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年農曆的正月十五日,春節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
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
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這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閤家團聚、同慶佳節,其樂融融。
元宵節也稱燈節,元宵燃燈的風俗起自漢朝,到了唐代,賞燈活動更加興盛,皇宮裡、街道上處處掛燈,還要建立高大的燈輪、燈樓和燈樹,唐朝大詩人盧照鄰曾在《十五夜觀燈》中這樣描述元宵節燃燈的盛況「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宋代更重視元宵節,賞燈活動更加熱鬧,賞燈活動要進行5天,燈的樣式也更豐富。明代要連續賞燈10天,這是中國最長的燈節了。清代賞燈活動雖然只有3天,但是賞燈活動規模很大,盛況空前,除燃燈之外,還放煙花助興。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後增的一項活動,出現在宋朝。南宋時,首都臨安每逢元宵節時制迷,猜謎的人眾多。開始時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
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
民間過元宵節吃元宵的習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實心,或帶餡。餡有豆沙、白糖、山楂、各類果料等,食用時煮、煎、蒸、炸皆可。
起初,人們把這種食物叫「浮圓子」,後來又叫「湯糰」或「湯圓」,這些名稱「團圓」字音相近,取團圓之意,象徵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人們也以此懷念離別的親人,寄託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
一些地方的元宵節還有「走百病」的習俗,又稱「烤百病」「散百病」,參與者多為婦女,他們結伴而行或走牆邊,或過橋,走郊外,目的是驅病除災。
隨著時間的推移,元宵節的活動越來越多,不少地方節慶時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傳統民俗表演。這個傳承已有兩千多年的傳統節日,不僅盛行於海峽兩岸,就是在海外華人的聚居區也年年歡慶不衰。
中秋 安徽:兒童以磚瓦堆一中空寶塔
安徽省婺源中秋節,兒童以磚瓦堆一中空寶塔。塔上掛以帳幔匾額等裝飾品,又置一桌於塔前,陳設各種敬「塔神」的器具。夜間則內外都點上燈燭。
績溪中秋兒童打中秋炮。中秋炮是以稻草紮成髮辮狀,浸溼後再拿起來向石上打擊,使發出巨響並有遊火龍的風俗。火龍是以稱草紮成的龍,身上插有香柱。
遊火龍時有鑼鼓隊同行,遊遍各村後再送至河中。
廣東潮汕:中秋節吃芋頭
廣東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習俗,主要是婦女和小孩,有「男不圓月,女不祭灶」的俗諺。晚上,皓月初升,婦女們便在院子裡、陽臺上設案當空禱拜。銀燭高燃,香菸繚繞,桌上還擺滿佳果和餅食作為祭禮。
當地還有中秋吃芋頭的習慣,潮汕有俗諺:「河溪對嘴,芋仔食到」。八月間,正是芋的收成時節,農民都習慣以芋頭來祭拜祖先。
這固然與農事有關,但民間還有一則流傳廣泛的傳說:2023年,蒙古貴族滅了南宋,建立元朝,對漢人進行了殘酷的統治。馬發據守潮州抗元,城破後,百姓慘遭**。
為了不忘胡人統治之苦,後人就取芋頭與「胡頭」諧音,且形似人頭,以此來祭奠祖先,歷代相傳,至今猶存
北京:十五月圓時設月光馬於庭
八月十三日至十五日為中秋節,俗呼為八月節。街市繁盛,果攤泥兔攤所在皆是。十五月圓時設月光馬於庭,供以瓜果、月餅、毛豆枝、雞冠花、蘿蔔、藕、西瓜等品,唯供月時男子多不叩拜,諺雲:
「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供月畢,家人團坐,飲酒賞月,謂之「團圓節」。又將祭月之月餅按人數切塊分食,謂之「團圓餅」。
老北京,中秋要放三天假。十三到十五日,學生也不上課。而所謂「泥兔攤」,就是賣兔兒爺的。
前十年,北京中秋還有兔爺賣。現在很少見了。似乎只在春節廟會上見過。
中秋節祭的就是這隻月亮裡的兔子。兔爺是泥做的,兔首人身,披甲冑,插護背旗,臉貼金泥,身施彩繪,或坐或立,或搗杵或騎獸,豎著兩隻大耳朵,亦謔亦諧。有曲為證"莫提舊債萬愁刪,忘卻時光心自閒。
