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沉雨落鳳
說明:以下凡加*號的,為追諡;凡帶()號的,後廢除。
1、秦朝:秦始皇帝嬴政、二世皇帝嬴胡亥、秦王嬴子嬰
2、西漢:太祖/高皇帝(世稱漢高祖)劉邦、孝惠皇帝劉盈、前少帝劉恭、後少帝劉弘、太宗/孝文皇帝劉恆、孝景皇帝劉啟、世宗/孝武皇帝劉徹、孝昭皇帝劉弗陵、漢廢帝/昌邑王劉賀、漢武帝劉徹、中宗/孝宣皇帝劉詢、(高宗)/孝元皇帝劉奭、(統宗)/孝成皇帝劉驁、孝哀皇帝劉欣、(元宗)/孝平皇帝劉衎、孺子嬰劉嬰
3、新朝:新皇帝王莽
4、玄漢:更始帝劉玄
5、赤眉漢:建世帝劉盆子
6、趙漢:漢嗣帝王郎
7、成家:成家公孫述
8、東漢:世祖/光武皇帝劉秀、顯宗/孝明皇帝劉莊、肅宗/孝章皇帝劉炟、(穆宗)/孝和皇帝劉肇、孝殤皇帝劉隆、(恭宗)/孝安皇帝劉祜、前少帝北鄉侯劉懿、(敬宗)/孝順皇帝劉保、孝衝皇帝劉炳、孝質皇帝劉纘、(威宗)/孝桓皇帝劉志、孝靈皇帝劉巨集、後少帝/弘農懷王劉辯、孝獻(孝愍)皇帝劉協
9、三國魏:*高皇帝曹騰、*太皇帝曹嵩、*太祖武皇帝曹操、高祖/文皇帝曹丕(資治通鑑記載為世祖)、烈祖/明皇帝曹睿、齊王曹芳、高貴鄉公曹髦、元皇帝/陳留王曹奐
10、三國蜀:烈祖/昭烈皇帝/先主劉備、仁宗/孝懷皇帝/後主劉禪
11、三國吳:*始祖武烈皇帝孫堅、太祖/大皇帝孫權、廢皇帝/會稽王孫亮、太宗景皇帝孫休、末帝/烏程侯孫晧
12、西晉:*高祖/宣皇帝司馬懿、*世宗/景皇帝司馬師、*太祖/文皇帝司馬昭、世祖/武皇帝司馬炎、孝惠皇帝司馬衷、趙王司馬倫(篡位)、孝懷皇帝司馬熾、孝愍皇帝司馬鄴
13、東晉:中宗/元皇帝司馬睿、肅宗/明皇帝司馬紹、顯宗/成皇帝司馬衍、康皇帝司馬嶽、孝宗/穆皇帝司馬聃、哀皇帝司馬丕、廢帝/海西公司馬奕、太宗/簡文皇帝司馬昱、烈宗/孝武皇帝司馬曜、安皇帝司馬德宗、恭皇帝司馬德文
14、前涼:恆王張重華、哀王張曜靈、威王張祚、衝王張玄靚、悼王張天錫
15、後涼:太祖/懿武帝呂光、隱王呂紹、靈帝呂纂、末主呂隆
16、南涼:烈祖/武王 禿髮烏孤、康王 禿髮利鹿孤、景王 禿髮傉檀
17、西涼:太祖/武昭王李暠
18、北涼:文王段業、太祖/武宣王沮渠蒙遜、哀王沮渠牧犍
19、前趙:高祖/光文帝劉淵、廢帝劉和、烈宗/昭武帝劉聰、隱帝劉璨、襄宗劉曜
20、後趙:高祖/明帝石勒、太祖/武帝石弘、正帝石虎、成帝石世、仁武帝石遵、興武帝石鑑、末帝石袛
21、前秦:高祖景明帝苻健、越厲王苻生、世祖/宣昭帝苻堅、哀平帝苻丕、太宗/高帝苻登、越厲王苻生
22、後秦:太祖/武昭皇帝姚萇、高祖/文桓皇帝姚興、末主姚泓
23、西秦:高祖/武元王乞伏乾歸、太祖/文昭王乞伏熾磐、厲武王乞伏暮末
24、前燕:高祖/武宣帝慕容皝、烈祖/景昭帝慕容雋、隱宗/幽帝慕容暐
25、後燕:世祖/成武皇帝慕容垂、烈宗/惠愍皇帝慕容寶、開封公慕容詳、趙王慕容麟、中宗/昭武皇帝慕容盛、高宗/昭文皇帝慕容熙、景宗/惠懿皇帝慕容雲
26、南燕:世宗/獻武帝慕容德、太祖/穆帝慕容納、文帝慕容超
27、北燕:太祖/文成皇帝馮跋、昭成皇帝馮弘
