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
《勸學篇》開宗明義地告誡人們「學不可以已」,意謂學習應 持之以恆,不可中輟。他說「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
之而寒於水。」意思是說青色染料是從藍色染料中提取出來的,卻 比藍色的顏色更深;冰是水遇冷後凝結起來的,卻比水冷。通過
學習前人積累的知識,博學深思,加以總結提煉,就能夠超越前 人,後來居上。他又說:「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
吾嘗肢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 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
也。而致千里;假舟揖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意謂有了知識, 才能夠站得高,看得遠,就像行千里路藉助於車和馬,過江河借 助於船和槳。
荀子認為,學習的成效**於辛勤的積累。「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
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駭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捨。楔而舍之,朽木不折,楔而不捨,金石可按。
」只有積土成山,風雨才能從那裡興起;只有積水成淵,蚊龍才能生長;只有積善成德,才能自得神明,具備聖心。所以只有一步一步地走下去,才能到達目的地;只有一條一條的涓涓細流,才能匯成萬頃波濤。騏驥那樣的好馬一躍也不會十步,駑馬走出十駕,功效就在不捨。
用刀刻物停下來,朽木也不會折斷;不停地刻下去,即使是堅硬的金屬、玉石,也能雕刻成功。
荀子認為,學習要專心致志,不急不躁。他舉例說:「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螫,非蛇羶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
」蚯蚓雖然無爪無牙,無筋無骨,卻能上食泥土,下飲黃泉,原因是其用心專一;而螃蟹八腳而且有兩個大鉗,卻只能住蛇的洞穴,原因就在於心躁。苟子總結性地指出:「是故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憎憎之事者,無赫赫之功。
」沒有專默精誠,不去埋頭苦幹,就不能明辨是非,就不會有輝煌優異的成績。
荀子還強調學以致用。他說:「不聞,不著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學至於行之而止矣。」
意謂學習本身有它廣泛的內涵,應具備「聞」「見」「知」「行」四要,只有學以致用和付諸實踐,才能達到學習的目的。荀
子還特別強調「學莫便乎近人」及「隆禮」,要親近良師益友,要正身慎行,注意道德修養,做到「權利不能傾,群眾不能移,天下不能蕩」。只有全粹精一的德操,才能成為一個高尚的人。
荀子的《勸學篇》是關於學習的名篇,文中反覆說明學習的 重要性及學習目的、態度和方法,強調學習是人們思考問題,認
識事物的重要條件,只有通過學習,才能增長才幹,完善自我,使自己超越前人,以成赫赫之功。書中的「鍥而不捨」、「不積跬步,
無以致千里」以及演化而成的「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等文句,已成為後代人們的座右銘。
2樓:問的你發瘋
勸學,當然是比喻學習的重要性了.
3樓:匿名使用者
學習靠的是積累起來的
4樓:
青出於藍」,不能認為它的意思是比喻學生超過老師。這是它作為成語後新產生的意思。本文中這個比喻和「冰寒於水」,說明事物經過一定的變化,可以提高。
「直木為輪」說明事物經過一定的變化,還可以改變原來的狀態。這樣,三個比喻分了兩層意思。作者在這基礎上,用「故」歸納上文,又用廠「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兩個比喻作為事例,進而推論出人必須通過學習和參省才能達到「知明而行無過」的境地。
後面兩個比喻並列說明:肯下功夫。必見成效。
它們是對後面推論的有力襯托。也是從總論學習的重要性這個角度來論述「學不可以已」這個中心論點的。
「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翻譯成現代文。
5樓:116貝貝愛
現代譯文:所以木材經過墨線量過就能取直,刀劍等金屬製品在磨刀石上磨過就能變得鋒利。
出處:荀子《勸學》
原文: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
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白話譯文:
靛青是從藍草裡提取的,可是比藍草的顏色更深;冰是水凝結而成的,卻比水還要寒冷,木材直得符合拉直的墨繩,用煣的工藝把它製成車輪,(那麼)木材的彎度(就)合乎圓的標準了,即使再幹枯了,(木材)也不會再挺直,是因為經過加工,使它成為這樣的。
所以木材用墨線量過,再經輔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劍等金屬製品在磨刀石上磨過就能變得鋒利,君子廣泛地學習,而且每天檢查反省自己,那麼他就會聰明機智,而行為就不會有過錯了。
