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國共合作為什麼採用「黨內合作」的方式

2021-04-10 23:53:25 字數 3867 閱讀 4529

1樓:何曼婷囖

原因如下:

共產國家對中國國情瞭解不清楚,輕視共產黨,重視國民黨。

蘇俄及共產國際在促成合作中,更多考慮的是遠東安全。蘇俄在1923月《孫文越飛宣言》中,以國際紀律強壓中共接受兩黨合併,共產國際強調國共合作必須服從蘇俄外交政策。

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意義:

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推動了國民大革命運動的迅速開展。

基本上推翻了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給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以沉重打擊,共產黨的影響力擴大。

第一次國共合作為什麼採用黨內合作的方式

第一次國共合作為什麼採取黨內合作的方式

國共第一次合作的合作方式是什麼,是由誰提出的

2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國民黨兩黨的第一次合作,從2023年1月起至2023年7月止,歷時三年半。2023年1月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召開,標誌著國民黨改組的完成和國共合作的正式建立。改組後的國民黨由一個資產階級性質的政黨變成工人、農民、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四個階級的革命聯盟。

第一次國共合作建立以後,革命得到全面迅速的發展,開創了中國革命的新局面。

2023年在共產國際(還有美國)的幫助和撮合下國共兩黨以「黨內合作」的形式實現了第一次合作。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形成,極大地推動了中國民主革命的程序。但是,革命統一戰線僅維持了三年半時間,在革命形式一片大好,即將取得國民革命勝利之時,國民黨右派卻突然叛變革命,2023年,蔣介石製造四一二政變,汪精衛製造七一五政變,瘋狂**共產黨員,革命群眾和國民黨左派,國共合作宣告破裂,轟轟烈烈的第一次國民大革命失敗 ,但他動搖了北洋軍閥的統治。

3樓:提百萬雄兵出關

黨內合作,即共產黨全部以個人名義加入國民黨,編入國民革命軍,這也是為什麼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後,國民黨能夠精準的找到共產黨成員並進行打壓的根本原因。第二次合作時共產黨吸取了第一次合作的教訓,以集體名義進行黨外合作,資訊資料不對國民黨公開。

第一次國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標誌和政治基礎?

4樓:課文你來說

一、第一次國共合作正式形成的

標誌和政治基礎

1、第一次國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標誌是中國國民黨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2023年1月20~30日,中國國民黨在廣州召開了旨在改組國民黨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孫中山在會上重新解釋了三民主義,並同意共產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這就使得國共兩黨實現了在政治上和組織上的合作。這次大會標誌著第一次國共合作正式形成,也標誌著以第一次國共合作為基礎的革命統一戰線正式建立。

2、政治基礎:新三民主義。

國民黨一大實際上確立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成為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政治基礎。改組後的國民黨由一個資產階級性質的政黨變成工人、農民、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四個階級的革命聯盟。第一次國共合作建立以後,革命得到全面迅速的發展,開創了中國革命的新局面。

這次國共合作促進了民主革命的發展,廣泛地動員了工農群眾,開創了民主革命的新局面,促進了北伐戰爭的順利進軍。

二、新三民主義

1、新三民主義,是孫中山生前對其「三民主義」思想作出的最後一個版本的修正,是孫中山晚年聯俄聯共、扶助和依靠農工的思想體現。

2、核心思想:

(1)民族主義:提出具體反帝鬥爭要求,認清了國內反動勢力和帝國主義的本質及關係,以及對中國革命的危害。孫中山的民族主義的內容演變成排滿興漢→反滿貴族→明確反帝鬥爭。

(2)民權主義:強調國家政權為「一般平民所共有」,即強調它的人民性、群眾性。「凡真正反對帝國主義之個人及團體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權利。

」這樣將資產階級民權政治與反帝民族主義鬥爭相結合,是一種巨大的進步和飛躍。

(3)民生主義:「中國國民黨之民生主義,其最重要之原則不外二者:一曰平均地權,二曰節制資本。」更新解釋了「平均地權」,提出了新的方針。

總之,新三民主義有了明確的反帝反封建內容,並且同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結合起來,民權為「平民所共有」和「節制資本」的口號。這表明對三民主義建立資本主義社會和資產階級**的思想,採取了批判的態度。

5樓:匿名使用者

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政治基礎是什麼?為什麼要採取黨內合作的方式?

