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在《野草》的二十四篇文章中,有七篇都是這樣開頭的:「我夢見自己……」其他的,也多是在或幻象或回憶中延展,或在「睡到不知時候的時候」開啟。可見,先生創作《野草》的靈感,**於埋藏在靈魂深處的、最底層的思想感情。
可以想象,在創作過程中,他始終壓抑著自己的情感,儘量保持頭腦的冷靜和內心的平靜。這些,我們從《我的失戀》、《好的故事》、《一覺》等文章中不難看出。也有幾篇,如《立論》、《聰明人和傻子和奴才》,乍看之下,它們似乎是平淡的,沒有任何感**彩的,表達方式也多是直截了當的敘述。
然而平淡背後卻隱藏著一些激烈的、「蠢蠢欲動」的東西,仍然可以感到一種嘲諷與無奈混雜在一起的感情,並且分明是在肆意地抒情。也有時,先生心底的激情和怒火達到了無法剋制的程度,於是也有了《復仇》、《死火》和《死後》。通過以上這篇**的議論、分析及證明,我們可以得到這樣一個結論:
魯迅先生是一個外剛內柔的人。他有著超乎常人的品性和意志,嚴峻而冷酷,他的敢於鬥爭和善於鬥爭使他成為一個受萬眾崇敬甚至信仰的先行者和戰士。然而,在這種鋒芒的背後,掩藏著一個偉人的柔情。
他的彷徨,他的多愁善感,他的偶爾的不自信,他的揮之不去的悲哀,使得他不再是高高在上、遙不可及的神,而是一個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愛有恨的人。
2樓:匿名使用者
《野草》是夏衍早期的一篇很有名的散文。夏衍是現代劇作家、革命戲劇和電影運動的組織者和領導者。在《野草》中,作者通過對種子、野草和生命力的歌頌和肯定,表達了他對黑暗現實重壓的蔑視,對民眾力量的信賴。
本文揭示了一個真理:民眾(野草)的力量是不可戰勝的。 夏衍這篇雜文,寫於抗戰中期,中心意思是鼓舞人民堅定抗戰勝利信心, 用的是象徵手法。
用野草象徵頑強的生命力,不自夏衍始,白居易有「離離原上草,一歲一 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詩句,魯迅有《野草·題辭》的名篇。夏 衍的新貢獻,是在於將野草這一象徵形象,表現得更加完整,賦予它的象徵意 義更加廣泛,刻畫出了新的藝術意境。
首先,作者用強烈的對比,表現了野草不為人所注意,而實際上是巨大無 比的力量。一方面是任何機械力都不能將其完整地分開的緻密而堅固的頭蓋 骨,一方面是普普通通的種子;一方面是橫壓其上、密佈其旁的巨石,一方面 是看似柔弱的小草:彼此爭鬥的結果卻是種子和野草的勝利,骨骼被切分,巨 石被掀翻。
對於骨骼與巨石這些龐然大物,野草是一種「可怕的力量」。這是 作者要告訴我們的第一點。其次,作者分析了野草的力量之所以如此之大,是 在於它的「韌性」。
它是一種不斷生長著、擴大著的生命力,它不求速勝,而 能「長期抗戰」,不達目的,決不終止,這樣,它就使一切強大之敵顯得脆弱 而渺小了。再次,作者又分析了野草所具有的樂觀主義=精神。生長的條件無 論怎樣惡劣,它也不會悲觀和嘆氣;它有一種與生俱來的鬥爭性,它為經受磨 練而更加意氣風發;它對自己的前途充滿自信。
野草的力量是一種強大的、韌 性的、樂觀的、有前途的力量。這人格化了的野草,絕妙地、完整地、貼切地 象徵了正在堅持「長期抗戰」的我們的偉大中華民族,和神聖的民族戰爭的光 明前途。在借用野草歌頌民族精神的同時,雜文又借那種見不得風雨、需要特 殊撫植、苟安於玻璃棚中的「盆花」,對國民黨**在抗戰中所表現出來的依 賴性、軟弱性、妥協性,也作了形象的揭露和尖銳的諷刺。
為與樸素的野草形象相吻合,雜文取樸素的文風,不事雕刻,力避華美。 開頭貌似閒談,意在反襯,自然地引起下文,最後以「鬨笑」盆花嘎然結束, 起的自然,收的利落。 這篇散文最突出的特點,是寓意深刻,哲理性強。
