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白衣太史
不太正確。具體情況很複雜,在之前的歷史上還沒有可以類比的情況。
五代,就是指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這五個政權大概的範圍都是在傳統的中原地區,被周邊其餘割據政權較為普遍的承認;同時時間上是彼此相承的。故而在史學家整理歷史的時候,就以這五個政權為主軸,將這個時代命名為五代。
十國有兩種含義,一個是確指的十個較大的割據政權,其二是指割據政權很多。
**********=
由於傳統意義上的中原,就是指現在山東河北河南山西一帶,所以五代這五個王朝自然都在北方。確指的十國中,除了北漢是在北方以外,其餘的九個都在南方。非確指的十國裡面,還有如晉、定難等北方政權。
**********===
南方的諸割據政權,與北方同時代的政權相比,都不是很強大,所以在外交上,經常是南方的幾個割據政權向北方稱臣,但是絕不是統一王朝裡面天子和諸侯國的關係。
分析一個比較典型的例子,吳越國。它是唐末節度使建立的割據政權。雖然它在治下有著絕對權威,但是他的王號卻是後梁封的。
看起來,它像是後梁的諸侯國,但是實際上,後梁對吳越基本沒有控制力。後梁之後的後唐後晉等也老老實實地封當時的吳越統治者為吳越王。不過吳越國也很老實,北方哪個中原王朝當政,它就向像哪個稱臣,用它的年號。
這種情況,是南方十國中最常見的生存方式。
**********====
趙匡胤是先建立的宋朝,後統一的天下。960年建宋,979年才奠定天下。
2樓:匿名使用者
五代十國通常指907年朱溫滅唐到960年宋朝建立,五代中的後唐的建立者李存勖,其父李克用在唐朝時就被封為晉王,佔據山西和河西一帶,後來晉滅後梁,假稱延續唐之國祚,故稱唐,史稱後唐。後來被石敬瑭的後晉取代。所以五代並非都是在唐亡後建立的。
由於中國古代歷史學家認為佔據中原才是正統,所以把佔據中原的五個王朝列為主,而南方先後出現的十個國家為輔。在關係上,五代十國沒有相互隸屬,但南方的某些政權為了種種目的,而向北方稱臣,被封王。五代是交相更替的,但十國有些是平行存在,有些前後更替。
十國中並非都是後周所滅,960年宋朝建立後,到979年才滅掉最後一個割據勢力北漢。
3樓:匿名使用者
不是,十國並不是都在南方,比如北漢就在北方。「五代」和「十國」之間互不隸屬,都是割據政權,只不過「五代」佔據中原,所以後世的歷史書上都以它們五個國家為正統,稱它們為「朝代」,而其他算國家,十國當中的幾個弱小政權的確會向強大的中原王朝稱臣,但是也是名義上的。趙匡胤是在建立宋朝之後才統一全國的,他當了皇帝之後十國還沒有完全滅亡,比如南唐和吳越當時就還存在。
五代十國時期的統治者都是如何獲取政權的?
4樓:蘇勒個航的
1、作為唐王朝的節度使或地方大員上位。如朱溫篡唐,楊行密建吳,南平建國,十國很多都如此。
2、反叛,如郭興反漢,南唐代吳。
3、自立,多是軍閥混戰取勝,如馬楚立國。
在建國後,南方十國大多奉五代為正統,向北稱臣,從而獲得政權的合法性。
五代十國分別是指哪五代與十國
5樓:匿名使用者
五代:後梁、後晉、後唐、後周、後漢。
十國:吳、南唐、吳越、楚、前蜀、後蜀、南漢、南平、閩、北漢。
以上國家構成了五代十國。
6樓:看鑑
五代十國是指哪五代和哪十國?五分鐘帶你理清五代十國的歷史
7樓:匿名使用者
五代所指的就是五個朝代所留下的後代,所以就稱之為五代,也就是五代的後代所留下的子子孫孫了吧!
