其錛類石器橫剖面大多呈三角形、梯形;陶器有泥質陶、彩繪陶和印紋硬陶等。
與福建閩侯曇石山文化的一些石器、陶器特徵相似。目前這類遺址的發現約佔總數百分之九十以上,以瑞安陶山山前山、馬嶼牛頭頸等遺址為代表。 ①白石遺址:
在樂清白石鎮白石溪楊柳灘溪床下二三米深處。系沖積形成的遺址。 ②大坪遺址:
在瑞安北龍鄉大嶴村北龍山北麓。北龍鄉在飛雲江口外一島嶼上。 ③下湖墩遺址:
在泰順百丈鎮交溪洋村北下湖墩山上,範圍約1500平方米,2023年11月發現。 ④山前山遺址:在瑞安碧山鎮街路村,南臨飛雲江,面積約250×50米,遺物多裸露在地表,以山坪和東南山坡最為豐富。
⑤牛頭頸遺址:在瑞安馬嶼荊谷鄉山頭上村牛頭頸山中段,北眺飛雲江,2023年發現,範圍約6000平方米。遺物多分佈在山坡地表。
⑥鶴嶼山遺址:在瑞安仙降鎮下社村,與山前山遺址隔江相對,2023年發現,面積約10000平方米。 ⑦獅子崗遺址:
在泰順司前鎮前村,2023年發現,面積約8000平方米。山頂-壕溝斷面和東面山坡遺物較豐富。 ⑧仙堂山遺址:
在蒼南橋墩鎮仙堂村北海拔40餘米山坪上,2023年發現,面積約3500 平方米。 溫州旅遊景點: http:
溫州網:
溫州的地理環境,歷史文化,風土人情方面有什麼特點?溫州歷史上有哪些有些影響的人物?
2樓:塵世之沙
溫州地處浙東地區,是我國東南沿海對外開放的重要工業、商貿、港口城市。她東瀕東海,南與福建省寧德地區的福鼎、柘榮、壽寧三縣毗鄰,西及西北部與麗水地區的縉雲、青田、景寧三縣相連,北和東北與台州地區的仙居、黃岩、溫嶺、玉環四縣市接壤。溫州市現轄三區(鹿城、龍灣、甌海)、兩市(瑞安、樂清)、六縣(永嘉、洞頭、平陽、蒼南、文成、泰順)。
溫州境內地勢,從西南向東北呈梯形傾斜,綿亙有洞宮、括蒼、雁蕩諸山脈,泰順的白雲尖,海拔1611米,為全市最高峰。山脈之間,溪流奔騰,大都由西向東注入東海。主要河流有甌江、飛雲江、鰲江。
甌江為浙江第二大河,左納楠溪江入海。
溫州屬**帶海洋季風潤溼性氣候區,冬夏季風交替顯著,溫度適中,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冬無嚴寒,夏少酷暑,年平均氣溫16.1~18.2攝氏度。
春夏之交有梅雨,7~9月間有颱風。因此,來溫州的最佳旅遊時間為一年四季。既便是梅雨季節,雨中游雁蕩也別有一番風味。
溫州不僅以「商貿」城市聞名遐邇,其旅遊資源也十分豐富。現擁有雁蕩山(溫州雁蕩山、南雁蕩山、中雁蕩山)、楠溪江兩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南麂列島、烏巖嶺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仙岩、瑤溪、洞頭、濱海玉蒼山(玉蒼山公園)、百丈漈、寨寮溪、澤雅七個省級風景名勝區和八個市級風景區,還有眾多的森林公園和文物古蹟。
雁山雲影,甌海潮蹤,楠溪勝景,百島風光,玉蒼石景,百丈飛瀑,寨寮風情,承天氡泉,孕育出璀燦的甌越文化,使得溫州更加深沉,更為神祕,更有內涵。
溫州位處我國**海岸線的中部,水陸交通十分發達。溫州機場已開闢42條國內航線,並開通了與香港、澳門的地區航線。溫州火車站旅客列車可直達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等國內主要城市。
溫州港是一個集河口港、海灣港於一體的綜合性天然良港,為浙南、閩北貨物進出的咽喉。
溫州是我國著名僑鄉之一。他們中的大部分在大部分在美國、法國、荷蘭、義大利、西班牙、德國等從事餐館業、皮革業、服裝業等。在溫州居住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是畲族,其次是回族,此外還有壯、苗、土家、侗、滿、布依等民族。
