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對外採取比較開放的政策,當時有兩位高僧對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貢獻,他們就是玄奘和鑑真

2021-03-19 18:38:13 字數 5402 閱讀 8641

1樓:匿名使用者

選a。鑑真東渡到了日本,眾所周知,不用說了,玄奘西遊取經就是為了去天竺啊,其實那時的天竺並不完全等於印度,天竺包括尼泊爾、不丹、錫金等地。新羅在朝鮮半島,大食在西亞,波斯大致在今天的伊朗,很明顯這些都不是。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主要介紹了哪兩位做出傑出貢獻的人?

2樓:匿名使用者

介紹了唐代的玄奘和後來的鑑真和尚,他們都是為唐朝和對外交流起到了重大作用的人物

唐朝的對外文化交流

3樓:匿名使用者

一)、遣唐使來華

1、遣唐使就是日本皇室派往唐朝的使節,他們往返於中日之間,是中日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

2、與學生一起分析日本派遣唐使的目的、次數、作用等。

因這時唐朝正值封建社會的繁榮時期,其經濟文化處於世界的先進地位,而此時的日本則處於奴隸社會瓦解,封建制度確立、鞏固的時期。唐朝高度發達的經濟文化有利於促進日本社會的發展,對日本具有強烈的吸引力。再加上當時交通比前代有所發展,為雙方的交流提供了更大的可能。

3、介紹為日中友好交流作出貢獻的日本歷史人物:空海和阿倍仲麻呂;空海在中國是怎樣成為著名的學問僧的?他在中日文化交流方面有哪些重要貢獻?

引用王維和李白的詩歌來突出他們與晁衡的深厚友情。《送祕書監晁衡卿還日本》王維 向國惟看日,歸帆但信風。別離方異域,音信若為通。

李白的詩見書

(二)、鑑真東渡

看「鑑真坐像」圖和「唐招提寺鳥瞰圖」教師簡介鑑真生平,引導學生討論「為什麼鑑真受到中日兩國人民的尊敬?」然後閱讀郭沫若的詩「鑑真盲目航東海,一片精誠照太清。捨己為人傳道藝,唐風洋溢奈良城。

」(三)、玄奘西行

1、玄奘為什麼要去天竺?

2、玄奘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哪些貢獻?

教師講解:玄奘西遊學佛和玄奘學佛後堅決回國的史實,以引導學生學習玄奘為實現自己的抱負執著追求和熱愛祖國的精神。

三、鞏固小結:教師簡要對本節課內容作一小結。然後討論兩個問題,第一,唐朝與周邊各國的交流得到發展的原因有哪些?第二,學習本課後你感受最深的是什麼?

第一:唐朝是當時世界上大國,具有先進的政治制度、安定的社會環境、繁榮的經濟、光輝燦爛的文化,是當時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中心,對世界各國特別是周邊國傢俱有強烈的吸引力。而且唐朝實行較為開放的外交政策。

第二:學習玄奘和鑑真的優秀品質;認識唐朝在當時世界上的先進地位,感悟祖國文化的博大精深;體會中外交往可以促進雙方的發展,從而聯絡現實認識對外開放的重大意義。

唐朝是陸路對外交通發展的鼎盛時期,也是海路交通得到長足進步,並取代陸路交通在對外交往中的地位的時代。由於唐朝對海外的影響,在宋代時,東南海外諸國在與宋朝廷的交往中,甚至將宋朝管轄下的中國地區稱之為「唐」[1]。歷宋、元至明,在海外,尤其是在東南亞各地,一直將中國或與中國有關的物事稱之為「唐」。

不僅以「唐」作為「中國」之地的代稱[2],而且稱中國人為「唐人」[3],中國姓氏為「唐姓」[4],中國衣飾為「唐衣」[5],中國商船為「唐舶」或「唐船」[6],而從舶上轉販得到的中國貨物則被稱為「唐貨」[7]。最可值得注意的是,現代習稱的「漢語」,也被宋代海外諸國目之為「唐語」[8]。中國人留居海外一年不還,稱之為「住蕃」;而外國人在中國逾年不歸,則稱為「住唐」[9]。

