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的餘華小說有怎樣的文學特點

2021-03-19 18:32:05 字數 3515 閱讀 3846

1樓:漫閱科技

如果說餘華80年代**

的美學價值在於對傳統**寫作模式和審美慣性的根本顛覆,版使先鋒實驗**達到一個新的權高度,那麼,90年代的餘華**則領導了先鋒派**的又一次歷史性突圍:從顛覆傳統**的寫作模式和審美慣性,到顛覆現代**過於人為的敘事機制和過於矯情的情感流露。或許,歷史地看,餘華在中國當代**寫作尤其是**十年代先鋒實驗**寫作中,將可能是一個承前啟後的人物:

「餘華前」的寫作,文字的實驗意味體現在對「所敘之事」和「事之所敘」的極度關注上;而「餘華後」的寫作,則體現出一種平實冷靜的平民立場,以「後現代主義」的日常經驗和冷漠敘事消解現代主義沉重的自我表現和隱喻象徵。「餘華後」的作家們活躍在90年代的文壇,他們中有朱文、韓東、東西、皮皮、刁斗、棉棉、衛慧等。

餘華80和90年代**的思想和藝術特色?

2樓:安放陶淵明

太長bai了du

`你zhi自己dao看回吧答

餘華在20世紀90年代之後寫作風格有所改變,寫有**什麼?

3樓:匿名使用者

餘華是「先鋒派」的代表作家,早年的**帶有很強的實驗性,以極其冷峻的筆調揭示人性醜陋陰暗,罪惡、暴力、死亡是他執著描寫的物件,處處透著怪異奇特的氣息,又有非凡的想象力。客觀的敘述語言和跌宕恐怖的情節形成鮮明的對比,對生存的異化狀況有著特殊的敏感,給人以震撼。他在上個世紀90年代後創作的長篇**與80年代中後期的中短篇有很大的不同,特別是使他享有盛譽的《活著》和《許三觀賣血記》,逼近生活真實,以平實的民間姿態呈現一種淡泊而又堅毅的力量,提供了對歷史的另一種敘述方法。

死亡仍是其一大主題,極端化處理仍時隱時現。 餘華蟄伏十年分上下兩冊推出自己的最新長篇《兄弟》,使人們關心這位作家及其作品的熱度從去年持續到今年。面對十年鉅變的文壇與圖書市場,《兄弟》在迅速成為暢銷書的同時,也遭遇了文學界無情的批評,甚至有專著《給餘華拔牙》隨之出版。

《兄弟》能否成為經得起時間考驗的經典,餘華還能否佔領自己在文壇上的地位,一切大約還需要時間的考驗。

代表作品主要有長篇**《活著》《兄弟》《許三觀賣血記》《在細雨中呼喊》

短篇**有 《祖先》(江南)(1993-1)《命中註定》(人民文學)(1993-7)

4樓:匿名使用者

有。《十八歲出門遠行》《在細雨中呼喊》《河邊的錯誤》《活著》等都是他90年代之後創作的。

餘華**特點

5樓:冰e逸

餘華主要作品特點

1、性情。像人一樣,**也有性情,餘華**中的人物逆來順受不溫不火著實讓人佩服。經歷富家公子到農民的人生起落,被剝奪財富、所有親人的極端打擊,殘暮之年依然有滋味的活著;當烏龜戴綠帽,賣了血還是要養活「龜兒子」……《活》、《許》就是這種「過橋米線性情」,內中滾燙表面上卻心平氣靜。

《兄弟》(上)中也有「過橋米線性情」,但不完全是主導,宋凡平為了愛一個打六個直到被亂棍打(刺)死,孫偉父親失去親人後與紅袖章單打獨鬥直到自己親手把2寸長的釘子釘進自己腦殼……他們爆發了。與《活》、《許》相比,《兄弟》(上)就是「火鍋性情」。

2、取名。從《活著》到《兄弟》(上),不同作品的名字和主人公的名字反映出作者不同的心境。活著是福是貴,這時的餘華是個哲人。

第三隻眼觀察社會中的賣血現象,這時的餘華是個剋制的憤青。人總是很平凡、很渺小,可以被當成木偶,可以像螞蟻被踩死或像只蚊子被拍死;當眾生相被描畫出來,無聊、虛偽、麻木、殘暴……讓人作嘔;《兄弟》(上)中有光頭、有裸婦,讓人想到接輿髡首桑扈裸行……這時的餘華心情頗不寧靜。

3、觀念。餘華書中的女人,她們只愛一個,愛的死心塌地,愛的熱烈,愛的無聲,愛的讓人心痛……但終究她們只是個陪襯,男人才是人生中的骨幹和動力。

6樓:風繼續吹我在追

餘華**的五個特徵:

1.對暴力、死亡、血腥的書寫

2.努力創造虛構的真實

3.瑣碎細緻且怪異奇特的細節描寫

4.極端冷漠的敘述語調

5.採用戲仿的創作手法

餘華的寫作在80年年代又怎樣的特點?

