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的主機板上有幾種插槽,分別是什麼插槽

2021-05-16 17:25:41 字數 5882 閱讀 7871

1樓:匿名使用者

cpu插槽

cpu插槽就是插cpu的地方,這誰都知道。到目前為止分為socket 7、socket 370、slot 1和slot a幾種。其中slot 1用於pentiumⅱ、pentiumⅲ及celeron系列。

於2023年推出,現在成了最流行的插槽。

isa插槽

isa(industrial standard architecture工業標準結構):是基於pc/at匯流排的由ieee(美國電氣電子工程師協會)2023年正式確立的標準。isa槽是一個黑色的62+36線插槽,其中62線的一段基於8位的pc匯流排,可以獨

立使用,插接8位的擴充套件卡,而62線與36線相加後就擴充套件成標準的16位isa,插接16位的擴充套件卡。isa工作頻率定在8.33mhz,資料傳輸率為8.

33mb/s。隨著系統工作頻率的迅速提高,其配用的擴充套件卡也逐漸被淘汰,現在最新的主機板已開始取消isa槽。

記憶體插槽

記憶體插槽當然是用來插入記憶體的,它也是採用金手指接觸法與記憶體條的金手指接觸。俗稱為「ram dimm」。不同的記憶體,記憶體插槽的結構也有所區別,從外觀上來看主要體現在長度上的區別。

目前主要有兩種記憶體,一種是168線的sd記憶體,也就是說它有168個與插槽接觸點,兩面各84個金手指接觸點;另一種就是現在主流的ddr記憶體,它是184線的。因為結構及電氣效能(主要是指電壓)都不同,所以兩者不能通用。現在大多數的主機板有2—3條插槽,記憶體插槽也比較容易識別因為它的兩邊有固定耳。

pci插槽

pci (peripheral ***ponent interconnect外圍部件互連):2023年intel發表pci2.0版,pci開始走進主機板,對應的pci擴充套件槽是一條白色的與isa平行的插槽。

因為目前的主要內建板卡基本上都是採用pci匯流排介面的,所以在主機板當中插槽也最多。pci有32位和64位兩種,32位pci槽124線,64位槽188線,目前常用的是32位插槽。pci槽的時脈頻率為33.

3mhz,32位pci的資料傳輸率為133mb/s,大大高於isa。所以pci問世後迅速成了擴充套件匯流排的主流,流行的擴充套件卡也都轉移到pci上,如顯示卡、音效卡、網絡卡、modem卡等等。

amr插槽

amr (audio/modem riser聲音/調變解調器插卡):在intel 810晶片組或via的mvp4、apollo pro plus 133晶片組的主機板上可以發現一個很短的新型插槽,外觀呈棕色一般在主機板上pci插槽附近,長度約為5釐米,這就是amr插槽。

amr作為ac'97規格的一部分,提供了一套全開放的工業標準,規定了amr擴充套件卡可以同時支援聲音及modem功能。採用這種設計,系統廠商可通過一個開放的、工業標準設計的插卡,用極低的成本在主機板上實現音效和modem功能。如今也已淡出市場。

ide 插槽

ide是英文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的縮寫,翻譯成中文叫做「整合驅動器電子」。ide介面由美國國家標準協會(ata)制定標準,所以又稱ata介面。它只可以接兩個容量不超過528mb 的硬碟驅動器。

ide 介面只用一根電纜將硬碟與主機板連起來,因此在386 、486 時期非常流行。一般一塊主機板上有兩個ide插槽,在兩個ide介面的旁邊,一般都會標註該介面的序號,如ide1一般用來連線硬碟,而ide2則用來連線光碟機等裝置。

我們普通使用者家裡的硬碟幾乎全是ide介面的。2023年昆騰和英特爾合作開發了ultra dma/33介面,嚴格說來,這已經不能算ide介面,而應稱為eide介面。

eide 介面較ide 介面有了很大改進,是目前最流行的介面。首先它所支援的外設不再是2 個, 而是4 個。其支援的裝置除了硬碟,還包括cd-rom 驅動器和磁碟備份裝置等。

其次,eide 標準取消了528mb 的容量限制,並有更高的資料傳送速率和更低的系統資源佔用率。

agp插槽

agp(accelerated graphics port加速圖形埠):2023年intel公司在pci的基礎上開發併力推的新一代區域性圖形匯流排技術,它讓圖形晶片與cpu或主記憶體之間直接進行資料交換。隨著多**的深入應用,3d圖形需要佔用大量的顯示快取及更高的匯流排頻寬,pci匯流排已經不能滿足日益繁重的顯示資料傳輸。

於是agp就應運而生。agp顯示卡和記憶體之間有一條高速的通道,它要直接使用系統記憶體來處理影象資料,不過寶貴的系統記憶體就會被佔用了。agp槽在桌上型電腦主機板上是一條咖啡色的插槽。

agp介面在膝上型電腦上又成了外圍介面,agp介面只能安裝agp的顯示卡。它將顯示卡同主機板記憶體晶片組直接相連,大幅提高了電腦對3d圖形的處理速度。 一塊主機板只有一個agp插槽

整理麻煩,希望能採納.謝謝

計算機的主機板上有幾種插槽?分別是什麼插槽?