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政治基礎是新三民主義。2023年1月,在廣州召開的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的宣言重新闡釋了三民主義,確定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標誌著國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

黨內合作的具體原因如下

一. 從當時的社會背景和主要任務看,第一次國共合作具有必要性

一戰後,帝國主義加緊掠奪中國,他們各自支援依附自己的軍閥,爭權奪利,並聯合起來干涉和鎮壓中國革命;在其策動下的軍閥混戰規模越來越大,戰火瀰漫全國大多數省份,國內經濟蕭條,人民生活痛苦不堪。這一時期中國社會的根本矛盾突出地表現為中國人民同帝國主義支援的北洋軍閥的矛盾。中國革命的敵人是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的聯合,力量強大而且殘暴。

「打倒列強,除軍閥」成為全國人民的共同願望。

二. 從共產黨的角度看,國共合作有利於實現國民革命的目標

二七**使中國共產黨認識到,要領導中國革命取得勝利,單單依靠工人階級的力量是不夠的。中國共產黨建立革命統一戰線,首先謀求和國民黨合作,其原因在於:

(1)「中國現存的各政黨,只有國民黨比較是革命的民主派,比較是真的民主派」。以孫中山為首的資產階級革命派,經過二十餘年艱苦卓絕的奮鬥,推翻了中國的君主**政體,又連續倡導二次革命、護國運動和**運動,維護中國的民主共和。儘管都沒有成功,但對中國封建勢力的打擊是極為沉重的。

(2)孫中山及其領導的國民黨在當時人們的心目中,已經成為革命的象徵,其愈挫愈奮的頑強精神,為人民所敬仰,在社會上享有崇高威望。

(3)當時國民黨在南方建立了一塊根據地,控制了富饒的珠江三角洲地區,還擁有一支數萬人的軍隊。在軍閥割據的中國,這是絕無僅有的。共產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目的是為了將它改造成工農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的革命聯盟,共同完成反帝反封建鬥爭任務。

黨內合作使統一戰線有統一的組織形式,便於領導革命,也容易被國民黨所接受,有利於改造國民黨,使其獲得新生。同時,共產黨員有雙重身份,便於開展革命活動,有利於中共從工農運動的低潮中走出來,更能在孫中山這面革命旗幟下廣泛發動群眾,組織革命力量,迎接革命高潮。

三. 從國民黨的角度看,國共合作有利於實現國民黨的改造

孫中山領導的革命鬥爭屢遭失敗,迫切需要新的力量補充。孫中山也歡迎中共和他合作。**運動的失敗,使他痛切認識到依靠軍閥打軍閥是沒有出路的。

2023年,孫中山將中華革命黨改組為中國國民黨,繼續為中國的民主共和而鬥爭,並且開始注意培養國民黨內部的政治軍事人才。二次**運動、陳炯明的叛變,使孫中山痛感國民黨內部成分極為複雜,必須加以改組。

四. 兩黨各自召開代表會議,為實現第一次合作作了政策準備

中共「二大」制定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正式確立了建立民主聯合戰線的方針。2023年6月,中共「三大」接受共產國際執委會《關於中國共產黨和國民黨關係的決議》,決定全體共產黨員以個人名義加入國民黨,以建立各民主階級的統一戰線。採取共產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的形式實現國共合作。

2023年1月,改組後的國民黨「一大」通過了共產黨人參加起草的《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事實上確立了國民黨「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革命政策,實現了以黨內合作為主要形式的第一次國共合作。

總之,**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的原因,其根本原因在於外敵的入侵,****空前激化,國共兩黨只有攜手才能更有效地打擊中國革命最主要的敵人。

6樓:西斯者

2023年1月,在廣州召開的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的宣言重新闡釋了三民主義,確定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標誌著國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

7樓:匿名使用者

標誌: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召開

政治基礎:新三民主義

8樓:蔣介石背叛革命

是孫中山先生連共合作期間

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形式是黨內合作嗎

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國民黨兩黨的第一次合作,從1924年1月起至1927年7月止,歷時三年半。1924年1月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召開,標誌著國民黨改組的完成和國共合作的正式建立。改組後的國民黨由一個資產階級性質的政黨變成工人 農民 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四個階級的革命聯盟。第一次國共合作建立...

第一次國共合作的經驗教訓,簡單評述國共第一次合作的重要意義和失敗經驗教訓

第一次國共合作掀起轟轟烈烈的國民革命,中國共產黨也有了極大的發展。但是,這次國共合作給中國共產黨的經驗教訓是極其深刻的。主要是 1 建立國共合作統一戰線是必要的 正確的,但必須堅持統一戰線中的無產階級領導權,對資產階級實行又聯合又鬥爭的政策,這是革命成敗的關鍵。2 農民是無產階級的可靠同盟軍,農民問...

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為什麼能夠實現

國內外形勢與雙方領導人意見相合 實現了合作 1924年國共兩黨能夠實現合作的原因是什麼 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政治基礎是 新三民主義。新三民主義的基本內容是 民族主義,主張對外反對帝國主義,對內各民族一律平等 民權主義,主張民權為一般平民所共有,不許為少數人所私有 民生主義,主張平均地權和節制資本。而後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