沿襲至今,有些流寓海外的華人仍然自稱為「唐人」,華人在海外都市中的聚居地被稱為「唐人街」,而華僑則將祖國稱之為「唐山」。歷時千載,綿綿不絕。唐朝在海外的影響於此可見一斑,而這種影響是與唐朝發達的海路對外交通是分不開的。

第一節 海路交通的發展和繁榮

唐朝海路對外交往的發展,首先表現在海上交通路線的開闢與利用。在唐代,取道南海前往西方的人數和航海路線都有所增加,直航能力也有所加強,形成了南海交通發展和繁榮的局面,並表現出了取代陸路交通地位的趨勢。較之前代,唐朝人對非洲的瞭解更加全面和準確。

與此同時,唐朝通過黃海和東海海域與朝鮮半島和日本的交通也得到了較大的發展,為東亞漢文化圈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交通條件。

1.《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與南海交通的發展

在人類社會的早期,茫茫大海限制了不同地區間的相互交往和了解,人們充滿了**大海的渴望,但又無法超越浩淼無垠的波濤的阻隔,對海洋彼岸的心馳神往,提供了人類探索大海的恆久動力。早在先秦時代,中華先民就已經掌握了成熟的近海航行技術,廣州發現的秦代造船工場遺址,顯示了當時海上交通的水平[10]。《漢書》詳細記載了漢代遠海航船從徐聞、合浦通往南海諸國的航程[11],這時中國的航船已能夠到達印度東南沿海和斯里蘭卡。

廣州西漢南越王墓(約葬於公元前122年)出土的銀盒、金花泡飾、象牙及香料等西亞或南亞的物產[12],廣州橫枝崗2061號西漢中期墓出土的中國發現的年代最早的羅馬玻璃器等[13],都證明了秦漢時代海上**的存在。

東漢安帝永寧元年(120年),緬甸撣國國王雍由調遣使者入朝,朝貢使中有精通魔術表演的「海西幻人」,《後漢書》中明確指出「海西即大秦」[14],而大秦就是漢代對羅馬帝國的稱呼。這位羅馬帝國的魔術師當是由海路至印度、緬甸,然後輾轉來到洛陽的。海西幻人的到來,溝通了中國古代與歐洲的交通。

廣州第4013號東漢前期墓中出土的鏤空12面菱形小金珠,就是這一時期從南亞經海路傳入的舶來品[15]。三國吳孫權時,遣宣化從事朱應、中郎康泰揚帆出海,遊歷南海諸國,「所經及傳聞,則有百數十國」[16]。歸來之後,兩人根據見聞分別撰寫了《扶南異物傳》和《吳時外國傳》,加深和豐富了對從中國南海到東南亞,越阿拉伯海,以至紅海港口的古代航線的認識。

東晉及南朝,隨著佛教的廣泛傳播和西行求法活動的發展,中國僧人紛紛前往海外,為了解海上交通的進一步提供了更多的資料。最具代表性的是法顯和尚前往印度的航海經歷。後秦姚興弘始元年(東晉隆安三年,399年),法顯從長安西出,經沙漠道前往印度求取律藏,經過九死一生,遍遊印度各地,最後經瞻波國(今印度比哈爾邦東部)渡海至師子國(今斯里蘭卡),並在義熙七年(411年)借西南季風搭乘商舶東返故國。

與以往不同的是,法顯撰寫的行記完整地保留了下來,詳細記錄了當時航海的技能、利用的技術手段、南海航線各段航程的距離及所需的時間、沿途水文氣象等等,為了解四五世紀的海路交通提供了珍貴的資料[17]。2023年,在廣東省遂溪縣邊灣村發現了一批南朝窖藏金銀器。銀器中有一件十二瓣狀的「薩珊式銀碗」,口沿微侈,沿口沿刻有在粟特和花剌子模地區使用的阿拉美文字(aramaic characters)銘文。