8樓:羽毛和翅膀
五代指的是中原地區前後更替的後梁、後
五代十國時期的政治與經濟
9樓:匿名使用者
五代十國簡介
從公元907年唐滅亡到公元960年北宋建立,短短的五十四年間,中原相繼出現了樑、唐、晉、漢、週五個朝代。同時,在這五朝之外,還相繼出現了前蜀等十個割據政權,此即為歷史上的「五代十國」。這一時期是唐藩鎮之亂的延長,是由唐朝而宋朝的過渡時代。
由於軍閥割據混戰,這給百姓帶來了極大痛苦和災難。許多中原人士為避禍亂移徙南方,由此在另一方面增加了南北的交流。北方的生產技術和科學文化對南方的各方面發展起了一定積極的作用。
"五代十國"在中國文化史上是一個重要時期。雖然時間較短,但史學、詞、繪畫等方面的發展和成就在中國歷史上都有著極重要地位。五代的政治中心主要為汴梁與洛陽,稱為東西二京。
這一段歷史,有幾點顯著特徵:其一是五朝之中,有三朝,即後唐、後晉、後漢的開國之君都是沙陀人,形成華夷混合政權。其二是北方的契丹人借軍閥混戰之機不斷強大,逐步形成了一股強大的政治力量和軍事集團,也為後來遼、宋、金對峙的形成埋下"伏筆"。
其三是軍閥混戰、戰亂頻仍、民生疾苦的毫無綱紀造反年代。
概述二概述二
五代的嬗遞
五代十國時期,大小統治者的激烈混戰使社會經濟、文化受到極大影響。。在五個朝代中維持時間最長的後梁也只有十七年。
後梁:唐王朝在黃巢起義的沉重打擊下分崩離析,名存實亡。而叛變投唐的黃巢起義軍將領朱全忠(朱溫)於903年朱全忠再起反心,挾持唐昭宗並誅宦官數百人,徹底翦除持續一百多年的宦官勢力。
904年,朱全忠殺昭宗,另立李柷為太子即位,是為哀帝。905年朱全忠又大肆貶逐朝官,並將崔樞等被貶的朝官三十餘人全部殺死於白馬驛,歷史稱之為"白馬驛之禍"。在政治上的阻力全部掃除後,朱全忠遂於907年廢哀帝自立,改國號樑(史稱後梁),是為梁太祖,都於開封。
至此唐朝完全滅亡。由此中國歷史由此也再一次進入了大割據的軍閥混戰時代。公元912年6月,朱溫第三子朱友圭殺父朱溫自立自稱??
帝。913年2月,朱溫第四子朱友貞討逆之名又殺兄自立,稱樑末帝。
後唐:908年沙陀部人李存勖繼其父李克用(唐昭宗封為晉王)之位,任河東節度使,襲封晉王,後攻破幽州,盡並盧龍及河北之地,923年稱帝,建後唐,稱莊宗,同年攻佔開封樑末帝死,後梁隨即滅亡,莊宗遂定都洛陽。926年後唐魏州發生兵變,莊宗被亂兵所殺。
太祖李克用養子李但遂入洛陽,稱後唐明宗。明宗死後,933年明宗第三子李從厚嗣位,稱閔帝。後為李從珂部下所殺。
934年明宗養子李從珂乃即位,936年大將石敬瑭叛後唐,引契丹兵敗唐軍,攻洛陽,李從珂**身亡。
後晉:936年李克用部將石敬瑭反唐,借契丹兵攻入洛陽,滅後唐稱帝,國號晉,稱高祖。割燕雲十六州與遼,對遼主臣稱子。
942石敬瑭卒,其侄石重貴嗣位稱出帝。946年,遼兵攻入卞,出帝被擄至遼建州,後晉亡。
後漢:沙陀部人劉知遠曾與石敬瑭合謀反唐。後唐滅亡後,為河東節度使世居太原。
947年後晉亡,他便改國號漢,後定都於汴,稱高祖。 948年高租第二子劉承佑嗣位,稱隱帝。950年李守貞等藩鎮發生叛亂,隱帝命郭威平之,帝忌郭威,欲殺之,郭威遂反,隱帝為潰軍所殺,後漢亡。
後周:950年後漢大將郭威以鄴都留守起兵入汴,951年滅後漢,即帝位,建後周,稱太祖,後於954年卒。同年柴榮以太祖養子嗣位。
959世宗病死,其子柴宗訓嗣位,稱恭皇帝。960年正月,遼兵南侵,殿前都點檢趙匡胤率軍出御,在陳橋策動兵變,建宋代周,恭帝在位僅六個月。
概述三概述三
十國割據概況
相對於五代來說,十國統治則相對穩定。在這十國之中,除劉崇的北漢外,其它諸國皆在中國的南方,它們少受中原干戈的影響,政局相對穩定,政權維持的時間也遠比五代為長,而最長的吳越,竟達八十五年之久。這對中國南方的開發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例如吳越,就曾於公元910年修築了捍海塘,保障了農業生產的發展,使吳越走上了富裕之路。十國與五代屬於並列分治或從屬的狀況。十國概況為:
前蜀於891年高祖王建建,925年滅亡;後蜀925年孟知祥建,965年滅亡;吳892年楊行密建,都楊州 ,937年禪位於徐知誥而滅亡;南唐徐知誥937年建,定都於金陵,於975年被宋太祖滅;吳越893年錢鏐建,於978年被宋滅;閩是王潮於893年建,945年被滅;楚896年馬殷建,951年滅亡;南漢905年劉隱建,971年滅亡;南平(即荊南)907年高季興建,於963年滅亡;北漢951年劉旻建,轄約今山西、陝西和河北的一部分,於979年被宋滅;
