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軒轅雪擁
由於不清楚你的五險一金個人負擔部分,以及是否有附加專項扣除,所以沒法計算個稅。
2樓:匿名使用者
根據現行個人所得稅政策,採用累積演算法。比如1月份工資24000,社保340,應扣稅24000-340-5000=18660元*0.03=559.
8元;2月份工資24000,社保340,應扣稅(24000*2-340*2-5000*2)=37320*10%-2520-559.8=652.2;3月份應扣稅24000*3-340*3-5000*3=55980*10%-2520-559.
8-652.2=1866元。3月到手24000-340-1866=21794
3樓:查悅個稅助手
題主有提到,前兩個月是2000最低生活保障,沒有任何附加專項扣除,就只有社保扣340。
那我們來算一下:
1月份工資2000,社保340,應納稅額2000-340-5000<0,所以本期不用交稅
2月份工資2000,社保340,應納稅額(2000+2000)-(340×2)-(5000×2)<0,所以本期還是不用交稅
3月份工資24000,社保340,應納稅額(2000+2000+24000)-(340×3)-(5000×3)=11980,預扣預繳個稅=11980×3%=359.4元,到手工資=24000-359.4=23640.6元
4樓:豆漿和油條
現在個稅是累加扣除,首先不知道你前兩個月工資是多少,第二個不知道你的專項附加扣除是多少第三個不知道你是幾月開始上班享受專項扣除的,你必須把資訊都提供全才能幫你解答哦
2023年實施的個稅專項扣除後,是不是實發工資就少了?
5樓:51個稅管家
正確的理解應為:實施六項專項附加扣除後,個人所得稅可以「少一些」,實發工資可以「多一些」。
實發工資=應發工資-個人繳納的「三險一金」-個人所得稅等
工資個人所得稅計算明細=(應發工資-5000元-「三險一金」專項扣除-六項專項附加扣除-其他扣除)*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案例】
2023年1月,某納稅人扣除三險一金後的工資收入是7000元,如果申請住房貸款利息專項附加扣除(1000元/月)和贍養父母專項附加扣除(2000元/月),除此之外,無其他扣除等特殊情況。
那麼,本月個人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為負數(7000-5000-1000-2000),因此,不用繳稅!
換句話說,到手工資,即實發工資為7000元。
如果工資、個稅仍算不明白的,建議使用個稅計算器來操作!
6樓:企易稅
根據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辦法:專項附加扣除是指在收入額中剔除這部分再計算應納稅所得額:
扣除免徵額5000和五險一金後收入7000元:
7000-1000-2000=4000
也就是原來7000元是應納稅所得額,現在4000元應納稅所得額,只是稅款少交了,發放的工資只會多不會少。
7樓:匿名使用者
你理解錯了呢!2023年實施的個稅專項扣除,是扣除工資內的繳稅基數,比如扣除住房貸款每月1000元,贍養父母的2000元,你的稅費繳費基數就減少了3000元!交的稅費少了,你的工資就會比以前表多了!
8樓:
2019時十的稅專項扣除後是不是實發工資就少了不是?
