閣夜旅夜書懷意境和章法上的不同,將閣夜與旅夜書懷作對比,寫作手法上有什麼不同

2021-05-23 21:07:49 字數 5102 閱讀 5545

1樓:靈靜優璇

《閣夜》:首聯感慨人生苦短,意境淒寒悲哀。

頸聯表達出憂國憂民的心境以及淒涼悲愴之感。

尾聯則是感嘆人生無常,孤苦寂寞無依

全是感情基調悲哀悽涼。

《旅夜書懷》:主要表達的是作者心中的憤恨,報國無門,壯志難酬

將閣夜與旅夜書懷作對比,寫作手法上有什麼不同

2樓:

旅夜書懷 杜甫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1.第二句詩中的「危檣」指什麼?

「獨夜舟」又指什麼?

詩的前兩聯描寫了「旅夜」的情景,其中描寫近景的一聯是什麼?

2.詩中的「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勾勒出大江月夜的壯闊景觀。與李白的「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功力相當。

有人認為李白是行舟遊覽,杜甫則是停舟細看。你是否同意這種說法?為什麼?

3.結合寫作背景,說說這首詩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情懷?

1、危檣是指高高的桅杆

獨夜舟的是指小船在夜裡孤獨地停泊著

第一、二句寫近景: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

2 同意。李白詩中的「山隨平野盡」(崇山隨著荒野的出現而漸漸消失),「隨』,「盡」寫出了江兩岸景色隨著舟行而不斷變化,可見李白是行舟遊覽。而杜甫詩中描繪的是星空低垂、平野廣闊、月光明朗,大江奔流的境界,可推知這是停舟細看。

3、詩人寫遼闊的平野、浩蕩的大江、燦爛的星月,正是為了反襯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顛連無告的悽愴心情。在詩人的內心,自認為還有巨集大的政治抱負未能施展。

3樓:

《閣夜》:首聯感慨人生苦短,意境淒寒悲哀。

頸聯表達出憂國憂民的心境以及淒涼悲愴之感。

尾聯則是感嘆人生無常,孤苦寂寞無依

全是感情基調悲哀悽涼。

《旅夜書懷》:主要表達的是作者心中的憤恨,報國無門,壯志難酬

《閣夜》與《旅夜書懷》對讀 分析這兩首詩在意境和章法上有什麼不同

4樓:七澤

閣夜,是由時間而感嘆物的變化,多一些傷感與寂寥和無奈。 旅夜書懷,雖也有寂寥之感,但是更多的是一種由景及事的豁達與釋然,表現的是一種寬廣的意境。

詩《旅夜書懷》與《閣夜》在意境和章法上有什麼不同

5樓:韓琴

意境上的區別:

1,藉助的物件不同。《閣夜》是由時間而感嘆物的變化,而《旅夜書懷》是由眼前的情景而抒情。

2,表達情感不同。《閣夜》是想到國家的戰亂,同時由歷史人物想到自己的境遇,併力圖在內心超越這些人生的感慨,因作此詩。詩中雖有悲涼哀傷之情,卻亦有壯情和超然之意。

《旅夜書懷》則是寫旅途風情,更感傷老年多病、漂泊無依的心境。

章法上的區別:

《閣夜》是層層鋪開,步步推進,首聯點明冬夜寒愴。頷聯寫夜中所聞所見。頸聯寫拂曉所聞。末聯寫極目武侯、白帝兩廟而引出的感慨。

《旅夜書懷》則是由近及遠,借景生情。詩的前半描寫「旅夜」的情景。第

一、二句寫近景,第

三、四句寫遠景,詩的後半則是「書懷」。

《閣夜》為唐代詩人杜甫的作品,全詩原文如下:

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宵。

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

野哭幾家聞戰伐,夷歌數處起漁樵。

臥龍躍馬終黃土,人事依依漫寂寥。

白話文釋義:年中白日的光陰逐漸縮短,寒夜霜雪籠罩著荒遠天涯。破曉時軍營中鼓角的悲壯,星河的影子在三峽上盪漾。

荒野中的人家為戰爭痛哭,遠處傳來漁夫悲悽的歌聲。英雄的業績最終成了黃土,我何必介意書信音訊即少。

《旅夜書懷》是唐代詩人杜甫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全詩原文如下: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

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白話文釋義:微風吹拂著江岸的細草,那立著高高桅杆的小船在夜裡孤零地停泊著。星星垂在天邊,平野顯得寬闊;月光隨波湧動,大江滾滾東流。

我難道是因為文章而著名嗎?年老病多也應該休官了。自己到處漂泊像什麼呢?