2樓:愛是風之子

一、pci-e插槽。

pci-e插槽從外形上分為兩種,一種是pci-e 16x 一種是pci-e 1x。

1、pci-e 1x,用來擴充套件音效卡,網絡卡,以及轉接卡。

2、pci-e 16x 顯示卡插口。

二、pci插槽

用來擴充套件音效卡,網絡卡,以及轉接卡。

三、ide插槽

用來連線ide硬碟以及光碟機,老式的硬碟光碟機採用這種介面。

四、軟碟機插槽

目前軟碟機已經淘汰,主機板也不會這這種插槽了

匯流排擴充套件槽

匯流排擴充套件槽是用於擴充套件微機功能的插槽,可用來插接各種板卡,如顯示卡、音效卡、modem卡和網絡卡等。目前使用的板卡擴充套件槽主要有pci插槽和agp插槽等,在此之前還曾廣泛應用一種isa匯流排插槽,不過現已被淘汰。pci插槽用於插接pci匯流排的板卡,一般為白色的插槽,根據主機板的不同,一般有3~5個pci插槽。

agp插槽是inter公司開發的一種圖形加速介面,專門用來安裝agp顯示卡,速度比普通的pci顯示卡要快許多。acp插槽一般是褐色的插槽,長度比pci插槽短一些。每塊主機板只有一個agp插槽,而一些整合了顯示卡的主機板上則沒有agp的插槽 。

電腦主機板上具體有哪幾種插槽,有什麼用?

3樓:蒼狼_白鹿

主機板上的插槽有很多,而且不同型號的主機板,插槽數量也不相同。

主機板必備的插槽如下:

1,cpu插槽。插cpu的,有觸點和針式兩種,以保證電腦正常工作;

2,記憶體插槽。記憶體插在上面;

3,硬碟資料插口。硬碟和記憶體、cpu進行資料交換;

4,顯示卡插槽。插顯示卡電腦才能進行高效能的影象處理;

5,音效卡、網絡卡、音訊,顧名思義,負責聲音、網路、聲音等資訊的處理。

**如下:

4樓:匿名使用者

pwr-led 是電源燈插口 機箱上的pwr-led插頭插上開機才會亮綠燈;

***b 是***bo 結合了***-rom和cd-rw功能的光碟機叫***bo ;

spdif-io 是前置音訊介面 插上機箱前面的耳機插口才能用;

cd-in 是光碟機的聲音插口 你想用光碟機聽聲音就插這個 很少有人用;

ir 是紅外介面 接個裝置出來可以和手機進行紅外傳輸。

5樓:宋士海

多數是pci 和pcie-16插槽!pci是多功能插槽。pcie-16插槽是顯示卡插槽,老一點的主機板是agp插槽!

6樓:雙星人員

多數是pci 和pcie-16插槽!pci是多功能插槽。pcie-16插槽是顯示卡插槽,老一點的主機板是agp插槽!再老的我也不記得了!多數為前兩者!

計算機的主機板上有幾種插槽,分別是什麼插槽?

7樓:手機使用者

cpu插槽

cpu插槽就是插cpu的地方,這誰都知道。到目前為止分為socket 7、socket 370、slot 1和slot a幾種。其中slot 1用於pentiumⅱ、pentiumⅲ及celeron系列。

於2023年推出,現在成了最流行的插槽。

isa插槽

isa(industrial standard architecture工業標準結構):是基於pc/at匯流排的由ieee(美國電氣電子工程師協會)2023年正式確立的標準。isa槽是一個黑色的62+36線插槽,其中62線的一段基於8位的pc匯流排,可以獨

立使用,插接8位的擴充套件卡,而62線與36線相加後就擴充套件成標準的16位isa,插接16位的擴充套件卡。isa工作頻率定在8.33mhz,資料傳輸率為8.

33mb/s。隨著系統工作頻率的迅速提高,其配用的擴充套件卡也逐漸被淘汰,現在最新的主機板已開始取消isa槽。

記憶體插槽

記憶體插槽當然是用來插入記憶體的,它也是採用金手指接觸法與記憶體條的金手指接觸。俗稱為「ram dimm」。不同的記憶體,記憶體插槽的結構也有所區別,從外觀上來看主要體現在長度上的區別。

目前主要有兩種記憶體,一種是168線的sd記憶體,也就是說它有168個與插槽接觸點,兩面各84個金手指接觸點;另一種就是現在主流的ddr記憶體,它是184線的。因為結構及電氣效能(主要是指電壓)都不同,所以兩者不能通用。現在大多數的主機板有2—3條插槽,記憶體插槽也比較容易識別因為它的兩邊有固定耳。

pci插槽

pci (peripheral ***ponent interconnect外圍部件互連):2023年intel發表pci2.0版,pci開始走進主機板,對應的pci擴充套件槽是一條白色的與isa平行的插槽。

因為目前的主要內建板卡基本上都是採用pci匯流排介面的,所以在主機板當中插槽也最多。pci有32位和64位兩種,32位pci槽124線,64位槽188線,目前常用的是32位插槽。pci槽的時脈頻率為33.

