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外國人常說,沒去過長城與故宮,就等於沒來過中國;有中國人說,如果不瞭解春秋戰國歷史,就不算真正的炎黃子孫。之所以發出這樣的感慨,是因為我們的中華文化成形於並且膨脹於歷時550年的春秋戰國。
翻翻我們的書本,一鼓作氣、不自量力、老馬識途、假道伐虢、退避三舍、一鳴驚人、臥薪嚐膽、圍魏救趙、紙上談兵、負荊請罪、竊符救趙、毛遂自薦、脣亡齒寒、遠交近攻、狐假虎威、畫蛇添足……這些膾炙人口的成語,都是出自春秋戰國時期。有人說,中國三分之二的成語,出自春秋戰國。雖然言過其實,但可以說,我們讀歷史,講文化,如果不瞭解春秋戰國,那麼一切都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春秋時代的特色,概括起來就兩個字,一個是「亂」,一個是「霸」。周天子對天下失控,所以就會「亂」。正因為「亂」,所以需要「霸」來維持秩序。
但正因為大家都想要「霸」,所以你方唱罷我登場,城頭變換諸侯旗。霸中有亂,亂中有霸,亂得精彩紛呈,霸得波瀾壯闊。
戰國時代的特色,概括起來也是兩件事,一個是「你爭我戰」,一個是「變法求賢」。從春秋到戰國,戰爭規模越來越大,從幾千、幾萬人到幾萬、幾十萬人。戰得恢巨集,爭得驚人。
黃河水,浪淘沙。當弱小諸侯被一個個淘汰時,有見識的諸侯國便開始革新變法,由弱變強,由小強到大強;便開始求賢用賢,由敗轉勝,由小勝到大勝。因為有「你爭我戰」,所以才有「變法求賢」;因為有「變法求賢」,所以勝利理所當然、失敗也理所應該。
因為有「你爭我戰」、「變法求賢」,所以有「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儒家、道家、法家、墨家……這些形成於春秋末和戰國時的不同流派爭芳鬥豔、各顯其能。到底何種觀點最適宜?
何種思想被推廣?春秋戰國的舞臺一一檢驗。
如何自立,如何求強?如何避禍,如何消災?春秋戰國時期有著許許多多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
這些辦法,對任何時代的人們處世、立業,都有很強的指導意義。春秋戰國時期,折射出的仁、義、信精神,閃爍出的禮、智、勇光芒,為萬世稱道,從某種角度說,更為今人所慚愧。
正因為此,歷經數年,作者撰寫了長篇歷史紀實**《春秋戰國》。它以《左傳》、《國語》、《史記》、《戰國策》和當今考古發現為素材,並借鑑了《東周列國志》和一些民間傳說情節,經反覆查驗、構思,創作、撰寫而成。相比同類歷史**,本書除了是正統的、唯美的、完整敘述春秋戰國主要事件的歷史**外,還有以下幾項特點:
一是注重內涵。作者是《讀者》雜誌簽約作家,寫小品文20餘年,有一股嚴謹、求實的精神,現今把這部百萬字長篇**當成了千字小品文來寫,在注重觀賞性的基礎上,更加註重藝術性、思想性。在注重內涵的基礎上,同時注重可讀性。
撰寫本書時不像一些娛樂性**盲目、任性和隨意,而是努力將這部書寫成精品、力作和佳篇。