28、成漢:太宗/武帝李雄、哀帝李班、幽公李期、昭文帝李壽、歸義侯李勢
28、南朝宋:高祖/武皇帝劉裕、少帝劉義符、太祖/文皇帝劉義隆、廢帝劉劭(史稱「元凶」)、世祖/孝武皇帝劉駿、前廢帝劉子業、太宗/明皇帝劉彧、後廢帝劉昱、順皇帝劉準
29、南朝齊:太祖/高皇帝蕭道成、世祖/武皇帝蕭賾、前廢帝/鬱林王蕭昭業、後廢帝/海陵恭王蕭昭文、高宗/明皇帝蕭鸞、煬皇帝東昏侯蕭寶卷、和皇帝蕭寶融
30、南朝梁:高祖/武皇帝蕭衍、臨賀王蕭正德、太宗/簡文皇帝蕭綱、豫章王蕭棟武陵王蕭紀、世祖/孝元皇帝蕭繹、閔皇帝/貞陽侯蕭淵明、敬皇帝蕭方智、廢帝蕭莊
31、西樑:中宗宣皇帝蕭詧、世宗孝明皇帝蕭巋、惠宗孝靖皇帝蕭琮、蕭銑
32、南朝陳:高祖/武皇帝陳霸先、世祖/文皇帝陳蒨、廢帝陳伯宗、高宗/孝宣皇帝陳頊、長城煬公/後主陳叔寶
33、北朝北魏:太祖/道武皇帝拓跋珪、太宗/明元皇帝拓跋嗣、世祖/太武皇帝拓跋燾、南安隱王拓跋餘、高宗拓跋濬、顯祖/獻文皇帝拓跋弘、高祖/孝文皇帝元巨集、世宗/宣武皇帝元恪、肅宗元詡、殤皇帝元姑娘、幼主元釗、敬宗/孝莊皇帝元子攸、廢帝元曄、烈宗元恭、安定王元朗、顯宗/孝武皇帝/出皇帝元修
34、北朝東魏:孝靜皇帝元善見
35、北朝西魏:文皇帝元寶炬、廢帝元欽、恭皇帝元廓(拓跋廓)
36、北朝齊:*高祖/神武皇帝高歡、*世宗/文襄皇帝高澄、顯祖/文宣皇帝高洋、廢帝高殷、孝昭皇帝高演、世祖/武成皇帝高湛、後主高緯、安德王高延宗、幼主高恆
37、北朝周:*太祖/文皇帝宇文泰、孝閔皇帝宇文覺、世宗/明皇帝宇文毓、高祖/武皇帝宇文邕、宣皇帝宇文贇、靜皇帝宇文闡
38、隋朝:高祖/文皇帝楊堅、世祖/明皇帝/煬皇帝楊廣、恭皇帝楊侑、皇泰帝楊侗、秦王楊浩
39、唐朝:高祖李淵、太宗李世民、高宗李治、則天順聖皇后/則天大聖皇帝武曌/武則天(武周代唐)、中宗李顯、殤皇帝李重茂、睿宗李旦、玄宗李隆基、肅宗李亨、代宗李豫、德宗李適、順宗李誦、憲宗李純、穆宗李恆、敬宗李湛、文宗李昂、武宗李炎、宣宗李忱、懿宗李漼、僖宗李儇、昭宗李曄、景宗李柷
40、五代後梁:太祖 神武元聖孝皇帝朱溫(朱全忠、朱晃)、廢帝/郢王朱友圭、末帝朱友貞(朱友瑱、朱瑱、朱友鍠)
41、五代後唐:*太祖 武皇帝李克用、莊宗 光聖神閔孝皇帝李存勖、明宗 聖德和武欽孝皇帝李亶(李嗣源)、閔皇帝李從厚、末帝李從珂(本名王從珂)
42、五代後晉:高祖 聖文章武明德孝皇帝石敬瑭、出皇帝/少帝石重貴
43、五代後漢:高祖 睿文聖武昭肅孝皇帝劉暠(劉知遠)、隱皇帝劉承佑
44、五代後周:太祖 聖神恭肅文武孝皇帝郭威、世宗 睿武孝文皇帝柴榮、恭皇帝柴宗訓
45、遼朝:太祖 大聖大明神烈天皇帝耶律億(耶律阿保機)、太宗 孝武惠文皇帝耶律德光、世宗 孝和莊憲皇帝耶律阮、穆宗 孝安敬正皇帝耶律璟、景宗 孝成康靖皇帝耶律賢、聖宗 文武大孝宣皇帝耶律隆緒、興宗 神聖孝章皇帝耶律宗真、道宗 仁聖大孝文皇帝耶律洪基、恭宗 恭懷皇帝/天祚帝耶律延禧
46、北遼:宣宗 孝康皇帝耶律淳、德妃(蕭普賢女,為皇太后,稱制;期間遙奉耶律定為帝)、神宗(樑王)耶律雅裡、英宗耶律術烈
47、西遼:德宗耶律大石、感天皇后蕭塔不煙、仁宗耶律夷列、承天皇帝耶律普速完、末帝耶律直魯古、恭帝屈出律
