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學奕》《兩小兒辯日》,文言文《學奕》《兩小兒辯日》

2021-03-19 18:31:18 字數 5386 閱讀 3609

1樓:匿名使用者

《學奕》選自《孟子·告子》,孟子是(思想)家、(教育)家,名(軻),字(子與),(戰國)時(魯)國人。《兩小兒辯日》選自《列子 湯問》,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魯)國人。(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

他的(名言)編成(《論語》)一書

2樓:匿名使用者

在6年級下冊的語文書裡

文言文《學奕》《兩小兒辯日》

3樓:匿名使用者

1.學奕

【課文說明】

這篇課文選自《孟子》的《告子篇》,是孟子談到學習態度和聰明不聰明的問題時舉的一個例子。

這則故事說明了學習態度的重要性,專心致志和思想老開小差,學習效果是很不相同的。

【原文】

弈秋,通國之善弈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

為是其智弗若與?吾曰:非然也。

【譯文】

弈秋是全國最會下棋的人。讓弈秋教兩個人學習下棋,其中一個人學下棋時專心致志,只聽弈秋的教導;而另一個人雖然在聽著弈秋的教導,可是他心裡一直認為天鵝會從頭頂飛過,想拿弓箭去射它。雖然他同前一個人在一起學習,學習的效果卻不如前面的人好。

能說這是他的聰明才智不如前一個人嗎?我說:不是這樣的。

2.兩小兒辯日

孔子東遊,見兩小兒辯鬥(1),問其故(2)。

一兒曰:「我以(3)日始出時去(4)人近,而日中(5)時遠也。」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6),及(7)日中,則(8)如盤盂(9),此不為(10)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11),及其日中如探湯(12),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13)也。兩小兒笑曰:「孰(14)為汝(15)多知乎?」

註釋:(1)辯鬥:辯論,爭論。

(2)故:原因,緣故。

(3)以:以為,認為。

(4)去:離。

(5)日中:中午。

(6)車蓋:古時車上的篷蓋,像雨傘一樣,呈圓形。

(7)及:到了。

(8)則:就。

(9)盂:一種裝酒食的敞口器具。

(10)為:是。

(11)滄滄涼涼:陰陰冷冷,天氣涼爽的樣子。

(12)探湯:把手伸到熱水裡去。意思是天氣很熱。

(13)決:裁決,判斷。

(14)孰:誰,哪個。

(15)汝:你。

〔譯文〕

孔子到東方遊歷,見到兩個小孩在辯論,(就過去)問他們在辯什麼。

一個小孩說:「我認為太陽剛出來的時候距人近,而到中午的時候離人遠。」

(另)一個小孩說:「我認為太陽剛出來的時候遠,而到中午的時候近。」

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的時候像馬車的車頂那麼大。等到中午,就像盤子一樣大,這不就是遠的(看起來)

小而近的(看起來)大嗎?」

(另)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的時候很涼快,等到了中午的時候(感覺)就像進入了澡塘,這不就是越近

(感覺)越熱越遠(感覺)越涼嗎?」

孔子也無法決斷(誰對誰錯)。兩個小孩笑話孔子說:「誰說你知識淵博?」

4樓:

孔子往東方遊學時,看到兩個小孩在爭論,孔子問他們爭論的原因。

一個小孩說:「我認為太陽剛出來時距離人近,而正午時距離人遠。」

另一個小孩認為太陽剛出來時離人遠,而正午時離人近。

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像個大圓車篷,等到正午時就像個盤子或盂,這不是遠處的小而近處的大嗎?」

另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清涼寒冷,等到了正午,它熱得像把手伸向熱水裡。這不正是近的就覺得熱,距離遠就覺得涼嗎?」

