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火把節是彝族、白族、納西族、基諾族、拉祜族等火把節民族的古老而重要的傳統節日,有著深厚的民俗文化內涵,蜚聲海內外,被稱為「東方的狂歡節」。不同的民族舉行火把節的時間也不同,大多是在農曆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動有鬥牛、鬥羊、鬥雞、賽馬、摔跤、歌舞表演、選美等。
節日活動內容:
種「太陽」。據傳,農曆6月24日,是人類使用火的紀念日,生活在雲南的白、彝、普米、納西等民族,把6月24日定為傳統的火把節,屆時,舉辦各種活動歡度,種「太陽」。鶴慶西山片的白、彝族群眾,每到火把節這天,要舉辦種「太陽」活動。
是日,人們在「打歌」場中心豎棵大火把,火把四周,堆放著堆堆乾柴。火把正前方栽著一截經認真挑選、乾燥易燃的樹樁作為太陽的象徵。太陽冒山之際,早已匯聚在場子中的人們,各拿一根精選的小木棒,依次到「太陽」上「鑽」木取火。
不管誰「鑽」出了火星,眾人便蜂擁而上,用早已準備好的草絨、幹樹枝葉「接」點火種。並想法把火種移到柴堆上,把柴堆點燃。隨即,各人用一把小火把從火堆上點燃火種,帶回家中把各家的火塘點燃,稱之種「太陽」。
太陽落山後,人們全匯聚到「打歌」場,在白日燃燒的篝火上再次點燃大火把。隨之,環火把、火堆「打歌」,歌頌火給人的幸福,通宵達旦。
耍火。居住在鶴慶、麗江毗連的五峰山麓的白族和納西族,到了火把節之夜,要舉辦耍火活動。人們在村寨所有的大樹上,繫上成團、成束的紅花,象徵「紅花火樹如炬燃」。
當天上出現第一顆星星之際,人們各舞一把點燃的小火把,載歌載舞,環「紅花火樹」唱頌一通。
祭頌火神。居住在寧蒗縣的普米族,到了火把節這天,要舉辦祭頌火神活動。據傳,普米人崇拜的火神叫昂姑咪,本是摩梭人的女始祖。
她為了子孫和與本民族簇居的普米族的幸福,潛入天宮盜來了火種,並以自己的身體當火炬把火種引到了人間,讓摩梭人和普米族同時獲得了火。為了世世代代不忘昂姑咪的恩德,普米族便把昂姑咪帶來火種這天定作祭頌火神節。
舞火唱種。舞火唱種黃坪鄉是鶴慶縣的一個熱區,物產富庶。據傳,這裡的居民是當年孔明和孟獲在此屯軍留下的後代。
這塊沃土是當年孔明與孟獲結盟時共同開墾出來的。並在6月24日晚點火夜戰,首次播下了五穀之種,荒甸從此變成了良田。為了紀念這一日子,每到這一天,後人就要點火把夜戰播種小春作物。
是時,老人和孩子們手舞火把,環田地歌舞助興,青年人在田間播種。勞動生產與民俗活動融為一體,另有一番風味。
2樓:復古蜜王
火把節豐富多彩、五彩繽紛的民俗活動令人目不暇接,充滿著民族特色的傳統文娛體育活動妙趣橫生、多姿多彩,色彩斑斕的民族服飾,使整個節日似乎成了人人蔘加的大型彝族服裝展示會,使節日充滿了熱烈、歡樂的氣氛。
每逢火把節,彝族人民都要開展摔跤、跳月、彈琴、鬥牛、跳腳、賽歌、甩火把、燒紅線、驅邪、祭祖、祈豐、燒蟲、選美等活動,只是因地域而有異。楚雄哨區,要殺雞祭「戛樓厄蘇」司農之神,還祭土地公、土主、山神廟、土主廟、風神、雷神、龍王小姐、送子娘娘等。
火把節不僅集中體現了彝族對火的崇拜,而且它也大大地豐富了彝族人民社會文化生活的內容。
3樓:匿名使用者
看這篇文章
望能幫到你
火把節有那些習俗
4樓:匿名使用者
「火把節」慶祝共三天: 火把節第一天:祭火。
這一天,人人穿著自己心愛的禮服,高高興興。村村寨寨都會宰牛殺羊,擺好宴席,五花八門的肉,又香又甜的酒,這些香味芬芳四溢,把它敬神,神也會讚不絕口。夜幕降臨時,臨近村寨的人們會在老人們選定的地點搭建祭臺,以傳統方式擊石取火點燃聖火,由畢摩(彝族民間祭司)誦經祭火。
然後,家家戶戶,大人小孩都會從畢摩手裡接過用蒿草紮成的火把,遊走于田邊地角,效仿阿什嫫以火驅蟲的傳說。 火把節第二天:傳火。
