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在雨後才會出現的昆蟲,只有在雨後才會出現的昆蟲

2021-05-24 14:00:16 字數 5421 閱讀 7837

1樓:匿名使用者

蜉蝣蜉蝣目(ephemeroptera)體小型到中型(約4公分〔1.6吋〕)的昆蟲。棲於水溪和池塘中。

近2,000種。前翅膜質,三角形;後翅小,圓形。有三根長絲狀尾須。

停歇時翅直立。稚蟲水生,咀嚼口器在成體時退化。雄蟲成群飛舞以吸引雌蟲。

壽命最短的昆蟲,有翅亞綱的 1目。通稱蜉蝣(mayfly)。小至中型昆蟲,頭小,體軟弱;翅2對或1對,膜質,大多前翅大後翅小;腹部末端有長尾須兩條,中尾絲或有或無。

屬古生翅類。最早發現的是石炭紀古蜉蝣化石號稱活化石。全世界已知有2100餘種。

中國已知有 100餘種。常見的有蜉蝣科(ephemeridae)和四節蜉蝣科(baetidae)。

蜉蝣的稚蟲和成蟲是許多淡水魚類的重要食料。不同種類的蜉蝣稚蟲喜歡在含氧量高的水域中生活,因此,它們是測定水質汙染程度的指示生物。另外,對蜉蝣目昆蟲的研究,有助於進一步闡明從無翅昆蟲到有翅昆蟲的進化過程。

蜉蝣目主要分佈在熱帶至溫帶的廣大地區。已知有14科、約2250種,我國已知有大約250種。

[編輯本段]形態特徵

蜉蝣目通稱蜉蝣,具有古老而特殊的性狀,是最原始的有翅昆蟲。體形較小或中等,細長,體壁柔軟。頭部小,觸角短,剛毛狀。

複眼發達,雌性的複眼常左右遠離;雄性的複眼常較大,左右接近,且每一複眼上下部小眼面往往不同,一般上半部小眼面大於下半部,也有二部分完全分隔者。單眼3個。口器為咀嚼式,因成蟲不取食,沒有咀嚼能力,上顎退化消失,下顎也退化,常有下顎須。

胸部以中胸最大,前、後胸小而不顯著,翅有兩對,呈三角形,脆弱,膜質,多為前翅大,後翅小,亦有後翅退化者,休息時豎立在身體背面。蜉蝣翅脈相及翅的關節不發達,翅脈最為原始,翅脈極多,多縱脈和橫脈,呈網狀。翅的表面呈摺扇狀。

足細弱,僅用於攀附。跗節1一5節,末端有爪1對。

腹部11節,第11節僅存窄環形背板。雄性第10節後緣有1對由前足延長形成的抱器,3一4節,少數1節,用於在飛行中抓住雌蟲。在其內側有二對短小簡單的陽莖。

雌性生殖孔1對,開口於第7、8腹節之腹面。卵巢按節排列。兩性生殖孔均成對。

腹末有1對分節的長絲狀尾須,第11節背板常延長形成中尾絲。尾須和中尾絲細長多節,與纓尾目昆蟲相似。

[編輯本段]生活習性

蜉蝣稚蟲幼期(稚蟲)水生,生活在淡水湖或溪流中。春夏兩季,從午後至傍晚,常有成群的雄蟲進行「婚飛」,雌蟲獨自飛入群中與雄蟲配對。產卵於水中。

卵微小,橢圓形,具各種顏色,表面有絡紋,具粘性,可附著在水底的碎片上。稚蟲期數月至1年或1年以上,蛻皮20~24次,多者可達40次。成熟稚蟲可見1~2對變黑的翅芽。

兩側或背面有成對的氣管鰓,是適於水中生活的呼吸器官。吃高等水生植物和藻類,秋、冬兩季有些種類以水底碎屑為食。常在靜水中攀援、匍匐、或在底泥中潛掘,或在急流中吸附於石礫下棲息。