此文出自戰國時期·荀子所著的《勸學》
寫作背景:
戰國時期,奴隸制度進一步崩潰,封建制度逐步形成,歷史經歷著劃時代的變革。許多思想家從不同的立場和角度出發,對當時的社會變革發表各自的主張,並逐漸形成墨家、儒家、道家和法家等不同的派別,歷史上稱之為「諸子百家」。
戰國(前475年—前221年)是中國東周列國諸侯爭鬥激烈的時代。與春秋在歷史上並無明確時間界限,僅依歷來慣例,以公元前453年,韓趙魏滅掉智氏,三家分晉為起始標誌,至公元前221年秦統一六國終止,戰亂持續兩百多年。
戰國時期人口大約在三千萬以上,公元前249年戰國七雄面積合計為218萬平方公里。
戰國時期的形式是,楚國在南,趙國在北,燕國在東北,齊國在東,秦國在西,韓國、魏國在中間。在這七個大國中,沿黃河流域從西到東的三個大國——秦、魏、齊,具有左右局勢的力量。
作者簡介:
荀子(約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況,字卿,華夏族(漢族),戰國末期趙國人。
他曾入秦,對秦國政治予以肯定,說「秦四世有勝,數也,非幸也」,同時又對秦國重視刑法吏治,輕視仁德士君子的方略不以為然,謂之「縣之以王者之功名,則倜倜然其不及遠矣」。
荀子又到過趙國,與臨武君議兵於趙孝成王面前。最後老死於楚國蘭陵。他曾經傳道授業,戰國末期兩位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韓非、李斯,漢初政治家、科學家張蒼均為其門下高足。
著作集為《荀子》(唐代楊倞為其作注),因為荀子受歷代學者的抨擊,其注者不多。
直至清代考據學興盛,註釋校訂者才增加。現代研究荀子的學者也較古代為多,包括清代王先謙,**時代的樑啟雄(梁啟超胞弟)。清末學者譚嗣同,在他的《仁學》中這樣評價:
(中國)二千年來之學,荀學也,皆鄉愿也。晚年的代表作有《勸學》。
6樓:尋荀文化
[原文]1.2.3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翻譯]所以木材用墨線量過,再經輔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劍等金屬製品在磨刀石上磨過就能變得鋒利。
荀子勸學中青於藍寒於水輮以為輪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這些比喻句說明的什麼道理啊 好人幫幫忙啊~~~
7樓:影の天
《荀子》節選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
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已,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捨。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
節選譯文
君子說,學習不可以停止。靛青是從蓼藍中提取的,但它比蓼藍的顏色更青;冰是由水凝凍成的,但它比水更冷。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繩,如果給它加熱使它彎曲做成車輪,它的彎度就可以合乎圓規,即使又晒乾了,也不會再挺直,這是因為人工使它彎曲成這樣。
所以木材經墨線量過就筆直了,金屬刀具在磨刀石上磨過就鋒利了。君子廣泛地學習而且每天對照檢查自己,就智慧明達,行動不犯錯誤了。 我曾經整日思索,卻不如學習片刻收穫大;我曾經踮起腳跟眺望,卻不如登上高處看得廣闊。
登高招手,手臂並沒有加長,但人們在遠處也能看見;順著風呼喊,聲音並沒有加大,但聽的人會聽得清楚;藉助車馬的人,不是腳走得快,卻能到達千里之外;藉助船隻的人,不是自己能游泳,卻能橫渡江河。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沒有差別,只是善於藉助外物罷了。 堆土成山,風雨就從那裡興起;水流匯成深淵,蛟龍就在那裡生長;積累善行,形成良好的品德,就會得到最高的智慧,具備聖人的思想境界。
所以,不積累每一小步,就不能遠達千里;不彙集細流,就不能形成江海。駿馬跳躍一次,不能有十步遠;劣馬拉車走十天,也能走得很遠,它的成功在於不停止。拿刀刻東西,中途停止,腐朽的木頭也不能刻斷;不停地刻下去,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蚯蚓沒有鋒利的爪牙,堅強的筋骨,卻能上吃泥土,下飲泉水,是因為它心專一;螃蟹有六條腿,兩隻大夾,然而沒有蛇鱔的洞穴就無處容身,是因為它心浮躁的緣故。
節選評析
這篇文章論述了學習的意義、作用、方法和態度,勉勵人們努力學習。 全文分四段。 第1段,提出中心論點:
學不可以已。這句話包含兩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是說學習的意義非常重要,所以不能停止;另一方面是說對待學習應該採取的態度和方法,那就是不能停止。 第2段,論述學習的意義。
作者用了五個比喻,論證了學習的意義在於能夠提高自己,改變自己。"青出於藍""冰寒於水"說明客觀事物經過一定的變化過程,可以有所發展、有所提高。直木"以為輪","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進一步說明客觀事物經過人工改造,可以改變原來的狀況。
