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2021-03-19 18:22:35 字數 5581 閱讀 8126

1樓: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送別的詩,絕大部分是訴說難分難捨的心情,是憂愁悲苦的。"攜手上河梁,遊子暮何之?徘徊蹊路側,悢悢不能辭!

"②可以代表這類詩的基調。有沒有人把離別這件事看得很超脫,唱出豪邁的歌聲呢?有,不多。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要算是其中很出色的一首。

王勃(650-675),字子安,絳州龍門(今山西省稷山縣一帶) 人,初唐四傑之一。他是著名學者王通的孫子,很小的時候就寫得一手好文辭,有"神童"之稱,可惜不到三十歲就在渡海時落水而死了。他做過幾任小官,卻兩次遭到斥逐和除名,短短的一生是在坎坷中度過的。

留傳下來的《王子安集》裡,文比較多,詩不足百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要算是他的代表作。這首詩點明送別的地點是長安。他曾幾次到過長安。

這首詩有少年進取的精神,沒有消極頹唐的情緒,可能是詩人二十歲以前在長安作朝散郎和任沛王府修撰時所作。少府,是當時對縣尉的通稱。"蜀州",在今四川省崇慶縣,一作"蜀川",指川西岷江流域一帶。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闕",是皇宮前面的望樓。"城闕",指唐的帝都長安城。

"三秦",指長安附近關中一帶地方。秦末項羽曾把這一帶地方分為三國,所以後世稱它三秦。"輔",輔佐,這裡可以理解為護衛。

"輔三秦",意思是"以三秦為輔"。關中一帶的茫茫大野護衛著長安城,這一句說的是送別的地點。"風煙望五津。

""五津"指四川省從灌縣以下到犍為一段的岷江五個渡口。遠遠望去,但見四川一帶風塵煙靄蒼茫無際。這一句說的是杜少府要去的處所。

因為朋友要從長安遠赴四川,這兩個地方在詩人的感情上自然發生了聯絡。詩的開頭不說離別,只描畫出這兩個地方的形勢和風貌。舉目千里,無限依依,送別的情意自在其中了。

應該指出,詩人身在長安,連三秦之地也難以一眼望盡,至於遠在千里之外的五津是根本看不見的。那麼為什麼這樣寫呢?作詩,往往超越常人的視力所及,用想象的眼睛看世界,可以置萬山於几席,覽千春於瞬息。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③從河源直看到東海。"瞿塘峽口曲江頭,萬里風煙接素秋",④從三峽直看到長安。這首詩運用這種手法,一開頭就一個壯闊的境界,同一般的送別詩只著眼於燕羽、楊枝,淚痕,酒盞是不相同的。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彼此離別的意味如何呢?我們同是為求官飄流在外的人啊!

離鄉背井,已有一重別緒,彼此在客居中話別,又多了一重別緒:其中真有無限悽惻。開頭兩句調子高昂,屬對精嚴,這兩句韻味深沉,對偶不求工整,比較疏散。

這固然由於當時律詩還沒有一套嚴格的規定,卻也有其獨到的妙處。開頭如千尺懸瀑,從雲端奔瀉而下,接著便落入深潭,潺潺流來,飛韻清遠,形成了一個大的起伏、一個強的跌宕,使人感到矯夭變化,不可端睨。

再接下去,第五六兩句,境界又從狹小轉為巨集大,情調從悽惻轉為豪邁。"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遠離分不開真正的知己,只要同在四海之內,就是天涯地角也如同近在鄰居一樣,我們一秦一蜀又算得什麼呢!

詩人高尚的志趣遠遠超出流俗的常情,詩人廣闊的襟懷真的可以囊括世界;這兩行名句發出的光亮簡直要使一切送別詩黯然失色。詩的氣勢到此又掀起更大的波瀾,象大鵬舉起翅膀,挾著渾渾的旋風直衝霄漢,顯出詩人的絕大筆力。從詩的誕生至今,一千多年過去了。

這漫長的年代已經抹去了許多王朝,卻沒有能夠使這兩句詩喪失活力,它至今還廣泛流傳,使讀者為之拍案叫絕。

結尾兩句"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這兩行詩貫通起來是一句話,意思是;在這即將分手的岔路口,不要同那小兒女一般流淚沾巾啊!是對朋友的叮嚀,也是自己情懷的吐露。

緊接前兩句,於極高峻處忽然又落入舒緩,然後終止。拿樂曲做比方;樂曲的結尾,有的於最激越處戛然而止,有的卻要拖一個尾聲。這首詩是採用第二種手法結尾的。

全詩僅僅四十個字,卻縱橫捭闔,變化無窮,彷彿在一張小小的畫幅上,包容著無數的丘壑,有看不盡的風光。我們欣賞古代的詩歌,特別是象五律這樣既嚴整又短小的詩歌,不光要吟味它的某些妙句,還要領悟它的章法,它的思路的頓挫、騰躍,變化和發展。文似看山不喜平,詩也如此。

熟悉漢魏詩的人,會發現這首詩同曹子建《贈白馬王彪七首》中的一首有某種聯絡。曹詩是這樣的:"心悲動我神,棄置勿復陳!

