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水閏愛樹木
相同點:
1、兩個協議都分層;
2、osi參考模型的網路層與tcp/ip網際網路層的功能幾乎相同;
3、以傳輸層為界,其上層都依賴傳輸層提供端到端的與網路環境無關的傳輸服務。
不同點:
1、tcp/ip沒有對網路介面層進行細分;
2、osi先有分層模型,後有協議規範;
3、osi對服務和協議做了明確的區別,而tcp/ip沒有充分明確區分服務和協議。
擴充套件資料
tcp/ip協議產生背景
在阿帕網(arpa)產生運作之初,通過介面訊號處理機實現互聯的電腦並不多,大部分電腦相互之間不相容。在一臺電腦上完成的工作,很難拿到另一臺電腦上去用,想讓硬體和軟體都不一樣的電腦聯網,也有很多困難。當時美國的狀況是,陸軍用的電腦是dec系列產品,海軍用的電腦是honeywell中標機器,空軍用的是ibm公司中標的電腦,每一個軍種的電腦在各自的系裡都執行良好,但卻有一個大弊病:
不能共享資源。
osi協議產生背景
在制定計算機網路標準方面,起著重大作用的兩大國際組織是:國際電信聯盟電信標準化部門,與國際標準組織(iso),雖然它們工作領域不同,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通訊與資訊處理之間的界限開始變得比較模糊,這也成了國際電信聯盟電信標準化部門和iso共同關心的領域。2023年,iso釋出了著名的iso/iec 7498標準,它定義了網路互聯的7層框架,也就是開放式系統互聯參考模型。
2樓:匿名使用者
比較兩種體系結構
:1. 在分層上進行比較:osi分七層,而tcp/ip分四層,它們都有網路層(或稱網際網路層)、傳輸層和應用層,但其他的層並不相同
2.在通訊上進行比較:osi模型的網路層同時支援無連線和面向連線的通訊,但是傳輸層上只支援面向連線的通訊;tcp/ip模型的網路層只提供無連線的服務,但在傳輸層上同時支援兩種通訊模式。
3.osi/rm體系結構的網路功能在各層的分配差異大,鏈路層和網路層過於繁重,表示層和會話層又太輕,tcp/ip則相對比較簡單。
4.osi-rm有關協議和服務定義太複雜且冗餘,很難且沒有必要在一個網路中全部實現。如流量控制、差錯控制、定址在很多層重複。tcp/ip則沒什麼重複。
5.osi的七層協議結構既複雜又不實用,但其概念清楚,體系結構理論較完整。tcp/ip的協議現在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它原先並沒有一個明確的體系結構
通過對兩種體系結構的學習,osi/rm是先有協議才有網路體系結構來幫助人們理解的。我認為osi/rm體系是一種比較完善的體系結構,它分為七個層次,每個層次之間的關係比較密切,但又過於密切,存在一些重複,我認為分層最重要的是不能有太多重複,否則就起不到分層的作用了。它是一種過於理想化的體系結構,在實際的實施過程中有比較大的難度。
但它卻很好的為我們擔供了一個體系分層的參考。有著很好的指導作用。
tcp/ip體系結構分為四層,層次相對要簡單得多,因此在實際的使用中比osi/rm更具有實用性,所以它得到了更好的發展。現在的計算機網路大多是tcp/ip體系結構。但這並不表示它就是完整的結構體系。
它也同樣存在一些問題。也許隨著網路的發展,它發展得更加完美。
osi/rm是國際標準,但是並沒有進行大規模的應用,而tcp/ip協議最終佔領了幾乎整個網路世界,這很形象的說明能夠佔領市場的才是最終的標準,這方面的例子在計算機領域太多了,如作業系統方面等。通過這個例子我們可以發現那些關係著整個世界的標準,常常會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約,如技術、利益等。當然最重要的是要簡單,要易於實現,成本要低,要能夠佔領市場
osi 和tcp/ip的異同及特點
3樓:peking在路上
(1)osi和tcp/ip的相同點是二者均採用層次結構,而且都是按功能分層。
(2)osi和tcp/ip的不同點:專①
osi分七層,自下而上分為屬物理層、資料鏈路層、網路層、傳輸層、會話層、表示層和應用層,而tcp/ip分四層:網路介面層、網際層、傳輸層和應用層。
