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朝時期是否有馬車這種交通工具

2021-05-02 09:15:19 字數 5214 閱讀 1521

1樓:匿名使用者

有的。唐,杜牧詩云: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2樓:匿名使用者

春秋戰國時候就有了,唐朝肯定有的啊,

古代交通工具馬車的演變

3樓:不曾明瞭

中國馬車的歷史悠遠,早在夏、商時期馬車就被人們作為交通工具。

在遠古時期,我們的祖先還沒有發明冶煉技術,馬車是用樹木加工製作。後來,我們到祖先發明冶煉技術,馬車的關鍵部位用金屬製作,在古代有鑄鐵貴如金的傳說。隨著馬車製作技術的提高,馬車從單一的交通工具,慢慢演變為享受的工具。

隨之出現了馬車的分類與等級。宮廷馬車,戰車、乘人馬車、載貨馬車,農業馬車等。馬車的等級區分,體現在輪子的大小、鉚釘大小多少和形狀,關鍵部位鐵皮的紋路,鉤、環、木料、馬車的造型和裝潢。

隨著橡膠的應用,馬車從木輪改換膠輪,軸承代替木軸,減輕馬車重量,提高馬車的速度。現在邊遠的山區馬車還是他們的運載工具。馬車還活躍在廣大農村的田地。

各個朝代人們出行用的車子的名字?

4樓:芊與千尋

先秦時期用車等級區分嚴格

周王擁有五種豪華專用車

車的原始功能就是一種運輸和代步工具,但在今天卻幾乎成了身份和地位的象徵。其實,在古代更是這樣,「有車族」代表的是貴族。

在先秦時期,最能顯示身份的是「路車」。

路車是先秦時期周天子及王后乘坐的車。路車也叫輅車,「輅」是綁在車轅上用來牽挽的橫木,其驅動方式是,一木橫遮車前,二人挽之,一人推之。

據《周禮·春官宗伯下》記載,依據裝飾材料的不同,路車共有五種車型,稱為「王之五路」:玉路,車轅及衡端轂頭與軛之末皆以玉為飾;金路,車材之末皆以金為飾;象路,車材之末皆以象牙為飾;革路,用皮革包裹車上一些材料的末端並塗上漆;木路,無前面四種裝飾材料,僅加漆。

從上述可以看出,路車製造工藝考究,裝飾豪華。後來周王將之當做重要待遇,贈給諸侯和宗室貴族、親戚乘坐、享受。

在周代,王后也有專用豪車,款式同樣有五種,稱為「王后之五路」:即重翟、厭翟、安車、翟車、輦車。其中的輦車,系人力牽引的小車,這從「輦」字的結構上就能看出來:兩「夫」拉一「車」。

先秦時,貴族一般還擁有「田車」,就是打獵時的代步工具。這種車用四匹膘肥體壯的馬牽拉,「馬力」十足。另有一種「輶車」,這是一種輕車,帶帷幕,供王的使臣乘坐。

先秦時人乘車有嚴格的等級制度,不同階層用不同的車子,侯、卿、大夫、士、庶人乘坐的車子,分別叫夏篆、夏縵、墨車、棧車、役車。這些車的主要區別表現在豪華程度和所用材料上,一個比一個差。役車最差,是一種帶貨箱的車子,老百姓常用其拉貨拖柴草什麼的,當然也載人。

秦始皇東遊乘坐「轀輬車」

漢代民間開始使用驢車

到了秦漢,車已不再是貴族的專利,民間普遍開始使用。先秦時期,主要是馬車、牛車,這一時期除了馬車、牛車,還出現了現代仍能看到的驢車、騾馬車。

與先秦時周王一樣,秦朝皇帝也有自己的豪華專車,且豪華程度大大超過以往。秦朝皇帝專車主要有金根車、安車、步輦車,秦始皇東遊坐的就是安車。安車是當時的頂級豪車,據南朝宋裴駟《集解》注引,安車「如衣車,有窗牖,閉之則溫,開之則涼,故名之"轀輬車"也」。