48、北宋:太祖趙匡胤、太宗趙炅(趙匡義、趙光義)、真宗趙恆、仁宗趙禎、英宗趙曙、神宗趙頊、哲宗趙煦、徽宗趙佶、欽宗趙桓
49、南宋:高宗皇帝趙構、*簡宗皇帝趙旉、孝宗皇帝趙昚、光宗皇帝趙惇、寧宗皇帝趙擴、理宗皇帝趙昀、度宗皇帝趙禥、恭宗皇帝趙顯、端宗皇帝趙昰、懷宗皇帝趙昺
50、西夏:*太祖 神武皇帝李繼遷、*太宗 光聖皇帝李德明、景宗 武烈皇帝李元昊、毅宗 昭英皇帝李諒祚、惠宗 康靖皇帝李秉常、崇宗 聖文皇帝李乾順、仁宗 聖德皇帝李仁孝、桓宗 昭簡皇帝李純佑、襄宗 敬穆皇帝李安全神宗 英文皇帝李遵頊、獻宗 李德旺、末帝 李睍
51、金朝:太祖完顏旻(完顏阿骨打)、太宗完顏晟、熙宗完顏亶、廢帝/海陵煬王完顏亮、世宗完顏雍、章完顏璟、衛紹王完顏允濟、宣宗完顏珣、哀宗完顏守緒、昭宗完顏承麟
52、元朝:烈祖也速該、*太祖成吉思汗、*睿宗監國拖雷、*太宗窩闊臺、*定宗貴由、*憲宗蒙哥、世祖忽必烈、成宗鐵穆耳、武宗海山、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英宗碩德八剌、晉宗也孫鐵木兒、興宗阿刺吉
八、文宗圖帖睦爾、明宗和世琜、寧宗懿璘質班、惠宗妥懽帖睦爾、昭宗愛猷識理答臘
53、明朝:太祖朱元璋、惠宗朱允炆、成祖朱棣、仁宗朱高熾、宣宗朱瞻基、英宗朱祁鎮、代宗朱祁鈺、憲宗朱見深、孝宗朱祐樘、武宗朱厚照、世宗朱厚熜、穆宗朱載垕、神宗朱翊鈞、光宗朱常洛、熹宗朱由校、思宗朱由檢
54、南明:安宗 處天承道誠敬英哲纘文備武宣仁度孝簡皇帝朱由崧、紹宗 配天至道弘毅肅穆思文烈武敏仁廣孝襄皇帝朱聿鍵、文宗 貞天應道昭崇德毅寧文巨集武達仁閔孝節皇帝朱聿鐭、昭宗 應天推道敏毅恭儉**緯武禮仁克孝匡皇帝朱由榔
55、清朝:*太祖努爾哈赤、太宗皇太極、世祖福臨、聖祖玄燁、世宗胤禛、高宗弘曆、仁宗顒琰、宣宗旻寧、文宗奕詝、穆宗載淳、德宗載湉、廢帝溥儀、
2樓:匿名使用者
1.秦始皇(贏政)——中國的第一個皇帝
2.漢惠帝(劉盈)——來去匆匆,過眼雲煙
3.漢景帝(劉啟)——政績並不代表著其成功4.漢武帝(劉徹)——開天闢地的帝王
5.漢宣帝(劉詢)——中興之主
6.漢哀帝(劉欣)——「同志」皇帝
7.漢新帝(王莽)——奪權容易,守權難
8.漢光武帝(劉秀)——東漢王朝的開國皇帝9.漢明帝(劉莊)——東漢時期小有作為的皇帝10.漢章帝(劉炬)——「章草」皇帝
11.漢桓帝(劉志)——碌碌無為的皇帝
12.漢獻帝(劉協)——東漢最後一個皇帝
13.三國魏武帝(曹操)——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14.三國魏文帝(曹丕)——**、文壇雙峰並峙的皇帝15.三國蜀漢昭烈帝(劉備)——智慧與魅力並存的皇帝16.三國吳大帝(孫權)——智勇兼備的英雄17.西晉武帝(司馬炎)——西晉開國皇帝
18.西晉惠帝(司馬衷)——中國歷史上真正意義上的亡國之君19.東晉元帝(司馬睿)——東晉的第一代皇帝20.東晉孝武帝(司馬曜)——中國歷史上死得最窩囊的皇帝21.十六國漢光文帝(劉淵)——東晉十六國時期漢國開國皇帝22.十六國昭武帝(劉聰)——匈奴漢國第二代國君23.十六國前趙皇帝(劉曜)——神射手