家家戶戶都聚集在祭臺聖火下,舉行各式各樣的傳統節日活動。小夥們要效仿傳說中的阿體拉巴,賽馬、摔跤、唱歌、鬥牛、鬥羊、鬥雞。姑娘們則效仿傳說中的阿詩瑪,身著美麗的衣裳,撐起黃油傘,唱起「朵洛荷」、達體舞。
在這一天,最重要的活動莫過於彝家的選美了。年長的老人們要按照傳說中阿體拉巴勤勞勇敢、英武神俊和阿詩瑪善良聰慧、美麗大方的標準從小夥姑娘中選出一年一度的美男和美女。夜幕降臨,一對對有情男女,在山間,在溪畔,在黃色的油傘下,拔動月琴,彈響口弦,互訴相思。
故也有人將涼山彝族國際火把節稱作是「東方的情人節」。 火把節第三天:送火。
這是整個涼山彝族國際火把節的高潮。這一天夜幕降臨時,人人都會手持火把,競相奔走。人們將手中的火把聚在一起,形成一堆堆巨大的篝火,歡樂的人們會聚在篝火四周盡情地歌唱、舞蹈,場面極其壯觀。
故也有「東方狂歡夜」之稱。 火把節**彝族認為過火把節是要長出的穀穗像火把一樣粗壯。後人以此祭火驅家中田中鬼邪,以保人畜平安。
節慶期間,各族男女青年或點燃松木製成的火把,到村寨田間活動,邊走邊把松香撒向火把照天祈年,除穢求吉;或唱歌、跳舞、賽馬、鬥牛、摔跤;或舉行盛大的篝火晚會,徹夜狂歡。現在,人們還利用集會歡聚之機,進行社交或情人相會,並在節日開展商貿活動。
5樓:飛逾
火把節
6樓:匿名使用者
ae bad cc db
火把節的習俗
7樓:匿名使用者
「火把節」慶祝共三天:
火把節第一天:祭火。這一天,村村寨寨都會宰牛殺羊,集體分享,並備酒肉祭祖。
夜幕降臨時,臨近村寨的人們會在老人們選定的地點搭建祭臺,以傳統方式擊石取火點燃聖火,由畢摩(彝族民間祭司)誦經祭火。然後,家家戶戶,大人小孩都會從畢摩手裡接過用蒿草紮成的火把,遊走于田邊地角,效仿阿什嫫以火驅蟲的傳說。
火把節第二天:傳火。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聚集在祭臺聖火下,舉行各式各樣的傳統節日活動。
小夥們要效仿傳說中的阿體拉巴,賽馬、摔跤、唱歌、鬥牛、鬥羊、鬥雞。姑娘們則效仿傳說中的阿什嫫,身著美麗的衣裳,撐起黃油傘,跳起「朵洛荷」、達體舞。在這一天,最重要的活動莫過於彝家的選美了。
年長的老人們要按照傳說中阿體拉巴勤勞勇敢、英武神駿和阿什嫫善良聰慧、美麗大方的標準從小夥姑娘中選出一年一度的美男和美女。夜幕降臨,一對對有情男女,在山間,在溪畔,在黃色的油傘下,拔動月琴,彈響口弦,互訴相思。故也有人將涼山彝族國際火把節稱作是「東方的情人節」。
火把節第三天:送火。這是整個涼山彝族國際火把節的高潮。
這一天夜幕降臨時,人人都會手持火把,競相奔走。最後人們將手中的火把聚在一起,形成一堆堆巨大的篝火,歡樂的人們會聚在篝火四周盡情地歌唱、舞蹈,場面極其壯觀。故也有「東方狂歡夜」之稱。
火把節是彝、白、納西、基諾、拉祜等民族的古老而重要的傳統節日,有著深厚的民俗文化內涵,蜚聲海內外,被稱為「東方的狂歡節」。不同的民族舉行火把節的時間也不同,大多是在農曆的六月二十四日,主要活動有鬥牛、鬥羊、鬥雞、賽馬、摔跤、歌舞表演、選美等。在新時代,火把節被賦予了新的民俗功能,產生了新的形式。
8樓:匿名使用者
彝、白、納西、基諾、拉祜等民族傳統節日。彝族、納西族、基諾族在農曆六月二十四舉行,白族在六月二十五舉行,拉祜族在六月二十舉行,節期二三天。佳節之前,各家都要準備食品,在節日裡縱情歡聚,放歌暢欽。
白天舉行鬥牛、摔跤等娛樂活動;入夜則點燃火把,成群結隊行進在村邊地頭、山嶺田埂。遠處望去,火龍映天,蜿蜒起伏,十分動人。最後人們會聚廣場,將許多火把堆成火塔,火焰熊熊,人們圍成一圈,唱歌跳舞,一片歡騰。