9樓:
個人所得稅通常是月報,當然這也要結合本企業專管員的報表核定情況。
2023年個人所得稅怎麼計算
10樓:
居民個人取得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餘額。
個人所得稅起徵點(正確叫法是個人所得稅費用扣除標準或者免徵額)是指國家為了完善稅收體制,更好的進行稅制改革,而制定的稅收制度。具體的計算公式如下:
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應納稅所得額=應發工資-五險一金-扣除標準
11樓:陽光點的燦爛點
國家稅務總局2023年第56號公告《關於全面實施新個人所得稅法若干徵管銜接問題的公告》居民個人預扣預繳方法:
1、勞務報酬所得收入減除費用後的餘額為收入額;
2、減除費用每次收入不超四千元的,減除費用按八百元計算;
3、每次收入四千元以上的,減除費用按百分之二十計算;
4、勞務報酬所得適應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四十的超額累進預扣率。
12樓:雲帳房
《個人所得稅法》根據不同的收入型別,確定了不同的個人所得稅計算方式。目前新法律規定的收入型別有:(一)工資、薪金所得;(二)勞務報酬所得;(三)稿酬所得;(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五)經營所得;(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七)財產租賃所得;(八)財產轉讓所得;(九)偶然所得。
針對以上收入型別,分為三大類計算方式。
第一大類,對於收入型別為(一)工資、薪金所得;(二)勞務報酬所得;(三)稿酬所得;(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的情形,按照綜合所得,適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基本計算方式為:
應納稅所得額=居民年度收入額-費用-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其他扣除其中,工資、薪金所得時:居民年度收入額=工資、薪金所得其中,勞務報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時:居民年度收入額=所得額×(1-20%)
其中,稿酬所得時:居民年度收入額=所得額×(1-20%)×70%
13樓:索然靈境
總結來說,就是採用累計扣稅,每個月扣的錢會增多,不過總體來看,是比18年前交的要少了,網上有計算公式,比較麻煩,可以試試這個工具,很方便的。
2023年新個稅累計扣除的問題
14樓:匿名使用者
2023年2月申報1月稅期12月的工資,3月申報2月稅期1月的工資,有個員工1月入職,那麼1月工資表只應該扣5000的免稅額,然後我把個稅系統的稅期選到2月,模擬填寫個稅,發現該員工的個稅累計扣除了10000的免徵額,我嘗試把該員工改為2月入職,他就恢復了扣5000,但是修改入職時間和真實情況不符,我很擔心這樣是錯誤的,該如何解決? 可以修改資料的
15樓:通惠管理顧問
您好 ,於2023年起實施的新個稅法,首次將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和特許權使用費等四項所得,綜合按年計徵個稅。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的規定,工資薪金所得將採用累計預扣法來預繳個稅,其餘三類收入按次或按月預扣預繳。這與此前個稅代扣代繳的方式存在明顯差異,不僅需要勞動性收入**多樣的納稅人辦理年度彙算清繳,而且納稅人每個月到手的工薪所得收入也將發生變化。
工薪所得預繳稅額遞增
工資薪金所得所適用的累計預扣法,需要根據各月累計收入減去對應的各種扣除,對照預扣率表,計算出累計應納稅額後,再減去當年已繳稅額,來確定當期應繳稅額。
由於每年年初累計收入較低,適用較低的預扣率,預繳稅額較低,稅後收入會高於個稅法修訂前,但隨著累計收入的增加,適用的預扣率逐漸提高,到年末月份,預繳稅額會高於年初。也就是說,一年之內,同樣的工薪所得收入,每月的預繳稅額會逐漸增加,到手收入會逐漸減少。
舉例來說,張某每月工薪所得3.4萬元,需繳納「五險一金」5000元,每月可以扣除5000元免徵額和4000元的專項附加扣除,按月稅率方式下,其每月應繳稅額為固定的2590元,但在累計預扣預繳法下,1月預繳預扣稅額為600元,隨後逐漸遞增,到12月預繳預扣稅額達到4000元。
這兩種方法下,張某年應繳稅額相同,但與按月稅率繳稅相比,累計預扣預繳方式相當於將一部分稅額推遲了一段時間,對納稅人來說是件好事。
不過,工薪族以前每月稅後收入基本穩定,2023年起每月稅後收入將出現浮動,這需要納稅人做好財務規劃,合理**和管理個人和家庭的現金流。
