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g瀹竌y鏄熲瓙
佛教所講的三十三重天,計有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二十八重天: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無色界四天。欲界六天的第二天,名叫忉利天,在須彌山頂。忉利,譯成中文是三十三天。
所謂三十三天,不是指三十三層,而是從平面說,須彌山頂中是善法堂天,為帝釋天主所居住,就是忉利天,東、西、南、北四方各有八天,合起來共有三十三,所以叫做三十三天。
佛經中有一段典故:過去迦葉佛時代,有一位女子,非常貧窮。她在迦葉佛將入滅度時,生出善心,發願要造塔供養迦葉佛,只是她太窮了,經濟能力不夠,到處請人幫她完成這個願望剛好另外有三十二位女人,也有這個願望,就共同發心,終於完成了她建塔供佛的心願。
由於這種善業,不可思議的功德,她死後就升到天上,做了忉利天王,其餘的三十二位女人,也環繞在她的四周,各自成了三十二天的天王,一切都歸帝釋所統領管轄。
2樓:aaa**王
就是天界的具體描述
其實是28層天
28層天解釋
1欲界-四天王天
佛告訴阿難,一切世間的人,不求永恆的真理,不能割捨妻妾的恩愛,但也不犯邪淫,故於心中生明白世間處世之心,命終之後,上升居於天堂,與日月為鄰,如此一類稱四天王天。
2欲界-忉利天
佛告訴阿難,一切世間的人,不求永恆的真理,對於自己的妻子,淫愛已較微薄,但對修行起居並不拘泥,命終之後,上升居於天堂,此天已超越日月在人間之頂,如此一類稱忉利天
3.欲界-須焰摩天
佛告訴阿難,一切世間的人,不求永恆的真理,對於淫愛有需求時則行淫愛,但結束後則不會想念回憶,處在人世間動時少靜時多,命終之後,上升居於天堂,此天於虛空中日月所不能照及,因為在此天境之人,本身自有光明,如此一類稱須焰摩天。
4. 欲界-兜率陀天
佛告訴阿難,一切世間的人,處在人世間時大多時以靜修身,若有需要時才予以迴應世間事,不會違反這樣的常規,命終之後,上升居於天堂,此天與下界如人間及前面所提的天界已無接觸,乃至面對劫壞(境界崩殂)所造成的災害也不會殃及,如此一類稱兜率陀天。
5. 欲界-樂變化天
佛告訴阿難,一切世間的人,處在人世間時本身沒有什麼欲心,完全是依據對方的應對來行事,當面對死亡的時候,其感覺如同嚼臘,命終之後,上升居於天堂,此天乃超越前述的境界,如此一類稱樂變化天。
6. 欲界-他化自在天
佛告訴阿難,一切世間的人,處在人世間時本身沒有什麼人世間的心,對於在世間行事能夠了然超越,命終之後,能夠超越世間化現無極的境界,如此一類稱他化自在天。佛告訴阿難,這六種天境,雖能脫出形體但心中尚有執著,所以稱為欲界。
7. 色界-梵眾天
佛告訴阿難,一切世間修心的人,不修禪定無法獲得智慧,但若能堅固自己的心念不做淫慾的情事,不論處於靜時或動時,都沒有任何的心念,各種情愛慾染都無從生起,就不會留在欲界,,此類修行之人必然因其心念投身僧侶梵眾,如此一類稱梵眾天。