二是注重史實。作者是山東的一名文化工作者,這些年先後到過河南、湖北、湖南、陝西、山西、浙江、重慶、江蘇、安徽、甘肅、內蒙、寧夏、江西、福建、河北、上海、天津、北京等地,認真參觀那兒的博物館,領略當地的山水和風情,努力讓本書所涉及的人物形象、歷史情節、人文地理、風土人情基本符合史實。在注重史實的基礎上,更加註重精彩。
春秋戰國時期的故事很多,本書只留下精髓,放棄一切平淡和低俗。
三是注重邏輯。作者曾被評為《演講與口才》雜誌創刊20週年最優秀作者,寫過數百篇演講口才、做人處世、組織行為、**風雲類的文章,而春秋戰國時期的思想、智慧恰恰是集中體現在這些方面。作者在處理故事情節、構思人物對話時,不是海闊天空、恣意而為,而是讓其合情合理並且新穎獨到。
在注重邏輯的基礎上,特別注重流暢。把一部時跨500餘年的歷史寫成一部系統**,確實有點兒難度。為此作者動了很多腦筋,讓一個個諸侯國都有了各自鮮明特色,讓君主、政客、將軍、說客、刺客、壯士、美女、平民、少兒等一個個歷史人物出場簡短而且有力。
整部**,沒有生拼硬湊,而是一環緊扣一環,段與段緊密相接,看了這段想看下一段。
撰寫長篇史實**《春秋戰國》的指導思想是:在尊重歷史、交代清楚的基礎上,方便今人閱讀和理解。所以在人名處理上,按今人習慣,姓加名或氏加名,如「姜小白」,而不是古書中出現的「小白」。
在人名處理上,還尊重今人熟悉的稱呼,如姜小白做了國君後,本**改用「齊桓公」這個人物稱謂。雖然「齊桓公」是其逝後諡號,但依照當今流行文法,使用「齊桓公」。不過在**的人物對話中,齊桓公生前,不出現「齊桓公」,在其逝後才在人物對話中出現「齊桓公」。
2樓:初級提問者
典故在這裡
《左傳·隱公十一年》載有這樣一段歷史故事:
春秋時期,在如今河南省境內有兩個諸侯國,一個是鄭國,一個是息國。公元前712年,有一次發生了爭執,息國的國君不採取談判協商解決爭端的態度,卻貿然出兵,向鄭國發動了戰爭。這兩個諸侯國雖然都很小;但息國的人力與物力比鄭國要少得多,軍力也要弱得多。
鄭國被迫應戰,同敵人廝殺,戰爭自然以息國的失敗而告終。事後,一些有見識的人分析,說道:「息國犯了**韙,所以要失敗,而且,恐怕息國快要滅亡了。
」——不韙,即「不對」或「不是」,也就是錯誤的意思。有句成語叫做「甘冒不韙」或「冒天下之大不韙」,就是說:明知不對,還是硬幹,是自已心甘情願犯錯誤,犯天下最大的錯誤。
當時人們說的息國所犯「**韙」是哪五條呢?根據《左傳》記載,就是:「不度德,不量力,不親親,不徵詞,不察有罪。
」意思是:不估計自己的威德是否比對方高,不衡量自己的力量是否比對方強,兩國國君出於同姓、本是親屬而不親愛,對雙方爭執的言詞不分析是非曲直,不認識自己的錯誤。又說:
「犯**韙,而以伐人,是以知息之將亡也。」意思是:犯了這五條錯誤,還要出師征伐別國,由此可以看出息國快要滅亡了。
果然,不久息國被楚國攻滅。[1]
這個故事,說息國所犯「**韙」之一的「不量力」,即成語「不自量」的出處。
唐代詩人韓愈在《調張籍》一詩中,開頭幾句說:「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不知群兒愚,那用故謗傷!