瞥眼忽驚佳節近,滿街掙擺兔兒山"。過中秋,家裡擺個兔爺像,確實很有氣氛。
春節 除夕這一天對華人來說是極為重要的。這一天人們準備除舊迎新,吃團圓飯。在古代的中國,一些監獄**甚至放囚犯回家與家人團圓過年,由此可見"團年飯"對古代中國人是何等的重要。
家庭是華人社會的基石,一年一度的團年飯充分表現出華族家庭成員的互敬互愛,這種互敬互愛使一家人之間的關係更為緊密。家人的團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與滿足,老人家眼看兒孫滿堂,一家大小共敘天倫,過去的關懷與撫養子女所付出的心血總算沒有白費,這是何等的幸福。而年輕一輩,也正可以藉此機會向父母的養育之恩表達感激之情。
孩子們在玩耍放爆竹的時候,也正是主婦們在廚房裡最忙碌的時刻,年菜都在前幾天做好了,而年夜飯總要在年三十當天掌廚做出來。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餃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來。這時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著剁肉、切菜。
此時,家家戶戶傳出的砧板聲,大街小巷傳出的爆竹聲,小店鋪子傳出的"劈劈啪啪"的算盤聲和抑揚頓挫的報帳聲,再夾雜著處處的說笑聲,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織成除夕歡快的樂章。
說到除夕的刀砧聲,鄧雲鄉撰寫的《燕京鄉土記》卻記載著除夕一個十分淒涼的故事:舊社會窮人生活困難,三十晚上是個關。有戶人家,丈夫到三十晚上很晚了尚未拿錢歸來,"家中瓶粟早罄,年貨毫無。
女人在家哄睡了孩子,一籌莫展,聽得鄰家的砧板聲,痛苦到極點,不知丈夫能否拿點錢或東西回來,不知明天這個年如何過,又怕自己家中沒有砧板聲惹人笑,便拿刀斬空砧板,一邊噔噔地斬,一邊眼淚潸潸地落……,這個故事讓人聽了.確實心酸。
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闔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心頭的充實感真是難以言喻。人們既是享受滿桌的佳餚盛饌,也是享受那份快樂的氣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熱炒、點心,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
火鍋沸煮,熱氣騰騰,溫馨撩人,說明紅紅火火;"魚"和"餘"諧音,是象徵"吉慶有餘",也喻示"年年有餘"。還有蘿蔔俗稱菜頭,祝願有好彩頭;龍蝦、爆魚等煎炸食物,預祝家運興旺如"烈火烹油"。最後多為一道甜食,祝福往後的日子甜甜蜜蜜,這天,即使不會喝酒的,也多少喝一點。
古代,過年喝酒,非常注意酒的品質,有些酒現在已經沒有了,只留下許多動人的酒名,如"葡萄醅"、"蘭尾酒"、"宜春酒"、"梅花酒"、"桃花酒"、"屠蘇酒"等等。在這些酒中間,流傳最久、最普遍的,還是屠蘇酒。但是屠蘇酒的名稱是如何來的?
又是用什麼製作的?從來傳說不一。
屠蘇是一種草名,也有人說,屠蘇是古代的一種房尾因為在這種房子裡釀的酒,所以稱為屠蘇酒。據說屠蘇酒是漢末名醫華佗創制而成的,其配方為大黃、白朮、桂枝、防風、花椒、烏頭、附子等中藥入酒中浸製而成。這種藥具有益氣溫陽、祛風散寒、避除疫癧之邪的功效。
後由唐代名醫孫思邈流傳開來的。孫思邈每年臘月,總是要分送給眾鄰鄉親一包藥,告訴大家以藥泡酒,除夕進飲,可以預防瘟疫。孫思邈還將自己的屋子起名為"屠蘇屋"。
以後,經過歷代相傳,飲屠蘇酒便成為過年的風俗。古時飲屠蘇酒,方法很別緻。一般人飲酒,總是從年長者飲起;但是飲屠蘇酒卻正好相反,是從最年少的飲起。
也就是說閤家歡聚喝飲屠蘇酒時,先從年少的小兒開始,年紀較長的在後,逐人飲少許。宋朝文學家蘇轍的《除日》詩道:"年年最後飲屠蘇,不覺年來七十餘。
"說的就是這種風俗。有人不明白這種習慣的意義,董勳解釋說:"少者得歲,故賀之;老者失歲,故罰之。
"這種風俗在宋朝仍很盛行,如蘇軾在《除夜野宿常州城外》詩中說:"但把窮愁博長健,不辭最後飲屠蘇。"蘇軾晚年雖然窮困潦倒,但精神卻很樂觀,他認為只要身體健康,雖然年老也不在意,最後罰飲屠蘇酒自然不必推辭。
這種別開生面的飲酒次序,在古代每每令人產生種種感慨,所以給人留有深刻的印象。直至清代,這一習俗仍不衰。今天人們雖已不再大規模盛行此俗,但在節日或平時飲用這些藥酒的習俗仍然存在。