農曆六月二十四日,北斗星斗柄上指,彝語支的民族都要過火把節,火把節又叫星迴節,俗有「星迴於天而除夕」之說,相當於彝歷的新年。火把節的主要活動在夜晚,人們或點燃火把照天祈年,除穢求吉,或燒起篝火,興行盛大的歌舞娛樂活動。火把節期間,還要舉行傳統的摔跤、鬥牛、賽馬等活動。
這些活動,**於一個有關英雄戰勝魔王(或天神)的傳說,這位英雄與魔王摔跤、角力,還教人點燃火把燒殺惡靈所化的蝗蟲,保護了村寨和莊稼。為紀念這一事件,每年火把節,就要象徵性地復演傳說中的故事,漸漸成為節日活動的主要內容。
火把節由來傳說不一。一說天神與地神鬥爭,人們用火把助地神滅蟲戰勝天神。一說出自《南詔野史》及師範《滇系》,這兩書載:
南詔首領皮羅閣企圖併吞另五詔,將會五詔於松明樓而焚殺,鄧賧詔妻慈善諫夫勿往,夫不從而被殺,慈善閉城死,滇人以是日燃炬吊之。石林彝族撒尼人視火把節為紀念民眾與惡魔鬥爭勝利的節日;武定彝族認為過火把節是要長出的穀穗像火把一樣粗壯。後人以此祭火驅家中田中鬼邪,以保人畜平安。
到了節日,各族男女青年點燃松木製成的火把,到村寨田間活動,邊走邊把松香撒向火把,或進行集會,唱歌跳舞,或賽馬、鬥牛、摔跤。近代,人們利用集會歡聚之機,進行社交或情人相會,並在節日開展商貿活動。
火把節的習俗是什麼
9樓:文藝專家趙淑英
火把節是彝族、白族、納西族、拉祜族、哈尼族、普米族等民族的傳統節日。彝族、納西族、基諾族在農曆六月二十四舉行,白族在六月二十五舉行,拉祜族在六月二十舉行,節期二三天。 彝族認為過火把節是要長出的穀穗像火把一樣粗壯。
後人以此祭火驅家中田中鬼邪,以保人畜平安。節慶期間,各族男女青年或點燃松木製成的火把,到村寨田間活動,邊走邊把松香撒向火把照天祈年,除穢求吉;或唱歌、跳舞、賽馬、鬥牛、摔跤;或舉行盛大的篝火晚會,徹夜狂歡。現在,人們還利用集會歡聚之機,進行社交或情人相會,並在節日開展商貿活動。
居住在鶴慶、麗江毗連的五峰山麓的白族和納西族,到了火把節之夜,要舉辦耍火活動。人們在村寨所有的大樹上,繫上成團、成束的紅花,象徵「紅花火樹如炬燃」。當天上出現第一顆星星之際,人們各舞一把點燃的小火把,載歌載舞,環「紅花火樹」唱頌一通。
居住在寧蒗縣的普米族,到了火把節這天,要舉辦祭頌火神活動。據傳,普米人崇拜的火神叫昂姑咪,本是摩梭人的女始祖。她為了子孫和與本民族簇居的普米族的幸福,潛入天宮盜來了火種,並以自己的身體當火炬把火種引到了人間,讓摩梭人和普米族同時獲得了火。
為了世世代代不忘昂姑咪的恩德,普米族便把昂姑咪帶來火種這天定作祭頌火神節。
火把節的來歷,彝族的火把節有什麼來歷?
每年農曆六月二十四日是彝族的傳統節日 火把節。節日之夜,人們往往手舉火把在田間繞行。在有的地方,家家門前都豎立一個火把。村寨裡還要豎起高三丈 二三個人合抱粗的大火把以示驅逐蟲害,預祝豐收。火把節的由來之一是,傳說很久以前,有個凶神奉天王之命到人間來禍害百姓,百姓同心協力殺死了凶神。天王一怒之下,立即...
端午節有什麼習俗,端午節有哪些習俗?
全國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或細節上的差異。端午習俗主要有扒內龍舟 祭龍 容採草藥 掛艾草與菖蒲 拜神祭祖 洗草藥水 打午時水 浸龍舟水 食粽 放紙鳶 睇龍船 拴五色絲線 薰蒼朮 佩香囊等等。扒龍舟活動在中國南方沿海一帶十分盛行,傳出國外後深受各國人民喜愛並形成了國際比賽。端午食粽之習俗...
河南為什麼產竹子?主要在哪些地區
條件適合的地方就能長竹子,及時原來沒有,也可以引種栽培。據我們所知,河南竹子種類主要有毛竹 桂竹 斑竹 筠竹 淡竹 剛竹等,主要分佈在信陽 光山縣 博愛 洛寧,河南本土竹子主要是博愛的斑竹和筠竹,有一千多年的種植歷史了,信陽的毛竹是近代 南竹北移 工程的成果,可能是中國最北的毛竹自然生長地了,洛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