8. 色界-梵輔天
承上段,如果慾望的習氣已經去除,離開慾望的心已經浮現,在各種佛教的規律儀式,能夠喜愛並樂於去順從,則該修行人能夠行僧侶的德行,如此一類稱梵輔天
9. 色界-大梵天
承上段,如果覺得身心都通融圓明,威儀俱全,都能明瞭各種戒律並能遵守,則該修行人能夠統領僧侶梵眾,成為大梵王,如此一類稱大梵天。
佛告訴阿難,此三種殊勝的的天境,一切苦惱都不能侵犯,雖不是真正修三摩地,但心中所得到的清靜,各種苦惱及五蘊不會從心中起,這種境界可稱為初禪。
10. 色界-少光天
佛告訴阿難,其次在梵天中,統理梵人能夠圓滿梵行(身為僧侶的德行),心中寂然不動自然生出光明,如此一類稱少光天。
11. 色界-無量光天
承上段,在自然生光之後能夠光光相照,照耀無盡的十方世界,到處都是如硫璃所成,如此一類稱無量光天。
12. 色界-光音天
承上段,能夠吸收護持此圓滿的光明,成就自然的本體,化現清靜而應用不盡,如此一類稱光音天。
佛告訴阿難,此三種殊勝的的天境,一切憂慮苦惱都不能侵犯,雖不是真正修三摩地,但心中所得到的清靜,已經瞭解並降伏初漏(五蘊之始),這種境界可稱為二禪。
13. 色界--少淨天
佛告訴阿難,再進一步,像這樣的天人(居於天堂之人),已具有圓滿光明,並瞭解其中的精妙,並能夠去施行,通曉寂靜無爭之樂,如此一類稱少淨天。
14. 色界--無量淨天
承上段,再者,寂靜空無現前,引發無有邊際的身心輕快安隱,成就寂靜無爭之樂,如此一類稱無量淨天。
15. 色界--遍淨天
承上段,一切身心於十方世界圓明潔淨,而能成就此德行,如此勝境現前,歸於寂淨安樂,如此一類稱遍淨天。
佛告訴阿難,此三種殊勝的的天境,具備有浩大的隨意順心,故能身心安隱得無量樂,雖不是真正得三摩地,但在安樂的心中,已經歡喜俱全,這種境界稱為三禪。
16. 色界--福生天
佛告訴阿難,再者,像這樣的天人(居於天堂之人),各種苦厄不會壓迫身心,苦因已盡,但樂非永久常在,久了必定生壞。此時苦樂兩種心境頓時捨棄,各種煩惱趨滅,純一之福性生出,如此一類稱福生天。
17. 色界--福愛天
承上段,如果捨得之心圓融,瞭解何謂清靜無為,自然無法遮擋福性,在未來可得妙意隨順,如此一類稱福愛天。
18. 色界--廣果天佛告訴阿難,從此天境中有兩種不同的路,若於初發心時,有無量淨光,福德圓滿光明,乃因修行證得而住此,如此一類稱廣果天。
19. 色界--無想天
承上段,若於初發心時,乃是對於苦樂厭離,精進的研究如何捨棄心念,從不間斷,並能做到捨棄一切道法,身與心具滅,心思凝定,經過五百劫。該人既然以生滅為修行之因,故不能發現明瞭生與滅的本質,所以會有初半劫滅後半劫生的狀況,如此一類稱無想天。
佛告訴阿難,此四種殊勝的的天境,一切世間各種苦樂所不能侵犯,雖不是真正無為究竟不變的天境,但因是有所得的心境且功用純熟,故稱為四禪。
佛告訴阿難,在此當中還有五種不還天,在下界時九種習氣皆能除盡,無苦也無樂,由於沒有舍戀,故心無掛念,能安心立命於一處。
