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認識古文字,如何認識古文字

2021-03-30 15:20:29 字數 4966 閱讀 8171

1樓:匿名使用者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副教授 董 珊 這個問題所問,實際是考釋古文字的基本方法,以及這種方法的可靠性。這是個很複雜的問題,在此試著簡單解釋一下。

◎上面舉出的「壺」、「姜」、「牧」、「器」等字,是西周銅器銘文,《說文解字》等字書對它們進行了隸定,隸定後都見於小篆。雖然它們的樣子與我們現在使用的漢字相差很遠,但是經過這樣的隸定,再將隸書轉換為今天常用的楷體字,我們就可以認識大部分常見的古文字。 漢語古文字的發展,分為先秦時代的古文字階段(包括殷墟甲骨文、兩週金文以及戰國竹簡文字等等)和西漢以來的隸楷文字階段。

隸楷字型的文字,或被稱為「今文字」。從古文字到今文字轉變的歷史背景,是秦統一文字,即規定以小篆、隸書取代六國文字。用今天認識的今文字去解釋不認識的古文字的音、義,這個過程稱為「考釋古文字」。

考釋漢語古文字之所以成為可能,其前提條件是:古文字所記錄的語言即漢語,不僅儲存了大量的歷代古漢語文獻材料,而且今天所用的現代漢語及其漢字,與古代漢語及古文字,是一脈相承,綿延未絕。

漢字是一個記音的符號系統,每個字都有形、音、義三要素。全部瞭解這三要素,才算得上「認識」這個字。對於甲骨文中的某一個字,我們已知其字形的寫法,待知的是其結構方式,和它在上下文中的音與義。

考釋古文字的過程,乃是根據古字形去認識古字音與字義的過程。所以,由字形結構出發,是考釋文字的基本立足點。

古文字字形與今文字字形的關係非常複雜。根據像《說文解字》這樣提供一整套小篆與隸楷文字對應關係的字書,把筆勢彎曲的古文字通過規則轉寫成隸楷形態的今文字,這個過程稱為「隸定」。 許多古文字,經隸定以後,就直接可以通過字書查到字音與字義,這是一種最簡單、常見的情況。

漢字分為獨體字與合體字,合體字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偏旁組成的,獨體字也可以成為偏旁,隸定的過程,可以提供一整套從古文字到今文字的偏旁演變規則。

還有不少古文字,每個偏旁都可以隸定,但這些偏旁組合起來的字,不見於字書。這種情況下,我們就需要分析這個字的結構方式,是表意字?還是形聲字?

如果是形聲字,那麼該字讀音通常與其聲旁相同或相近,這就知道了它的讀音。

如果是某個不見於字書的表意字,情況就比較複雜。表意字有時作為形聲字的聲旁出現,或者作為韻文的韻腳文字出現,都可提供其字音方面的線索。

上述分析方法,主要是「偏旁分析法」。這種方法根據已經總結過的一整套字形演變規律,逐步建立從古文字到小篆再到今文字漸漸演變的清晰環節,進而達到通過字書認識其字音、字義的目的。有人戲稱:

古文字的演變過程很像變形蟲。漢字字形的演變史,可以粗淺地理解為「積非成是」的「錯字」的歷史。試想:

如果每個時代每個人都能謹守前代字型規範,那麼至今我們所用仍是古文字系統,就不會有隸楷文字階段了。 古人不但寫「錯字」,也常常寫「別字」。別字就是用某個讀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來表示某個通行字,也就是「通假字」。

古文字的字形和字音都是形式,這個字所表達的內容,即在其上下文中的用法,才是最重要的資訊。字音是建立字形與字義(詞義)的橋樑。有時,某個古文字的字形、字音都是已知條件,但根據字書、傳世文獻所提供的字義,在古文字材料的上下文中,卻不能讀通。

這也是很常見的情況。這時候就要考慮,古人在此寫了個「別字」。根據歷史語音學中上古音演變的規則,把這個字改寫成另一個音同或音近的字,從而使上下文義豁然貫通,這叫做「讀破假借」。

由字形與字音聯合推求字義,是考釋古文字的另一基本方法。

上述兩種方法,一是分析字形的歷史演變,一是分析字音的歷史演變,其方法很像是糾正錯別字。此外,綜合多種語境線索相推勘,也常常為考釋古文字提供線索。

有些待識字在不同文例中出現,不同文例往往從語義角度為文字考釋提供不同的方向,劃定不同的範圍。一項正確的考釋,需要讀通所有文例。所以,多種文例的互相推勘,可以得出這些範圍的交叉點,從而得出唯一正確的答案。