稚蟲充分成長後,或浮升到水面,或爬到水邊石塊或植物莖上,日落後羽化為亞成蟲。亞成蟲與成蟲相似,已具發達的翅,但體色暗淡,翅不透明,後緣有明顯的緣毛,雄性的抱握器彎曲不大。出水後停留在水域附近的植物上。

一般經24小時左右蛻皮為成蟲。這種在個體發育中出現成蟲體態後繼續蛻皮的現象在有翅昆蟲中為蜉蝣目所僅有。這種**型別特稱為原**。

成蟲不食,壽命短,一般只活幾小時至數天,所以有「朝生暮死」的說法。

[編輯本段]繁殖

**型別為原**,一生經歷卵、稚蟲、亞成蟲和成蟲4個時期,是有翅亞綱中較原始的**型別,僅見於蜉蝣目。特別是從幼蟲變為成蟲要經過一個「亞成蟲期」,這時的亞成蟲與成蟲完全相似。亞成蟲期歷時較短,一般經數分鐘到一天左右即脫皮變為成蟲。

雌蟲產卵於水中。卵小,白、綠或淡褐色,圓或橢圓形。卵一端常有附著的帽狀物,或從卵的表面伸出有粘性的細絲。

稚蟲水生,常扁平。上顎構造原始,僅一個關節突,**內緣有一突出的咀嚼面,舌兩側有一對間顎。複眼和單眼發達;觸角長,絲狀。

腹部第1至第7節有成對的氣管鰓,尾絲2—3條。其中氣管鰓是適幹水中生活的呼吸器官,稚蟲期一般1一3年,大部分每年1代或兩三代,在溫暖地區10~15 天能完成發育。一般脫皮20一24次,多者達40次。

稚蟲取食高等植物和藻類,少數種類捕食水生節肢動物。老熟稚蟲一般浮升到水面,或爬到水邊石塊或植物莖上,日落後羽化成「亞成蟲」,此期蟲體與成蟲相似,但翅不透明或半透明,體表、翅、足常被細毛和緣纓,體色較成蟲灰暗,前足和尾須短,行動不活潑,呈靜休狀態,不能交尾。亞成蟲期長短與成蟲期之長短有相關現象,亞成蟲期短者,成蟲壽命則短;亞成蟲期長者,成蟲期則長。

蜉蝣變為成蟲後還要脫皮。成蟲不取食,壽命極短,只能存活數小時,最多為7天,故有朝生暮死之說

2樓:匿名使用者

我們拿的土語叫「水牛牛」。天牛的一種!!

這蟲子只在下了很久的雨後才出來叫什麼名字

3樓:匿名使用者

你好這是大水蟻

黃翅大白蟻 別稱大水蟻,多型性昆蟲;有翅,成蟻頭、胸和腹背面紅褐色,前胸背板**有一淡色的「+」形紋;翅黃色,足棕黃色。

下雨後出來的這種昆蟲叫什麼?

秋天下雨以後出現的黑色蟲子叫什麼嗎 會飛

4樓:匿名使用者

北方叫水夾子,也叫龍蝨因為其只在下雨天出來傳說為龍身上的跳蚤。

5樓:匿名使用者

是叫蝽科的蟲子。

蝽科是一種半翅目科的統稱。舊稱蝽象,全部為陸生昆蟲,大版多數為植食性種類,權是重要的農林害蟲。其中益蝽亞科為捕食性種類,是重要的天敵昆蟲和生物防治的利用物件。

絕大多數種類的觸角為5節,少數種類4節。小盾片發達,多數為三角形,緊接前胸背板後方,蓋在腹部背面,長度略過腹部的一半,但也有些種類的小盾片超過腹長的2/3,蓋住整個腹背。

