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記得從幼兒園的小班起,我就開始接觸詩歌,我學的第一首詩是《鵝》,媽媽先讀了一遍,我感覺這首詩與我們現在所說的話大不一樣,便問媽媽:「為什麼這首詩我聽不懂呢?」媽媽笑了笑,說:
「這是一首古詩,古詩是中國的瑰寶,這首《鵝》就是在很久以前寫的,那時候的語言與現在的不一樣,所以你聽不懂也是正常的。」媽媽念一句,我就跟一句,「鵝,鵝,鵝,曲項向天歌。」讀到這一句,我又不懂了,問:
「媽媽,『曲項』是什麼東西?『天歌』是指天上的歌曲嗎?」媽媽耐心地回答道:
「鵝的脖子不是經常彎曲著的嗎?『曲項』就是鵝那彎曲的脖子。『天歌』並不是天上的歌曲,而是鵝向天歡叫。
你懂了嗎?」「哦,原來是這樣,」我點點頭。跟著媽媽讀了幾遍後,我也會背了。
在背誦時,我的腦袋裡浮現出這樣的一幅畫面:鵝在水面上歡快地遊著,時不時向天上歡叫,潔白的羽毛浮在綠水上,紅紅的腳掌撥著清波。好一幅悠然自得的畫面。
鵝游水時的姿態呈現在我的腦海裡。
以後的日子裡,我又接觸了許多詩歌,《靜夜思》、《送元二使安西》、《水調歌頭》等,其中李白的《將進酒》令我印象很深,我學著古人吟詩的樣子搖頭晃腦,**要把語速放慢,**要把聲音加重,我都讀了出來,我最喜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這句話。每個人只要生下來就必有用處,**千兩一揮而盡還能夠再來,詩人用樂觀好強的口吻肯定自我,覺得每個人的生命都是有價值的,並且不被金錢驅使,而是驅使金錢,失去多少兩也不覺得應該痛惜,這種境界真令人震撼,我就喜歡李白那豪爽的性格。
詩歌伴隨著我度過了多少個春秋,詩歌永遠在我心中!
''我和古詩的故事''500字作文
2樓:月兒天地
推薦參考:
1、《我與詩的故事》
小時候,當爸爸一字一字教我「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時,我也會跟著念幾句,那時只是覺得好玩。「古人怎麼用那麼短的句子就能說好一句話,寫好一篇文章呢?
」我不解地問爸爸,爸爸卻笑而不答。
漸漸地,我長大了,知道且會背的詩也越來越多了,當別人說出上句,我會迅速地對出下句,「明月幾時有——把灑問青天」、「白髮三千丈——緣愁是個長」、「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其實那時候,我只會背詩,卻並不明白詩的意思,還曾鬧過笑話呢。那是在我上幼兒園的時候,記得有一天,我在家裡正饒有風趣地念著《從軍行》,媽媽遞給一個枇杷,說:「先吃個枇杷吧,挺甜的。
」我接過枇杷,看了又看,說:「媽媽,它真的會跳舞嗎?」媽媽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我說:「不是說『琵琶起舞換新聲』嗎?」媽媽恍然大悟,笑得前俯後仰。
上小學後,在老師的指點下,我只要多讀幾遍就能瞭解詩的意思了,還可以把詩運用到生活中雲呢。比如當春雨來臨時,我會不假思索支吟出:「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當我遇到難題,經爸爸一點撥,明白了,我脫口而出:「真是『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
」漸漸地,我不滿足於讀詩、背詩和填詩了,我還學會了寫詩。通過這學期對「輕釦詩歌的大門」的學習,我對詩有了更多的瞭解,也更喜歡詩了。
這就是我,一個與詩為伴,以讀詩為樂的孩子。
2、《我與詩的故事》
從小到大,詩伴隨著我走過春夏秋冬,從「鵝,鵝,鵝,曲項向天歌」,到今天的「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我與詩結下了不解之緣。
一我與詩相遇在南山腳下。
我看到了,我看到了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身影。
那麼隨意,那麼放蕩不羈,採一朵路邊的野菊,吸一口新鮮的空氣。沒有被困難擋住他的步伐,終於悠然的看到了南山的身影。
二我於是相遇在草原上。
我看到了,我看到了梵高正揮舞著手中的畫筆,構築那幅美麗的向日葵。
也許只有在「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意境中,他才會揮舞著手中的畫筆,畫出他的夢想。
於是,我看到了向日葵一花獨秀的風采。
三我於是相遇在海邊。
我看到了,我看到了昔日一統北方的領袖曹操望著無邊無際的大海,吟道「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也許,只有大海才能懂得他的雄心壯志,用詩歌才能詠出他的志氣。
於是便有了「千里走單騎」的英勇,「挾天子以令諸侯」的風采,才有了那華容道上一抹決然而去的身影。
我與詩的故事,有了陶淵明的步伐,有了梵高的畫影,有了曹操的雄心壯志。於是,我與詩的故事不再單調無味。
我與詩的故事,樂哉!悲哉!壯哉!
