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祭拜祖先祖先會保佑你

2021-04-10 02:05:24 字數 5977 閱讀 9492

1樓:8萬4千法門

你恭敬誠心的,如法的去祭祀和超度祖先,是行孝道,百善孝為先。你自己善有善報,這就是祖先對你的保佑,你若是殺生,用葷菜或搞迷信去祭祀,那不僅沒有保佑,很可能會是惡報跟隨。

你應該全家吃素,不殺生,同時恭敬誠心為他每日念阿彌陀佛佛號或《地藏經》,多多益善。然後以他的名義大量放生,行善積德,供養三寶,幫亡者修福。給亡者立個牌位,去超度亡者。

同時也要把做這些的功德迴向給一切眾生和冤親債主

1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的祭祖日子,中國過去儒家的教學,什麼最重要?祭祖先最重要,《禮記》你開啟第一篇,五禮第一篇是「吉禮」,吉祥的吉,吉是祭祖。中國古禮裡面,祭祖先是最重要的。

祭祀祖宗是好事,是盡孝道;但是祭祖先,不能用葷腥,只能用素菜,為什麼?因為殺生祭祀會增長祖先的罪業。

2 除了清明節,中國人過年也要祭祖先,外國人看到很奇怪,祖先你又沒有見過面,你也不認識他,幾百年、幾千年了,你還紀念他幹什麼?他不懂孝道,他不但祖先不紀念,他父母也不紀念,兒女長大離開父母了,可能一生都不會跟父母見面,他的理念、他的處事待人接物,跟我們中國人不一樣。

3 我們中國人為什麼要祭祖先?《論語》上講,「慎終追遠,民德歸厚」,讓我們的心養成一個厚道的心、養成一個孝順的心、養成感恩的心,所以我們中國人祭祀祖宗是教育,不是迷信。

4 我們中國人連幾千年的老祖宗都不忘記,逢年過節還紀念他,這個心行多麼深厚!老祖宗都不忘,眼前的父母哪有不孝順的道理?現在兒女為什麼不孝順父母?

把祖宗丟掉了。兒女沒有過失,過失在**?過失在做父母的人,父母把祖先丟掉了,你要想兒女孝順你,沒這個道理!

末後引用蓮池大師一段開示,話雖然只有兩句,很要緊,「故云棲有祭先不宜殺生,以資冥福」,這一句話是蓮池大師說的。祭祀先人、祭祀祖先不可以殺生,你祭祀先人、祭祀祖先殺生,殺生的殺業這個帳算在祖先的頭上,為什麼?為他殺的,不祭祀就不殺了,為他殺的,所以這是加重祖先的罪業,這叫大不孝。

可是這個殺業跟前面功德一樣,你不要以為我祭祀祖先,這個殺業他背了,我沒有事情,你就錯了。這個殺業七分,你殺生的人六分,祖先只一分,同樣一個道理,你要曉得。你就嫁禍於人,他沒有叫你殺,你為他殺,所以這個殺業責任,自己還要承擔六分,祖先只承擔一分,存亡都不利。

蓮池大師也是再來人,他知道這些事實真相。

地藏菩薩本願經(第三十一集)

五個少數民族傳統節日和風俗習慣

2樓:面朝大海路途

1、阿昌族

阿昌族大部分聚居在雲南,是中國雲南境內最早的世居民族之一。會街,是阿昌族人民的傳統集會,多在每年農曆九月中旬舉行。阿昌族信仰小乘佛教,會街原屬宗教集會。

主要宗教節日有進窪(關門)、出窪(開門)、燒白柴、潑水節等。除宗教節日外,還有許多本民族特有的傳統節日。如:

火把節、窩羅節、澆花節和春節。耍白象是阿昌族傳統節日。

2、德昂族

德昂族民間傳統節日主要有潑水節、關門節、開門節、燒白柴等,大都與佛教活動有關。德昂族還有祭家堂、寨神、地神、龍、谷娘等祭祀習俗,其中以祭龍最富情趣。宗教節日有「進窪」(關門節),是虔誠的佛教徒最大的淨居把齋節日。