20. 色界-無煩天
佛告訴阿難,由於苦樂兩滅故無爭鬥之心,如此一類稱無煩天。
21. 色界-無熱天
能夠了解苦樂天機,勤於研究,如此一類稱無熱天。
22. 色界-善見天
對於十方世界能夠圓滿的瞭解清楚的看見,不會被什麼塵垢所遮擾,如此一類稱善見天。
23. 色界--善現天
對於苦樂有精闢的見解,沒有阻礙,如此一類稱善現天。
24. 色界-色究竟天
能夠究竟脫離之前所述,瞭解物質的本性,有如進入無邊的境界,如此一類稱色究竟天。
佛告訴阿難,此五種不還天,前面所說的四禪(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的四位天王,具有獨特的見聞,他人等不能瞭解。就像世間,在曠野深山,講道的場地,都有阿羅漢在住持,但世間的凡人卻不能看見般。
佛告訴阿難,以上這十八天獨行而無所窒礙,沒有形體的牽累,到此為止的境界稱為色界。
其次,佛告訴阿難,再過來更有上層,於色界的邊際中,再分有兩條路線,若能捨棄心念,發現大智慧開悟,便能脫離塵界,成為阿羅漢,進入菩薩的境界,如此一類稱為迴心大阿羅漢。
25. 無色界--空處
承上段,若在舍心的過程中,以厭離為成就,感覺到身軀是一種障礙,然後以此方法去掉這樣的障礙入於空處,如此一類稱為空處。
26. 無色界-識處
承上段,各種障礙既然消滅,便成為無礙無滅,其中只剩下阿賴耶識,存於邊際非常微細,如此一類稱為識處。
27. 無色界-無所有處
承上段,空與色既然都已消滅,識心也都滅了,故十方一片寂靜,無來無往,如此一類稱為無所有處。
28. 無色界-非想非非想處
承上段,如果識性不動,積極的研究滅性,在無盡中,發現(終了)的特性,如存不存,若盡非盡,(存在與不存在沒什麼不同,終了與不終了也沒什麼不同),如此一類稱為非想非非想處。
請問,佛教三十三重天與三十三天有何不同?
3樓:帥帥的良
三十三天是佛教正規名詞,你查佛學辭典可以查到,但是如果你查三十三重天,就未必可以找到
欲界第二天,梵文名忉利,譯為三十三,如果看過法界安立圖及華嚴經就知道
忉利天以帝釋所居的天宮為中心,4面個分成8天,合起來就是三十三天
其實,這裡的三十三天,用一個名詞就很能理解了,就是忉利天分為33個區域,而不是三十三個層,層是上下結構了,圍繞帝釋所居的天宮4面各8個區域,合**的帝釋天宮就是33個區域,因此稱為三十三天.
從欲界到無色界以上下而論則,一共有28天,欲界6天,色界18天,無色界4天
因此,不要誤會把忉利天認為是上下結構,其實是此天分33個區域
下面附上《法界安立圖》中忉利天的俯檢視,就一目瞭然也.
這張就是忉利天的俯檢視,所以三十三是指這一天內分33區域
ps:**比較大,開啟後,另存為,然後再看
4樓:凝靜堂
就是境界的層次 一層比一層高 最高的是三界外 其實是無限高的 三十三是指三界內的
5樓:雲停石聽
一個是數量,一個是地理位置
阿彌陀佛
佛教中的三界是28層天,但是33天的說法是什麼?