3.《我與詩的故事》
詩伴隨著我成長。
我最早接觸的古詩是《詠鵝》。記得那時我才三四歲,媽媽手裡捧著《古詩三百首》,一字一句地教我:「鵝,鵝,鵝……」媽媽教我一句,我就奶聲奶氣地跟一句,讀音不準的字,媽媽就幫我糾正。
不過五分鐘,我就會背了。我還學著古人的樣子,一邊背一邊搖頭晃腦。我不知道「項」是什麼意思,就問媽媽:
「媽媽,『項』是什麼?」媽媽耐心地告訴我:「『項』是脖子的意思。
」我想:既然是脖子的意思,為什麼不念「曲脖向天歌」?
上了小學後,我接觸了更多的古詩,如《小池》《春曉》,雖然還不能一眼就看出詩的意思,但通過老師的講解,詩的意境就慢慢呈現出來了。比如「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我的眼前自然展現出這樣的畫面:一大片綠油油的荷葉,荷葉上停歇著蜻蜓,真有意思!
我喜歡古詩,不僅因為古詩的意境很美,還因為它押韻,好記,朗朗上口。每次老師讓大家背古詩,不管是誰,都能流利地背誦,因此同學們都很喜歡它。
現在,我與詩之間的距離越來越近了,我還開始做詩了。去年六一兒童節我寫了一首詩《抓住童年的尾巴》,其中有一句「我想朝天空大喊:『童年等等我』」,抒發了我對童年的依戀。
其實,不論是現代詩還是古詩,都是在抒發自己的情感,記錄著心情的變化。我越來越喜歡詩,也越來越感受到與詩同行的快樂。
詩像一幅幅閱不盡的畫,處處精彩;詩像神奇的**,句句動人心絃。詩伴隨著我成長。
3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古詩文的寶庫可真是博大精深,星光燦爛.古詩文更是我國文化的精髓。古詩文有一種精闢的美,一種其他文體無法取代的美。
面對那些**,故事,我更喜歡古詩文.喜歡它合轍押韻,朗朗上口;我喜歡它詞句精練,通俗易懂.我喜歡它意境優美,含有哲理.
古詩使人心胸豁然開朗,思想為之昇華.甚至連外國人都讚歎和欣賞.
我最早的啟蒙老師是媽媽,在她的指導下,我從小就對古詩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剛上學時就會背一二百首古詩文了。上三年級時,我在媽媽的指導下利用課餘時間如飢似渴地閱背誦。由於背的多,我的記憶力也逐漸提高了。
僅僅一年內,我就會背四百多道詩詞文賦了。在誦讀過程中,我認識了豪放的李白;認識了憂國憂民的杜甫;認識了滿腔熱血卻含冤屈死的岳飛……
通過誦讀古詩文, 給我了很大發。孟郊的「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讓我知道了子女對母親的深情;愚公移山的故事,讓我知道了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的道理;賣油翁的故事,生動形象地告訴了我熟能生巧的道理。
古詩文不僅是我的良師,更是我的益友。它時時在提醒我、教育我。記得有一次,我與同學為了一件小事鬧翻了,心裡十分生氣。
這時,我想到了孔子的「九思」一—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岔思難,見得思義。比起古人,我為一件小事與同學爭吵,破壞了我與同學之間多年的友誼,實在膚淺,真是不應該!最後,我主動道歉,「化干戈為玉帛」,與那位同學又和好如初了。
古詩文的內容博大精深,包羅永珍,使我深深的陶醉其中。 每讀一首好詩,都使我感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羌管弄晴,菱歌泛意,嬉嬉釣叟蓮娃」這是對美麗的錦繡河山的讚美:
「談笑有鴻懦,往來無白丁」這是對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的詠歎:「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這又是多麼深沉激越的報國情懷!
