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山上的植物如圖,葉片不甚大但很有特色,像一把長扇子。求學名

2021-05-11 01:23:36 字數 5527 閱讀 9541

1樓:踢

應該是殼鬥科的植物,具體要有果實方便鑑別。

恐龍的種類有哪些?分別叫什麼名字?有什麼特徵?

2樓:王珂

1、建設氣龍。是一種小型的原始食肉性恐龍,體長4米,重約130-140公斤。其主要特點是頭大而輕穎,側扁尖銳的牙齒呈匕首狀,頸子短,後肢強壯有力,趾端長有尖銳的利爪,善於兩足快速奔跑,捕食其他動物,是大山鋪恐龍動物群中可怖的捕獵者。

2、甘氏四川龍。四川龍(學名szechuanosaurus)是一屬中華盜龍科恐龍。它生存於侏羅紀晚期的亞洲。它的外表有點像小型的異特龍,體重約100-150公斤,身長約8米。

3、石油克拉瑪依龍。是獸腳亞目、肉食龍次亞目、異特龍科、克拉瑪依龍的一個種。肉食性,體長約6米,生活在白堊紀早期,主要分佈在中國,化石發現於新疆的鄂爾多斯盆地,材料是一些頜骨的碎片。

克拉瑪依龍是白堊紀早期一種大型的食肉類恐龍。

4、暴龍科。是一個廣泛稱謂,是指那些頭部巨大,前肢短小的食肉動物。也是地球上最後的食肉性恐龍之一。

暴龍科所有成員除了分佈的地域、年代、個頭大小等些許不同外,都具有相同特徵,其中最大的是雷克斯暴龍。

5、馳龍科。是群類似鳥類的獸腳亞目恐龍。它們是群體型中至小型的肉食性恐龍,繁盛於白堊紀。在非正式的用法裡,它們通常被稱為「盜龍(raptor)」。

3樓:熱心網友

恐龍分為兩大類:

1.蜥臀類恐龍(蜥臀目),其中包括所有肉食性恐龍與最大的植食性恐龍;

蜥臀類恐龍包括兩大類:

馬門溪龍迷惑龍(雷龍)腕龍樑龍峨嵋龍和獸腳類恐龍:

霸王龍伶盜龍(迅猛龍)異特龍棘龍永川龍

2.鳥臀類恐龍(鳥臀目)則都是植食性恐龍,包括那些長相很奇特的恐龍。

鳥臀類恐龍包括五大類:

一,鳥腳類恐龍:青島龍慈母龍山東龍副櫛龍禽龍。

二,甲龍類恐龍:包頭龍楯甲龍森林龍。

三,劍龍類恐龍:劍龍華陽龍棘甲龍。

四,角龍類恐龍:三角龍戟龍獨角龍五角龍劍角龍。

五,腫頭龍類恐龍:冥河龍河神龍腫頭龍。

常見的幾種恐龍特徵如下:

1.霸王龍(暴龍)

霸王龍,又名暴龍,屬暴龍科中的一種,名字的意思是殘暴的蜥蜴王。是史上最龐大的肉食性動物之一和最著名的食肉恐龍,它是恐龍中生存年代最晚的種類之一。

體長12~14米,最長15米。平均臀部高度3.6米,最高4.

1米。平均高度5.1米,最高6米(從地面至頭部)。

平均體重9噸,最重14.85噸,頭部1·55米。

咬合力居陸地生物和食肉恐龍第一(咬合力可達20噸),同時也是體型最為粗壯的食肉恐龍。

2.雷龍

迷惑龍,樑龍科迷惑龍屬,包括埃阿斯迷惑龍(a. ajax)和路氏迷惑龍(a. louisae)。

重量達30噸,據阿根廷新發現的恐龍大腿骨頭,身高為20米到30米高,身長為35米左右。

這隻恐龍比此前發現的最大生物還要重1.55萬磅(約7噸)。不過雷龍是較溫和的食草動物。而它身體後半部比肩部高,但當它以後腳跟支撐而站立起來,它真像是高聳入雲。

它可能生活在平原與森林中,並可能成群結隊而行。

3.翼龍

翼龍又名翼手龍(pterosauria),是一種已經滅絕的爬行類動物,共有近100多個品種。儘管與恐龍生存的時代相同,但翼龍並不是恐龍希臘文意思為「有翼蜥蜴」,是飛行爬行動物演化支。