轀輬車的廂體是封閉的,有可開啟的窗戶,便於調節車內溫度,可坐可臥,與現代的房車很相似。因為秦始皇屍體是用此車運回咸陽,轀輬車此後成了專用喪車。

當時還有一種輚車,這種車又稱臥車、寢車。從名字中便可以知道,這是一種可以在車上睡覺的高階臥鋪車,專供達官貴人乘坐。輚車也屬於高階公務用車系列,用馬牽拉。

《集解》中提到的「衣車」,則是古代貴婦人乘用的專車,前面開門,後面用帷幕遮蔽,也是一種高階車,又稱為軿車,可乘坐多人。在漢魏時,屬皇家用車,大貴人、貴人、公主、王妃等才有資格乘坐。

民間出行,更多使用的是馬車,秦漢時用於載人的馬車,有轎式和敞篷式兩種,轎式馬車的車廂是封閉的,跑長途一般都坐這種車。

秦漢民間交通用車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出現了驢車、騾馬車。驢、騾馬並不是中國內地原產,而是從西域過來的。據明末清初學者顧炎武考證,「嘗考驢之為物,至漢而名,至孝武而得充上林,至孝靈而貴幸。

」由於驢便宜,馱人拉車都可以,又適宜用於羊腸小道和山地運輸,所以一經傳入,即為民間所用,時精明者還買毛驢出租給人家跑運輸。據《東觀漢記》記載,大名鼎鼎的東漢開國皇帝劉秀便幹過這種事情,當年到長安「讀大學」期間,與同宿舍的韓生合夥買了頭毛驢,供人租用,賺錢補貼在長安的生活開支,不少現代人戲稱劉秀此舉是勤工儉學。漢獻帝劉協出行乘坐牛車

魏晉南北朝時期出現羊車

魏晉南北朝時,乘坐牛車最為時髦。

牛車因為速度較慢,早期並不受貴族歡迎。但到了東漢末年,由於長期戰亂,馬匹大量減少,無馬車可乘,此時的貴族慢慢開始接受牛車,到最後連宮廷用車、公務用車,也都使用牛車,漢獻帝劉協出行乘坐的便是牛車。

現代考古往往能從魏晉南北朝時期墓葬裡,發現隨葬冥器牛車,就是這個原因。

東晉時,皇家專用的衣車、書車、軺車、藥車、畫輪車等都用牛來拉,連帝王外出巡幸也乘牛車。即便當時的全國首富石崇,其豪華用車也是牛車。據《晉書·石崇傳》記載,石崇與王愷出遊,「爭入洛城,崇牛迅若飛禽,愷絕不能及」,可見石崇與王愷坐的都是牛車。

這一時期的牛車也最講究,駕車的牛選用性情較溫和的黃牛。貴族所用牛車,一般有通幰牛車、偏幰牛車、敞篷牛車等三種款式。通幰牛車檔次最高,車頂自前至後罩一頂大帷子;偏幰牛車的帷子,只遮住車篷;敞篷牛車,則沒有篷子。

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貴族中間,還流行過坐羊車。羊車是不可以用來作較長距離旅行的,一般都當做遊玩取樂用車。西晉武帝司馬炎就喜歡在後宮裡坐羊車亂逛,羊車停在哪個妃子的門口,就夜宿哪個妃子處。

據《晉書·胡貴妃傳》記載,一些妃子為與胡貴妃爭寵,想出了不少招兒,或將竹葉插在門前,或是在地上灑鹽水,誘引羊過來。

在民間,這一時期使用驢和驢車的範圍進一步擴大,併成為以後中國老百姓出行的首選交通工具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魏晉南北朝時造車技術也有很大進步,在中國車具史上具有標誌意義的「指南車」和與現代計程車原理相同的「記裡鼓車」,都是在這一時期得到應用的。隋唐時期 「步輦」 開始盛行