作者描寫的是自然界的生物現象,但影射和隱喻的卻是社會生活現象。作者與當時許多革命文藝家一樣,他作的不是風花雪月式的「閒文」,而是革命文學。他如此強調野草的力量,把那些被人們踩在腳下的野草之力說成「世界無比」,其用意就在於喚起民眾,使其意識到自己的力量,進而行動起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文中的哲理性,是通過作者對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的詳細觀察,通過對新奇、具體而又相當典型的自然現象的描繪展示出來的。比如,種子的生長之力能夠分開機械力難以分開的頭蓋骨這個例子,就是一般人不易具備的知識,因而顯得新穎奇特,也很典型。同時,為了避免以偏概全,作者緊接著又列舉了一系列盡人皆知的普通事例來進一步說明之。
而用普通事例來說明問題又容易失於平庸和索然寡味,於是作者便對這些普通事例進行了深入的開掘,提煉出微言大義的哲理來。 「為著嚮往陽光,為著達成它的生之意志,不管上面的石塊如何重,石塊與石塊之間如何狹,它必定要曲曲折折地,但是頑強不屈地透到地面上來,它的根往土壤鑽,它的芽望地面挺,這是一種不可抗的力,阻止它的石塊,結果也被它掀翻……」作者從一粒種子的生長過程中發現了不可抗拒的力量,這就提煉昇華出一種哲理性很強的思想。 這篇散文的立意,是通過層層點染,逐步深化的,到了最後,畫龍點睛,妙語驚人。
作者目的在於啟迪人們的思考,因而沒有在抒情方面下功夫,主要是藉助於形象展示一種哲理。採取的是夾敘夾議的手法。開始,提出問題:
「世界上什麼東西的氣力最大?」接著破題而入,用特殊和一般的例子,來回答這個問題,說明世上小草和種子的力量最大。最後,指出小草所以有力量就在於它具有兩個突出特點:
一是它以生命作為力量的源泉,它堅忍不拔,能屈能伸,「長期抗戰」,不達目的決不罷休; 二是把一切困難、挫折都視為對自己的鍛鍊,決不悲觀嘆氣。如果我們通過「長期抗戰」等字樣,把野草的生命之力與當時政治背景聯絡起來進行思考,就不難看出,作者何以要呼喚野草和生命之力了。 由於散文的立意是逐步點染加深的,讀起來很有層次,既不平直淺露,和盤托出,使作者的主旨成為枯燥無味的空洞說教,又沒有把作者的思想傾向完全隱藏起來,讀起來朦朧隱晦,艱深難測,不可捕捉。
夏衍的《野草》一文中的重要詞語的解釋
石塊是指遇到的困難 盆花是指沒有抗擊能力的人 種子是指新的希望 長期抗戰的力是指一種堅定的信念 能屈能伸的力是指要看清自己的現實狀況,對外界做出正確的反映因為沒看過原文,所以只是個人理解 你能理解文中 種子,野草,瓦礫 石塊,盆花它們分別代表 象徵什麼嗎?瓦礫 石塊,盆花分別象徵代表著一切反動勢力和...
批覆的特點是什麼,批覆的特點是什麼?
1 行文具有被動性 批覆的寫作以下級的請示為前提,它是專門用於答覆下級機關請示事項的公文,先有上報的請示,後有下發的批覆,一來一往,被動行文,這一點與其他公文有所不同 2 內容具有針對性 批覆要針對請示事項表明是否同意或是否可行的態度,批覆事項必須針對請示內容來答覆,而不能另找與請示內容不相關的話題...
故宮的特點是什麼故宮的建築特點是什麼?
1.故宮是中國古代漢族宮殿建築之精華,無與倫比的建築傑作,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 儲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的古建築群。2.故宮金鑾殿中龍椅的正下方就是北京城的中心,從龍椅的中間畫一條南北方向的直線,正好把北京城分為面積相等的兩部分。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為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