3、東鄉族

東鄉族和其他信仰宗教的民族一樣,每年有三大節日,即開齋節、古爾邦節、聖紀節。

4、侗族

侗族傳統節日各地日期不一,主要節日有新婚節、架橋節、祭牛節、吃新節、花炮節等。

5、白族

白族的傳統節日很多,已有上千年曆史的「三月街」是白族一年一度最盛大的節日,現被定名為「三月街民族節」。它和「火把節」(又稱星迴節)等民族節日饒有特色。其他主要節慶活動還有大過年、繞三靈、火把節、耍海會、拜日望等。

同漢族相同,也過清明、端午、中秋等。

3樓:匿名使用者

白族是沒有火把節的。

中國傳統節日及其民俗活動

4樓:匿名使用者

傳統是中華大民族過的。風俗是某個種族和地方的習俗。

各個民族的風俗習慣和傳統節日

5樓:匿名使用者

裕固族裕固族聚居在甘肅省河西走廊肅南縣,其餘居住在酒泉黃泥堡鄉。裕固族自稱「堯乎爾」、「兩拉玉固爾」。裕固族起源於唐代遊牧在鄂爾渾河流域的回鶻。

明初,陸續遷至祁連山一帶,逐漸形成了裕固族。

裕固族的節日習俗反映著本民族物質生活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裕固族的幼兒剃髮儀式別具特色,按照傳統,裕固人家的小孩長到3歲時才第一次剃髮,屆時要舉行較為隆重的儀式。剪馬鬃是裕固族特有的節日習俗。

彝族彝族分佈於雲南、四川、貴州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彝族自稱繁多,因地而異,有「諾蘇」、「密撒」、「羅羅」、「撒尼」、「阿細」等。建國後,以「彝」作為統一的民族名稱。

彝族過去崇拜萬物有靈和崇拜祖先。

民間傳統節日很多,主要節日有十月年、火把節及區域性的節日和祭祀活動,十月年是彝族的傳統年,多在農曆十月上旬擇吉日舉行。在每年的農曆六月二十四日的火把節是彝族最盛大的傳統節日。彝族根據彝歷選定年節。

有的與當地漢族同過春節。

瑤族瑤族是中國南方一個比較典型的山地民族。瑤族人自稱「勉」、「金門」、「布努」、「拉珈」、「炳多優」等,因經濟生活、居住地區和服飾的不同,又有30多種稱謂。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統稱為瑤族。

瑤族除過春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外,還有大大小小自己特有的傳統節日30多個,其中最具民族特色的有盤王節、仁王節、趕鳥節。農曆十月十六日的盤王節,是瑤族最為隆重的節日,它是瑤族人民紀念祖先的盛大傳統節慶。

保安族保安族因信仰伊斯蘭教和風俗習慣與當地回族略同,又被稱為「保安回」。2023年根據本民族人民意願,定名保安族。保安族主要分佈在中國西北甘肅省積石山縣一帶。

保安族通用漢文,多信仰伊斯蘭教。

著名的保安腰刀的生產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尤為藏族人民所喜愛。保安族的節日同許多信奉伊斯蘭教的民族相同,如開齋節、古爾邦節、聖祀日等,家家都要炸饊子、油餜、蜜圈圈和油香。

布依族布依族是中國西南部一個較大的少數民族。解放前,布依人被稱為「仲家」、「水戶」、「夷族」、「土邊」、「本地」、「繞家」等。2023年,貴州省各地的布依族代表經過協商,正式統一用「布依」作為本民族的名稱。

布依族崇拜祖先,主要信仰多神和自然崇拜,傳統節日除春節、端午節、中秋節外,還有「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牛王節」等,最隆重的節日是農曆「六月六」。

6樓:今天拖更

1、蒙 古 族 主要分佈內蒙古自治區,遼寧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吉林省,黑龍江省,青海省,河北省,河南省,甘肅省,雲南省。

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以畜牧為生計。過著「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儘管這種生存方式在現代社會被弱化,但仍然被視作蒙古族的標誌。蒙古族的傳統節日有馬奶節、那達慕大會和白節(也稱白月)。

2、回 族 主要分佈寧夏回族自治區,甘肅省,河南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青海省,雲南省,河北省,山東省,安徽省,遼寧省,北京市,黑龍江省,天津市,吉林省,陝西省。