孔子不能夠斷定誰是誰非。

5樓:匿名使用者

孔子東遊,見兩小兒辯鬥(1),問其故(2)。

一兒曰:「我以(3)日始出時去(4)人近,而日中(5)時遠也。」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6),及(7)日中,則(8)如盤盂(9),此不為(10)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11),及其日中如探湯(12),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13)也。兩小兒笑曰:「孰(14)為汝(15)多知乎?」

註釋:(1)辯鬥:辯論,爭論。

(2)故:原因,緣故。

(3)以:以為,認為。

(4)去:離。

(5)日中:中午。

(6)車蓋:古時車上的篷蓋,像雨傘一樣,呈圓形。

(7)及:到了。

(8)則:就。

(9)盂:一種裝酒食的敞口器具。

(10)為:是。

(11)滄滄涼涼:陰陰冷冷,天氣涼爽的樣子。

(12)探湯:把手伸到熱水裡去。意思是天氣很熱。

(13)決:裁決,判斷。

(14)孰:誰,哪個。

(15)汝:你。

〔譯文〕

孔子到東方遊歷,見到兩個小孩在辯論,(就過去)問他們在辯什麼。

一個小孩說:「我認為太陽剛出來的時候距人近,而到中午的時候離人遠。」

(另)一個小孩說:「我認為太陽剛出來的時候遠,而到中午的時候近。」

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的時候像馬車的車頂那麼大。等到中午,就像盤子一樣大,這不就是遠的(看起來)

小而近的(看起來)大嗎?」

(另)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的時候很涼快,等到了中午的時候(感覺)就像進入了澡塘,這不就是越近

(感覺)越熱越遠(感覺)越涼嗎?」

孔子也無法決斷(誰對誰錯)。兩個小孩笑話孔子說:「誰說你知識淵博?」

【原文】

學弈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

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譯文】

弈秋,是全國最擅長下圍棋的人。讓弈秋教兩個人下圍棋。其中有一個人專心致志,只要是弈秋講的,他都認真聽,細細琢磨,認真領悟;另一個人表面上也在聽弈秋的教導,可是心裡卻認為天鵝要來了,想著如何拉弓搭箭把天鵝射下來。

他們雖然一起學習圍棋,可是後者不如前者。是他的智力不如別人麼?回答:

不是這樣的。

【註釋】

弈:下圍棋

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

弈秋:秋,人名,因他善於下棋,所以稱為弈秋。

通國:全國。

之:的。

善:善於,擅長。

使:讓。

誨:教導。

其:其中。

惟弈秋之為聽:只聽弈秋的教導。

雖:雖然。

之:指弈秋的教導。

鴻鵠:天鵝。

援:引,拉。

繳:本文指帶有絲繩的箭。(讀音:zhuó)

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

之:他,指前一個人。

俱:一起。

弗若:不如。

矣:了。

為:謂,說。

與:嗎。

曰:說。

非:不是。

其:他,指後一個人。

然:這樣。

思:想。

【**】

《學弈》選自《孟子•告子》。孟子(公元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戰國時鄒國人(現山東鄒縣)。

我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是孔子以後的儒學大師,被尊稱為「亞聖」。後世將他與孔子合稱為「孔孟」。

《孟子》是孟子與他的**合著的。內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動、政治學說、哲學思想和個性修養等。全書分為《梁惠王》《公孫丑》《滕文公》《離婁》《萬章》《告子》《盡心》等七篇。

這段古文共有4句,有三層意思。第一句是一層意思,指出弈秋這個人是全國最擅長下棋的人。這句話為下文做了鋪墊,因為「名師出高徒」,他的學生肯定都是高手,而且定是高手如雲。

第二層(第

二、三句)卻出現了一種不和諧的現象:弈秋教的兩個學生,其中一個專心致志,把弈秋所教的話完全記在心裡;另一個雖然在聽,心裡卻在想著也許就有天鵝飛來,想著要拿起弓和帶絲繩的箭去把它射下來。結果雖然一同學習,後一個比前一個卻是遠遠比不上了。