皇家「肩輿」「步輦」五花八門

車是因為交通出行的需要而發展起來的,到了唐代,由於經濟實力的提高,各地人員交流、貨物往來都比以往更為頻繁,這一時間出現了許多提供運輸用車的車坊,以及生產和修理車輛的手工工場。但在隋唐時期,車型卻沒有大的變化和發展,只是貴族用車的排場更大。

隋煬帝首巡江都(今揚州)時,用工十餘萬,大造車輿,儀仗隊長達20餘里。從揚州回洛陽,擺了一個千乘車、萬匹馬的進京儀仗隊。唐朝皇家也有自己的大型車隊,但相對隋朝來說用車較少,只在國家重大事件出行時才使用,倒是民間用車頗為活躍。

唐朝民間乘用的車,講究實用,裝飾較為樸素,有的是馬車,有的是牛車,一般都是用一匹馬或牛拉駕。當時的文人喜歡坐馬車或牛車遊山玩水,詩人杜牧便是愛車一族,出遊總要乘車,其著名詩篇《山行》描寫的便是乘車外出時所見,不然也不可能說「停車坐愛楓林晚」。

與魏晉時代相比,隋唐人乘車也有自己的流行風,以貴族為例,喜歡坐輦或輿。據《唐會要》記載,隋唐皇家專用輦的規格多達7種,分別為大鳳輦、大芳輦、仙遊輦、小輕輦、芳亭輦、大玉輦、小玉輦;輿有3種:五色輿、常平輿、腰輿。

隋唐時的輦、輿與秦漢時有很大不同,放棄安裝輪子,而使用人力抬,這種輦車或輿車,被稱為「步輦」或「肩輿」。唐代著名畫家閻立本的《步輦圖》,就是當時這種用車風尚的反映,圖中唐太宗坐在由幾個宮女抬著的步輦上,接見吐蕃使臣。

到了中唐以後,輦和輿逐漸從宮廷普及到了民間,尤為文人雅士所喜愛,出行多乘輦和輿。這種輦和輿,便是後來轎子的前身。元代出現觀光「長車」

明代已有載人「轎車」

宋承唐制,車的款式與唐朝相比幾乎沒有什麼變化和發展,可能當時人們更重視水路交通工具舟船的發展。到了元朝,車子才又有所發展,這一時期主要有馬車、牛車,在民間還有大量的驢車。

在一些城市,還出現了專供租用的、以馬或牛駕挽的「長車」。馬可·波羅當年來華到達杭州時,曾看到時人坐這種長車:杭州城「大道之上,常見長車往來,車有棚墊,足容六人。

滿城之男女日租此車以供遊樂之用,是以時時見車無數。」從馬可·波羅的記述來看,這種車有點像今天旅遊景區的觀光車。

明朝民間陸路運輸工具主要是騾馬車、牛驢車、獨輪車、馱子和轎子。明朝的騾馬車是最有特色的,宋應星在《天工開物》有記述,當時的騾馬車有四輪、兩輪之分。四輪車前後備有一橫軸,軸上豎立短柱,上端安裝縱梁,縱梁承載車廂。

當車停下、騾馬脫駕時,車廂平正,非常安穩。

騾馬車屬於大型車輛,多用來運輸物資,日常載人用得最多的還是兩輪車和獨輪車。

專門用來載人的兩輪車,叫轎車。這種轎車與現代的燃油轎車是兩回事,輪子比較大,一般用馬、騾、牛來牽引。車身上安置木製或竹製車廂,有的前後開門,有的兩側開門。

廂側有窗,用布帷遮擋,上面有蓋,以避風雨。車有兩人座或多人座,因車廂像轎子故名。這種轎車當時是供**、商旅使用的;在農村,一般在辦紅白事時用其接送賓客。

清代中前期的車與明朝沒有多大的區別,到晚清,變化就大了。隨著火車、汽車、電車等西方現代交通工具的引入,中國普通人出行可選擇的交通工具變得越來越多。

唐朝的馬車樣式,不用圖!