清真寺是回族舉行日常五時拜、主麻聚禮和節日中會禮的地方。回族每年主要過三個重大節日,即開齋節、古爾邦節和聖紀節,節日均以伊斯蘭教歷計算。根據伊斯蘭教的規定,回族禁食豬、馬、驢、騾、狗和一切自死的動物、動物血,禁食一切形象醜惡的飛禽走獸,無論牛、羊、駱駝及雞禽,均需經阿訇或做禮拜的人念安拉之名然後屠宰,否則不能食用。

日常生活中,回族不抽菸、不飲酒,但特別喜歡飲茶和用茶待客。

3、藏 族 主要分佈**自治區,四川省,青海省,甘肅省,雲南省。

藏族非常講究禮儀,日常生活中見到長者、平輩都有不同的鞠躬致禮方式。見到長者或尊敬的人,要脫帽,彎腰45度,帽子拿在手上,接近於地面。見到平輩,頭稍稍低下即可,帽子可以拿在胸前,這時的鞠躬只表示一種禮貌。

藏族人朝覲佛像、佛塔、活佛及拜謁長者,都要磕頭。藏族節日繁多,基本上每個月都會有節日。藏曆元月,是節日最多也最隆重的月份,在這個月裡,幾乎天天都在過節。

藏族節日是藏族文化最主要的表現。

7樓:匿名使用者

蒙古族的傳統節日主要有舊曆新年,蒙古語為「查幹薩仁」,即白色的月。蒙古族的年節亦稱「白節」或「白月」,這與奶食的潔白緊密相關。此外還有祖魯節、麥爾節、祭敖包、打鬃節、那達慕、馬奶節等。

朝鮮族其節日基本上與漢族相同,主要有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老人節等。還有三個家庭的節日,即嬰兒週歲生日、回甲節(60大壽)、回婚節(結婚60週年紀念日)。每逢回甲節、回婚節時,子女、親友、鄰居都向老人祝福、祝壽。

傣族的重大節日有潑水節、關門節和開門節,均與佛教有關潑水節。潑水節是傣族最隆重的節日,也是雲南少數民族中影響面最大,參加人數最多的節日。潑水節是傣族的新年,相當於公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續3至7天。

第一天傣語叫「麥日」,與農曆的除夕相似;第二天傣語叫「惱日」(空日);第三天是新年,叫「叭網瑪」,意為歲首,人們把這一天視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

壯族的傳統節日主要有三月三歌會(祭龍節), 過小年(稱「男人節」,又稱「喊魂節」),隴端(壯語,趕田壩之意)節,春節,陀螺節,花朝節 ,吃立節,螞拐節(青蛙節)。此外,壯族每年固定的宗教節日甚多。如部分壯族正月(亦有在五月者)祭獻「老人廳」二月(亦有在六月初六或十月者)盛行過小年。

每年二月「祭龍」是各支系的共同節日。「祭龍」時由村中兩戶或數戶人家輪流負擔祭日曆需要的雞、豬等犧牲品;祭日,外寨人或騎馬、戴鬥籤者不得通過寨心,習慣認為每年殺豬「祭龍」能使人畜平安,五穀豐登。三月祭雷神,栽完秧後並祭「田公」。

七月「接祖」。八月各寨祭獻土地。十二月「送祖」。

東鄉族和其他信仰宗教的民族一樣,每年有三大節日,即開齋節、古爾邦節、聖紀節,都**於伊斯蘭教。

布朗族,厚南節是布朗族盛大的年節,每逢農曆三月清明節後7日,即陽曆4月13日—15日舉行。 節日裡,主要活動是相互潑水,其儀式完全按照布朗族古樸的傳統方式——迎接太陽的習俗舉行,所以,人們稱之為迎接太陽的節日。

怒族主要節日有:春節,怒語稱「吉佳姆」,又稱盍司節;仙女節,又稱鮮花節,是居住在貢山一帶的怒族的傳統節日,節期為每年農曆三月十五日至十七日;祭穀神,怒語稱「汝為」,原碧江縣匹河一帶怒族的傳統節日,時間為每年的農曆十二月二九日,舉行祭祀活動,祈禱穀神保佑。

塔塔爾語叫「古爾邦艾提」,是阿拉伯語的音譯藉詞,阿拉伯語「卡爾邦」,意為「獻身」。古爾邦節,是在伊斯蘭教教歷12月10日,即「肉孜節」之後70天。古爾邦節、開齋節、聖紀節三大節日。

