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個朝代龍的特徵及寓意

2021-05-31 04:36:42 字數 4964 閱讀 9345

1樓:神祕火車頭

龍是中國古老傳說中的神獸不管各個朝代特徵有何變化,但其象徵始終是吉祥和高貴。

1、六朝:

龍成鱷魚形狀,神態凶猛。

2、唐:

龍的形象富有生氣,為一般動物樣,沒有神聖、威嚴意味。

3、宋代:

據許多學者研究,中國的龍,此時才與封建帝王的權威有關,成為帝王象徵,為皇帝所專用,皇帝自命為'真龍天子'。因為宋代磁州窯、定窯、吉州窯等窯產品上都有龍紋出現。宋代的龍紋形象威武,極有神彩,象徵皇帝的權威,至高無上。

4、元代:

各種陶瓷器上都多見龍紋,尤以青花瓷上的龍紋最典型生動、時代特徵最強。元代龍紋的特點是:龍頭小、身細長,有背鰭(脊),有三爪、四爪、五爪幾種爪、鹿角、方格鱗、龍身矯鍵靈活,充滿生機。

形式有云龍、趕珠龍、龍鳳。刻、印、畫都有。

5、明代:

龍紋為官窯瓷器上最常見的紋飾。明代陶瓷器上的龍,身體粗狀,豬嘴(下顎比上顎長些),龍鬚上卷,魚鱗,五爪多。這是總的特徵,各時期,又多少還有些差別:

6、洪武、永樂:

大體承襲元代的風格。

7、宣德:

龍身開始變得粗一些。此時又有一種飛翼龍出現,這種形式的龍,此後明代各朝的清代康、雍都還有。還有所謂香草龍--龍尾呈多枝卷草形,為此時前後特有。

8、弘治:

龍的兩眼平視。多為五爪。

9、嘉靖:

龍的形體多樣。一是常見的行龍,穿雲破霧。二是出現正面龍:

龍體不作橫三曲狀,而作豎立狀:龍頭在上,尾在下,四足分列左右,頭面正對觀賞者,故名。三是螭虎龍,描畫極其簡單草率,狀似壁虎,有行走狀,有團狀。

正面龍、螭虎龍皆為前所未有者。

10、明末:

龍畫得更為草率,線條凌亂,色彩淺淡,填塗粗糙。崇禎時的正面龍,形似老人,毫無生氣與威嚴,反映出明王朝的統治已是日薄西山,氣息微殘了。

11、清代:

清代的龍,身軀亦較粗,下顎較短,形象比較和善。

12、乾隆:

龍的神態由威嚴開始變得和善,不再具有神聖不可侵犯的至尊無上的神貌。多見龍與鳳合畫,意為龍鳳呈祥,象徵男女愛情。又多二龍戲珠。

凡此說明龍的紋飾寓意已大為世俗化。嘉慶以後的龍紋,更大量出現於陶瓷器上,更加世俗化,形式有划龍舟、嬰戲舞龍、龍穿花等,成為玩物,龍已大大失去神聖威嚴,至尊至上的權威形象。

2樓:寒水月沙秋瑟瑟

中國龍是古人對魚、鱷、蛇、豬、馬、牛等動物,和雲霧、雷電、虹霓等自然天象模糊集合而產生的一種神物。龍的模糊集合過程,起自原始社會的發展與繁榮時期,即採拾經濟過渡到生產經濟、神物崇拜普遍產生的新石器時代前期,至今約有八千年的歷史。

中國龍的形成過程,與中華民族的多元融合的過程同一。在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中,龍或作為開天闢地的創生神,與盤古齊名;或積極參與了伏羲女媧的婚配,從而繁衍了人類;或幫助黃帝取得了統一戰爭的勝利;或協助夏禹治理洪水,為千秋萬代造福。因此,鑑於神話傳說與民族起源難以割離的關係,可以說,所有的炎黃子孫、華夏兒女,都領受過龍的福祉,都可稱為「龍的傳人」。

作為中華民族大融合的參與者和見證物,中國龍的精神也就是團結凝聚的精神;同時,龍又是水神,普降甘霖、司水理水是龍的天職,因此,龍的精神,也就是造福人類的精神;進入現代社會後,龍逐漸由神物演變為吉祥物,作為吉祥物,龍有騰飛、振奮、開拓、變化等寓意,因此,龍的精神,也就是奮發開拓的精神。

喜水、好飛、通天、善變、徵瑞、兆禍、示威,是龍的基本神性。進入階級社會後,龍的身上又增加了象徵帝王皇權的神性。時代的變遷,文明的嬗遞,現代化的衝擊,已使龍身上象徵帝王皇權的神性及兆禍、示威的神性呈現弱化的趨勢,相應的,其他的與吉祥物身分相關的神性,卻有強化和發揚光大之勢。