五代十國的結束
五代後期,統一趨勢不斷加強,後周世宗柴榮在位期間,實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發動了北伐戰爭,為北宋的統一奠定了基礎使得後周的國力增強。他北攻契丹,南下南唐,佔據南唐江淮十四州,為後來北宋結束**割據局面,準備了重要條件。公元960年趙匡胤在他麾下的幾位部下擁立下,黃袍加身,脅迫周恭帝禪位,奪取了皇位稱帝,是為宋太祖。
史稱"陳橋兵變"。宋太祖當了皇帝后, 首先將內部鞏固,鎮壓不服管束的後周將領,之後, 再來便是開始平定南方各國,進行全國統一。經過十餘年的南征北伐,趙匡胤消滅了後周藩鎮勢力的反抗,攻滅了荊南、後蜀、南漢、南唐等割據政權。
宋太宗即位後,太平興國四年(公元979年)平定北漢。於是自安史之亂以來,二百多年的封建軍閥割據局面基本上結束。中國遂統一,結束了五代十國紛擾局面。
南方經濟迅速發展,北方經濟因戰亂破壞嚴重。
南方經濟迅速發展的原因及成就
.第一,南方戰禍較少,相對穩定。無論是唐朝的安史之亂,或者是五代的軍閥混戰,主要戰場都在北方,南方戰事的次數和規模,遠不及北方,也未受到契丹統治者的侵擾,受破壞較小。
像西蜀、吳越、南漢、南唐等都能保持二三十年或四五十年內沒有戰事,這是當時北方所沒有的。這種和平安定的環境有利於經濟的發展。第二,北方人民的大量南遷,不僅傳播了北方的生產技術和經驗,更增加了南方的勞動力。
第三,許多割據政權的統治者,為了儲存和增強實力,採取了一些推進經濟發展的措施。例如文獻資料中提到的閩王王審知。除此以外,南方經濟是在唐朝南方經濟發展的基礎上進一步向前發展的。
唐末農民戰爭橫掃了南方各地主豪強的勢力,也推動了這裡生產的發展。其中,農業方面,一是南方各國都重視興修水利,吳越在南方各國中更居首位。水利灌溉是發展農業的必備條件,從水利灌溉的發達即可看出南方經濟的發展。
二是桑柘、茶樹等經濟作物的普遍種植。茶、桑等經濟作物的生產,不僅表明農業的發展,而且也為工商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手工業方面,南方的絲織、製茶、造紙、印刷等行業都有了新的發展。
蜀繡、吳綾、越錦等絲織品馳名全國,南唐製茶業最為發達,成都、金陵成為全國最大的印刷業中心。商業方面,農業手工業的發展,必然促進商業的發展。當時杭州、揚州已發展成為東南地區的重要都市。
楚國商業活躍,各小國之間**往來頻繁。
五代十國時期的名人,五代十國的名人
張承業 康君立 鄭買嗣 王建 楊行密 朱溫 劉守光 楊師厚 敬翔毋乙 馬殷 李茂貞 高季興 王衍 王審知 徐溫 鄭遨 李嗣源劉隱 郭崇韜 孔謙 景進 豆盧革 馮道 孟知祥 李存瑁 朱友貞魏仁浦 薛元賞 仇士良 範質 張全義 崔胤 錢鏐 任寰 王晏球楊幹貞 荊浩 安重誨 趙在禮 劉昫 錢元瓘 李昪 徐...
五代十國楚國滅亡,五代十國興衰的原因
907年,五代的後梁封他為楚王,都於潭州 長沙 927年,後唐又封其為楚國王。馬殷死,諸子爭立,政局混亂,951年被南唐攻滅。但南唐滅楚不久,楚將劉言又起兵擊敗了南唐軍,繼續據有湖南。以後劉言被其部下殺死,周行逢及其子周保權又先後統治湖南。963年為北宋所滅。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 張定香 2.5...
五代十國的原因及影響,分析五代十國分裂割據局面形成的原因及其影響
對於正史而言bai,五du代十國的史料,的確被邊緣化zhi。但邊dao緣化並不意味著不重視,內一段歷史編制兩容部史書,可見雖然被邊緣化,但依舊很重視。邊緣化和重視,這種相互矛盾的情況,在五代史身上,集中體現。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 一 五代十國的存續時間很短。第 二 五代十國被認為是藩鎮割據的延續。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