②osi層次間存在嚴格的呼叫關係,兩個(n)層實體的通訊必須通過下一層(n-1)層實體,不能越級,而tcp/ip可以越過緊鄰的下一層直接使用更低層次所提供的服務,因而減少了一些不必要的開銷,提高了協議的效率。
③osi先有模型,再有協議,比較適合理論上**。tcp/ip先有協議,再有模型,已得到廣泛的實際應用。
簡述osi模型和tcp/ip模型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tcp/ip協議與osi/rm協議之間有什麼區別與聯絡
4樓:匿名使用者
osi/rm於tcp/ip結構的異同
(1)osi和tcp/ip的相同點是二者均採用層次結構,而且都是按功能分層。
(2)osi和tcp/ip的不同點:
①osi分七層,自下而上分為物理層、資料鏈路層、網路層、運輸層、會話層、表示層和應用層,而tcp/ip分四層:網路介面層、網間網層(ip)、傳輸層(tcp)和應用層。嚴格講,tcp/ip網間網協議只包括下三層,應用程式不算tcp/ip的一部分。
②osi層次間存在嚴格的呼叫關係,兩個(n)層實體的通訊必須通過下一層(n-1)層實體,不能越級,而tcp/ip可以越過緊鄰的下一層直接使用更低層次所提供的服務(這種層次關係常被稱為「等級」關係),因而減少了一些不必要的開銷,提高了協議的效率。
③osi只考慮用一種標準的公用資料網將各種不同的系統互聯在一起,後來認識到網際網路協議的重要性,才在網路層劃出一個子層來完成互聯作用。而tcp/ip一開始就考慮到多種異構網的互聯問題,並將網際網路協議ip作為tcp/ip的重要組成部分。
④osi開始偏重於面向連線的服務,後來才開始制定無連線的服務標準,而tcp/ip一開始就有面向連線和無連線服務,無連線服務的資料包對於網際網路中的資料傳送以及分組話音通訊都是十分方便的。
⑤osi與tcp/ip對可靠性的強調也不相同。對osi的面向連線服務,資料鏈路層、網路層和運輸層都要檢測和處理錯誤,尤其在資料鏈路層採用校驗、確認和超時重傳等措施提供可靠性,而且網路和運輸層也有類似技術。而tcp/ip則不然,tcp/ip認為可靠性是端到端的問題,應由運輸層來解決,因此它允許單個的鏈路或機器丟失資料或資料出錯,網路本身不進行錯誤恢復,丟失或出錯資料的恢復在源主機和目的主機之間進行,由運輸層完成。
由於可靠性由主機完成,增加了主機的負擔。但是,當應用程式對可靠性要求不高時,甚至連主機也不必進行可靠性處理,在這種情況下,tcp/ip網的效率最高。
⑥在兩個體系結構中智慧的位置也不相同。osi網路層提供面向連線的服務,將尋徑、流控、順序控制、內部確認、可靠性帶有智慧性的問題,都納入網路服務,留給末端主機的事就不多了。相反,tcp/ip則要求主機參與幾乎所有網路服務,所以對入網的主機要求很高。
⑦osi開始未考慮網路管理問題,到後來才考慮這個問題,而tcp/ip有較好的網路管理
筆記本上的TCPIP協議TCPIP協議6是什麼意思
網際網路的協議 是tcp ip協議,而現行的核心協議是ipv4,即tcp ip協議4,所以你可以看到我們的ip都是設定在tcp ip協議4上面,自動獲取也好,手動設定也好都是用的4,而ipv6即tcp ip協議6早已研製出來了,就是為了代替舊的ipv4,有很多新的技術會應用到網路中來,以擴大ip地址...
基於tcpip協議的應用層協議有哪些
如下 smtp 簡單郵件傳 輸協議telnet 遠端登入協議 snmp 簡單網路管理協議 ftp 檔案傳輸協議 lpd 行式打版印機守護進 權程tftp 簡單檔案傳輸協議 nfs 網路檔案系統協議 tcp ip協議 tcp ip模型也被稱作dod模型 department of defense mo...
基於TCP IP協議的應用層協議有哪些
如下 smtp 簡單郵件傳輸協議 telnet 遠端登入協議 snmp 簡單網路管理協議 ftp 檔案傳輸協議 lpd 行式印表機守護程序 tftp 簡單檔案傳輸協議 nfs 網路檔案系統協議 tcp ip協議 tcp ip模型也被稱作dod模型 department of defense m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