中華大地是龍的故鄉、龍的家園。龍文化廣泛地滲入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不管是工藝美術、建築名勝、歌舞影視,還是歲時節令、婚喪禮儀、服飾冠履,龍都作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以盤旋、騰躍、奮飛等多種形式,佔據著醒目的位置,體現著不可或缺的文化蘊涵。

人們通過祭祀祈禱召喚龍的神靈;通過雕塑,描繪、模擬、展現龍的形象,顯示龍的神力;通過著述文章,**龍的源流,索解龍的祕密;通過歌舞、競技、影視劇作品,秉賦龍的神性,煥發龍的精神,弘揚一種縱橫江天浩然宇內的民族大氣。

龍是一種內涵豐富的文化符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象徵,一個圖章,一個徽記。

急求中國古代各個時期龍的形象和**

3樓:匿名使用者

龍在中國古代文化中,以特殊的涵義佔據了各個領域,併成為中華文化 的精神象徵。龍是否存 ? 是精神還是物質現象 ?

至今還是一個謎。我們翻開歷史,驚訝於多次的目擊紀錄,不得不讓我們對於龍的存在給予重新評估。

●五龍與綠衣神人

清代〔葉縣志.雜記〕說到,在公元一五○三年的河南葉縣,發生了這樣一件事:

明弘治十六年,五龍掛於城北十里,久之墜地,蜿蜓不能起。有綠衣神人自空降龍皆繞之,須臾雲寡晦冥,逐失所在城北方向的空中出現

了五條龍,後來五龍一起墜落到地上,似乎無力飛走。這時又從空中降下來一個綠衣神人,五龍圍繞在神人身旁,忽然天昏地暗,雲起霧湧,

五龍與神人就沒了綜影。

●白龍與紫衣之神

這個故事與葉縣的相類似,發生在公元一五八八年九月的浙江平湖,見於清代〔嘉興府志,祥異志〕:

平湖縣有白化騰海上,紅光半天。修撰沈懋孝,兄龍首半垂,兩角聞有金冠紫衣之神,仗劍而立,長尺餘。龍吐頷下珠光,團罔大如鬥。

此事的目擊者,是在朝中任編修官(史官)的沈懋孝。他看到海空出現白龍,放射出的光芒映紅了半邊天。龍首兩角之間,還站看一個戴

金冠的紫衣神人,身高不過三十多原米,手中握看劍一樣的物體。龍首下顯出一團明亮的珠光,圓圓的,形狀像鬥一樣大小。

●黃浦江畔見白龍

在上海松江縣的黃浦江畔公元一六零八年七月,也出現過平湖那樣的龍,龍首上也有神人。

只是晚出二十年。見於清代〔松江府從.祥異志〕:

萬曆三十六年六月,白龍凡於黃浦龍華港,龍首有神立其上。

●龍降溫明殿

〔後漢書.五行志〕寫道:

此句在清代〔洛陽縣誌,仟異志〕中引作黑如車蓋隆起,奮迅五色,敕〔後漢書〕更明確。

靈帝光和元年六月丁丑,有黑氣墮北宮溫明殿東庭中,黑如車蓋,起奮迅,身五色,有頭,體長十餘丈,形貌似龍。

靈帝即東漢皇帝劉巨集,光和是他在位時所用的年號之一,光和元年六月丁丑,即公元一七八年七月一日。東漢都城在今河南洛陽市近郊,

溫明殿或許就是皇帝陛下的寢宮吧。在溫明殿的東院,從空中墜下一個巨大的黑色物體,像圓形的車傘一樣,身子在快速的旋轉中顯露出五色

光芒,雖有頭,但無足,不見尾,似龍非龍,長達二十餘米。

●〔元史.五行志〕雲:至元二十七年七月,益都臨胸縣有龍見於龍山,巨石重千斤,浮空而起。

至元二十七年。臨胸縣在今山東省。龍山出現了龍,可惜不知它的模樣如何。它的到來,竟能使千斤巨石浮空而起。

●東漢建安二十四年,黃龍出現在武陽赤水,逗留九天後離去, 當時曾為此建廟立碑。

●東晉永和元年(西元345年)四月,有一黑一白兩條龍,出現在 龍山。燕王親率朝臣,在距離龍200多步的地方,舉行了 祭祀活動。

●明清時期的地方誌中,還不時發現有關龍的記錄。據《臨安府志》記載,崇禎四年(西元2023年)雲南石屏縣東南的異龍湖中發

現巨龍,「須爪鱗甲畢露,大數圍,長數十丈」龍山和異龍湖中 出現龍,可能不止一次。不然它不會有「龍山」和「異龍湖」之 稱 !