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恩愛苟不虧,在遠分日親,何必同衾幬;然後展殷勤。憂思成疾疹,毋乃兒女仁?

倉卒骨肉情,能不懷苦辛!"王勃的詩,顯然受到曹詩的影響,是從曹詩脫化而來的,但兩者卻大有不同之處。曹子建滿懷幽憤,⑤他的上述一番話是極無聊賴,強作排遣之詞,所以情思纏綿,語調沉鬱。

王勃雖然也經挫折,但畢竟年少,他的一番話是出自肺腑,所以情思矯健、語調明快。有人講,王詩勝過曹詩,我看倒也不見得。但王詩並非簡單的沿襲,而是自有獨到之處,所以同樣應當受到稱讚。

從文學史的角度欣賞這首詩,不難感到它有一股新鮮的氣息。初唐是我國古代一個強盛王朝的開端。唐代詩歌在我國文學史上出現了高峰。

延續二百年左右的詩歌的大革新大發展是以初唐為濫觴的。王、楊、盧、駱等當時的詩壇健將是較早出現的開拓者。首先,他們反對唐初那種從六朝承襲下來的浮豔的詩風。

楊炯說,王勃"嘗以龍朔初歲⑧,文場變體:爭構纖微,競為雕刻;糅之金玉龍鳳,亂之朱紫青黃;影帶以徇其功,假對以稱其美。骨氣都盡,剛健不聞,思革其弊,用光志業。

"⑦可見他是有意識地改革詩壇的弊病,提倡剛健的詩風的。就拿王勃的這首詩來說,確實一洗綺麗之習,質樸雄渾,橫溢奔放,必定曾使當時的讀者耳目一新。這種詩風爾後就大大發展起來,成為盛唐詩壇的一種主導的風格。

其次,他們對新詩體的形成做出了自己的貢獻。就拿五言律詩來說,這種在唐代逐漸成熟和盛行起來的新詩體,在王勃等人的筆下已經開始嘗試和形成了。王勃的這首詩,就是二首相當成熟的五言律詩。

再讀一讀王、孟的五律,進而讀一讀李,杜的五律,就會發現這種新詩體在有唐一代的發展如大江奔流,一脈相承,而越往前去波瀾越壯闊。

著名文學史家鄭振鐸在談到王勃的詩對後來詩歌的貢獻時,滿懷激情地說:"正如太陽神萬千縷的光芒還未走在東方之前,東方是先已佈滿了黎明女神的玫瑰色的曙光了。⑧"我們不妨把王勃的這首詩看成黎明女神項鍊上的一顆明珠,這樣看,會更能領受它的迷人的魅力。

"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①古人對於離別是很動感情的,送別是鄭重其事的。那時候,道路崎嶇難行,交通工具又落後,一別動輒多年,能否再見很難說。

他們那樣重視離別是可以理解的。士大夫階層送別,不光是備酒餞行、折柳相贈,還常常寫詩文送給行者(送別)或留給居者(留別),藉以抒發別情或者相互勉勵和安慰。所以在古代詩歌遺產中,送別的作品有相當大的數量。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2樓:韓琴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表達了對友人的深厚情誼,詩意慰勉勿在離別之時悲哀。該詩是唐代詩人王勃所作,全詩原文如下: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白話文釋義:巍巍長安,雄踞三秦之地;渺渺四川,卻在迢迢遠方。你我命運何等相仿,奔波仕途,遠離家鄉。

只要有知心朋友,四海之內不覺遙遠。即便在天涯海角,感覺就像近鄰一樣。岔道分手,實在不用兒女情長,淚灑衣裳。

擴充套件資料

首聯「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首句寫送別之地長安被遼闊的三秦地區所「輔」,突出了雄渾闊大的氣勢。

第二句點出友人「之任」的處所——風煙迷濛的蜀地。詩人巧用一個「望」字,將秦蜀二地聯絡起來,好似詩人站在三秦護衛下的長安,遙望千里之外的蜀地,這就暗喻了惜別的情意。這一開筆創造出雄渾壯闊的氣象,使人有一種天空寥廓、意境高遠的感受,為全詩鎖定了豪壯的感情基調。

頷聯「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詩人勸慰友人:我和你都是遠離故土、宦遊他鄉的人,離別乃常事,何必悲傷呢?此次友人孤身前往蜀地,遠走天涯,舉目無親,更覺惆悵,作者在這裡用兩人處境相同、感情一致來寬慰朋友,藉以減輕他的悲涼和孤獨之感。

惜別之中顯現詩人胸襟的闊大。

頸聯「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把前面淡淡的傷離情緒一筆盪開。詩人設想別後:只要我們聲息相通,即使遠隔天涯,也猶如近在咫尺。

表現了詩人樂觀寬廣的胸襟和對友人的真摯情誼,也道出了誠摯的友誼可以超越時空界限的哲理,給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成為膾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尾聯「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慰勉友人不要像青年男女一樣,為離別淚溼衣巾,而要心胸豁達,坦然面對。這首詩四聯均緊扣「離別」起承轉合,詩中的離情別意及友情,既得到了展現,又具有深刻的哲理、開闊的意境、高昂的格調。

3樓:heaven昔昔

表達了作者對友人真摯深厚的感情,又體現了不為兒女情長而牽掛的寬闊、豁達胸懷.。謝謝

4樓:筆有千秋業

首先這是抒發作者的離別之情的一首詩.然後表達了作者的「樂觀」的精神.綜合起來簡單說是作者用質樸的語言、壯闊的胸襟抒發自己對「知己」的惜別之情.