床前明月、水上芙蓉,生活中的一點景緻足以引發古人無窮的浮思;大江東去、破浪,古詩文當中記載了多少成敗得失、警世之理!知不覺中,古文已經在我的心中佔據了一個猶如「親朋密友」的重要位置。學習古詩文不僅是一項任務,更是一種樂趣。
古人的才情讓我們許多後人都望塵莫及,欣賞古詩文,就是享受生活,品味人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古詩文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驕傲!
我愛古詩文,朋友們,來吧,讓我們一起「讀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
希望更多的人會與古詩文為伴,與我國古代文化為伍,繼承發揚我們的傳統文化。
五年級下冊古詩詞三首改成小故事500字
4樓:天下的大路
溪邊有一戶人家,一家五口就住在一間又舊又破又小的茅屋裡.但能看出來,他們生活得很幸福,快樂.茅屋前有一對白髮蒼蒼的老夫妻,他們剛剛喝了一些酒,從他們紅彤彤的臉上可以看出他們略帶醉意,靠在一起,用吳的的方言一起飲酒作樂.
老翁說:「我說老伴兒,你喝醉了.」老婦說:
「你才喝醉了呢,我清醒得很!」 「哈哈哈,哈哈哈!」笑聲從屋裡漫出來了.
茅屋後面有一一棵棵蒼翠挺拔的竹子,一座座連綿起伏的山巒,透露出鄉村恬靜的氣息.茅屋旁有一條小溪,河水清澈透明,河裡的游魚都能看得清清楚楚.老夫妻的大兒子獨自一人扛著鋤頭,帶著草帽,去小溪東邊的豆地裡鋤草了.
屋外的空氣清鮮,小溪旁長有許多嫩綠的草,小溪里長著碧綠的荷葉,有的還結了蓮蓬.雞在「咯咯」地叫,彷彿在說:「我們的「房子」在哪兒呀?
而二兒子正用自己最快的速度編織雞籠.織啊織,就差一點兒就織完了.雞好像也知道二兒子正為它們織雞籠,所以就在二兒子身旁飛來飛去,有時還友好地啄一下二兒子的小腳丫.
小兒子呢,也幹不了什麼事情,只能趴在小溪邊,一邊調皮的逗著游魚,還一邊剝著蓮蓬吃,還一邊嘮叨著:「一顆,兩顆,三顆······」那搖著小腳丫的樣子真令人喜愛!這是一個多麼幸福的家庭啊!
有關古詩的小故事 5
5樓:懶癌**
一、遊子吟
孟郊思母 話說唐朝德宗年間,孟郊任江蘇省溧陽縣縣尉。一天晚上,他正在書房裡看書,看了一 會兒,覺得有些累了,就站起身來,走到窗前。此時,窗外明月當空,晚風輕拂。
他抬 頭眺望明月,一股思鄉之情油然而生。 回想自己幾十年寒窗苦讀,直到五十來歲才中了進士,做了一個小小的縣尉。
這幾十年, 老母親為自己付出了多少心血啊!自己每次赴京趕考,出門前白髮蒼蒼的老母親總是忙 前忙後,為自己準備行裝。特別是這一次出門前一天的晚上,母親坐在昏暗的油燈下, 一針一針地為自己縫衣服。
母親一邊縫,一邊小聲唸叨著:「多縫幾針,縫得密實一點 兒,才結實、耐穿。出門在外要多保重身體,早點兒回來,別讓娘在家惦記……」當時, 聽著母親暖人心脾的話語,望著母親佈滿皺紋的臉龐和如霜的白髮。
孟郊的心裡一陣酸楚,他的眼睛溼潤了……他深深地感到,母愛是多麼偉大啊,就像春天的陽光那麼溫暖。 孟郊想到這裡,一股激情在胸中迴盪。他返身回到書案前,揮毫寫道: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二、遊山西村
十二歲的陸游被免了官。報國無路,帶著滿腔的悲憤,陸游回到了家鄉山陰(今浙江紹興)。他整天把自己關在家裡讀書,常常伴著青燈,獨坐到深夜。
第二年的四月,農村裡到處打鼓**,準備迎接春社(祭祀土地神的日子),一片歡樂的 氣氛。
陸游忽然想去看看二十里外的西山。於是他柱著手杖出發了。走著走著,山路漸 漸盤旋起來。
又走了一個多時辰,人煙漸漸稀少。當他登上一處斜坡,放眼望去,前面 山重水複,路斷人絕,好像無法再前進了。
陸游興致正濃,不肯回頭,沿著山坡又走出 幾十步,轉過山角,突然前面不遠處,出現了一片空曠的谷地,一個小村莊掩映在綠柳 紅花之中(柳暗花明),好像傳說中的桃花源。陸游很高興,走進這個小村莊,衣著簡單、 性情純真的村民用自己釀的臘酒款待了這位客人。