●《唐年補錄》記載,唐鹹通末年某日,有青龍墜在桐城縣境內, 因喉部有傷,當場死去。龍全長十多丈,身子和尾巴各佔一半。

尾呈扁平狀。它的鱗片跟魚差不多,頭上有雙角,口須長達兩丈 ,腹下有足,足上有紅膜。

●郎瑛《七修類稿》記載,明代成化末年,廣東新會縣海灘上 墜落一條龍,被漁民活活打死。此龍約一人高,身長數十丈,酷似畫中龍,

只有腹部呈紅色。

●南宋紹興三十二年(西元2023年),太白湖邊發現一條龍,巨鱗長鬚,腹白背青,背上有鰭,頭上聳起高高的雙角,在幾裡之外都能聞

到腥味。當地群眾用席子遮蓋它的身體,官府還派人親自祭祀。一夜雷雨過後,龍消失了。它臥過的地方留下一道深溝。

●《永平府志》記載,道光十九年(西元2023年)夏天,有龍降落在灤河下游的樂亭縣境內,蠅蚋遍體。當地群眾為它搭棚以遮蔽陽光,

並不斷用水潑灑它的身體。三天後,在-場大雷雨中,龍離開了原地。

4樓:匿名使用者

龍、鳳、麟、龜素稱四大吉祥物,而龍為四靈之首。人們心目中的神龍形象是:鱷嘴而蛇身,鷹爪而蟒鱗,鹿角張其首,蜈蚣續其尾,飛天潛海。

中華神龍的形象形成很早,傳說也很多,有人說龍是蛇的衍化與昇華,根據是,中國夏朝崇奉蛇為圖騰,夏禹之子——啟,他的傳世影象很怪,兩耳中各伸出一條張嘴吐舌的蛇,這個可怖形象實際是在為王者示榮、示威、示聖。夏族是當時華夏大地上一個強悍的族團,他們驍勇善戰,東征西伐,不斷地進行著部落兼併戰爭,終於戰勝了崇奉鱷、鷹、雞、鹿、豬、獅、蜈蚣等圖騰的部落。隨著夏的族團規模不斷擴大,也不斷地膨化著他們的自我中心意識,蛇作為一個大部族的圖騰崇拜象徵物已顯得孤立、狹小,缺乏包容性和涵蓋性,同時也考慮到被征服部落的圖騰情結,於是夏族以自己的蛇圖騰為本體,給它裝上了鱷嘴、鹿角、鷹爪、魚鱗、蜈蚣尾等飾件,赤條條的蛇變成了錦鱗電目、鱷嘴虯髯、鹿角鷹爪、舒捲自如、**入地、吞雲吐霧的結構複雜的龍。

龍的含義是什麼?

5樓:醉意撩人殤

龍是中國等東亞區域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異動物,為鱗蟲之長。常用來象徵祥瑞,是漢族等東亞民族最具代表性的傳統文化之一,龍的傳說等龍文化非常豐富。

龍的形象最基本的特點是「九似」,具體是哪九種動物尚有爭議。傳說多為其能顯能隱,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登天,秋分潛淵,呼風喚雨,而這些已經是晚期發展而來的龍的形象,相比最初的龍而言更加複雜。

6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古代的神話與傳說中,龍是一種神異動物,具有九種動物合而為一之九不像之形象。具體是哪九種動物有爭議。目前公認龍的起源是多種動物的綜合體,是原始社會形成的一種圖騰崇拜的標誌。

傳說多為其能顯能隱,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登天,秋分潛淵,呼風喚雨,無所不能。這些已經是晚期發展了龍的形象。

封建時代龍是帝王的象徵,也用來指帝王和帝王的東西:龍種、龍顏、龍廷、龍袍、龍宮等。龍在中國傳統的十二生肖中排第五,其與白虎、朱雀、玄武一起並稱「四神獸」。

而西方神話中的dragon,也翻譯成龍,但二者並不相同

中國還有各朝代皇帝的後代中國各個朝代的皇室後裔還找得到嗎?

有的。1 明朝皇室後裔 朱鎔基 朱鎔基的堂兄朱天池,曾對棠坡朱氏的歷史作了梳理,從他整理的資料來看,棠坡朱氏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直系後裔,屬於朱元璋第十八個兒子岷莊王這一支,朱鎔基應該算是岷藩十七世孫。關於岷藩家族,劉佑平先生的 中華姓氏通書 朱姓 中有如下記載 岷藩開基始於朱 是明太祖朱元璋與周妃所生...

帽子是什麼朝代大為興起的,各個朝代的官帽是什麼樣的

這些起碼的禦寒物品都是伴隨著人類的產生而出現的 人的外在美除了談及外貌 身材 舉止 氣質等固有特性外,服裝配套中的帽子一族,也是優美旋律裡不可或缺的一段音符。在古代,無帽而有巾,人們用絲 麻制的巾來包頭或扎髮髻,如今西南少數民族使用的 包頭巾 便是古代巾的遺留。北周時期,武帝為易於讓自己的軍隊戴用,...

我想知道各個朝代距今的年代,中國的每個朝代距今有多少年

夏朝 約公元前2070 1600年 商朝 約公元前1600 1046年 周朝 約公元前1046 249年 春秋 公元前770 476年 戰國 公元前475 221年 秦朝 公元前221 207年 漢朝 公元前202年 公元220年 三國 公元220 280年 晉朝 公元265 420年 十六國 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