生存於晚三迭紀到白堊紀末,約2億2800萬年前到6500萬年前。翼龍類是第一種飛行的脊椎動物,翼龍的翼是從位於身體側面到四節翼指骨之間的**膜衍生出來的。

較早的物種有長而佈滿牙齒的顎部,以及長尾巴;較晚的物種有大幅縮短的尾巴,而且缺乏牙齒。

翼龍類的體型有非常大的差距,從小如鳥類的森林翼龍,到地球上曾出現的最大型飛行生物,例如風神翼龍與哈特茲哥翼龍,翼展超過12米,牙齒有10釐米長,有巨大的尖嘴。

4.鯊齒龍

鯊齒龍(學名carcharodontosaurus)又名望齒龍,名字含義是「像噬人鯊的蜥蜴」。

屬於獸腳亞目鯊齒龍科,生活於10000萬到9300萬年前的白堊紀中期到白堊紀晚期,生存時代為白堊紀的阿爾布階到土侖階。

鯊齒龍是種巨大的肉食性恐龍,也是目前發現最大的獸腳亞目和食肉恐龍之一,成年的估計可達12.5米,最大甚至達到14.6米長,體重6噸到12噸。

體型超過了奧沙拉龍、魁紂龍和及西雅茨龍。

主要特徵包括:極其鋒利並類似鯊魚的牙齒、長牙齒、大而酷似骷髏眼睛的眶前孔、較為短小的前肢、巨大而長的頭顱骨、比例上較窄的吻部、瘦的軀幹、比例上略微短的後肢。

5.三角龍

三角龍是一種中等大小的四足恐龍,全長大約有7.9到10米,臀部高度為2.9到3米,一般體重4噸到6噸之間。它們有非常大的頭盾,以及三根角狀物,令人聯想起現代犀牛。

雖然沒有發現過三角龍的完整骨骸,它們仍因大量從2023年起發現的大量部分骨骸標本而著名。長久以來,關於它們三根角以及頭盾的功能處於爭論中。

傳統上,這些結構被認為是用來抵抗掠食者的**,但如今的理論認為這些結構可能用在求偶,以及展示支配地位,如同現代馴鹿、山羊、獨角仙的角狀物。

6.劍龍

劍龍為一種巨大的恐龍,是一種生存在侏羅紀晚期和白堊紀早期的食草性動物,它的背上有一排巨大的骨質板,以及帶有四根尖刺的危險尾巴來防禦掠食者的攻擊,大約12公尺長和7公尺高,重達4 噸。

4樓:雲大霄

恐龍的分類:隨著恐龍研究工作的不斷進展,我們所知的恐龍種類還會不斷增加。根據臀部結構的不同,所有恐龍都可以歸入蜥臀目和鳥臀目兩個大類。

這兩個大類又可以劃分為比較小的類,直到科這一層。

一,蜥臀目:蜥臀目分為蜥腳類(sauropoda)和獸腳類(theropoda),蜥腳類又分為原蜥腳類和蜥腳形類。原蜥腳類主要生活在晚三疊紀到早侏羅紀,是一類雜食-素食性的中等體型的恐龍,例如生活在地球上的第一種巨型恐龍——板龍,生活在侏羅紀早期的安琪龍。

二,鳥臀目:鳥臀目分為5大類:鳥腳類(ornthopoda0、劍龍類(stegosauria)、甲龍類(ankylosauria),角龍類(ceratopsia)和腫頭龍類(pachycephalosauria)。

1,鳥腳類:鳥臀類中乃至整個恐龍大類中化石最多的一個類群。它們兩足或四足行走,下頜骨有單獨的前齒骨,牙齒僅生長在頰部,上頜牙齒齒冠向內彎曲,下頜牙齒齒冠向外彎曲。

它們生活在晚三疊紀至白堊紀,全都是素食恐龍。如:鴨嘴龍、禽龍等。

2,劍龍類:四足行走背部具有直立的骨板,尾部有骨質刺棒兩對或多對,劍龍類主要生活在侏羅紀到早白堊紀,是恐龍類最先滅亡的一個大類。其代表有被認為居住在平原上的劍龍、被發現於坦尚尼亞的肯氏龍。

3,甲龍類:恐龍體形低矮粗壯,全身披有骨質甲板,以植物為食,主要出現於白堊紀早期。

4,角龍類:四足行走的素食恐龍。頭骨後部擴大成頸盾,多數生活在白堊紀晚期,我國北方發現的鸚鵡嘴龍即屬角龍類的祖先型別。

5,腫頭龍類:主要特點是頭骨腫厚,顬孔封閉,骨盤中恥骨被坐骨排擠,不參與組成腰帶,主要生活在白堊紀。

目前已發現的恐龍之最:1,最大肉食性恐龍:棘龍,身長16到19米,重量16-26.5噸。

2,最大的植食性恐龍、體形最大的恐龍:易碎雙腔龍,身長可達58-62米,重150-180噸。

3,最小的恐龍:鼠龍,草食最大2~3米。

4,最小型的草食性恐龍:微角龍與皖南龍,身長約60釐米。

5,最早出現的恐龍:阿根廷月亮谷地區發現的始盜龍是距今最古老的恐龍,生活於晚三疊紀。

6,最遲出現的恐龍:角龍類恐龍在距今1.35億年前以後最盛。

7,牙齒最長的恐龍:霸王龍,牙齒超過30釐米。

8,最早被發現有羽毛的恐龍:似鳥龍,發現於遼寧省建昌縣玲瓏塔地區,距今約1.6億年的。是鳥類起源研究一個新的、國際性的重大突破。

5樓:小肥肥啊

1、暴龍,身長12--17米,體重約6--9噸,食性:肉食,食量:一口320千克。(特徵:中等體型,靈活迅猛)