有了這次難忘的經歷和感受,陸游重新振作起來了。寫下了《遊山西村》: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三、題都城南莊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閒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只今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唐代孟槳在《本事詩情感》記載了一則唐詩故事:博陵名士崔護考進士落第,心情鬱 悶。
清明節這天,他獨自到城南踏青,見到一所莊宅,四周桃花環繞,景色宜人。適逢 口渴,他便叩門求飲。不-會兒,一美麗女郎開啟了門。
崔護一見之下,頓生愛慕。第 二年清明節,崔護舊地重遊時,卻見院牆如故而門已鎖閉。
他帳然若失,便在門上題詩 一首:「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以後, 人們便以「人面桃花」來形容女子的美貌,或用來表達愛戀的情思。
四、涼州詞
相傳,慈禧命人寫了一幅扇面,寫的是唐代詩人王之渙的《涼州詞》:「黃河遠上白雲 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不料,寫的人一時疏忽,把「黃 河遠上白雲間」的「間」字寫丟了。慈禧看了之後,非常生氣。
認為這是故意影射自己不懂詩文,於是命人把寫字的人抓來,讓他當場念來,念不出就殺頭。想不到那位寫扇面的人看了 自己寫的詩之後先是一驚,既而靈機一動,對慈禧說:「老佛爺,非是臣寫錯了詩,而是臣 根據王之渙的詩改寫的詞。
」慈禧覺得新奇,連忙叫他念來聽聽。那人隨口唸到:「黃河遠上, 白雲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於是,《涼州詞》真的成了 「詞」。
五、一樹梨花壓海棠
北宋著名詞人張先(990—1078,字子野),在80歲時娶了一個18歲的小妾。當時與張先常有詩詞唱和的蘇軾隨著眾多朋友去拜訪他,問老先生得此美眷有何感想。
張先於是隨口唸道:「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紅顏我白髮。與卿顛倒本同庚,只隔中間一花甲。
」風趣幽默的蘇東坡則當即和一首:「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髮對紅妝。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
古詩詞中舊業指,如何讀懂古詩詞
舊業 1.先人的事業。晉左思 詠史 之二 金張藉舊業,七葉珥漢貂。2.原有的產業 家業。漢書 王莽傳上 莽 又上書歸孝哀皇帝所益封邑,入錢獻田,殫盡舊業,為眾倡始。3.原來的職業。三國志 魏志 鍾會傳 百姓士民,安堵舊業。4.指昔所從事的學業,詠史 其二 西晉 左思 鬱郁澗底鬆,離離山上苗。以彼徑寸...
古詩詞中 參差 的讀音怎麼拼讀,古詩詞中 參差 二字的讀音怎麼拼讀?
參差 c n c 1 長短 高低不齊的樣子。出處 詩經。周南.關雎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漢書。揚雄傳下 仲尼以來,國君將相卿士名臣參差不齊。2 差不多,相似。cenci都是第一聲 文學的起源或由來 1 文學起源的種種解釋 巫術說 遊戲說 心靈表現說 模仿說 都未能對文學起源作出科學解釋。2 最早的文...
古詩詞中的經典名句,鼓勵古詩詞經典名句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佚名 越人歌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納蘭性德 木蘭詞 擬古決絕詞柬友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蘇軾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元稹 離思五首 其四 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溫庭筠 南歌子詞二首 新添聲楊柳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