不完全**。卵球形、卵圓形或圓桶形,單產或數枚、十數枚或數十枚在一起,平貼在寄主枝、葉上,不少種類 1次產12枚。初孵若蟲停留在卵殼附近,直到第1次蛻皮。

通常5齡。第2次蛻皮以後出現翅芽,第5次蛻皮即為成蟲。

6樓:基泥太妹

這東西以前沒有翅膀的,現在可能是它們的繁殖季節,都長出翅膀從老巢裡飛出專

來,一般下雨的時候屬很多見,很多很多的.用點殺蟲劑在各個角落裡噴下就沒事的。

水蜈蚣,又名水夾子,是龍蝨的幼蟲。是一種水生昆蟲,成蟲和幼蟲都是肉食性的,故對魚苗危害很大。水蜈蚣,蟲體長園柱形,有一對鉗形大顎,似蜈蚣毒螯得名,頭部略圓,兩側具有黑色單眼6個,有趨光性,觸角4節,軀幹11節,前三節為胸節,各具足一對,後八節為腹節,最後2節兩側有毛,末端尾毛二條,作呼吸用,倒懸露出水面。

成蟲產卵於水草上,尤其是杏菜(俗稱水荷葉)葉背面。常倒懸於水中,將尾部翹出水面,其實這是在呼吸空氣。生活在長江流域一帶的水體中,更喜歡生活在魚塘裡。

每年的五六月間,是產卵繁殖後代的季節。貌惡、性凶而又貪嘴,慣用頭部的一對大鉗來夾食魚苗或其它小動物。當夾住食物後,便從食道中吐出毒液,使之麻痺。

然後陸續吐出消化液逐漸將它消化,再吸入體內。

長大概一釐米,有點像小蟑螂,帶翅膀會飛,背部是黑色,經常雨後出來,這是什麼蟲子?

7樓:匿名使用者

恩。我家也出現了2只在書房,嚇的我。。。而且,它還會發出很難聞的氣味。

應該是磕頭蟲,看樣子覺得最像

8樓:寒光掠影

磕頭蟲學名叩頭蟲,磕頭蟲是一種常見的小甲蟲。雖說它能跳起40多釐米的高度,  磕頭蟲

創出跳過自身高度50多倍的驚人記錄,可是它卻只有三對又短又小的胸足。這短小的胸足和其他善跳昆蟲的強健後足比起來,實在是小得可憐。靠這樣的足,只能用來爬行,根本不能去跳高、跳遠,更不要說去跳過自身高度的幾十倍了。

 磕頭蟲吃莊稼的種子、根和莖,是十足的害蟲http://baike.baidu.

9樓:每次取名字都難

就是蟑螂啊,蟑螂也會飛的

每年立秋下雨後從土裡鑽出來一種能飛的蟲子 很好吃是什麼蟲子 10

10樓:念念念念兒範

大牙土天牛。

大牙土天牛體態特徵:大顎發達觸角呈鋸齒狀,長度略超過鞘翅的三分之一處,複眼後緣頰部膨大,前胸外緣具有兩鋸齒,表面光滑且背面明顯隆起,雄性擅飛,雌性腹大而飽滿,存有大量蟲卵,大顎較雄性小,不能飛翔。

生活習性:該種為害玉米、高粱、楊樹、柳樹、泡桐等多種植物的根部。

主要分佈在新鄉、開封、許昌、洛寧、汝南、臺前、南陽、信陽;遼寧、內蒙古、甘肅、山西、河北、陝西、山東、江西、四川、貴州等地區。

11樓:小逗妍

大牙土天牛,這是唯一一種是我自小到大都非常熟悉的鞘翅目昆蟲,這種大甲蟲有著詭異的長而彎曲的大牙,看起來十分威武。因為總是在立秋前後下完雨成蟲才紛紛出來活動,所以得了個「水牛」的俗稱。

「水牛」與其它天牛不同的是,幼蟲在土中生活,啃食草根之類,形態與其它的天牛並沒有非常大的不同,曾經翻石頭見過一次,老家人把它們的幼蟲叫做「地黃」,大概取其生活於地下,身體為黃色而來。