24.十六國後趙高祖(石勒)——受漢文化影響較深的少數民族皇帝25.十六國後趙國太祖(石虎)——殘暴、偏激、猜疑26.十六國前秦宣昭帝(苻堅)——古代三位最傑出的皇帝之一27.南北朝宋武帝(劉裕)——南朝宋王朝建立者28.南北朝宋文帝(劉義隆)——有著雄圖大略的皇帝29.南北朝南齊高帝(蕭道成)——「魚鱗子」
30.南北朝齊廢帝(蕭寶卷)——歷史上最為昏庸、荒淫的皇帝31.南北朝梁武帝(蕭衍)——南朝皇帝中在位最久的皇帝32.南北朝北魏孝文帝(拓跋巨集)——鮮卑驕子33.南北朝北齊文宣帝(高洋)——歷史上最癲狂的皇帝34.隋文帝(楊堅)——歷史上有名的「懼內」皇帝35.隋煬帝(楊廣)——中國歷史上名聲最差的皇帝36.唐高祖(李淵)——大唐帝國的奠基人
37.唐太宗(李世民)一一明君的典範
38.唐高宗(李治)——懦弱的皇帝
39.唐中宗(李顯)——被3個女人左右的皇帝40.唐睿宗(李旦)——兩次即位繼承大統的皇帝41.武周聖神皇帝(武則天)——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42.唐玄宗(李隆基)——**皇帝
43.唐肅宗(李亨)——兩耳不聞窗外事
44.唐代宗(李豫)——唐朝歷史上第一個以長子身份即位的皇帝45.唐德宗(李適)——飽嘗戰火的洗禮和考驗46.唐順宗(李誦)——進入太上皇角色最快的皇帝47.唐憲宗(李純)——中興之主
48.唐穆宗(李恆)——縱情享樂終其一生
49.五代十國後梁太祖(朱晃)——五代時期的第一個皇帝50.五代十國後唐莊宗(李存勖)——喜歡唱戲的皇帝51.五代十國後晉高祖(石敬瑭)——五代時後晉王朝的建立者52.五代十國後晉出帝(石重貴)——善始未能善終53.五代十國後漢高祖(劉禺)——後漢王朝的開國皇帝54.五代十國後周太祖(郭威)——五代時期後周的建立者55.五代十國後周世宗(柴榮)——五代十國時期最有作為的帝王56.五代十國吳武帝(楊行密)——五代十國時期吳國的建立者57.五代十國南唐烈祖(李界)——後廢吳主自立,建立南唐58.五代十國南唐後主(李煜)——亡國之後成詞宗59.五代十國吳越武肅王(錢鎦)——「海龍王」
60.五代十國前蜀高祖(王建)——前蜀國的建立者61.宋太祖(趙匡胤)——北宋王朝的建立者62.宋真宗(趙恆)——信小人、遠賢臣
63.宋仁宗(趙禎)——兩宋時期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64.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契丹民族的英雄65.遼太宗(耶律德光)——使契丹走向強盛的人66.遼穆宗(耶律琛)——「睡王」皇帝
67.遼景宗(耶律賢)——遼朝皇帝中比較有作為的皇帝68.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女真族的民族英雄69.西夏景宗(李元吳)——中國西夏第一位皇帝70.元太祖(鐵木真)——一代天驕