溫州概況
簡 稱:甌
區 號:0577
郵 編:325000
位 置:位於浙江東南沿海地區,是浙南政治、文化、經濟、交通、旅遊中心。南接福建省,西連麗水市,北通台州市。
區 劃:現轄鹿城、龍灣、甌海三個區及瑞安、樂清、永嘉、文成、泰順、平陽、蒼南、洞頭八個縣(市)。
溫州對歷史文化 ,風土人情和社會經濟的產生的影響
3樓:匿名使用者
唐高宗上元二年(公元675年),處州析置溫州,這是溫州得名的開始。據《浙江通志》引《圖經》:「溫州其地自溫嶠山西,民多火耕,雖隆冬恆燠」。
意思是溫州地處溫嶠嶺以南,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氣候溫潤,所以稱為溫州。溫州古為甌地,也稱東甌,唐時始稱溫州,簡稱「甌」或「溫」。甌是一種陶製器皿,約在新石器時代,溫州居住著原始甌人制作陶器。
留學海外的溫州學子在看到香港被稱作hongkong的時候根據甌語發明了yujeu這個稱呼。溫州歷史悠久,古代稱甌越。溫州歷史上以造紙、造船、鞋革、繡品、漆器著稱,亦是中國青瓷的發源地之一。
北宋時成為當時的港口重鎮,被朝廷闢為對外**口岸,南宋時海上**尤其發達,是四大海港之一,現仍為浙南、閩北貨物進出的咽喉。晉人郭璞在《山海經》中描述溫州的地形為「甌居海中」,這是有關「甌」的最早文字記載之一。據晚清學者孫詒讓考證,夏為甌,殷為漚,周為歐,因世異字,故「甌」從夏始。
2023年溫州市生產總值4003.86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2023年增長7.7%,增幅比上年提高1.
0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15.39億元,下降0.
8%;第二產業增加值2015.48億元,增長7.8%;第三產業增加值1872.
99億元,增長8.0%。按戶籍人口計算,人均地區生產總值49817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8044美元),增長7.
1%。國民經濟三次產業結構為2.9:
50.3:46.
8,第三產業比重較2023年提升0.4個百分點。
梅州在地理環境 歷史文化 風土人情方面有什麼特色 曾經出現過
梅州市隸屬中國廣東省,1988年設立。東部與福建省交界,南部與廣東省潮州市 揭陽市 汕尾市毗鄰,西部與廣東省河源市接壤,北部與江西省相連。梅州是中國著名的三鄉 文化之鄉 華僑之鄉 足球之鄉 同時還享有 山歌之鄉 金柚之鄉 客家菜之鄉,單叢茶之鄉 美稱,梅州同時又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
勝利油田的風土人情及文化
勝利油田處抄於黃河三角洲腹地,號稱新中國最年輕的土地東營市,勝利油田的人來自五湖四海,的風俗都有,基本上屬於入鄉隨俗,以山東風俗為主,的方言都有,但是人們基本都說普通話。主要的風景有廣南水庫天鵝湖,油田華八井,孤東海堤,黃河入海口風景區,對於你提出的問題,我覺得你應該重點研究下勝利油田的孤東採油廠!...
山西風土人情做介紹,山西的風土人情,地理環境,歷史文化
1,添倉節 添倉就是預祝農家糧倉裡添滿糧食。添倉節在每年農曆正月的二十五日,實際含意是要往糧倉裡添東西,指望當年增產增收。到了添倉節,山西的講究是喜進厭出 囤裡要添糧,缸裡要添水,門口放些煤炭以鎮宅 上了年紀的居民習慣在添倉日購米買面,以兆全年豐衣足食。2,六月六節 六月初六日,晉南地區稱為 回孃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