根據同樣的道理推論,人只有經過"博學"(廣泛地學習)才能增長知識,培養品德,鍛鍊才幹,成為一個有道德有學問的人。學習對改造人的品性也起決定作用。荀子認為人的知識、道德、才能都不是先天生成的,而是後天不斷學習改造獲得的。
木要改造成為"中規"的輪,要用"";金要利,就要"就礪",人要改造成為"知明而行無過"的君子,就要"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學習的意義是十分重大的。 第3段,論述學習的作用。作者用了五個比喻,論證了學習能夠彌補不足。
先用"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來說明學習的作用。接著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些情況組成四組比喻:登高而招,順風而呼,假輿馬,假舟楫。
這些都能獲得良好的效果:見者遠,聞者彰,致千里,絕江河。這種效果的獲得,並非人的本身固有條件有什麼不同:
臂非加長,聲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而是因為登高、順風、假輿馬、假舟楫的緣故,也就是"善假於物",憑藉外界條件的幫助才取得的。根據這個道理可以推論,君子的天賦本性跟其他人並沒有什麼不同,而君子之所以能成為君子,是因為君子善於利用學習的幫助來彌補自己的不足。
第4段,論述學習的方法和態度。作者用了十個比喻論證學習要逐步積累,要堅持不懈,要專心致志。先從正面設喻:
積土成山,可以興風雨;積水成淵,可以生蛟龍。所以有這樣的功效,全賴於"積"。同樣,人如果能積善成德,就能達到"神明自得,聖心備焉"的境界。
接著從反面設喻,說明不積就不能至千里,成江河。正反對照,說明"積"與"不積",效果完全不同。人們掌握知識、培養品德的過程,也是一個逐步積累、逐步發展、由不知到知、由少到多、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其次,從"舍"與"不捨"來論述學習貴在堅持不懈的道理。先用騏驥與駑馬對比,騏驥本身條件雖好,如果止於一躍,還達不到十步。駑馬本身條件雖差,如果能前進"不捨",也可以跑得很遠。
接著用朽木與金石對比,說明"不折"與"可鏤"的關鍵在於"舍"與"不捨"。人們學習,如果一暴十寒,時學時輟,再簡單的知識也學不會;如果能持之以恆,即使是再艱深的知識也可學會。荀子認為"積"必須是日積月累,非一朝一夕之功,一定要堅持不懈。
最後,用蚯蚓的"用心一"和螃蟹的"用心躁"進行對比,說明學習必須專心致志,心專一,才能獲得成功。
節選寫作特點
運用了大量生活中常見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說得明白、具體、生動,深入淺出,使讀者容易接受。比喻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有時用同類事物設喻,從相同的角度反覆說明問題,強調作者的觀點。例如:
登高而招,順風而呼,假輿馬,假舟楫,積土成山,積水成淵。有時將兩種相反的情況組織在一起,形成鮮明的對照,讓讀者從中明白道理。例如將騏驥與駑馬對照,朽木與金石對照。
設喻方式有時先反後正,有時先正後反,內容各有側重,句式也多變化,讀來毫無板滯之感。有的比喻,單說比喻而把道理隱含其中,讓讀者思考。如"青出於藍""冰寒於水"。
有的先設比喻,再引出道理,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有的先設比喻,引出道理後,再用另外的比喻進一步論證。如先用"積土成山""積水成淵"設喻,引出"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的道理,再用"不積跬步""不積小流"作進一步論證。
荀子勸學中青於藍寒於水以為輪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這些比喻句說
荀子 節選 君子曰 學不可以已。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 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已,則知明而行無過矣。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 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
看到 大風起於青苹之末其中的青苹是什麼意思
青苹 蘋 音 頻 是一種水生植物,蕨類,它的特點是葉有長柄,頂端四片小葉,狀如漢字中的 田 故又稱 田字草 大風由小風產生 先在青萍草上旋起 比喻大影響 大思潮從微細不易察覺之處源發。青苹 一種生於淺水中的草本植物。大風起於青苹之末 一般指某種傾向,或者是謠言的產生。用於形容各種事物不知不覺的發生,...
請問化學中用類似於蜂窩狀的圖示表達的那叫什麼呀(詳見附圖
單雙鍵交替的叫 苯環 全部是單鍵的叫環己烷 什麼是圖示語言?圖示語言是指藉助線條等圖形對 旋律的起伏進細緻 直觀 生動 簡潔 集中地描述 旋律起伏的一種方式,以便於 研究者在短時間內對大量 進行分析和描述。人類的文化傳播史可分為圖示語言階段 口頭語言階段 文字語言階段和映象語言階段,在圖形語言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