當代古文字學的考釋工作,既有文字學內在的方法,即結合文字形、音、義分析手段互相推求;也常常結合語言學、考古學、歷史文獻學等多學科的分析手段,科學化和系統化程度很高。如果缺乏專業邏輯訓練而侈談考釋文字,就難免陷入錯誤的泥沼,難以自拔。

古文字的考釋,是用當代語言邏輯解釋記錄先秦漢語的文字系統。考釋結果的完善可靠與否,檢驗的標準是能否讀通上下文,尤其是能否讀通不同語境的上下文。但是,即便是能滿足已知所有文例的解釋,也不能說就是百分之百正確的答案。

新的資料仍在不斷地出土,已知的古文字材料中還存在不少音義不明的待釋文字,檢驗是一個歷史過程。「理有固然,事無必至」,因此,學界也常常有根據新資料和新發現對前人考釋結果做出修正的情況。雖然如此,一個方向正確的考釋,有時或者仍非正解,但亦不會相距很遠。

所以說,古文字考釋是一門很強調方**的學問。

2樓:技術的沉澱

可以多瞭解一些古典文字書籍通過學習增長見識從而對古文字深入瞭解!

3樓:可愛的自己想想

個人感覺是,要多看書,尤其是一些歷史典故,這樣有助於自己理解;其次是遇到不認識的字或詞要多查,特別點的字或詞要注重記憶,在記憶時要多聯絡上下文內容.當然,如果是為了考試的話,記憶就更重要、更要靈活了,而且要注意一些常考的字詞,即便它下次不出這樣的題,記住的話也可以有助於理解全篇文章.

4樓:橋亞鄭

都看看專業方面的書籍

5樓:匿名使用者

對不認識的我有絕招你猜猜

6樓:洛陽

君子周而不比,和而不同。坦蕩蕩,泰而不驕!

君子懷德,懷刑。喻於義,求諸己,**之美!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如何認識古文字(1)

7樓:腐姐控妹紙

這個問題所問,實際是考釋古文字的基本方法,以及這種方法的可靠性。這是個很複雜的問題,在此試著簡單解釋一下。

漢語古文字的發展,分為先秦時代的古文字階段(包括殷墟甲骨文、兩週金文以及戰國竹簡文字等等)和西漢以來的隸楷文字階段。隸楷字型的文字,或被稱為「今文字」。從古文字到今文字轉變的歷史背景,是秦統一文字,即規定以小篆、隸書取代六國文字。

用今天認識的今文字去解釋不認識的古文字的音、義,這個過程稱為「考釋古文字」。考釋漢語古文字之所以成為可能,其前提條件是:古文字所記錄的語言即漢語,不僅儲存了大量的歷代古漢語文獻材料,而且今天所用的現代漢語及其漢字,與古代漢語及古文字,是一脈相承,綿延未絕。

漢字是一個記音的符號系統,每個字都有形、音、義三要素。全部瞭解這三要素,才算得上「認識」這個字。對於甲骨文中的某一個字,我們已知其字形的寫法,待知的是其結構方式,和它在上下文中的音與義。

考釋古文字的過程,乃是根據古字形去認識古字音與字義的過程。所以,由字形結構出發,是考釋文字的基本立足點。

古文字字形與今文字字形的關係非常複雜。根據像《說文解字》這樣提供一整套小篆與隸楷文字對應關係的字書,把筆勢彎曲的古文字通過規則轉寫成隸楷形態的今文字,這個過程稱為「隸定」。

◎上面舉出的「壺」、「姜」、「牧」、「器」等字,是西周銅器銘文,《說文解字》等字書對它們進行了隸定,隸定後都見於小篆。雖然它們的樣子與我們現在使用的漢字相差很遠,但是經過這樣的隸定,再將隸書轉換為今天常用的楷體字,我們就可以認識大部分常見的古文字。 許多古文字,經隸定以後,就直接可以通過字書查到字音與字義,這是一種最簡單、常見的情況。

漢字分為獨體字與合體字,合體字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偏旁組成的,獨體字也可以成為偏旁,隸定的過程,可以提供一整套從古文字到今文字的偏旁演變規則。

還有不少古文字,每個偏旁都可以隸定,但這些偏旁組合起來的字,不見於字書。這種情況下,我們就需要分析這個字的結構方式,是表意字?還是形聲字?