3mhz,32位pci的資料傳輸率為133mb/s,大大高於isa。所以pci問世後迅速成了擴充套件匯流排的主流,流行的擴充套件卡也都轉移到pci上,如顯示卡、音效卡、網絡卡、modem卡等等。

amr插槽

amr (audio/modem riser聲音/調變解調器插卡):在intel 810晶片組或via的mvp4、apollo pro plus 133晶片組的主機板上可以發現一個很短的新型插槽,外觀呈棕色一般在主機板上pci插槽附近,長度約為5釐米,這就是amr插槽。

amr作為ac'97規格的一部分,提供了一套全開放的工業標準,規定了amr擴充套件卡可以同時支援聲音及modem功能。採用這種設計,系統廠商可通過一個開放的、工業標準設計的插卡,用極低的成本在主機板上實現音效和modem功能。如今也已淡出市場。

ide 插槽

ide是英文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的縮寫,翻譯成中文叫做「整合驅動器電子」。ide介面由美國國家標準協會(ata)制定標準,所以又稱ata介面。它只可以接兩個容量不超過528mb 的硬碟驅動器。

ide 介面只用一根電纜將硬碟與主機板連起來,因此在386 、486 時期非常流行。一般一塊主機板上有兩個ide插槽,在兩個ide介面的旁邊,一般都會標註該介面的序號,如ide1一般用來連線硬碟,而ide2則用來連線光碟機等裝置。

我們普通使用者家裡的硬碟幾乎全是ide介面的。2023年昆騰和英特爾合作開發了ultra dma/33介面,嚴格說來,這已經不能算ide介面,而應稱為eide介面。

eide 介面較ide 介面有了很大改進,是目前最流行的介面。首先它所支援的外設不再是2 個, 而是4 個。其支援的裝置除了硬碟,還包括cd-rom 驅動器和磁碟備份裝置等。

其次,eide 標準取消了528mb 的容量限制,並有更高的資料傳送速率和更低的系統資源佔用率。

agp插槽

agp(accelerated graphics port加速圖形埠):2023年intel公司在pci的基礎上開發併力推的新一代區域性圖形匯流排技術,它讓圖形晶片與cpu或主記憶體之間直接進行資料交換。隨著多**的深入應用,3d圖形需要佔用大量的顯示快取及更高的匯流排頻寬,pci匯流排已經不能滿足日益繁重的顯示資料傳輸。

於是agp就應運而生。agp顯示卡和記憶體之間有一條高速的通道,它要直接使用系統記憶體來處理影象資料,不過寶貴的系統記憶體就會被佔用了。agp槽在桌上型電腦主機板上是一條咖啡色的插槽。

agp介面在膝上型電腦上又成了外圍介面,agp介面只能安裝agp的顯示卡。它將顯示卡同主機板記憶體晶片組直接相連,大幅提高了電腦對3d圖形的處理速度。 一塊主機板只有一個agp插槽

整理麻煩,希望能採納.謝謝

計算機和電腦科學之父分別是誰,計算機之父和人工智慧之父分別是誰

電腦科學之父 艾倫 麥席森 圖靈。計算機之父 馮 諾依曼。電腦科學之父 艾倫 麥席森 圖靈是英國數學家 邏輯學家,被稱為電腦科學之父,人工智慧之父。1931年圖靈進入劍橋大學國王學院,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回到劍橋,後曾協助軍方破解德國的著名密碼系統enigma,幫助盟軍取得了二戰的勝利。艾倫 麥席森...

計算機之父和人工智慧之父分別是誰

計算機之父馮 諾依曼,人工智慧之父馬文 明斯基。馮 諾依曼,原籍匈牙利,布達佩斯大學數學博士。20世紀最重要的數學家之一,在現代計算機 博弈論 核 和生化 等領域內的科學全才之一,被後人稱為 計算機之父 和 博弈論之父 馬文 明斯基是 人工智慧之父 和框架理論的創立者。和麥卡錫一起在1956年發起 ...

裝在計算機主機板的硬體裝置有什麼,計算機硬體裝置有那些

裝在主機板上的硬體裝置包括 處理器 記憶體 音效卡 顯示卡和控制晶片等。主機板是安裝在主機中最大的一塊印刷電路板,是一臺電腦的核心部分,它是 處理器 記憶體 各種控制晶片 輸入輸出控制和各種擴充套件槽卡的基本依託。主機板效能直接影響主機板上其它部件效能的發揮,不同的 處理器應該配備相應的主機板才能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