除了薩珊式銀器外,在這批窖藏中還發現了20枚薩珊銀幣,其中沙布林三世(shapur ⅲ,公元383-388年)3枚,伊嗣俟二世(yazdegerd ⅱ,公元438-457年)5枚,卑路斯(peroz,公元459-484年)a型1枚,卑路斯b型11枚。窖藏發現地不遠處即為西溪河入海處,這批器物提供了5世紀時波斯商舶來往於南中國海的證據[18]。

隋朝統一之後,煬帝派遣眾多使臣出使異域,大業三年(607年),屯田主事常駿、虞部主事王君政等人應朝廷徵募,航海出使赤土國(在今馬來半島),大業六年(610年),經交阯返回。常駿一行到達赤土國界時,國王利富多塞遣使以船舶30艘迎接隋使,歸來時,又遣王子那邪迦隨貢方物,隋朝使節齎物五千段贈與赤土王,而赤土國也向隋朝貢獻金芙蓉冠、龍腦香,「以鑄金為金羅葉,隱起成文以為表,金函封之」[19]。在增進雙方瞭解的同時,加強了物質文化的交流。

根據常駿等人的行程寫成的《赤土國記》(二卷)雖然久已散佚[20],但是在《隋書·南蠻傳》赤土國部分摘錄了其中部分內容,豐富了當時和後世關於南海歷史、交通的知識。

古代載籍對民間海上交通記述很少,與東晉一樣,對唐代海上交通狀況的瞭解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賴於佛教僧眾西行求法的記載。從這些記載中可知,唐代海上交通得到了極大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對唐朝前期海陸交通的瞭解,主要是從僧人義淨撰寫的《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中得知的。

5 海路交通與唐朝對外文化交流的鼎盛

西行求法,在唐代西行者中佔有較大的比重,從他們選擇的路線可以反映唐代對外交通的一般面貌。義淨在室利佛室期間,撰寫了《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下稱《求法傳》)和《南海寄歸內法傳》兩部直接反映唐代對外交往的重要著作,尤其是《求法傳》,傳主都是義淨親見、親聞的赴西域取經求法的僧徒,為了解和分析當時的對外交通提供了寶貴資料。

《求法傳》收錄了從太宗貞觀十五年(641年)到武后天授二年(691年)50年間33批56人次前往南海和印度遊歷、求法的經歷[25],其中路線不明者4批4人[26];經由陸路前往印度者12批18人[27];經海路赴印度者為21批34人[28]。由海路西行的次數與陸路的比率為2.3:

1,而人數之比也為1.9:1,可知在7世紀下半葉,在陸路對外交往充分發展的同時,海路交通也十分繁榮,並且已顯露出取代陸路地位的趨勢。

2.賈耽與廣州通南海道

唐朝聲威遠播於海外,北宋時代,東南海外在與宋朝交往中,將宋政權控制下的中國地區稱為「唐」,引起了宋朝君臣的不快。宋人朱彧記述了這件事,他說:「漢威令行於西北,故西北呼中國為漢;唐威令行於東南,故蠻夷呼中國為唐。

崇寧間(1102-2023年),臣僚上言『外國指中國為唐、漢,形於文書,乞並改為宋。謂如用唐裝、漢法之類。』詔從之。

餘竊謂未宜,不若改作『華』字,八荒之內,莫不臣妾,特有華夷之異爾。」[29]北宋臣僚要以「宋」取代「唐」或「漢」字,而朱彧認為應該改稱較為抽象的「華」字,取代具體的朝代名稱。怎樣稱呼為宜,姑置不論。

從這段記載中可知,由於唐朝東南海上交通的發展,在海外諸國中,「唐」在北宋就已成為「中國」的代稱,確是不爭的事實。唐朝在海上對外交往歷史中的重要作用,於此可見。

唐代海上交通的發展,不僅表現在取道海路前往西方的人數眾多,而且表現在航海路線的增多和直航能力的增強。德宗朝宰相賈耽曾任鴻臚卿,主持外交事宜,「好地理學,凡四夷之使及四夷還者,必與之從容,訊其山川土地之終始。是以九州之夷險,百蠻之土俗,區分指畫,備究源流。