就像天地間的一隻孤零零的沙鷗。

擴充套件資料

《旅夜書懷》創作背景: 唐代宗永泰元年(765)正月,杜甫辭去節度參謀職務,返居成都草堂。(765)四月,嚴武死去,杜甫在成都失去依靠,遂攜家由成都乘舟東下,經嘉州(今四川樂山)、榆州(今重慶市)至忠州(今四川忠縣)。

此詩為途中所作。

第一、二句寫近景,寓情於景,通過寫景展示他的境況和情懷:像江岸細草一樣渺小,像江中孤舟一般寂寞。第

三、四句寫遠景,雄渾闊大,詩人寫遼闊的平野、浩蕩的大江、燦爛的星月,正是為了反襯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顛連無告的悽愴心情。

詩的後半是「書懷」,詩人素有遠大的政治抱負,但長期被壓抑而不能施展,因此聲名竟因文章而著,這實在不是他的心願。杜甫此時確實是既老且病,但他的休官,卻主要不是因為老和病,而是由於被排擠。這裡表現出詩人心中的不平,同時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飄泊、孤寂的根本原因。

《閣夜》創作背景:這首詩是公元766年(大曆元年)冬杜甫寓居夔州西閣時所作。當時西川軍閥混戰,連年不息;吐蕃也不斷侵襲蜀地。

而杜甫的好友李白、嚴武、高適等都先後死去。感時憶舊,他寫了這首詩,表現出異常沉重的心情。

開首二句點明時間。歲暮,指冬季;陰陽,指日月;短景,指冬天日短。一「催」字,形象地說明夜長晝短,使人覺得光陰荏苒,歲月逼人。

次句天涯,指夔州,又有淪落天涯之意。在霜雪剛停的寒冬夜晚,雪光明朗如晝,詩人對著淒涼寒愴的夜景,不由感慨萬千。

頷聯承接上聯次句「寒宵」而來,描寫出了夜中所聞所見,詩人用「鼓角」、「五更」、「聲悲壯」表明了兵戈未息、戰爭頻繁不斷。下句「三峽星河影動搖」是說雨後玉宇無塵,天上銀河顯得格外澄澈,群星參差,映照峽江,星影在湍急的江流中搖曳不定。詩人通過對時局的深切關懷和三峽深夜美景的讚歎,蘊含著悲壯深沉的情懷。

頸聯上句是說,聽到征戰的訊息,就立即引起千家的慟哭,哭聲傳遍四野。詩人所描繪景象是多麼悽慘。下句是說,漁夫樵子不時在夜深傳來「 夷歌」之聲。

詩人在這一聯,用聲音來抒發情感,「野哭」、「 夷歌」這兩種聲音都使他倍感悲傷,正好表現詩人憂國憂民的情懷。

尾聯寫道:「 臥龍躍馬終黃土,人事音書漫寂寥。」「臥龍」指諸葛亮。

「躍馬」指公孫述。這裡,詩人化用左思《蜀都賦》「公孫躍馬而稱帝」句,意指公孫述在西漢末乘亂據蜀稱帝,詩人運用典故,在比較中含蓄而深沉表達了自己憂國憂民的情懷。

6樓:黛妮

一、區別:

1、閣夜,是由時間而感嘆物的變化,多一些傷感與寂寥和無奈。

旅夜書懷,雖也有寂寥之感,但是更多的是一種由景及事的豁達與釋然,表現的是一種寬廣的意境。

2、《閣夜》:首聯感慨人生苦短,意境淒寒悲哀。

頸聯表達出憂國憂民的心境以及淒涼悲愴之感。

尾聯則是感嘆人生無常,孤苦寂寞無依

全是感情基調悲哀悽涼。

2、《旅夜書懷》:主要表達的是作者心中的憤恨,報國無門,壯志難酬。

二、附原文如下:

1、閣夜

唐.杜甫

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宵。

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

野哭千家聞戰伐,夷歌數處起漁樵。

臥龍躍馬終黃土,人事音書漫寂寥。

【簡析】

「歲暮」,交代時間轉眼一年將盡。

首句點明時間,冬季,歲暮的日月催短了日影,日短夜長的冬天,令人有光陰苦短之感。

第二句更直接點明環境是雪落霜重的寒冬之夜。

2、旅夜書懷

唐.杜甫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

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創作背景】

詩作於代宗永泰元年(765),詩人由華州解職離成都去重慶途中。杜甫帶著家人離開成都草堂,乘舟東下,在岷江、長江飄泊。這首五言律詩大概是他舟經渝州、忠州一帶時寫的。