年夜飯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餃子、餛飩、長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講究。北方人過年習慣吃餃子,是取新舊交替"更歲交子"的意思。又因為白麵餃子形狀像銀元寶,一盆盆端上桌象徵著"新年大發財,元寶滾進來"之意。
有的包餃子時,還把幾枚沸水消毒後的硬幣包進去,說是誰先吃著了,就能多掙錢。吃餃子的習俗,是從漢朝傳下來的。相傳,醫聖張仲景在寒冬臘月,看到窮人的耳朵被凍爛了,便製作了一種"祛寒嬌耳湯"給窮人治凍傷。
他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溫熱的藥材,用麵皮包成耳朵樣子的"嬌耳",下鍋煮熟,分給窮人吃,人們吃後,覺得渾身變暖,兩耳發熱。以後,人們仿效著做,一直流傳到今天。新年吃餛飩,是取其開初之意。
傳說世界生成以前是混沌狀態,盤古開天闢地,才有了宇宙四方,長面,也叫長壽麵。新年吃麵,是預祝壽長百年。
2樓:匿名使用者
7月14日是法國國慶日。當晚,巴黎埃菲爾鐵塔腳下的戰神廣場可謂人山人海。已進入夏季長假的法國人或三五成群,或全家出動,在廣場上自由自在地享受著戶外野餐的樂趣。
一些外國遊客深受感染,索性買些快餐,也在草坪上席地而坐,悠然自得。
世界各國的主要風俗禮儀有哪些
3樓:膽幻和
新加坡人注重禮節,很少公開表露幽默感。
在與新加坡人交流時,不要涉及政治和宗教問題。
沙烏地阿拉伯人非常講究禮儀,見面時,先互相問候,說「你好」,然後握手並說「身體好」。
與沙烏地阿拉伯人交談時,不要過度讚美他所持有的物品,否則他會立刻送給你,而不接受則是非常失禮的。
德國人矜持、勤奮、沉隱、做事講究效率,作風嚴謹,被認為近乎刻板。
與德國人交談時,選擇鄉村風光、汽車、體育動運等話題較為合適,而宗教與黨派之爭的話題要避免。
俄羅斯人素以熱情、豪放著稱於世,組織紀律性強,喜歡統一行動。
與俄羅斯人交談時,政治矛盾、經濟難題、宗教矛盾、民族糾紛等都應避免。
芬蘭人性格內斂,行事低調,堅忍頑強,堅定地維護自己的傳統文化。
芬蘭人在與別人講話時,習慣保持一定的距離。
捷克人講究風度和儀態,厭惡舉止輕浮的人。
他們喜歡談論體育運動,不喜歡談***問題和家庭瑣事。
美國人性格外露、坦率、真誠、熱情、自信,辦事比較乾脆利落。
在與美國人交談時,體育運動、商業運作和家庭生活等是恰當的話題。
墨西哥人熱情、友好而隨和。
在與墨西哥人交談時,選擇墨西哥悠久的歷史文化和藝術方面的話題是恰當的,不宜過多談論移民之類的問題。
非洲各國由於國情、民族、地域的不同,在民族習俗和社會風貌上差異較大。
舉例來說,埃及人正直、熱情、好客,對自己國家古老的文明引以為豪,與之交談時,應迴避中東政治的話題;南非經濟發達,種族較為分化,與南非人交談時,種族政策和社會政策是不合時宜的話題,而體育運動、自然風光、礦產資源等話題較為合適。
中國民族眾多,在飲食、著裝、禁忌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異。
就飲食而言,藏族飲食以牛、羊肉為主,喜飲青稞酒、酥油茶和奶茶;蒙古族喜食奶與肉,烤全羊久負盛名;朝鮮族飲食注重節令,菜餚多有滋補和醫療功用等。
在著裝上,旗袍是滿族女子的典型服裝,滿族入關後,更發展成為中國婦女的傳統服裝;苗族服飾達一百三十多種,享譽世界……共同構築了多姿多彩的中華民族服飾文化。
另外,很多民族都有自己的禁忌。如:回族忌食豬肉,忌說「殺」,而說「宰」,忌說「肥」,而說「壯」,忌說「肉」,而說「菜」;朝鮮族忌諱人稱「鮮族」;等等。
尊重各民族的宗教、文化習俗,有利於彼此間更好地交往。
誰知道禮儀的成語要誰知道禮儀的成語要20個
讓禮一寸,得禮一尺 解釋 比喻以禮相讓,事雖微而獲益必大。等禮相亢 解釋 猶言分庭抗禮。以平等之禮相待。言之有禮 說的話有道理。通書達禮 謂通詩書,懂禮儀。識禮知書 懂得禮儀,熟知詩書。詩禮傳家 謂以儒家經典及其道德規範世代相傳。三茶六禮 猶言明媒正娶。我國舊時習俗,娶妻多用茶為聘禮,所以女子受聘稱...
全國各地的特產,誰知道全國各地的特產有哪些?
河北張家口蔚縣特產 木瓜杏幹 開口杏核 五香豆腐乾 雜糧糊糊面 蔚州貢米 胡麻油 黃米麵等等。誰知道全國各地的特產有哪些?潮州的特產最多了,有空到潮州來玩哦,潮州有很多水果,比如枇杷,楊梅,李子,芒果,番石榴。還有很多小吃,潮州牛肉丸,牛筋丸,豬腸脹糯米,各式各樣的果,老香黃,老藥桔,黃皮鼓。等等,...
誰知道這些商務禮儀的答案?商務禮儀知識問答題及答案
我看到有人了,感覺不是很準確,起碼有些題目我可以確定錯了。你是要考現代商務禮儀嗎?跟我們的複習題好像。判斷題。1 享用自助餐時,應遵守的基本原則是 多次少取 還要注意不要圍在餐檯邊進食。對。2 用西餐時,吃蔬菜都要用刀 叉取食,不能用手取食。對。3 用西餐吃全魚時,吃完魚的上層,可以翻身再吃。錯。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