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這幾句詩的意思是:李白、杜甫的詩文頂天立地地存在著,猶如萬丈光芒(照耀了詩壇)不可泯滅。
沒想到一群無知的人竟然這樣愚蠢,藉故設法對他們進行毀謗。就象那螞蟻企圖去搖撼大樹,太可笑不自量力了。這六句詩很有名,常為後人所引用。
韓愈在這裡,對李杜的詩歌成就作了極高的評價,同時對詆譭李杜的輕薄後生給予了辛辣的譏斥。
成語「不自量力」便是從「不量力」和「不自量」兩種說法演化而來的,同時又都可單獨使用,又作「自不量力」,意思都是自己不估量一下自己的力量,人們多用來諷刺那種自高自大,不量力行事的人。
成語「冒天下之大不韙」則是從故事中「犯**韙(wěi)而以伐人」擴充套件變化而來。冒:犯,不顧。
天下:普天之下,泛指全世界。大不韙:
最大的不是。意思是犯了天下最大的錯誤,現 在多用以指公然不顧全世界人民的反對而幹壞事。
春秋時期,實力弱小的息國對鄭國發動戰爭,結果被打敗。分析人士認為自不量力的息國一定會被消滅,因為息國國君不考慮自己的德行,不正確分析敵我雙方的力量,分不清敵人與朋友,不團結鄰國,結果沒過多久息國果真被楚國消滅。
春秋戰國讀後感,500字
3樓:晴雲茶煙
外國人常說,沒去過長城與故宮,就等於沒來過中國;有中國人說,如果不瞭解春秋戰國歷史,就不算真正的炎黃子孫。之所以發出這樣的感慨,是因為我們的中華文化成形於並且膨脹於歷時550年的春秋戰國。
翻翻我們的書本,一鼓作氣、不自量力、老馬識途、假道伐虢、退避三舍、一鳴驚人、臥薪嚐膽、圍魏救趙、紙上談兵、負荊請罪、竊符救趙、毛遂自薦、脣亡齒寒、遠交近攻、狐假虎威、畫蛇添足……這些膾炙人口的成語,都是出自春秋戰國時期。有人說,中國三分之二的成語,出自春秋戰國。雖然言過其實,但可以說,我們讀歷史,講文化,如果不瞭解春秋戰國,那麼一切都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春秋時代的特色,概括起來就兩個字,一個是「亂」,一個是「霸」。周天子對天下失控,所以就會「亂」。正因為「亂」,所以需要「霸」來維持秩序。
但正因為大家都想要「霸」,所以你方唱罷我登場,城頭變換諸侯旗。霸中有亂,亂中有霸,亂得精彩紛呈,霸得波瀾壯闊。
戰國時代的特色,概括起來也是兩件事,一個是「你爭我戰」,一個是「變法求賢」。從春秋到戰國,戰爭規模越來越大,從幾千、幾萬人到幾萬、幾十萬人。戰得恢巨集,爭得驚人。
黃河水,浪淘沙。當弱小諸侯被一個個淘汰時,有見識的諸侯國便開始革新變法,由弱變強,由小強到大強;便開始求賢用賢,由敗轉勝,由小勝到大勝。因為有「你爭我戰」,所以才有「變法求賢」;因為有「變法求賢」,所以勝利理所當然、失敗也理所應該。
因為有「你爭我戰」、「變法求賢」,所以有「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儒家、道家、法家、墨家……這些形成於春秋末和戰國時的不同流派爭芳鬥豔、各顯其能。到底何種觀點最適宜?