第三層(最後兩句)是自問自答:是不是後一個比不上前一個聰明呢?我可以說:

完全不是。聯絡第二層可知,後一個只因為他不肯專心致志地學習才落後的啊!只有四句話,卻層次分明地講明白了不專心致志便學不好本領的道理,告訴我們,只有專心致志,才能有所成就。

文言文的簡潔精煉由此可見一斑。

【讀法】

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唯\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

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讀課文時的基調:

用懷著一種好奇、愉快的追求知識的感覺去讀。

6樓:精靈的水晶心

【原文】

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

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弈秋,是全國最擅長下圍棋的人。讓弈秋教兩個人下圍棋。其中有一個人專心致志,只要是弈秋講的,他都認真聽,細細琢磨,認真領悟;另一個人表面上也在聽弈秋的教導,可是心裡卻認為天鵝要來了,想著如何拉弓搭箭把天鵝射下來。

他們雖然一起學習圍棋,可是後者不如前者。是他的智力不如別人麼?其實不是這樣的。

作者孟子:戰國時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軻,字子輿。

戰國人,肯定人性本來是善的,都具有仁、義、禮、智等天賦道德意識。提出了「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論點,著作有《孟子》,是儒家經典之一。

【譯文】

孔子到東方遊歷,見到兩個小孩在辯論,(就過去)問他們在辯什麼。

一個小孩說:「我認為太陽剛出來的時候離人近,而到中午的時候離人遠。」

另一個小孩說:「我認為太陽剛出來的時候遠,而到中午的時候近。」

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的時候像馬車的車頂那麼大。等到中午,就像盤子一樣大,這不就是遠小而近嗎?」

另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的時候很涼快,等到了中午的時候就像把手伸進了熱水裡,這不就是近熱遠涼嗎?」

孔子不能決斷。

兩個小孩笑著說:「誰說你知識淵博呢?」

【原文】

孔子東遊,見兩小兒辯鬥,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作者列子:名寇,又名禦寇(又稱「圄寇」「國寇」),相傳是戰國前期的道家,鄭國人,與鄭繆公同時。其學本於黃帝老子,主張清靜無為。

後漢班固《藝文志》「道家」部分錄有《列子》八卷,早已散失。今本《列子》八篇,內容多為民間故事、寓言和神話傳說。從思想內容和語言使用上來看,可能是晉人所作,是東晉人蒐集有關的古代資料編成的,晉張湛註釋並作序。

文言文學弈的節奏線,文言文《學奕》《兩小兒辯日》的讀書停頓!

剛升初一的學生面臨著要學文言文了,文言文這類課文在小學時是很少接觸過,讀起來感覺不好讀 不順暢。一學文言文,就都會有畏難情緒。請問 初一新生如何學好文言文?學習文言文,不僅要求學生逐詞逐句對譯,還要學生了解文言文句式等有關古漢語知識,會朗讀和背誦,自己嘗試弄懂每句話大概的意思。根據上述的情況,我認為...

兩小兒辯日,《兩小兒辯日》原文和翻譯

沒什麼好說的,現在的科學常識那時候還沒人懂,最起碼要先讓他們明白地球,太陽,太陽系,這對古人而言,是不可接受的 btw 哪兩個小孩你以為是誰?真以為真以為是無名小兒哪 哪是列禦寇故意安排的人,難為孔子的,所以孔子才那麼客氣,否則,兩個小孩又怎麼能和孔子對答,不符合上下尊卑的禮數 當時孔子已經是貴族了...

兩小兒辯日怎麼背,兩小兒辯日怎麼背

文言文啊.選腦子清醒的時候 一般是早上 什麼事情都別想了.大聲朗讀5遍.如果5遍後.還沒讀順.就再讀.然後再根據它的意思與自己的理解.背誦就比較順利了.孔子東遊,見兩小兒辯鬥,問其故。一兒曰 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一兒曰 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