6樓:匿名使用者
忉利天又稱三十三天,是梵文 trayastrim
7樓:匿名使用者
佛教三界
一、指眾
生所居之慾界、色界、無色界 此乃迷妄之有情,在生滅變化中流轉,依其境界所三個層次;又稱作三有生死,或單稱三有。因三界迷苦如大海之無邊際,故又稱苦界、苦海。 1、欲界。
即具有淫慾、情慾、色慾、食慾等有情所居之世界。上自第六他化自在天,中包括人界之四大洲,下至無間地獄等二十處;因男女參居,多諸染欲,故稱欲界。 2、色界。
色為變礙之義或示現之義,乃遠離欲界淫、食二欲,而仍具有清淨色質等有情所居之世界。此界在欲界之上,無有欲染,亦無女形,其眾生皆由化生;其宮殿高大,系由色之化生,一切均殊妙精好。以其尚有色質,故稱色界。
此界依禪定之深淺粗妙而分四級,從初禪梵天,終至阿迦膩吒天,凡有十八天。 3、無色界。唯有受、想、行、識四心,而無物質之有情所住之世界。
此界無一物質之物,亦無身體、宮殿、國土,唯以心識住於深妙之禪定,故稱無色界。此界在色界之上,共有四天(空無邊處天、識無邊處天、無所有處天、非想非非想處天),又稱四無色、四空處。 此三界之果報雖有優劣、苦樂等差別,但屬迷界,系眾生生死輪迴之趣,故為聖者所厭棄。
二、指斷界、離界、滅界等三種無為解脫之對治道 1、斷界。即斷除九結(九種煩惱)中除貪以外之其餘八種煩惱,或斷除無明結。 2、離界。
謂斷離貪煩惱或斷除愛結。 3、滅界。謂斷滅有漏善及諸有為、無覆無記等煩惱。
即除九種煩惱外之其餘有漏法。
三、指色界、無色界、盡界
四、指法界、心界、眾生界 此係基於華嚴經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之說而立。 佛教發源地 佛法講緣起、業感、因緣果報,世間相莫非如此一般。佛教發源於印度,曾經盛行一段時間,這段時間正是有緣的眾生,業力感召,與佛陀共聚在同一時代,蒙佛教化,應度者皆已度脫,未度者皆已種下得度因緣,佛陀降生示現在印度,整體的教團教法風行在印度及東南亞,長達一千五百多年的歲數,於是又被回教侵凌,及婆羅門教的滲透,佛教也就逐漸消失於印度,佛教在印度便成為歷史上的聖蹟,這段因緣,佛法稱之為緣起緣滅,亦稱業感,乃至因緣果報。
世界相是如此,佛去亦必如此。 中國隋唐的佛教盛行的朝代,亦稱佛教**時代,前後第行將近五百年的歲數,最後也被不信佛法的暴君所摧毀,造成佛教慘淡的悲劇,如當時三武一宗的滅佛,,與近代對佛教的破壞,全面性摧殘三寶,可謂很大的錯誤,三武即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帝、一宗即五代時周世宗。這些罪人,給與佛教的破壞毀滅,是中國佛教史上的暗淡時期。
佛陀與**們緣起在同一時代,也隨著緣滅消失人間,世上沒有永恆不變的諸法,國家也是緣起,緣起的國家,亦必緣滅,佛法緣起於世間,也必緣滅於世間,緣生緣滅是世間的真相,也是無上真理。
大家好我想問下失戀三十三天最後的結局
王小賤去找房子找個機會讓黃小仙與他合租,二個人合租在了一起也成為了情侶 是失戀34,35,36天后沒有來大姨媽 王小賤和黃小仙修成正果了 美好的結局 結局就是,王小賤和女主角在一起了。鮑鯨鯨的 失戀三十三天 最後結局到底是什麼?書裡 小賤載著小仙回家了,就是這個樣子的,剩下的自己遐想一下吧 雨漸漸停...
大學裡有橫向課題和縱向課題的說法,請問什麼型別的人可以承擔哪
這個一般看老師傾向於哪一種了。橫向一般指較短時間即可完成的專案,比如幾個月。一專般科研價值不大,主屬要側重於應用。而縱向一般持續時間較長,比如四年。一般需要對課題進行進行深入研究,側重於科學研究。有的老師接的橫向專案較多,有的老師接的縱向專案較多。科研課題的基本型別有 等幾大類。1 一般分類 科研課...
藏傳佛教白塔裡圖案意思,藏族的白塔有什麼含義
藏傳佛教白塔有八個,圖案也八種不同,它們表示佛陀誕生到去世之間的八個重要事蹟。藏族的白塔有什麼含義?白塔一直被藏傳佛教所慣用,現已廣泛出現在各處,代表聖蹟出現過的地方。公元7世紀,松贊干布統一 高原,建立了著名的吐蕃王朝,先後從唐朝和尼泊爾兩個渠道引進佛教,印度佛教開始在我國藏區傳播。佛塔也就從此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