小時候常常在立秋的雨後,拎著一個小塑料桶,專門上山抓「水牛」。可以在長有低矮的小草從,草地上見到它們笨拙但迅速地爬行,追逐,交配,或者張著翅膀飛來飛去。這時候果斷下手拿下,需要膽大心細,否則會被它們的大牙咬住,並不好受。

12樓:匿名使用者

學名    大牙土天牛

13樓:天之翼

水牤牛我們這邊也這麼叫,,樓主 是河南人吧,, 是不是洛陽一代的

14樓:匿名使用者

我小時候經常捉來吃,立秋雨後才會出現 母的才好吃 呵呵 老家人都叫它水牤牛

15樓:完_美_人_生

是不是黑色的 分公母?公的能飛 母的不能飛,我們老家叫水牛 學名叫什麼我不知道

16樓:love物理學

我們叫龍虼蚤(long ge zao)

17樓:叫姐姐姐姐

我也想知道= =居然還敢吃

下雨後晚上為什麼有很多飛蟲飛到家裡來?

18樓:楊必宇

夏季下雨天小飛蟲非常多應該是大水蟻。每年4-6月,有翅繁殖蟻進行分群繁殖,一般分飛5-10次,多在悶熱或大雨前後的傍晚分飛出巢。經短期飛翔、脫翅、配對,然後在適當的地方入土築新巢。

營巢後6-7天開始產卵,卵期40天左右,若蟻經4個多月發育成工蟻,經7-8個月發育成有翅成蟻。有翅成蟻有趨光性。

19樓:像明星一樣帥

有飛蟲是因為昆蟲幾乎都有趨光性,有光就會去。你那的蟲是否是下雨後那晚上來的???如果是,那蟲叫水蟻。

你只有把家裡的燈關上一會。然後再開啟就行了,關上後,水蟻基本都會離開你那,再繼續尋找另一個光源。千萬別噴殺蟲劑,它的成分中有很多有毒物質,揮發性強,對人體有毒的累積作用。

20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雨後空氣潮溼,是大多數昆蟲的理想繁殖時間。而雄蟲對光格外敏感。所以它們在感受到屋內光線後就飛進來了 。

望採納~ ^~^謝謝

月亮為什麼只有晚上才會出現,月亮為什麼只有晚上才會出現。

月亮一直都在,白天 沒有 是因為白天我們看不見。月亮也會像太陽一樣每天東昇西落的,傍晚月亮從東邊升起,凌晨的時候在西邊落下。也就是說白天月亮很有可能在地平線以下了,所以我們看不到。此外,晚上我之所以能看得到月亮,是由於太陽光照射到月球再反射到地球上來,這樣我們才看見月亮。而在白天,陽光的強度遠大於月...

男友只有在空閒的時候才會想起我,男朋友開心的時候想不起我,只有在悲傷,無聊的時候才會想起我,這樣的愛是真愛嗎?

情到濃時方恨少,人生若只如初見,異地戀也好網戀也罷身邊的戀人也罷,人類感情都是如此,時間長了感情自然會變淡。他在上班,沒有什麼事情就不用老給他發資訊了。呵呵抄呵呵呵!分吧!這種襲感情猶如沙子bai一樣,抓的越緊,漏的越du多!凡事不必太在意zhi,更不需去強求,dao就讓一切隨緣。逃避不一定躲得過 ...

為什麼他只有在傷心難過寂寞的時候才會想到我

蘇格拉底 孩子,為什麼悲傷?失戀者 我失戀了。蘇格拉底 哦,這很正常。如果失戀了沒有悲傷,戀愛大概也就沒有什麼味道了。可是,年輕人,我怎麼發現你對失戀的投入甚至比你對戀愛的投入還要傾心呢?失戀者 到手的葡萄給丟了,這份遺憾,這份失落,您非箇中人,怎知其中的酸楚啊。蘇格拉底 丟了就丟了,何不繼續向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