5樓:樂正華月

古車作為載車部分的車廂,叫「輿」。「輿」的左右兩邊立的欄杆和木板,叫軫〔yǐ以〕, 車的運轉部分主要包括輪和軸。輪的中心是一個有孔的圓木,叫轂,用以貫軸。

車輪的邊框,叫輞〔wǎng網〕。連線輞和轂的是輻。車輪的輻條有多有少,一般為30根。

《老子》曰:「三十輻,共一轂」。四周的輻條都向車轂集中,這叫輻輳〔còu湊〕。

車軸是一根橫樑,上承車輿,兩端套上車輪。軸的兩端露出轂外,末端套有青銅或鐵製的軸頭,叫軎〔wèi衛〕。軸頭上有孔,用來納「轄」,以防車輪脫落。

轄一般用青銅或鐵製成,呈扁平長方形,長約三四寸,俗稱銷子。車軸橫在輿下,固定的方法是在輿的底部安上兩塊木頭,用繩索把軸綁在上面。它的形狀像個爬伏著的兔子,所以叫伏兔。

也叫輹〔fù復〕。

車輛的構造和組成,除了上面介紹的有關載車和運轉部分的構件外,還要包括駕車的構件。駕車部分的構件主要有轅、軛。轅又叫輈〔zhōu舟〕,為一根直木或稍彎曲的木槓。

轅轅的後端連著車軸,前端拴著一根彎曲的橫木叫軛,又叫衡或橫。轅和軛相連靠的是銷子,叫?,小車的叫軏〔yuè月〕。

軛要卡在牛馬的頸上。另外還有「軔」〔rèn刃〕,它是阻止車輪轉動的一塊木頭。行車時必須先將軔木拿開,車子方能轉動。

所以啟程又叫發軔。以後用「發軔」泛稱事情的開端。古代車輿上可以有蓋子,用一根木棍支撐,形似大傘。

蓋為車所專用,輿中可以鋪席,車席叫茵,後來也泛指一般的席墊。據說古時婦人之車,往往在輿的四周加上帷。後來車蓋被取消,在帷上加了頂(類似現代的車篷),叫作幔,又叫幰〔xiǎn顯〕。

此外,古代車馬還常常有許多裝飾性的附件,如裝在衡和軛上的響鈴,叫做「鑾」。在西周時期,最高階的馬車上要裝八個鑾,走起來聲音很好聽。古車上的許多部件製作精美,如有的銅車軎,甚至用金銀絲鑲嵌成美麗的紋飾,異常華麗。

唐朝時期的名人,唐朝名人有哪些,唐朝時期有哪些傑出人物

唐朝名人有抄 李白襲唐初知名大詩人bai 李裹兒唐朝第一du美人 張昌宗代表 zhi作品少年行 魏徵dao 被後人稱為一代名相 玄甲軍中國古代五大精銳部隊 李令月唐高宗與武則天的女兒 賀蘭敏之 武則天的外甥 杜甫盛唐大詩人 中國歷史人物 房玄齡中國唐朝開國宰相 武則天中國史上一代女皇 太平公主 唐高...

唐朝初的重要戰爭有什麼,唐朝時期發生哪些重大的事件?

1 黃巢起義 黃巢起義,指的是乾符五年 878年 至中和四年 884年 由黃巢領導的民變,是王仙芝起義的後續。也是唐末民變中,歷時最久,遍及最大,影響最深遠的一場農民起義。黃巢之亂轉戰近半唐朝江山,導致唐末國力大衰。黃巢起義,採用流動作戰的方式,避實攻虛,走遍今天山東 河南 安徽 浙江 江西 福建 ...

唐太宗時期的大約人口,唐朝李世民時期有多少人口我的想知道

650年唐朝統計戶380萬。705年達到615萬戶,3714萬餘口。到了開元盛世740年,戶841.2871萬,口4814.3609萬。安史之亂前一年的754年,戶達906.9254萬,口達5288.0488萬。安史之亂時期760年戶193.3174萬,其中不課戶117.4592萬,口169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