如果是形聲字,那麼該字讀音通常與其聲旁相同或相近,這就知道了它的讀音。

如果是某個不見於字書的表意字,情況就比較複雜。表意字有時作為形聲字的聲旁出現,或者作為韻文的韻腳文字出現,都可提供其字音方面的線索。

上述分析方法,主要是「偏旁分析法」。這種方法根據已經總結過的一整套字形演變規律,逐步建立從古文字到小篆再到今文字漸漸演變的清晰環節,進而達到通過字書認識其字音、字義的目的。有人戲稱:

古文字的演變過程很像變形蟲。漢字字形的演變史,可以粗淺地理解為「積非成是」的「錯字」的歷史。

如何將不認識的古文字找到對應的現代漢字

8樓:匿名使用者

您好。「基本要求:掌握文字學的一些基本知識;掌握古文字和古文字學的內涵,瞭解中國古文字發展的大致脈絡;掌握關於《說文》的一些基本常識,學會利用《說文》查詢字形;掌握一定數量常見古文字的字形演變概況;為今後利用古文字學研究成果開展相關研究打下比較紮實的基礎。」

我們研究古文字意義是什麼?

9樓:雪山青松

我們國家好稱有2023年的文明史,但,真正的文字記載僅有2500多年,還有2500多年靠我們今後在科學發達的基礎上,考古、破譯了古文字來逐步認識。所以古文字研究的意義,如果要是破譯了古文字,那麼很多不詳的歷史問題也應該迎刃而解。

中國古文字學

10樓:巨浪滔天i壯哉

古文字學是以古漢字和各種古漢字資料為研究物件的學科。

古文字的範圍 按照中國傳統文字學的觀點,古文字指先秦時代的漢字。現代的文字學者多數認為秦統一後的篆文,即所謂小篆,也應該劃入古文字的範圍。20世紀70年代以來,有不少秦和西漢早期的簡牘和帛書出土。

這些簡帛上的隸書,字形還保留著篆文的不少特點,跟後來成熟的隸書有明顯區別,因此有人主張把秦和西漢早期的隸書也看作古文字。按照這種意見,古文字可以說是隸書成熟之前的漢字。

11樓:

你可以才考中國古文字學基礎

古文字的意義

12樓:匿名使用者

你的見解有一定水平。的確是遠古的文章,春秋時的散文對我們來說就有些迷惘了。我們國家好稱有2023年的文明史,但,真正的文字記載僅有2500多年,還有2500多年靠我們今後在科學發達的基礎上,考古、破譯了古文字來逐步認識。

所以古文字研究的意義大多正如你說的:如果要是破譯了古文字,那麼很多不詳的歷史問題也應該迎刃而解。

祝你快樂!

13樓:

古文字的研究是很重要的課程,音、形、意中,音的研究更為困難,不過學習時研究造字規則卻很有意思,尤其是甲骨文。

關於古文字句 翻譯古文字句

寶玉倒還是原來的樣子,但是寶馬卻老去了。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 晉獻公想借道虞國去攻打虢國,為了讓虞公 虞國國君 答應 虞國和虢國是唇齒相依的盟國 晉國大夫荀息就獻計,讓晉獻公把自己的美玉和寶馬送給虞公。雖然虞國的謀士公孫枝反對,但虞公貪圖財寶,就背棄和虢國的盟約,借道給晉國,允許晉軍通過自己的國土去攻...

古文字,請教圖中文字內容,請教古文字專家以下圖片上的字是什麼?如何解釋?

中的印章為 乾隆年制 希望能幫到你。請教古文字專家 以下 上的字是什麼?如何解釋?20 浙江人寧採臣與陝西人藍赤霞邂後金華一古廟就伴。深夜,一美女進入採臣房內,以色相 金錢引誘,被採臣嚴詞拒絕。求圖中古文字是什麼意思 不完整,圖上的自右列起是 名 可名非常名,有 名萬物之母 全句應該是 道可道,非常...

中國古文字識別,中國古文字識別

好像是 長壽 兩個字 肉眼無法識別的話可以使用工具看看。中國古文字識別 可能是大篆或小篆 應該是秦漢瓦當,沒有秦漢互當,在網上能找到相關 這不是成語,秦漢不說了,瓦當又稱 瓦頭 指的是陶製筒瓦頂端下垂的特定部分。瓦,即具有圓弧的陶片,用於覆蓋屋頂 所謂 當 據解釋 當,底也,瓦覆簷際者,正當眾瓦之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