」[30]先後撰寫了《皇華四達記》10卷、《古今郡國縣道四夷述》40卷、《關中隴右山南九州別錄》6卷、《貞元十道錄》10卷、《吐蕃黃河錄》4卷等許多重要的地理學著作和《地圖》10卷[31],集中代表了當時地理科學的水平,也全面總結和反映了當時海路交通的狀況。

6 海路交通與唐朝對外文化交流的鼎盛

賈耽的著作多佚,有關道路的記載是從《新唐書·地理志》的引文中得知的。賈耽記述了當時由唐朝境內四出的7條道路,其中營州入安東道、夏州塞外通大同雲中道、中受降城入回鶻道、安西入西域道、安南通天竺道等5條道路是唐朝聯接外界的陸路通道,登州海行入高麗渤海道與廣州通海夷道是反映了唐朝海上交通的最重要的資料。這裡根據賈耽敘述的順序,略述「廣州通海夷道」的行程,以瞭解唐朝與南海交通的一般狀況。

賈耽記載的航線大體可分為四段:廣州至馬六甲海峽為一段;馬六甲海峽至斯里蘭卡為一段;由印度半島西部沿海西北行,至波斯灣頭為一段;從東非沿海北溯至波斯灣頭為一段。

由廣州東南海行,200裡至屯門山,鼓帆而西,二日至九州石(七州列島),又南二日至象石(大洲島),西南行三日至佔不勞山(越南佔婆島),南二日至陵山;又一日行,至門毒國(在越南歸仁),又一日行,至古笪國(在越南芽莊);又半日行,至奔陀浪國(越南藩朗);又兩日行,至軍突弄山(越南崑崙島);又五日行,至海峽(馬六甲海峽)。

海峽北為羅越國(馬來半島南部),南為佛逝國(蘇門答臘島);自佛逝國東水行四五日,至訶陵國(爪哇島),西出峽,三日至葛葛僧只國(位於伯勞威斯群島),又四五日行,至勝鄧州(日裡附近);又西五日行,至婆露國(巴魯斯);又六日行,至婆國伽藍洲(尼科巴群島)又北四日行,至師子國(斯里蘭卡)。

由師子國西四日行,至沒來國(印度奎隆),又經西北十餘小國,至婆羅門西境;西北二日行,至拔

唐朝的對外交往對我們今天的改革開放有何啟示

我們應該學習古代禮親外邦,友睦鄰國,避免戰亂,使百姓免受戰爭之苦 對我們的感觸很大,詹天佑那種為我們中國人民著想的心,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唐朝的對外交往為何如此頻繁?這對我們現在的對外開放有什麼啟示 啟示 唐朝的對外關係前所未有,主要取決於經濟文化的繁榮發達.因此,我們應該大力發展經濟,實施科教興國戰...

中國對外開放的內容是什麼,對外開放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內容 所謂開放,就經濟方面來說,不僅東部地區要開放,而且中 西部地區也要對外開放 不僅第一產業要對外開放,而且第 二 第三產業也要對外開放 不僅要採取 的形式,而且要採取技術交流 資金往來以及其他符合國際慣例的方式 不僅要在經濟上向所有社會主義國家開放,而且要向所有的資本主義國家開放。總之,我們要把...

說說唐朝對外交往有什麼特點,唐朝對外交往的特點唐朝對外交往有什麼樣的特點

唐朝由於經濟發達,文化在當時也 處於世界領先的地位。與世界許多國家的文化交 內流非常頻繁。朝鮮 容日本派來許多留學生到長安學習。唐朝同阿拉伯地區的友好往來,使綠寶石 胡椒 伊斯蘭教先後傳入中國。常識政治篇。唐朝對外交往的特點唐朝對外交往有什麼樣的特點 特點 1 唐朝對外交往的範圍更加廣泛,且有連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