何種思想被推廣?春秋戰國的舞臺一一檢驗。
如何自立,如何求強?如何避禍,如何消災?春秋戰國時期有著許許多多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
這些辦法,對任何時代的人們處世、立業,都有很強的指導意義。春秋戰國時期,折射出的仁、義、信精神,閃爍出的禮、智、勇光芒,為萬世稱道,從某種角度說,更為今人所慚愧。
正因為此,歷經數年,作者撰寫了長篇歷史紀實**《春秋戰國》。它以《左傳》、《國語》、《史記》、《戰國策》和當今考古發現為素材,並借鑑了《東周列國志》和一些民間傳說情節,經反覆查驗、構思,創作、撰寫而成。相比同類歷史**,本書除了是正統的、唯美的、完整敘述春秋戰國主要事件的歷史**外,還有以下幾項特點:
一是注重內涵。作者是《讀者》雜誌簽約作家,寫小品文20餘年,有一股嚴謹、求實的精神,現今把這部百萬字長篇**當成了千字小品文來寫,在注重觀賞性的基礎上,更加註重藝術性、思想性。在注重內涵的基礎上,同時注重可讀性。
撰寫本書時不像一些娛樂性**盲目、任性和隨意,而是努力將這部書寫成精品、力作和佳篇。
二是注重史實。作者是山東的一名文化工作者,這些年先後到過河南、湖北、湖南、陝西、山西、浙江、重慶、江蘇、安徽、甘肅、內蒙、寧夏、江西、福建、河北、上海、天津、北京等地,認真參觀那兒的博物館,領略當地的山水和風情,努力讓本書所涉及的人物形象、歷史情節、人文地理、風土人情基本符合史實。在注重史實的基礎上,更加註重精彩。
春秋戰國時期的故事很多,本書只留下精髓,放棄一切平淡和低俗。
三是注重邏輯。作者曾被評為《演講與口才》雜誌創刊20週年最優秀作者,寫過數百篇演講口才、做人處世、組織行為、**風雲類的文章,而春秋戰國時期的思想、智慧恰恰是集中體現在這些方面。作者在處理故事情節、構思人物對話時,不是海闊天空、恣意而為,而是讓其合情合理並且新穎獨到。
在注重邏輯的基礎上,特別注重流暢。把一部時跨500餘年的歷史寫成一部系統**,確實有點兒難度。為此作者動了很多腦筋,讓一個個諸侯國都有了各自鮮明特色,讓君主、政客、將軍、說客、刺客、壯士、美女、平民、少兒等一個個歷史人物出場簡短而且有力。
整部**,沒有生拼硬湊,而是一環緊扣一環,段與段緊密相接,看了這段想看下一段。
撰寫長篇史實**《春秋戰國》的指導思想是:在尊重歷史、交代清楚的基礎上,方便今人閱讀和理解。所以在人名處理上,按今人習慣,姓加名或氏加名,如「姜小白」,而不是古書中出現的「小白」。
在人名處理上,還尊重今人熟悉的稱呼,如姜小白做了國君後,本**改用「齊桓公」這個人物稱謂。雖然「齊桓公」是其逝後諡號,但依照當今流行文法,使用「齊桓公」。不過在**的人物對話中,齊桓公生前,不出現「齊桓公」,在其逝後才在人物對話中出現「齊桓公」。
春秋時期是指什麼時期?春秋時期是指哪個時間段?
春秋戰國主要指東周時期。當時的春秋戰國是歷史上比較特殊的一個時期,因為當時的時代經歷了百家爭鳴 人才輩出的文學發展歷程,也經歷了諸侯並立帶來的社會大動盪和大發展。說到這個時代的特殊性,其實還有一點大家容易混淆的,那就是春秋戰國其實是兩個概念,兩者之間的分割界限較為模糊,春秋轉入戰國的時間過度地十分自...
誰在春秋時期成為霸主,誰在春秋時期成為第一個霸主
齊桓公。齊桓公 前643年10月7日 姜姓,呂氏,名小白,春秋五霸之首,上古五霸之一,與晉文公並稱 齊桓晉文 公元前685 前643年在位,春秋時齊國第十五位國君。齊桓公是姜太公呂尚的第十二代孫,齊僖公第三子 齊襄公之幼弟,其母為衛國人。在齊僖公長子齊襄公和僖公侄子公孫無知相繼死於齊國內亂後,公子小...
春秋時期問鼎中原了是哪吧主,春秋時期問鼎中原了是哪一個吧主
應該是楚莊王。見宣公三年 楚子伐陸渾之戎,遂至於洛,觀兵於周疆。定王使王孫滿 勞楚子。楚子問鼎之大小輕重焉。結果王孫滿回答 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遠方圖物,貢金九牧,鑄鼎象物,百物而為之備,使民知神 奸。故民入川澤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兩,莫能逢之,用能協於上下以承天休。桀有昏德,鼎遷於商,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