全詩流露了詩人奔波不遇之情。詩的前半寫「旅夜」的情景。以寫景展現境況和情懷,寓情於景之中。

後半寫「書懷」。抒發自己原有政治抱負,沒有想到卻是因為文章而得揚名四海,而宦途卻因老病而被排擠。表現了內心飄泊無依的傷感,字字是淚,聲聲哀嘆,感人至深。

「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與李白的「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有異曲同工之妙。

三、作者簡介:

杜甫(七一二-七七零),字子美,生於河南鞏縣(今河南省鞏縣),是名詩人杜審言的孫子。因曾居長安城南少陵,故自稱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三十五歲以前讀書與遊歷。

天寶年間到長安,仕進無門,困頓了十年,才獲得右衛率府胄曹參軍的小職。安史之亂開始,他流亡顛沛,竟為叛軍所俘;脫險後,授官左拾遺。乾元二年(七五九),他棄官西行,最後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劍南節度使嚴武幕中任檢校工部員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稱。

晚年舉家東遷,途中留滯夔州二年,出峽。漂泊鄂、湘一帶,貧病而卒。

7樓:百度使用者

《閣夜》:首聯感慨人生苦短,意境淒寒悲哀。頸聯表達出憂國憂民的心境以及淒涼悲愴之感。

尾聯則是感嘆人生無常,孤苦寂寞無依

全是感情基調悲哀悽涼。

《旅夜書懷》:主要表達的是作者心中的憤恨,報國無門,壯志難酬

旅夜書懷的一 二聯作者選取了哪些景象,意象有什麼不同

8樓:將相棋牌

一聯:細草、微風、危牆、獨舟。二聯:

星、平野、月、大江。第一聯的意象顯的渺小脆弱,第二聯的意象顯得雄渾浩大。產生強烈的反差與對比,使人更加感覺危牆獨舟的渺小脆弱,意在表現獨舟上的詩人更加渺小孤苦

閱讀下面這首古詩,完成下題旅夜抒懷1本詩的前兩聯分別營造了怎樣的意境

9樓:蠍之櫻桃

杜甫《旅夜書懷》

首聯營造了淒冷的氛圍。表達了作者的漂泊無依的淒冷之情。

比較旅夜書懷和登高兩詩中頸聯寫景手法的不同之處

10樓:匿名使用者

旅夜書懷是以寫景展現境況和情懷,寓情與景之中。登高以寫景開頭,14字勾勒出登高遠矅的壯闊圖景,以三峽秋季景物捕捉入詩,不但形象鮮明,是人讀了如臨其境,而且境界及雄渾高遠,包含是人無窮的情思。求採納,o(∩_∩)o謝謝

11樓:匿名使用者

從「景」上有很大區別、還有環境

旅夜書懷的寫作背景,旅夜書懷寫作背景

旅夜書懷 寫於作者顛沛流離的途中,且是夜裡,心情可想而知是孤獨傷感的。本詩的景物描寫與個人情感的抒發特別融和。首聯中的 細 微 等字,與 官應老病休 中作者的孤單身影相應。危 獨 二字暗示了自己在亂世中的淒涼孤獨,與 飄飄 天地一沙鷗 相呼應,情景交融,渾然一體。同時,星垂平野闊 不僅展現了星空低垂...

旅夜書懷詩句賞析,杜甫的《旅夜書懷》的背景和賞析

詩的前半描寫 旅夜 的情景。第 一 二句寫近景 微風吹拂著江岸上的細草,豎著高高桅杆的小船在月夜孤獨地停泊著。當時杜甫離成都是迫於無奈。765年的正月,他辭去節度使參謀職務,四月,在成都賴以存身的好友嚴武死去。處此悽孤無依之境,便決意離蜀東下。因此,這裡不是空泛地寫景,而是寓情於景,通過寫景展示他的...

旅夜書懷的一二聯作者選取了哪些景象,意象有什麼不同

一聯 細草 微風 危牆 獨舟。二聯 星 平野 月 大江。第一聯的意象顯的渺小脆弱,第二聯的意象顯得雄渾浩大。產生強烈的反差與對比,使人更加感覺危牆獨舟的渺小脆弱,意在表現獨舟上的詩人更加渺小孤苦 旅夜書懷 中的意象?詩人寫細草 江岸 遼闊的平野 浩蕩的大江 燦爛的星月這些意象 特點 空曠遼闊的自然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