如果由於更換工作或其他原因,張某在6月沒有工薪收入,其7月累計應納稅所得額將發生變化,並不是12萬元,還要扣除6月的免徵額和專項附加扣除,即11.1萬元,累計預扣預繳稅額降至8480元,當月預扣稅額降至1000元,隨後各月也會相應調整。
如果張某隻有工薪所得收入,也不能享受大病醫療支出專項附加扣除,那麼其全年預扣預繳稅額仍將與應繳稅額相同,無需辦理年度彙算清繳。但如果張某在12月沒有工薪所得,或者9-11月沒有工薪收入,而12月的應納稅所得額又不能完全覆蓋9-11月的免徵額和專項附加扣除,那麼張某需要在年度彙算清繳時,申請退稅。
其他三類綜合所得按老辦法預扣預繳
工薪所得之外的三類綜合所得,基本沿用此前的老辦法,按次或者按月預扣預繳個稅。即稿酬、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減除一定費用後,按20%預扣率預扣預繳;勞務報酬減除一定費用後,適用20%-40%的超額累進預扣率。這三類所得在預扣預繳時未考慮專項附加扣除,並且適用了較高的預扣率,對以這三類收入為主的納稅人來講,很可能需要在年度彙算清繳時辦理退稅。
假設李某為自由職業者,沒有工資薪金收入,一個納稅年度內有五次勞務報酬收入,每次4萬元。那麼李某每次取得勞務報酬收入時,須預扣預繳個稅40000*80%*30%-2000=7600元,全年預扣預繳38000元。而即使是不考慮「五險一金」和專項附加扣除,李某的年應納稅額也只有(200000-60000)*10%-2520=11480元,預扣預繳環節多繳稅26520元,需要在年度彙算清繳時申報退稅。
但對工薪所得已經較高的納稅人來說,其勞務報酬、稿酬、特許使用費的預扣率很可能低於其年綜合所得適用的個稅稅率,在彙算清繳時需要補稅。
以前述張某為例,其年工薪應納稅所得為24萬元,此外還有特許使用費10萬元,在預扣預繳環節分別預繳了31080元和16000元(100000*80%*20%)。其年度綜合所得應納稅所得額為32萬元(24萬+10萬*80%),應納稅額為48080元(320000*25%-31920),在年度彙算清繳環節需要補稅1000元。
有財稅研究人士認為,對勞務報酬、稿酬、特許使用費這三種綜合所得,沿用原有方式預扣預繳個稅,並沒有對費用扣除重新設計,顯示綜合計徵並不完善。採用較高的預扣率,會增加年度彙算清繳的壓力,比如一些參與科研專案、獲得勞務報酬的大學生,基本都會存現預繳稅額過多的情況,有的甚至不需要交納個稅,但在這種操作方式下,則需先預繳然後辦理退稅,增加了不必要的工作量。
16樓:匿名使用者
(一)扣繳義務人向居民個人支付工資、薪金所得時,應當按照累計預扣法計算預扣稅款,並按月辦理全員全額扣繳申報。具體計算公式如下:
本期應預扣預繳稅額=(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預扣率-速算扣除數)-累計減免稅額-累計已預扣預繳稅額
其中:累計減除費用,按照5000元/月乘以納稅人當年截至本月在本單位的任職受僱月份數計算。
上述公式中,計算居民個人工資、薪金所得預扣預繳稅額的預扣率、速算扣除數,按《個人所得稅預扣率表一》(見附件2)執行。
你屬期選哪個月份,費用自動累加到該月。
個人所得稅,個人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
不合理,你們是企業,不是個人,不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而且企業所得稅也要歸你們企業所在地的國稅局管轄,在當地你們只要繳納營業稅及附加就可以,和當地地稅局要解釋一下,就說你們不在當地發放工資,工資在總公司所在地發放,這樣工資不屬於在當地取得,不用在當地繳納個人所得稅。個人所得稅是調整徵稅機關與自然人 居...
個人所得稅2023年怎麼計算呀,個人所得稅2023年怎麼計算呀?
一 舉例子 如你當月累計收到工資 6500元時 應納個稅所得額 6500 3500 3000 應交個稅 3000 10 300,速算扣除 105,實交個稅 300 105 195 你的到手工資收入 6500 195 6305元。二 說明1 和你說一下,這個3500元扣減是2011年9月1日開始至今天...
西安個人所得稅申報期限?西安個人所得稅的扣除標準
第四章 申報期限。第十五條 年所得12萬元以上的納稅人,在納稅年度終了後3個月內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第十六條 個體工商戶和個人獨資 合夥企業投資者取得的生產 經營所得應納的稅款,分月預繳的,納稅人在每月終了後7日內辦理納稅申報 分季預繳的,納稅人在每個季度終了後7日內辦理納稅申報。納稅年度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