71.元太宗(窩闊臺)——蒙古帝國第二任可汗72.元世祖(忽必烈)——大元帝國的締造者73.元成宗(鐵穆耳)——守成之君
74.明太祖(朱元璋)——布衣天子
75.明惠帝(朱允墳)——帝王之旅四年告終76.明成祖(朱棣)——馬上天子
77.明仁宗(朱高熾)——一個平庸老實人
78.明宣宗(朱瞻基)——蟋蟀天子
79.明英宗(朱祁鎮)——玩童皇帝
80.明代宗(朱祁鈺)——「代替他人當皇帝」
81.明憲宗(朱見深)——糊塗皇帝
82.明武宗(朱厚照)——頑童皇帝
83.明世宗(朱厚熄)——近支即位,承大統84.明穆宗(朱載重)——平平淡淡才是真
85.明神宗(朱翊鈞)——一代英主卻揹負千古罵名86.明光宗(朱常洛)——賦予傳奇色彩的皇帝87.明熹宗(朱由校)——木匠皇帝
88.明思宗(朱由檢)——歷史劇中的悲劇人物89.清太祖(努爾哈赤)——開疆擴土、驍勇善戰的英雄90.清太宗(皇太極)——血腥人生 91.清世祖(順治)——清人關後的第一位皇帝
92.清聖祖(康熙)——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93.清世宗(雍正)——一位撲朔迷離的皇帝94.清高宗(乾隆)——歷史上有名的風流天子95.清仁宗(嘉慶)——勵精圖治卻未能扭轉歷史96.清宣宗(道光)——滿清唯一的以嫡長子身份即位的帝王97.清文宗(咸豐)——有重整江山之心,卻無回天之力98.清穆宗(同治)——傀儡皇帝
99.清德宗(光緒)——清朝第一位非皇子人選而繼承大統的皇帝100.末代皇帝(宣統)——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皇帝
中國皇帝的排列順序,中國古代的皇帝 排列順序
歷史老師告訴你 這個工程浩大,沒法在這裡解決。建議你去看看 現代漢語詞典 它後面有詳細的朝代,皇帝系譜。中國古代的皇帝 排列順序 夏據傳禹曾受卦於夏伯,因用以稱其政權為夏 另據歷史學家范文瀾先生說,禹的兒子啟西遷大夏 山西南部汾澮一帶 後,才稱 夏 商相傳商 今河南商丘南 的始祖契曾幫助禹治水有功而...
清朝歷代皇帝期順序,清朝歷代皇帝的排列順序
清太祖 努爾哈赤 清太祖,名愛新覺羅 努爾哈赤 公元1559 1626年 滿族人,在位11年。清太宗,名愛新覺羅 皇太極,公元1592 1643年 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八子。太祖死,他被推舉為汗。在位17年 清世祖,名愛新覺羅 福臨 公元1638 1661年 太宗皇太極第九子。皇太極病死後繼位。在位18...
求中國所有朝代,時間 和帝王順序
中國朝代順序表 時間表 朝代起訖年代都城今地開國皇帝詳細介紹夏約前2070 1600年安邑山西夏縣禹夏朝歷史 商 約前1600 1046年 亳河南商丘湯商朝歷史 周西周約前1046 771年 鎬京陝西西安周文王姬發西周歷史 東周前770 256年洛邑河南洛陽周平王姬宜臼東周歷史 春秋前770 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