回族有三大節日,即開齋節、古爾邦節、聖紀節。這三個節日都是宗教節日。開齋節,是阿拉伯語「爾德·菲士爾」的意譯,所以也叫「爾德」節,在新疆還有"肉孜"節的叫法。

古爾邦節,開齋節後第70天,即伊斯蘭教歷的12月10日,是古爾邦節。古爾邦節也稱「宰牲節」,是穆斯林赴麥加(麥加:伊斯蘭教的聖地)朝覲的最後一天。

這一天要沐浴淨身,室內焚香,齋戒半日。上午人們要去清真寺參加會禮,向麥加叩拜,請阿訇宰牲,將所宰牛、羊肉的一部分分贈親友、濟貧施捨;聖紀節,是紀念先知穆罕默德誕生的日子,這天是伊斯蘭教歷3月12日,也是穆罕默德逝世的日子。紀念活動一般在清真寺舉行,在活動中要誦經演說,講述聖績。

有的地方還在這天舉行盛大的爾麥裡會(善事宴會),宴請賓客。

滿族受漢文化的影響,節日與漢族相近,重視過農曆新年。正月十五過燈節,正月二十五祈求來年過「添倉節」,農曆二月二是「鎖龍」的日子,還有五月端五,六月六「蟲王節」,八月十五日中秋節;添倉節,每年正月25日,滿族農村家家講究煮黏高粱米飯,放在倉庫,用秫秸杆編織一隻小馬插在飯盆上,意思是馬往家馱糧食,豐衣足食。第一天,再添新飯,連著添三回。

也有的人家用高粱秸做兩把鋤頭插在飯上。這個節至今在東北農村保留著;蟲王節,六月天,易鬧蟲災,居住在遼寧省岫巖、鳳城一帶的滿族過去在六月初六這天,一戶出1人到蟲王廟朝拜,殺豬祭祀,求蟲王爺免災,保證地裡的收成好。如今不搞蟲王節祭祀掃活動,但家家要在這一天晾晒衣物,以防蟲蛀。

黎族的節日與黎族的歷法有著密切的關係。解放前黎族的節日,在鄰近漢族地區和黎漢雜居地區,大多都用農曆,節日與漢族相同,例如春節、清明節、端午節等。就黎族來說,過得最隆重和最普遍的節日是春節和三月三。

納西族人民的節日有許多與漢族相同,如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但春節的活動內容卻與漢族不同,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同西南許多民族一樣,納西族也有火把節。而本民族的傳統節日,主要是騾馬會、農具會、龍王會和朝山會。

撒拉族主要有古爾邦節和開齋節聖紀節。

烏孜別克族主要有開齋節、古爾邦節,諾魯孜節。

獨龍族的傳統節日只有一個,人們稱「卡雀哇」或「德里哇」,意為年節,時間在農曆臘月 中,具體時間由各家或家族自己定,時間長短視食物準備情況而定,節日期間,人們要舉行 祭山神儀式,唱歌跳舞。

清明節各地祭拜祖先的方式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曆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 古代叫踏青 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習俗。清明節古時也叫三月節,已有2000多年曆史。公曆四月五日前後為清明節,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二十四個節氣中,既是節氣又是節日...

古代長輩祭拜晚輩該怎麼穿,清明節長輩不能給去逝的晚輩祭祀嗎

從死亡那天到下葬那天穿孝服,之後的祭拜日穿正裝。正裝不見得就是黑色不能是 專紅色等。每個朝代的屬崇尚的顏色不同,如秦朝崇黑色,漢朝崇水德 土德 火德,其對應顏色為黑 黃 紅三色,所以,在漢朝,穿紅色衣服祭拜祖先很正常。紅裝素裹分外妖嬈就行了 就正常穿?其實好像沒有長輩祭拜晚輩的說法 與晚輩祭拜長輩一...

清明節的古詩和清明節掃墓的,清明節的古詩和清明節掃墓的資料

清明 唐 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寒食 唐 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清明夜 唐 白居易 好風朧月清明夜,碧砌紅軒刺史家。獨繞回廊行復歇,遙聽絃管暗看花。清明日送鄧芮二子還鄉 唐 戴叔倫 鐘鼓喧離日,車徒促夜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