5樓:牛城天空

柵讀此詩可能不及《望洞庭湖贈張丞相》有什麼關係呢?原來詩人以寫洞庭湖為發端,已欲濟無舟楫為玉巧妙過渡,婉轉含蓄地表達了自己從政的心願,希望得到推舉間全是意在求事卻不直接告白不露七連痕跡,大方得體,生完有制詩的前半寫望洞庭湖,平韓坤,張翰等詞錘鍊精妙,富有表現力,寫出了煙波浩渺水天合一的巨集偉氣象以及洶湧澎湃的磅礴氣勢,這首投贈詩也因此成為後人中描寫麼山水的佳作。

6樓:匿名使用者

表達了作者對朋友遠行的留戀之情,同時也勉勵朋友樂觀進取、勇往直前,去迎接新的生活,體現了作者寬闊的胸懷和遠大抱負。

7樓:大力水手和解和

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回答。

8樓:匿名使用者

表現了詩人對親人的思念之情

9樓:逍遙龍

基情!哈哈哈!其實是深厚的友情啦!

10樓:天地已殘滄桑笑

作者通過自身的經歷來告訴人們要勤勉努力, 不可敖才短視!

11樓:匿名使用者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12樓:落魄的水手

【杜少府是王勃的好朋友,這首詩是王勃為朋友去蜀州做縣尉而作.杜少府,姓杜.少府,官名,是對縣尉的尊稱.之任,赴任.蜀州,也作「蜀川」,今四川崇慶.

這首詩是一首送別詩,王勃在臨別時勸杜少府不要為離別而傷心.他認為只要彼此的友誼真摯,即使相隔萬水千山,也像近鄰一樣.

王勃的這首詩,一反過去送別寫那無盡的悲傷的做法,語氣健朗,胸懷曠達,詩的意境開闊,獨標高格.】

《淮上與友人別》是詩人在揚州與友人分手時所作.「淮上」即指揚州.這首詩不是送別,而是握別,即友人「向瀟湘」,詩人自己則上長安.

這首寫在揚州與友人握別的詩句,表達了作者和友人依依惜別之情.全詩借景抒情,寓情於景,即景生情,烘托了離人的別離情緒.

詩的前兩句寫送別的地點和友人要去的地方.作者出於對友人的依戀和關心,借描繪兩個地方的形勢與風貌,點出秦蜀兩地相隔千里,在展現的雄渾開闊的境界之中隱含依依惜別之情.

詩的三、四兩句是勸慰勉勵友人,不作哀傷之別,也是**,既含蘊著作者送行的深情厚意,又表現出他曠達、爽朗的胸懷.

第五、六兩句寫在四海之內有了知心朋友,就是遠在天邊,也還是像近鄰一樣親近,息息相通.人遠,但心近,表現了朋友間不拘形跡的真摯感情.詩人以廣闊的胸懷為杜少府寬解,勉勵他勇敢地踏上征途.

這種與朋友的送別情懷遠遠超出了世俗之常情.

詩的最後兩句寫不要在分別的時候,像青年男女般啼哭,讓眼淚沾溼了佩巾.這是進一步勸慰友人別後不要悲傷,這也是詩人自已情懷的吐露,更顯得情深意長.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古詩通過描寫什麼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這首詩是為送友人杜少府到蜀州上任而寫的。一 二兩句點名送別地點是在被 三秦 地區護衛著的京城,而友人要去的地方是要過 五津 的蜀州。三 四句抒寫送別之情 因為我們都是出外做官的人,所以離別的心情是一樣的。五 留兩句書寫真摯的友情,勸慰杜少府不要為遠離朋友而悲傷,因為山高水遠不能阻隔知心朋友在精神上和...

《杜少府之任蜀州》這首詩是寫王勃送別杜甫的詩,但王勃死於676年,杜甫生於712年

這裡的杜少府並不是杜甫,而是王勃的友人,生平不詳。而少府則是縣尉的別稱。怎麼能把他們混為一罈呢,枉我還以為你有什麼歷史大發現了呢.杜少府不一定是杜甫,應該是王勃的友人.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注 杜少府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詩中還能表達朋友之間的深情厚誼的送別詩句是

樓主您好 這句是 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其實這一句算是共勉,最後一句更能直觀表達別情,說不要流淚其實就是說明大家都想流淚或者都在流淚。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輪臺東門送君去,雪上空留馬行處。又送王孫...