2、甲龍,身長5--8米,體重約3--4噸,食性:植食,食量:一頓40千克左右。(特徵:體型小,素食動物。)

3、蜥腳類,身長20--40米,體重約30--60噸不等,食性:植食,食量:一頓1--2噸。(特徵:體型巨大,食量巨大)

4、角龍類,身長1---9米,體重1---6噸不等,食性:植食,食量:一頓300---600千克不等。(特徵:較為嬌小,群居)

5、腫頭龍,身長1---2米,體重30--60千克,食性:植食,食量:一頓10--40千克左右。(特徵:體型非常小,食量也很小)

6樓:孤山獨行

暴龍 身長12--17米

體重約6--9噸

食性:肉食

食量:一口320千克

甲龍 身長5--8米

體重約3--4噸

食性:植食

食量:一頓40千克左右

蜥腳類身長20--40米

體重約30--60噸不等

食性:植食

食量:一頓1--2噸

角龍類身長1---9米

體重1---6噸不等

食性:植食

食量:一頓300---600千克不等

腫頭龍身長1---2米

體重30--60千克

食性:植食

食量:一頓10--40千克左右

勤學似春起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輟學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的意思

7樓:小蚊子很忙

意思是:勤奮學習就像是春天裡剛發芽的幼苗,平時看起來沒有在增長,但其實它每天都在成長;懶惰怠慢學習就像是磨刀的石頭,雖然平時看不見有什麼損耗,但其實它每天都在虧損變薄。

這句話是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偉大的詩人陶淵明的名言:」勤學似春起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輟學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

感悟:這句話說明日復一日的學習積累的重要性,心裡若是想著怠惰一天無所謂,最終就會想磨刀石一樣慢慢的損耗,直至成為了無用之人。形象的詮釋了「量變導致質變」的規律,日常積累的毫釐量變最終導致了學習效果的南轅北轍。

8樓:魯泰物礦網

這句話的意思是:

勤奮學習就像春天的禾苗,看不見它增長,實際上每一天都在慢慢長高;怠慢學習就像一塊磨刀用的石頭,看起來沒有損耗,實際上每天都在減少。

這是東晉大詩人陶淵明的句子,他告誡後人學習一旦中斷,所學的知識,就會不知不覺慢慢遺忘。猶如磨刀石不見其損,但日有所虧。所以,為學之道無他,只有持之以恆,日日用功。

東晉大詩人陶淵明,本來抱著濟蒼生、安社稷的壯志,因為受到壓迫而結束仕宦生活,隱逸田園。某一天,鄉里一位年輕的讀書人向他請教為學之道。

陶淵明便帶他到屋外田園邊,讓他看田裡的禾苗是否在長高,告訴他讀書做學問就像這禾苗雖然肉眼察覺不到,但它時時刻刻都在生長,只要勤學不輟,持之以恆,自然能夠取得成功。

然後又帶他看河邊的磨石,由於農夫們天天在上面磨刀、磨鐮、磨鋤,天長日久漸漸磨損成凹面。以此說明學習一旦中斷,所學的知識,就會不知不覺慢慢遺忘。猶如磨刀石不見其損,但日有所虧。

所以,為學之道無他,只有持之以恆,日日用功。

陶淵明自覺讀書沒有什麼祕訣,而為這位讀書人寫下:

勤學如春起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

輟學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

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人生不學則不會進步,只要有心志在於學,持之以恆,自然進步有成。無論為學或修道,都應鍥而不捨,孜孜不倦。持之以恆,方得始終,只要能夠堅持下去,假以時日,自然能有一番成就。

山裡面長的一種植物,山上的一種植物,會結一串串紅色小果子,請問這是什麼植物?

流蘇bai?流蘇du樹 zhi學名 chionanthus retusus lindl.et paxt.是木犀科流蘇樹屬的植 dao物,是落葉灌 版木或小喬木,樹形高大優權美,枝葉茂盛,初夏滿樹白花,如覆霜蓋雪,清麗宜人。秋季結果,核果橢圓形,藍黑色。山上的一種植物,會結一串串紅色小果子,請問這是什...

今天去山上看到一種植物。這是什麼草,有什麼作用,有什麼害處

心葉堇菜是堇菜科堇菜屬的植物,為中國的特有植物。產江蘇 安徽 浙江 江西 湖南 四川 貴州 雲南。生於林緣 林下開闊草地間 山地草叢 溪谷旁。中文學名 心葉堇菜 今天在山上見到的,在一株草本植物上長著。求大家看看是什麼,有什麼用處 這是天南星科植物的果穗,有毒勿食。天南星arisaema heter...

有一種植物節的像山藥豆,有一種藤蔓植物結的果實有點像小土豆到底是什麼

黃獨 來拉丁學名 dioscorea bulbifera l.別名黃藥 自 本草原始 山慈姑 植物名實圖考 零餘子薯蕷 俄 拉 漢種子植物名稱 零餘薯 廣州植凱鎮物志 海南植物誌 黃藥子 江蘇 安徽慶孫鋒 浙江 雲南等省譽晌藥材名 山慈姑 雲南楚雄 有一種藤蔓植物結的果實有點像小土豆到底是什麼 山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