7樓:漫閱科技

餘華的寫作在80代和90代有明顯的差異。八十年代的餘華對暴力、苦難、死亡、殺戮情有獨鍾。「源於和現實的那一層緊張關係」,他的《現實一種》、《四月三日事件》、《世事如煙》等**,充滿了對「暴力」和「死亡」的精確而冷靜的敘述。

這些**在敘述過程中往往採用「局外人」的敘述視點、不動聲色的敘述態度和精細甚至華麗的敘述語言,遠距離地、不厭其詳地描寫血腥場景和殘忍行徑。這個時候的餘華**喚起的,顯然是人們對某種存在、某種現實秩序的恐懼和顫慄;同時也在80年代的先鋒實驗**寫作領域體現著獨特的意義和價值。而90年代以後,餘華的寫作完成了一次新的轉型。

這一時期餘華的創作以長篇**為主,多講述平民的苦難和命運,他們對苦難的承受和對命運的抗爭,以及在平常生活中鑄就的「相依為命」的力量。敘述風格也趨向平實、樸素,以及含而不露的溫情和幽默。《呼喊與細雨》、《活著》、《許三觀賣血記》等,多是如此。

餘華在80年代和90年**作有哪些差異?

8樓: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餘華的寫作在80代和90代有明顯的差異。八十年代的餘華對暴力、苦難、死亡、殺戮情有獨鍾。「源於和現實的那一層緊張關係」,他的《現實一種》、《四月三日事件》、《世事如煙》等**,充滿了對「暴力」和「死亡」的精確而冷靜的敘述。

這些**在敘述過程中往往採用「局外人」的敘述視點、不動聲色的敘述態度和精細甚至華麗的敘述語言,遠距離地、不厭其詳地描寫血腥場景和殘忍行徑。這個時候的餘華**喚起的,顯然是人們對某種存在、某種現實秩序的恐懼和顫慄;同時也在80年代的先鋒實驗**寫作領域體現著獨特的意義和價值。而90年代以後,餘華的寫作完成了一次新的轉型。

這一時期餘華的創作以長篇**為主,多講述平民的苦難和命運,他們對苦難的承受和對命運的抗爭,以及在平常生活中鑄就的「相依為命」的力量。敘述風格也趨向平實、樸素,以及含而不露的溫情和幽默。《呼喊與細雨》、《活著》、《許三觀賣血記》等,多是如此。

我國的先鋒**作家餘華在20世紀90年代的寫作方式是怎樣的?

9樓:中地數媒

餘華,在20世紀90年代初來寫作《在細

源雨中呼喊》開始,嘗試新的寫作方式。他意識到,作家的想象力,和對於「真實」的揭示,並不一定都要採取與日常生活經驗相悖的方式。這種風格的變化,**於他與現實的態度的調整。

他寫道,「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內心的憤怒漸漸平息,……作家的使命不是發洩,不是控訴或者揭露,他應該向人們展示高尚。這裡所說的高尚不是那種單純的美好,而是對一切事物理解之後的超然,對善與惡一視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

在他此前的中短篇中,時間和空間是封閉、抽象化的,缺乏延展性的,排斥日常經驗的。而20世紀90年代的幾部長篇(《活著》、《許三觀賣血記》),不再排斥日常經驗,依舊冷靜、樸素、有控制力的敘述中,加入了含而不露的幽默和溫情。透過現實的混亂、險惡、醜陋,從普通人的近乎災難的經歷和內心中,發現生活的簡單而完整的理由,構成作品的重心。

90年代中國文學的基本特徵,90年代中國文學述評

1.無主潮 無定向 無共名,幾種文學走向同時並存,表現出多元的價值取向 2.流行性的現代文學讀物大量興起 3.創作主體的知識分子精神受到商品經濟衝擊,即人文精神的失落,經濟地位的邊緣化傾向等 創作轉向商業化傾向 建議看一下餘華的 在細雨中呼喊 90年代中國文學述評 不可否認,如果沒有西方現代思潮的影...

90年代大國關係的調整及其特徵,90年代大國關係的調整及其特徵

20世紀90年代以來,大國關係發生深刻調整 既相互競爭,又相互借重 首腦外交頻繁,紛紛建立各種戰略伙伴關係 調整與中國的關係,也成為大國關係調整的重要方面。大國關係調整的基本特徵 相互尊重,平等互利 求同存異,發展合作 不對抗,不結盟,不針對第三國。大國關係是國際政治與國際關係中最重要的關係。大國關...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生人的性格或心理特徵分別是什麼

年代出生的人有不同的心理,因為他們的心裡形成過程與生存的環境有很大關係,不同的時代造就了不同的心理特點 六零後解解七零後,謙虛八零後,年輕朝氣,九零後熱情洋溢零零後幸福美滿一零後無憂無慮國泰民安!60後70後80後,90後,00後一零後,這些年代出生人的心理分別由哪些?反正00後他其實是很悲的。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